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38864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进化生物学复习.docx

进化生物学复习

名词解释:

1、等位基因:

同一基因的不同形式,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同一座位的两个基因(如A和a)

2、二倍体:

含有两套完整染色体组的个体。

3、孟德尔居群:

占据同一生境包含在同一基因库内的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称为一个居群;

居群内遗传物质的传递遵循孟德尔定律,叫孟德尔居群。

4、多态现象:

居群内的不同个体在形态、生理、生化、遗传等方面具有两种或多种变异类

型,如花色这一性状,可有红色和白色等变异类型。

5、端粒酶:

一种核糖核蛋白(),由和蛋白质两种成分组成,催化端粒的

合成,能够在缺少模板的情况下延伸端粒寡核苷酸片段。

端粒中的

起到模板的作用,反转录形成互补的片段,合成末端。

6、生态型:

适应于特定环境生活的居群。

生态型是具有进化意义的单位,是居群对一个特

定生境的遗传性反应。

7、差别繁殖:

就是某些类型比其它类型产生更大比例的后代。

造成差别繁殖的任何因素都

是自然选择因素,只要这种差别能够遗传。

8、相对适合度:

某一基因型跟其它基因型相比时,能够存活并留下子裔的相对能力。

将每

种基因型的存活率除以最高的基因型的存活率,所得的商数就是该基因型

的相对适合度。

9、遗传平衡定律:

群体符合以下条件:

群体无限大;随机交配,即每一个体与群体中所有

其它个体的交配机会是相等的;没有突变;没有任何形式的自然选择,

那么,群体中各基因型的比例可从一代到另一代维持不变,这就是遗传

平衡定律。

10、进化:

居群中基因种类和基因频率的逐代改变。

11、基因型频率:

居群中某一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间的比率叫做基因型频率。

由于基因型频率

是一个相对的比率,是以百分率表示的。

12、基因型:

指生物体的遗传组成或生物体全部基因的组合。

13、随机遗传漂变:

是指取样漂变,即取样事故造成的误差。

14、存活率:

居群中每种基因型的存活率(λ),将该基因型发生选择后的个体数目除以该基

因型原来的数目。

简答题

1、简答有性生殖中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答:

(1)减数分裂维持了有性生殖的生物世代传递过程中遗传物质的恒定;

(2)减数分裂最重要机制就是,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随机自由组合(即孟德尔自

由组合定律),产生非同源染色体的不同重组,从而产生天文数字的遗传变异。

例如人类有23对染色体,就有223可能的染色体组合的配子;

(3)再加之减数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发生连锁交换(即摩尔根连锁交换定律),

其遗传变异更是大大增加。

总之,有性生殖的生物正是通过减数分裂,不断的增加其遗传变异,这就是减数分裂的真正生物学意义。

2、简答生态型与生态渐变群的区别。

答:

生态型和生态渐变群是种内地理变异的不同方式。

它们不一定互相排斥,两者都倾向于强调观察到的变异的适应意义。

生态型概念强调地理变异中的不连续性,而生态渐变群概念则强调逐步改变。

生态渐变群的概念在强调这样两个方面:

一是种内的地理变异可能是逐步的和连续的;二是种常常不一定能分成独立的生态型或地理小种等单位。

然而,生态渐变群的研究也有某些局限。

一个生态渐变群通常是指沿某一地理样条件就某一特定性状的梯度变化,而不是指一个居群。

如果同时研究若干个性状,它们之间的变化可能有很大的相关性。

可是有时候生态渐变群的性状变异可能是彼此独立地改变的,所以,有多少个研究性状就可以有多少个生态渐变群,生态渐变群不与任何自然的生物实体相一致,而且对于某一性状而言可能是一个生态渐变群,而对于另一性状而言则可能是随机变异,或者没有变异。

