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9576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6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docx

山东高考二模考试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附答案

2014济南市二模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海塘记

宋.王安石

自云柯而南,至于某,有堤若干尺,截然令海水之潮汐不得冒其旁田者,知县事谢君为之也。

始堤之成,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曰:

“使来者有考焉,得卒任完之以不隳。

”谢君者,阳夏人也,字师厚,景初其名也。

其先以文学称天下,而连世为贵人,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

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

方作堤时,岁丁亥十一月也,能亲以身当风霜氛雾之毒,以勉民作而除其灾,又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而忘其役之劳,遂不逾时,以有成功。

其仁民之心,效见于事如此,亦可以已,而犹自以为未也,又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续而完之,以永其存。

善夫!

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其不可以无传。

而后之君子考其传,得其所以为,其亦不可以无思。

而异时予尝以事至余姚,而君过予,与予从容言天下之事。

君曰:

“道以闳大①隐密,圣人之所独鼓万物②以然而皆莫知其所以然者,盖有所难知也。

其治政教令施为之详,凡与人共,而尤丁宁以急者,其易知较然者也。

通途川,治田桑,为之堤防沟浍渠川,以御水旱之灾;而兴学校,属其民人相与习礼乐其中,以化服之,此其尤丁宁③以急,而较然易知者也。

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所谓能者,务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至或尽其力以事刀笔簿书之间而已,而反以谓古所为尤丁宁以急者,吾不暇以为,吾曾为之,而曾不足以为之,万有一人为之,且不足以名于世而见其材。

嘻!

其可叹也。

夫为天下国家且百年,而胜残去杀④之效,则犹未也,其不出于此乎?

”予良以其言为然。

既而闻君之为其县,至则为桥于江,治学者以教养县人之子弟,既而又有堤之役,于是又信其言之行而不予欺也已。

为之书其堤事,因并书其言终始而存之,以告后之人。

庆历八年七月日记。

注:

①闳(hóng)大:

宽广博大。

②鼓万物:

振起万物.使之生长。

③丁宁:

瞩咐,告诫。

④胜残去杀:

施仁政,化残暴为善良,因而可以废除刑杀。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君以书属予记其成之始属:

嘱托

B.又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劝:

劝说

C.予尝以事至余姚,而君过予过:

拜访

D.予良以其言为然良:

确实

9.B(劝:

勉励,鼓励)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始堤之成于是又信其言之行而不予欺也已

B.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吾不暇以为

C.其可叹也其不出于此乎

D.令嗣续而完之吾曾为之,而曾不足以为之

10.A(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以,介词,凭借/连词,表修饰关系;C.其,副词,实在,表强调/副词,难道,表反问;D.而,连词,表递进(承接也可)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谢景初“仁民之心,效见于事”的一组是()

①至君遂以文学世其家②又能令其民翕然皆劝趋之

③思有以告后之人,令嗣续而完之④与予从容言天下之事

⑤其治政教令施为之详⑥至则为桥于江

A.①④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②③⑥

11.D(①是说谢景初以文学才能传家;④是说谢景初谈论天下事态度从容;⑤说的是“圣人”的治政思想)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姚知县谢景初主持修筑防潮汐的长堤,完工后请王安石写一篇记,好让自己任期之内保全大堤不被毁坏。

B.谢景初能够冒着风霜雾霾的伤害,鼓励百姓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大堤,王安石认为他的事迹会让后人深思。

C.谢景初认为古代的圣人关注百姓事务,是很清楚明白的事;而现在看似有才能的官吏只会求新出奇赚取声威。

D.作者十分赞同谢景初的观点,又听说他在任修桥利民、改善教育、筑堤防灾,深感谢君是言行一致的人。

12.A(“让自己任期之内保全大堤”错误。

原文“得卒任完之以不隳”是谢景初对继任县令的期望)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为县,不以材自负而忽其民之急。

(3分)

(2)仁人长虑却顾图民之灾,如此其至,其不可以无传。

(4分)

(3)为之书其堤事,因并书其言终始而存之,以告后之人。

(3分)

13.