生态渐变群概念在分类学中并非特别有用,然而,在处理个体特征的地理变异方面它又是一种很有用的概括。

3、简答K对策及其生物学意义。

答:

k指的是环境负载力,代表在一特定生境中能共存的居群的个体数目。

因此,具有K选择生活史式样的生物把大部分可利用的资源分配到增大竞争能力和存活上,把较少部分用于生殖输出。

可把美洲杉、红豆杉、银杏等长命树种归入r-k谱系靠近K这一极端,因为适合度是由有机体保持居群负载力不变的能力决定的。

动物中,老虎、狮子、大象、蓝鲸、黑猩猩、滇金丝猴等均属于对策者。

对策的生物,通常出生率低、寿命长、个体大、具有较完善的保护后代的机制;一般扩散能力弱,但竞争能力较强,能够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投入到提高竞争能力上。

选择居群具有的生活史式样是在稳定的生境中能把适合度提高至最大限度,个体长期生存。

所以选择居群的个体数目很少有波动,而且比选择更能抵抗环境波动。

通常在居群密度高时出现个体死亡,因此居群大小受密度制约。

成熟居群的密度一般较低,大多数资源由成体利用,提供给幼苗形成的很少。

繁殖成功率很低,有效的能量分配式样是促进生长和维持生存,而不是生殖。

如果在竞争激烈和资源匮乏的生境中种于有充分的能量贮备,足以使幼苗形成和生长,那么它们多半可以存活。

4、简答R对策及其生物学意义。

答:

r指的是内禀自然增长率,在临时性的生境中,选择的作用是把r值提高到最大的程度,在这种生境中快速生产大量的种子和短的寿命是很适应的。

把沙漠短命植物归入r-k谱系接近r这一极端。

在动物中,青蛙、鱼类鸟类等多属于对策者。

对策的生物,通常出生率高、寿命短、个体小,一般缺乏保持后代的能力,竞争力弱,但一般具有很强的扩散能力,一有机会就入侵新的生境,并通过提高r值而迅速增殖。

他们大多数是机会主义物种,通常生活在气候不稳定、多灾害的环境。

对策居群是在不能预料或临时性的生境中具有使适合度提高至最大限度的生活史式样,常经历显著的环境和居群波动。

幼体和成体的大量死亡通常由外部因素如干旱、霜冻和其它物理伤害引起,是非密度制约的。

因为幼体的大量死亡是非密度制约的,即生产愈多存活愈多,所以生产大量小型幼体能使适合度达到最大。

小型幼体(或种子)可以散布到更多潜在的安全地点,从而增大新世代存活到生殖阶段的可能性。

这种散遍有临时性生境的广阔地区,的能力具有很大重要性。

某些灾变性的、非密度制约的因素可导致成体的大量死亡。

这种生活史式样生殖的特点是早熟的和爆发性的。

按照经济学观点,这就意味着很少或没有能量分配给生长和存活,选择的物种是小型的,且寿命和世代时间短。

因为生境常常是不能预料的,选择居群的种子概率寿命非常长。

短寿、早生殖和很少由于种内竞争而死亡等导致萌发后的死亡率低。

存活曲线通常是的I型或型。

5、简答中性学说。

/

答:

中性学说,是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1968年首先提出的。

该学说认为分子水平上的大多数突变是中性或近中性的,自然选择对它们不起作用,这些突变全靠一代又一代的随机漂变而被保存或趋于消失,从而形成分子水平上的进化或种内变异。

生物在分子水平上的进化是基于基因不断产生“中性突变”的结果,也是在居群中产生的,不像综合进化理论所主张的突变有好有坏那样,这种“中性突变”既无好处也无坏处,并不受自然选择的作用,而是通过居群内个体的随机交配以及突变基因随同一些基因型固定下来或消失不见,新种的形成主要不是由微小的长期有利变异积累而成,而是由那些无适应性的、无好坏利害之分的中性突变积累而成。

即生物在分子水平的大多数突变是中性的或近似中性的,它们既没有好坏利害之别,又没有适应和不适应之分,因此自然选择对它们不起作用。

中性学说的出发点是中性突变,在中性突变过程中,哪一种变异能够保存下来,哪一种变异趋于消失,全靠机遇,而不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这个过程叫做“遗传漂变”。

6、简答间断平衡理论。

答:

生物的进化并不像达尔文及其新达尔文主义者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缓慢的渐变积累过程,而是长期的稳定(甚至是不变)与短暂的剧变交替的过程,从而在地质记录中留下许多空缺。

该理论认为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是自然选择理论,而不是生物渐变论

7、简答大陆漂移学说。

答:

解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以及演变的学说。

大陆彼此之间以及大陆相对于大洋盆地间的大规模水平运动,称为大陆漂移。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

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

8、简答简述盖尔假说。

答:

今天地球表面状态乃是靠生物圈维持和调节的,生命一旦消失,地球就会回到类似金星和火星等无生命行星一样的表面状态。

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研究证明,地球上生命的历程几乎与地质历史一样长久,即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都经历了大约38亿年之久的漫长的协同进化历史。

在这一进化历史过程中,生物不断地改变地球环境,同时,生物自身在进化中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环境。

新环境又作用于生物,并促进其发生新的变异而进化,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始终保持着适应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应该说,盖尔假说是协同进化理论的一个雏形。

9、简答群婚的生物学缺陷。

答:

在群婚型中近亲交配是难以避免的,而近亲交配对动物的生存是不利的,因为这会引起居群或种族遗传多样性的降低,携带有害等位基因的概率较高,从而使其后代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处于劣势。

10、简答动物睡眠的生物学意义。

答:

任何运动都需要休息,而睡眠是最重要的休息方式。

野生鸟类和哺乳动物,并非整日都处于运动之中。

为了节约能量,它们每日也大约有一半或3/4以上的时间处于休息状态,其中包括必要的睡眠。

睡眠是动物的共性,即使在睡眠时最容易受到食肉动物的攻击,但是睡眠对动物仍然是必不可少。

想必睡眠对动物机体是很大好处的,一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不易感染疾病;二是提高生命活力,促进捕捉食物的能力和逃避天敌的能力。

在睡眠期间,动物机体制造蛋白质的速度远远高于觉醒期。

蛋白质是一种大分子,为维持结构所必需,又是体内所有细胞,包括神经元发挥功能的基础。

睡眠不足会使许多器官的功能逐渐减退,严重的会影响对能量的有效储存,变得精疲力竭,萎靡不振。

据近期的一些研究称,海豚和虎鲸的新生幼兽在一个月内只活动,不睡眠。

据推测这也是一种适应。

新生幼兽不睡眠,能更好地逃生,而且在脂肪堆积起来前,保持警觉可以使体温维持在较高水平,可刺激脑部迅速发育。

论述题

1、简述动物神经系统进化与动物思维的关系。

答:

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分散到集中。

动物神经系统的进化历程中,经历了无神经系统到简单的神经系统到复杂的神经系统;从没有脊椎到有脊椎到脑的出现的进化过程。

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无神经系统,仅有简单的趋利弊害反应。

腔肠动物如海葵最早出现了神经系统,网状神经系统。

网状神经系统传递无定向,一点受刺激能向多点传递。

环节动物如蚯蚓为链状神经系统,神经细胞集中成神经节,神经纤维聚集成束成神经,前后神经以纵走神经相连,形成链状腹神经索。

具有简单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软体动物如章鱼虽然没有脊椎,但其神经细胞较多,具有较高智力水平。

节肢动物如昆虫,神经系统更为集中,初步有了脑的分化。

分为前脑,中脑,后脑3部分,比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较发达。

身体分工明确,具有了很多复杂的行为。

脊椎动物出现了脑和脊椎,神经系统高度集中。

低等脊椎动物的脑还没有显示出主导功能,随着脊椎动物的进化,脑的结构和功能都渐渐发展起来。

原始形式的大脑较小,只有大脑半球和嗅球主要功能为嗅觉,如鱼类;到了两栖类,大脑灰质增多,能够对传回来的部分冲动进行处理;从两栖类开始,出现了原皮质,一些高等爬行类则出现了新皮质。