(1)他管理县政,并不因为才能出众而自负,从而忽视百姓们的疾苦。

(“为”、“急”、整体句意各1分)

(2)仁德的人能够思前想后解决百姓的灾害,他已经做到这些了,事迹不应该不流传下去。

(“长虑却顾”“图”各1分,后二句一句1分)

(3)我为他写文记述修建堤坝之事,趁机连同他说过的言论前前后后都写了保存下来,来告知后来之人(“因”、“终始”、“以”各1分)

参考译文:

从云柯乡往南,到某一处,有一道几尺宽的堤坝,截断了海水潮汐,使其无法涌漫溢到旁边的农田,这是谢知县主持修造的。

堤坝一修建完成,谢知县写信给我,拜托我记下修建这座堤坝的始末,信中写道:

“(你的文章)使继任者(对这堤坝)可以有所了解,能够在他任期结束之前保全这项工程而不至于毁坏。

”谢知县本人是阳夏人,字是师厚,名字叫做景初。

谢景初的祖上以文才闻名天下,后来接连几代人地位显贵,到了景初这代,就凭借文才传承家业了。

他管理县政,并不因为才能而自负,从而忽视百姓们的疾苦。

一开始修建堤坝时,正是丁亥年十一月,他能够身先士卒不畏冰雪严霜的苦痛,来鼓励百姓努力劳作、治理水患。

他也能让百姓和谐一致相互劝勉奔走忙碌,甚至忘记了劳作的辛苦。

于是没有过多久,堤坝就建成了。

他仁爱百姓的心思,在这件事上已经彰显得很明显了,但是他依旧不满足于此,又考虑着把这事告知后人,让后来者继续将这座堤坝保护完好,好让堤坝永世长存。

好啊,仁德的人能够思前想后解决百姓的灾害,他已经做到这些了,事迹不应该不流传下去。

而后世的君子,探求谢景初的事,知道了他做的事,也不可能没有触动。

我曾因为有事到余姚这个地方,他来拜访我,和我沉稳有度地(从容不迫、不紧不慢)谈论起天下的事。

谢景初说:

“道宏大而隐秘,圣人化育振起万物成这个样子,而世人却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大概大道的确有难以理解的地方。

圣人详细的政事治理、法令制度、实施办法,凡是和百姓切身相关,而且十分关切的,都是容易理解、突出显明的。

疏通道路河流,治理农田桑园,修建防护的堤坝沟渠来抵御旱涝灾害;兴建学校,教导百姓在学校学习礼乐之道,来化育百姓,这些尤其是(圣人)殷切关注,而且容易理解的。

现在这些做官的人,那些愚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而那些所谓有才能的,致力于出奇创新博得名声威望,以求惊世骇俗;甚至有的人耗费全部精力在对付公文、账簿、书册上了。

居然反过来说,古人做的那些急百姓所急的事情,我没时间去做;或我曾经去做了,竟不够力量来做好它;或者说一万人之中只会有一个人去做,而且这些事不够用来扬名于世显现他们的才能。

哈,这也真是令人感叹了!

治理天下国家将近百年,但是以德化民、废除刑杀的结果,却还没有达到,难道不是出于这个原因吗?

”我确实认为他的话是正确的。

不久后听说他治理县政,到任后就在江河上修建桥梁,办学聘请学者教化平民子弟,接着筑堤坝的工程。

由此我相信他的言论都付诸实践,没有欺骗我。

我为他写文记述修建堤坝之事,趁机连同他说过的言论前前后后都写了保存下来,来告知后来之人。

庆历八年七月七日记。

2014德州市二模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刘峻,字孝标,平原人。

峻生期月,母携还乡里。

宋泰始初,青州陷魏。

峻年八岁,为人所掠至中山,中山富人刘实悯峻,以束帛赎之,教以书学。

魏人闻其江南有戚属,更徙之桑乾。

峻好学,家贫,寄人庑下,自课读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昏睡,爇其发,既觉复读,终夜不寐,其精力如此。

齐永明中,从桑乾得还,自谓所见不博,更求异书,闻京师有者,必往祈借,清河崔慰祖谓之“书淫”。

时竟陵王子良博招学士,峻因人求为子良国职,吏部尚书徐孝嗣抑而不许,用为南海王侍郎,不就。

至明帝时,萧遥欣为豫州,为府刑狱,礼遇甚厚。

遥欣寻卒,久之不调。

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

峻兄孝庆,时为青州刺史,峻请假省之,坐私载禁物,为有司所奏,免官。

安成王秀好峻学,及迁荆州,引为户曹参军,给其书籍,使抄录事类,名曰《类苑》。

未及成,复以疾去,因游东阳紫岩山,筑室居焉,为《山栖志》,其文甚美。

高祖招文学之士,有高才者,多被引进,擢以不次。

峻率性而动,不能随众沉浮,高祖颇嫌之,故不任用。

乃著《辨命论》以寄其怀。

论成,中山刘沼致书以难之,凡再反,峻并为申析以答之。

会沼卒,不见峻后报者,峻乃为书以序之曰:

“刘侯即有斯难,值余有天伦之戚,竞未之致也。

寻而此君长逝,化为异物……”

峻又尝为《自序》,其略曰:

“余自比冯敬通,而有同之者三,异之者四。

何则?