人的大脑皮质属新皮质,原皮质则变为了海马体;鸟类大脑则没有新皮质,大脑表面平滑,不像哺乳类那样有沟回。

随着脑的出现和脑的功能日趋完善,动物的思维、行为也逐步复杂化。

思维水平的复杂性基本取决于智力的高低,而智力可以说是是进化的产物。

不同的动物在“智力”方面具有有明显差别,可以说神经系统的差异是一个主要原因。

而除了脑容量的差异外,大脑结构的差异可以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大脑分为不同的感觉区和运动区,各种不同的动物大脑皮质有不同的分区。

一般情况,大脑越大,沟回越多,固定的感觉区和运动区就相对越小。

人与一般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感觉区和运动区相对来说较小,联络区却相当确发达。

这正是“人是万物之灵”的基础,有了发达的联络区,才可能出现复杂、多样的高级机能,如联想、记忆以及各种复杂的本能行为;才有机会具有有智慧,有深层的思维。

2、简述人工选择和人工杂交是不是进化的一种形式。

答:

现代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是,孟德遗传学、基因的随机突变理论和自然选择理论。

要弄清楚“人工选择是不是进化”这个问题,只要弄清楚人工选择是不是属于自然选择的一部分,就可以回答了。

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38亿年之久,而人类的历史如果以智人的出现计算,那么人类在宇宙中存在了仅仅10-20万年。

地球上的生命自从诞生起,甚至在诞生前的孕育中就受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而且生命自从诞生后,就从未停止过对自然的斗争、适应、生存及改造!

人类诞生后,对自然的改造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发展到现在人类已经具备了毁灭地球以及创造新物种、新生命的强大能力。

然而笔者认为,尽管如此,人类仍然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不能独立或超脱于自然之上。

虽然人类具备了主动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简单说来,这与其它生命被动改造自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人类意识到了这点而已。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工选择在本质上仍然属于自然选择,因此人工选择也是一种进化。

自然界中的进化是物种适应自然的生存需要,人工选择是为了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人工选择是不是进化”只是纯粹的理论探讨,而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是人类如何克服自身的欲望,怀着敬畏天地之心,有节制的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为了人类生存的地球、为了地球上的其它生命、为了人类自身更好的生存下去。

科学哲学家波普尔,在剑桥达尔文学院的有关讲话如下: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已经得到孟德尔的遗传理论、突变理论和基因库中基因重组理论及已解释的遗传密码的支持。

但若以为它能完美无缺地解释进化,当然是一种冒失的主张,要确立这样的理论还远得很。

一切科学理论都是猜想,即使是那些已经成功地通过了许多严格检验的理论也是如此。

我反对那些对科学过于夸张的主张,这些主张被正确地斥之为‘科学主义’。

我反对智力上的傲慢,特别反对那种认为我们口袋里有真理,或者认为我们能接近确定性的错误主张。

认识到科学不是对各种根本问题——关于存在之谜,或人类在这个世界上的任务——作出各种断言,是很重要的。

3、简述畜牧业中的动植物近交对遗传漂变的影响。

答:

畜牧业中近交具有促使等位基因纯合、降低群体均值的效应,并具有固定优良性状、揭露有害基因、保持优良个体的血统、提高群体同质性的作用,但是也会造成种群发生衰退的危险。

因为畜牧业动植物近交会导致遗传漂变引起的基因频率波动幅度增大,从而使个别基因的丢失或固定,造成种群的衰退。

因此有必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降低配子抽样误差,减少随机遗传漂变造成基因丢失或固定的风险,提高近交保种效果。

针对影响基因随机遗传漂变的群体因素,在组建种群时,应尽量保证其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充分考虑群体内个体间的血缘关系,尽量避免初始群体内的个体间具有亲缘关系,这不仅可以保证群体内具有足够的遗传变异和广泛的遗传基础,而且有利于保证多数基因的初始频率处于或接近中等水平。

4、计划生育政策对遗传漂变的影响?