敬通雄才冠世,志刚金石;余虽不及之,而节亮慷慨,此一同也。

敬通值中兴明君,而终不试用;余逢命世英主,亦摈斥当年,此二同也。

敬通有忌妻,至于身操井臼;余有悍室,亦令家道坎坷,此三同也。

敬通当更始之世,手握兵符,跃马食肉;余自少迄长,戚戚无欢,此一异也。

敬通有一子仲文,官成名立;余祸同伯道,永无血胤,此二异也。

敬通臂力方刚,老而益壮;余有犬马之疾,溘死无时,此三异也。

敬通虽芝残蕙焚,终填沟壑,而为名贤所慕,其风流郁烈芬芳,久而弥盛;余声尘寂漠,世不吾知,魂魄一去,将同秋草,此四异也。

所以自力为叙,遗之好事云。

峻居东阳,吴、会人士多从其学。

普通二年,卒,时年六十。

门人谥曰玄靖先生。

(节选自《梁书·刘峻传》,有删改)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山富人刘实悯峻悯:

怜悯

B.及迁荆州,引为户曹参军引:

引荐

C.敬通值中兴明君值:

遇到

D.所以自力为叙,遗之好事云遗:

赠送

9.D(遗:

留给)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峻因人求为子良国职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遥欣寻卒,久之不调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乃著《辨命论》以寄其怀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D.余虽不及之,而节亮慷慨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10.D(A介词,通过/副词,于是,就B音节助词,无意义/用在主谓之间,取独C连词,表目的,来/介词,因为D虽然)

11.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刘峻勤奋好学的一组是

①常燎麻炬,从夕达旦②既觉复读,终夜不寐③闻京师有者,必往祈借④给其书籍,使抄录事类⑤高祖招文学之士,有高才者,多被引进⑥吴、会人士多从其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③④⑥

11.A(④为安成王萧秀的行为⑤是高祖的行为⑥是侧面描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泰始初年,青州落入北魏手中,北魏人听说刘峻在江南有亲戚,就把他转移到桑乾。

他家里很穷,寄居在别人的廊檐下,刻苦攻读,经常通宵达旦。

B.明帝时,萧遥欣任豫州郡守,刘峻担任府刑狱,萧遥欣待他很好,后推荐他到西省,和学士贺踪一起负责点校官府的典籍。

C.刘峻为安成王编《类苑》,因病未完成,接着到东阳紫岩山游玩,建了房屋居住在那里,写了一篇文辞很美的《山栖志》。

D.刘峻认为冯敬通在世时没有受重用,但死后被很多名贤敬慕,其名声越来越大;自己一生平淡,世人不知,慨叹就像草木枯谢一样无人记起。

12.B(萧遥欣没有推荐他到西省任职)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峻请假省之,坐私裁禁物,为有司所奏,免官。

(3分)

13.

(1)刘峻请假去看望他,因私下运载禁止的物品,被有关部门告了,撤去了官职。

(重点词:

省坐为……所)

(2)峻率性而动,不能随众沉浮,高祖颇嫌之,故不任用。

(4分)

13.

(2)刘峻凭个性办事,不愿随波逐流,高祖很讨厌他,所以不任用他。

(重点词:

率性沉浮嫌故)

(3)余自少迄长,戚戚无欢,此一异也。

(3分)

13.(3)我自幼到大,只有忧愁,没有欢乐,这是不同之一。

(重点词:

迄戚戚异)

2014济钢第三次摸底考试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穆宁,怀州河内人也。

父元休,以文学著。

撰《洪范外传》十篇,开元中献之。

玄宗赐帛,授偃师县丞、安阳令。

宁清慎刚正,重交游,以气节自任。

少以明经调授盐山尉。

是时,安禄山始叛,伪署刘道玄为景城守,宁唱义起兵,斩道玄首。

传檄郡邑,多有应者。

贼将史思明来寇郡,宁以摄东光令将兵御之。

思明遣使说诱,宁立斩之。

郡惧贼怨深,恐后大兵至,夺宁兵及摄县。

初,宁佐采访使巡按,尝过平原,与太守颜真卿密揣禄山必叛。

至是,真卿亦唱义,举郡兵以拒禄山。

会间使持书遗真卿曰:

“夫子为卫君乎?