答案:

概述遗传漂变的含义,简述计划生育对遗传漂变的影响以及计划生育作用。

5、简述定律的生物学意义。

定律要点:

(1)随机交配的大居群若没有其它因素的影响,基因频率一代一代下去始终不变。

(2)任何一个大居群,无论其基因频率如何,只要经过一代随机交配,一对常染色体基因的基因频率就达到平衡状态,若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以后一代一代随机交配下去,这种平衡状态始终保持不变。

(3)在平衡状态下,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关系是:

222

生物学意义:

(1)定律可以说是居群生物学中的“遗传守恒定律”,它揭示人们:

居群中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一般关系;根据定律,我们可以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2)居群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通常由基因型的差异引起,而同种不同居群间的遗传变异则主要起因于基因频率的差异;相对而言,改变居群的遗传结构比较容易。

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改变基因频率就可以改变居群的遗传素质;改变居群的遗传素质比改变个体的遗传素质容易得多。

(3)定律只有在特定的条件(居群中没有突变,没有自然选择,没有基因流动,并且是随机交配的大居群因而不发生随机遗传漂变)下才能成立,这样的特定条件从来也不可能满足,所以它反而证明,在自然条件下,居群的基因频率一直在改变,进化一直在进行。

6、简述人类婚姻体制进化的趋势。

答:

可以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论述人类婚姻体制的进化趋势;可以从社会结构的变迁,论述人类婚姻体制的进化趋势;可以从家庭结构的变迁,论述人类婚姻体制的进化趋势;可以从法律观点,论述人类婚姻体制的进化趋势。

综述题

1、试从动物的生活对策论述人的生活对策。

答:

动物要适应环境生存下去就要有一定的生活史对策。

动物的生活史对策()是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

人类也是动物,因此,人类也有生活史对策。

人作为生物的人,具有一切生物属性。

环境对人的选择作用使人产生一系列生态适应,使人类产生了不同的人种,产生了在体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等特征方面出现差异的人群。

首先,人是一种动物;其次,人是一种脊椎动物;其次,人是一种哺乳类动物;其次,人是一种灵长类动物;其次,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再其次,人是一种政治性动物;最后,人是一种有信仰的动物。

人作为社会的人,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有着聪明的智慧,复杂的思想,丰富的文化,完善的政治体系。

人类对环境和社会适应,既有人的生物适应,还有人的文化适应。

人类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利用文化来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所以人类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其生活史对策其他生物更精妙,更复杂,更惟妙惟肖。

用生物学专业术语讲,除了珍稀濒危物种以外,每一个物种的进化都是在当前适合度与进化灵活度之间进行成功的折中。

通俗地说,每个物种的进化都是在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进行成功的折中。

同样,现实中谋求幸福自由的每个人也需要在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进行成功的折中。

每个人的基因型不同,行为表型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知识技术背景不同,经济状况不同,职业不同,其折中点不同。

有的人折中点多偏向当前利益,有的人折中点多偏向长远利益。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通常,知识分子家庭大多数折中点多偏向长远利益,但少数知识分子家庭折中点,太过于偏向长远利益,而忽略眼前利益,导致难以维持生计,可想而知其生活十分可悲。

工人和农民家庭大多数折中点多偏向于眼前利益,但也有少数富有智慧的工人农民家庭也重视长远利益,其生活越过越好,家庭越来越兴旺。

总之,人的生活需要对策,生活是一门艺术。

勤俭持家之法,为人处世之道,修身养性之方,都是人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对策。

2、请你论述狗伴随人类走过的进化历程。

答:

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这份情义到底有多长?

经过一系列遗传学研究,中瑞研究人员终于证明,早在1万5千年前,狗的祖先,生活在中国境内或者中国附近的五、六只母狼先后被人类群落驯养。

于是,从那时起,狗伴随着人类,开始一同打猎、一同烤火、一同看家护院、一同进化、一同走过漫漫历史长河。

狗起源于狼,这已经得到了共识,但围绕着具体的发源地和时间则是众说纷纭。

到目前为止,最早的狗化石证据是来自于德国1万4千年前的一个下颌骨化石,另外一个是来源于中东大约1万2千年前的一个小型犬科动物骨架化石,这些考古学证据支持狗是起源于西南亚或欧洲。

此外,不同品种的狗在形态上极其丰富的多样性,似乎又倾向于狗起源于不同地理群体的狼的假说。

所以仅靠考古学,很难提供狗起源的可靠线索。

中瑞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搜集了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州的654只狗的样本,分析了它们体内通过母系遗传的“线粒体”遗传物质的碱基排列后发现,这些狗拥有几乎相同的基因。

人类与狗的友好渊源可以追溯到1.5万年前,当时,东亚的人类首先开始驯化狼等动物,并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把驯化的狗带到了欧洲,甚至穿过白令海峡带到了美洲。

之所以认为,是东亚,是因为东亚地区狗的基因类型最为丰富,科学家通过基因测试推断该地区应该就是狗的发源地,而不是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的中东地区。

美国和秘鲁等国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比较了南北美大陆和亚洲、欧洲的狗以及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大陆前就在拉丁美洲和阿拉斯加等地生存的狗的碱基排列。

发现拉丁美洲和瑞典的狗的部分基因都源于过去的欧亚狼。

这部分基因在15世纪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之前就已在美洲家犬身上显现。

狗在东亚起源并扩大到整个亚洲和欧洲,继而在1.4万至1.2万年前由美洲大陆的第一批定居者穿越白令海峡带到了美洲。

狗的遗传类型属于狼的不同遗传分支,显示东亚的人类族群同时驯化了不同狼群成为家犬。

研究发现,至少有五个创群者。

从驯化的时间来看,这五个创群者所处的时间也是不同的,这说明狗的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

驯化需要一个过程,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在东亚区域,不同的人类群落不约而同地先后完成了同一件工作。

几乎所有的狗,从吉娃娃到圣伯纳犬,追踪其血统的结果都将指向最初的几只母狼。

如今我们已知的狗的种类目前大概有350种之多!

为什么有着同一祖先的狗,现在会有如此多的不同品种呢?

其中真正起到影响的就是人为的差异化人工选择,即在1.5万年的进化历程中,人类将自己的使用价值观、审美观、道德、伦理、生活习俗等等,强加给了狗,狗也欣然接受了。

从体型、外观和行为来看,狗都是地球上品种最多样化的动物,人类依据自己的不同需求,根据狗的不同遗传特性,至今培育出约350种品种的狗。

在过去的一万多年间,人类的人工定向选择大大加快了狗的进化过程。

3、请论述进化中生与死的意义。

答:

可以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论述动物和人的生与死;可以从社会结构的变迁,论述人类的生与死观念的演变;也可以从种族或家族的演变,论述生与死的意义;也可以从法律观点,论述人类生与死的法律界定;也可以从宗教的变化,论述人类的生与死宗教观念的演变。

4、试从动物行为论述孝道。

答:

在众多的儒家经典著作中,《孝经》字数最少、内容最浅、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部。

两千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广为习传,倍加尊崇,影响极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观念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诗经》中屡屡言及孝,《论语》、《孟子》中也都有关于孝的论述。

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意识到了孝对稳定社会秩序的重大作用,大力提倡孝道。

对孝道在诸道德中的地位给予很高的评价。

西汉统治者推行儒学,认识到孝道对维持其封建统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开始对《孝经》这一阐述儒家孝道及孝治观的经典著作给予高度的尊崇和提倡。

孝是孝顺父母,弟是尊敬兄长。

孝,是中国人精神文明的精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

以孝治天下;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

孝,是中国君臣士庶所共同遵行的至德。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提倡孝道和尊老,并身体力行,是值得赞颂的。

“幼吾幼,老吾老”,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达到一种和谐,这正是人类伦理与道德千百年来追求与期盼的高尚人文情怀。

古人早就有“百行孝居先”的说法。

因为衰老是任何生物个体都难以避免的,有智慧、有自我意识的人类,必然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它应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产物。

然而,纵观整个动物界,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爱的流向从来就是单向的、无回报的、不平衡的。

爱幼是动物和人类普遍的一种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