”更无他词。

真卿得书大喜,因奏署大理评事、河北采访支使。

宁以长子属同母弟曰:

“惟尔所适,苟不乏嗣,吾无累矣。

”因往平原,谓真卿曰:

“先人有嗣矣!

古所谓死有轻于鸿毛者,宁是也。

愿佐公以定危难。

”真卿深然之。

其后,宁计或不行,真卿迫蹙,弃郡,夜渡河而南,见

肃宗于凤翔。

帝问拒贼之状,真卿曰:

“臣不用穆宁之言,功业不成。

”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

会真卿以抗直失旨,事遂止。

  上元二年,累官至殿中侍御史,佐盐铁转运使。

副元帅李光弼以饷运不继,或恶宁者,诬谮于光弼,光弼扬言欲杀

宁。

宁直抵徐州见光弼,喻以大义,不为挠折。

光弼深重之,宁得行其职。

广德初,加库部郎中。

是时河运不通,漕挽由汉、沔自商山达京师。

选镇夏口者,诏以宁为鄂州刺史、鄂岳沔都团练使。

时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暴不奉法,设防戍以税商贾,又纵兵士剽劫,行人殆绝。

与宁夹淮为理,惮宁威名,寇盗辄止。

沔州别驾薛彦伟坐事忤旨,宁杖之致死。

宁坐贬虔州司马,重贬昭州平集尉。

宁强毅,不能事权贵。

执政者以为不附己,且惮其难制,故处之散位。

宁默默不得志,且曰:

“时不我容,我不时殉,则非吾之进也,在于退乎!

”辞病居家,请告几十旬者数矣。

亲友强之,复一朝请。

上居奉天,宁诣行在,拜秘书少监。

德宗还京师,宁曰:

“可以行吾志矣。

”因移病,罢归东都。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零五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玄宗赐帛,授偃师县丞、安阳令授:

授予,任命

B.宁唱义起兵,斩道玄首唱:

倡导

C.贼将史思明来寇郡寇:

侵犯

D.惟尔所适适:

适应

9.D(适:

到,往)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古所谓死有轻于鸿毛者,宁是也B.宁以摄东光令将兵御之源xx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弃郡,夜渡河而南D.见肃宗于凤翔

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轻暖不足于体与

10.C(A项“也”分别为

“句末语气词,表判断”与“句中语气词,表停顿”;B项“以”分别为“以,介词,凭借”与“以,介词,用、拿”;C项“而”均为“连词,表顺承关系”;D项“于”分别为“介词,表处所,在”与

“介词,对于”。

11.以下六句话分别变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穆宁“清慎刚正”的一组是()

①传檄郡邑,多有应者②喻以大义,不为挠折

③惮宁威名,寇盗辄止④时不我容,我不时殉

⑤辞病居家,请告几十旬者数矣⑥宁诣行在,拜秘书少监

A.①②⑥B.③④⑥C.②④⑤D.①③⑤

11.C(①是指穆宁传檄各州的效果;③是指贼寇李忠臣被穆宁威名吓到⑥是陈述穆宁前去拜谒德宗,被封为秘书少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穆宁之父曾以文学著名,因撰《洪范外传》而受唐玄宗赏赐授官,穆宁则因考中明经科而被调任盐山县尉。

B.安史之乱时,穆宁以代理东光县令的身份率兵抵抗叛军;后与颜真卿并肩作战,因建议未全被采纳致功业未成。

C.穆宁深明大义,恪守传统,在前往平原郡辅佐颜真卿抵抗叛军之前,将自己的长子托付给自己的弟弟安顿照看。

D.穆宁经历坎坷,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

但当德宗回到京师后,他又乐观地认为可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了。

12.D(“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错,应是“实现退隐的心愿”)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惟尔所适,苟不乏嗣,吾无累矣。

(4分)

(2)帝奇之,发驿召宁,将以右职待之。

(3分)

(3)设防戍以税商贾,又纵兵士剽劫,行人殆绝。

(3分)

13.

(1)任你带我这儿子到哪里去,只要不断绝后嗣就行。

我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

(落实“适”“苟”“乏嗣”“累”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

(2)肃宗惊奇这句话,就派人乘驿马快召穆宁入朝,打算委任他重要的职务。

(落实“奇”“右”“待”等词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

3分)

(3)(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设置防守士卒来征收来往商人税钱,又放纵士卒抢劫掠夺,导致来往行人几乎断绝。

(落实“税”“剽”“殆”等词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

3分)

【文言参考译文】

穆宁,怀州河内人,父亲穆元休,以文学著名,撰有《洪范外传》十篇,开元年间进献给朝廷,玄宗赏赐布帛给他,并授予

他偃师县丞,安阳县令的官职。

怀宁清廉慎重刚强正直,看重结交朋友,把重视气节看成是自己的职责。

年轻时因考中明经科而被朝廷调任盐山县尉。

这时,安禄山开始

叛乱,伪政权委任刘道玄为景城太守,穆宁首倡大义,起兵对抗,将刘道玄予以斩首,并传递檄文给各州县,当时响应的人很多。

贼将史思明前来侵犯穆宁所在的州县,穆宁便以代理东光县令的身份带领军队抵抗。

史思明派遣使者劝说诱降,穆宁当即斩杀了使者。

郡县的人害怕叛贼怨恨太深,恐怕再派大部队侵犯,就解

除了穆宁的兵权即管理东光县的职务。

起初,穆宁随行采访使到各地考查,曾经路过平原,与太守颜真卿私下交谈中估计安禄山会叛乱。

到这时,颜真卿也倡导大义,发动平原郡士卒抵抗安禄山。

正巧穆宁暗中派遣使者送书信给颜真卿说:

“您是为了保卫国君吗?

”再没有写别的话语。

颜真卿接到书信后大喜,因而上奏委任他为大理评事、河北采访支使,穆宁将

长子托付给同母弟说:

“任你带我这儿子到哪里去,只要不断绝后嗣就行。

我没有什么可牵挂的了。

”接着,来到平原对颜真卿说:

“祖先已经有继嗣的人了!

古人所说的死有轻于鸿毛者,我穆宁就是,希望能帮助您平定危难。

”颜真卿郑重地答应了他。

在这以后,因穆宁有的谋划未能付诸实施,颜真卿迫于形势严峻,放弃平原郡城,夜里渡过黄河向南溃逃,到达凤翔去拜见唐肃宗。

肃宗皇帝询问抵抗叛贼的情况,颜真卿说:

“因为没有采纳穆宁的建议,导致功业未能完成。

”肃宗惊奇这句话,就派人乘驿马快召穆宁入朝,打算委任他重要的职务。

恰巧颜真卿因为直言上奏违背皇帝的旨意,委任穆宁的事就停了下来。

上元二年,穆宁多次升官,做到了殿中侍御史,辅佐盐铁转运使处理事务。

副元帅李光弼正因军粮跟不上发愁,有憎恨穆宁的人在李光弼面前诬陷说这与穆宁有关,李光弼便扬言要杀掉穆宁。

穆宁直接抵达徐州晋见李光弼,以大义来晓谕,始终也不屈服。

李光弼很器重他,穆宁得以继续担任他的官职。

广德初年加授户部郎中。

此时,水路运输受到阻碍,运输粮饷要由汉水、沔水经商山再抵达京城。

朝廷选择镇守夏口的人,下诏让穆宁担任鄂州刺史、鄂、岳、沔都团练使。

当时淮西节度使李忠臣贪财横暴,不守法规,设置防守士卒来征收来往商人税钱,又放纵士卒抢劫掠夺,导致来往行人几乎断绝。

李忠臣的辖地和穆宁只有一条淮河相隔,由于他害怕穆宁的威名,抢劫掠夺之事也就停止了。

沔州别驾薛彦伟因事违背了皇帝的旨意,他便用杖责打薛彦伟而致其死亡。

穆宁因此获罪被贬职为虔州司马,再被贬职为昭州平集县尉。

穆宁性情刚毅,不能侍奉权贵,掌权的人认为他不能依附自己,而且害怕他难以制服,所以将他安置在闲散的官位上,穆宁因不得志而缄默不说话,他认为:

“时世不容我,我也不能曲从时世,这不是我进取的时候,就此隐退了吧!

”随后以有病为借口,居住在家中,请假好几次都是长达百余日,亲戚朋友强劝他,这才又参加了一次朝会。

皇帝在奉天城,穆宁到皇帝所在的处所,被拜受为秘书少监。

德宗返回京城,穆宁说:

“可以满足我的心愿了。

”于是上书称病,请求免去官职返回东都。

2014济宁市二模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陈寿,字本仁,其先新淦人。

祖志弘,洪武间代兄戍辽东,遂籍宁远卫。

寿少贫甚,得遗金,坐守至夜分,还其主。

从乡人贺钦学,登成化八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

视宣、大边防,劾去镇守中官不检者。

又尝劾万贵妃兄弟及中官

梁芳、僧继晓,系诏狱。

得释,屡迁都给事中。

弘治元年,王恕为吏部,擢寿大理丞。

刘吉憾恕,讽御史劾寿不习刑名,冀以罪恕。

竟调寿南京光禄少卿,就转鸿胪卿。

十三年冬,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

火筛

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

寿至,蒐军实,广间谍,分布士马为十道,使互相应援,军势始振。

明年,诸部大入,先以百余骑来诱。

诸将请击之,寿不可。

自出帐,拥数十骑,据胡床指麾饮食。

寇望见,疑之,引去。

诸道袭击,斩获甚多。

朝廷方遣苗逵等重兵至,而寿已奏捷。

孝宗嘉之,加录一等。

逵欲乘胜捣巢。

驻延绥久,战马三万匹日费刍菽不赀。

寿请出牧近塞,就水草,众有难色。

寿跨马先行,众皆从之,省费数十万。

当战捷时,或劝注子弟名籍,寿曰:

“吾子弟不知弓槊,宁当与血战士同受赏哉?

”竟不许。

十六年以右副都御史掌南院。

正德初,刘瑾矫诏逮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等,寿抗章论救。

瑾怒,令致仕。

寻坐延绥仓储亏损,罚米二千三百石、布千五百匹。

贫不能偿,上章自诉。

瑾廉知寿贫,特免之。

中官廖堂镇陕西贪暴,杨一清以寿刚果,九年正月起抚其地。

堂初奉诏制氈幄百六十间,赢金数万,将遗权幸。

寿檄所司留备振,复戒谕堂勿假贡献名有所科取。

堂怒,将倾之。

寿四疏乞休,不得。

堂爪牙数十辈散府县渔利,寿命捕之,皆逃归,气益沮。

其秋,拜南京兵部侍郎,陕人号呼拥舆,移日不得行。

逾年,乞骇骨,就进刑部尚书,致仕。

寿为给事中,言时政无隐,独不喜劾人,曰:

“吾父戒吾勿作刑官,易枉人。

言官枉人尤甚,吾不敢妄言也。

”嘉靖改元,诏进一品阶,遣有司存问,时年八十有三。

寿廉,历官四十年,无家可归。

寓南京,所居不蔽风雨。

其卒也,尚书李充嗣、府尹寇天叙为之敛。

又数年,亲旧赙助,始得归葬新淦。

(节选自《明史·陈寿传》)

[注]

中官:

宦官。

火筛:

明朝时,一个北方的少数民族的首领。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拥数十骑拥:

带领

B.就水草就:

靠近

C.寻坐延绥仓储亏损坐:

因……获罪

D.赢金数万赢:

赢得

9.D(赢:

剩余,赢余)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以弱天下之民B.而寿已奏捷或五十步而后止

C.宁当与血战士同受赏哉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D.所居不蔽风雨及其所之既倦

10.D(A介词“凭借……的身份”/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

C介词,“和”/连词“和”。

D助词,与后面的词语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

11.下列句子,能表现陈寿为官“无隐”的一组是

①尝劾万贵妃兄弟及中官梁芳、僧继晓②诸将请击之,寿不可③刘瑾矫诏逮南京科道戴铣、薄彦徽等,寿抗章论救④吾子弟不知弓槊,宁当与血战士同受赏哉⑤复戒谕堂勿假贡献名有所科取⑥言官枉人尤甚,吾不敢妄言也

A.①③④B.②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11.C(2表现陈寿在军事上判断形势的能力。

4表现陈寿廉洁自律。

6自述“不喜劾人”)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寿巡抚延绥时,精心谋划,筹集军用物资,对兵力进行合理的军事布置,军威开始振奋,表现出不凡的军事才能。

B.弘治十三年,敌寇大举进犯,因为兵力空虚,陈寿故意只带领几十个骑兵出帐,指挥饮食,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空城计”。

C.廖堂镇守陕西时贪婪残暴,陈寿受命做陕西巡抚,下令对对廖堂那些盘剥百姓的爪牙进行抓捕,遏制了其嚣张气焰。

D.陈寿为官廉洁,前后做官四十年却从未购置房产,可谓两袖清风,甚至他死后也是在亲朋故旧的帮助下才得以归葬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