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9611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1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2022年上海市嘉定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木炭燃烧C.二氧化碳制成干冰D.液态空气制氧气

2.钙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的物质是

A.

B.

C.CaD.CaO

3.属于溶液的是

A.珍珠奶茶B.生理盐水C.蒸馏水D.石灰浆

4.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强的是

A.柠檬汁pH=3B.食盐水pH=7C.牙膏pH=8D.肥皂水pH=10

5.图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种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6.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错误的是

A.木炭:

发出白光B.硫:

红色火焰C.铁丝:

火星四射D.红磷:

大量白烟

7.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氧气与液氧B.

C.石墨与金刚石D.CO与

8.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9.物质的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A.

---冶炼金属B.金刚石---做钻头C.石墨---润滑剂D.活性炭---吸附剂

10.关于氦气(He)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氦气的摩尔质量是4B.“He”的微观意义是氦元素

C.氦气可做保护气D.氦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4/5

11.对于图示

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氮分子的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分解和原子的重新组合

12.下列探究不需要进行对比实验的是

A.物质溶解性的大小B.利用红磷和白磷探究燃烧的条件

C.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D.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

13.如图装置为水电解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管电极连接电源正极

B.b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a管中产生的气体与b管中产生的气体物质的量比约为8:

1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4.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

A.水和酒精:

闻气味B.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

无色酚酞

C.CO和

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D.氯化钠固体和碳酸钙粉末:

加水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都是无色透明的B.氧化物一定都是化合物

C.物质燃烧一定都需要氧气D.混合物一定含多种元素

二、多选题

16.有关

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B.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不变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改变,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7.下图是煅烧某含钙化合物样品并检验相关成分的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样品中一定含碳酸钙B.乙处烧杯中一定含有氧化钙

C.滤渣中一定只有碳酸钙D.滤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

三、简答题

18.2021年是我国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绿色低碳关键之年。

(1)人类目前主要依赖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___________.

(2)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气体,其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_。

(3)氢气具有可燃性,这是其_________性质(选填“物理”或“化学”),是未来理想能源,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0.5molH2中含有_________个(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氢分子,0.5molH2完全燃烧,生成

的质量为________g。

(4)煤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能产生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四、填空题

19.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也是生命的源泉。

(1)自来水厂生产过程中常用到液氯,其作用是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

(3)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室温下,打开可乐瓶盖后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_________。

(4)向20°C时100g水中加入20g硝酸钾进行下列实验(如图1),a-e表示所得溶液编号;其溶解度曲线如图2。

1.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c是硝酸钾的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g。

II.图1中的实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有________(填溶液编号)。

III.除去KNO3固体中混有的少量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原因是_________。

五、实验题

20.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

(1)实验室通过装置A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可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也可以用C装置制取氧气,为了使气体较平稳产生,操作是_________。

实验室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_端。

(选填“a”或“b”)。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B可以制取

,长颈漏斗应该伸入到锥形瓶中的位置是________处(选填“M”或“N”)。

(3)比较B、D装置,D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

观察D装置,判断反应处于_________(选填“发生"或"停止”)状态.

21.为探究某干燥的绿色固体粉末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请回答: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装置

装置编号

I

II

V

VI

实验现象

固体变为黑色

白色变为蓝色

固体减少

黑色变为光亮红色

变浑浊

气球鼓起

(1)装置II中的现象说明装置1中产生了________:

II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装置IV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实验二中实验开始前要先向装置中一段时间的CO,目的是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知绿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元素包括:

_______。

(5)上述实验装置中,装置_______(填装置编号)对该探究实验没有意义。

可将其改成上述实验中的装置_______(填装置编号),即可证明绿色固体中含有碳元素。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A、海水晒盐是指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得到海盐,是将水与盐分开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木炭燃烧时,如果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制成干冰是将二氧化碳由气态变成固态,状态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

D、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利用蒸发的方法得到液态氧的构成,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

故选B。

2.C

【解析】

【详解】

游离态是元素存在的一种状态,和化合态相对,在化学上,游离态指一种元素不与其他元素化合,而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时的元素,称为元素的化合态;题中属于单质的为Ca,其他三项中的物质都是化合物,钙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三种物质中,故选C。

3.B

【解析】

【分析】

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详解】

A、珍珠奶茶中含有不溶性固体小颗粒,没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属于悬浊液,不是溶液;

B、生理盐水即氯化钠的水溶液,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生理盐水属于溶液;

C、蒸馏水是纯净物,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

D、石灰浆属于混合物,但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属于悬浊液,不是溶液;

故选B。

4.D

【解析】

【详解】

pH>7时,pH值越大碱性越强,越小碱性越弱;pH<7时,pH值越小酸性越强,越大酸性越弱;

故选D。

5.D

【解析】

【详解】

A、该图示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

B、该图示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

C、该图示中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但该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是单质,不是化合物;

D、该图示中含有一种分子,是纯净物,且该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是化合物;

故选D。

6.B

【解析】

【详解】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A选项正确;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是红色火焰,故B选项错误;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故C选项正确;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7.C

【解析】

【分析】

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多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即不种单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

【详解】

A、氧气和液氧是状态不同的同一种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

B、水和过氧化氢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不同的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

C、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不同的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

故选C。

8.D

【解析】

【分析】

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书写化学方程式一是要以科学实验事实为依据,二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该选项中生成物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

B、该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书写错误;

C、生成物气体不需要标注气体标识符号,当反物中没有气态物质,而生成物中有气态物质时,在生成物气态物质的化学式后面标上气体标识符号,即向上的箭头,题中方程式书写错误;

D、该选项化学方程式书写是正确的;

故选D。

9.A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用来冶炼金属,故A选项错误;

B、金刚石是天然矿物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所以可以用来做钻头,故B选项正确;

C、石墨质软滑腻,可用来作润滑剂,故C选项正确;

D、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用于吸附色素、异味、有毒气体等,故D选项正确。

故选A。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氦气的摩尔质量是4g/mol。

A错。

B:

“He”的微观意义是1个氦原子。

B错。

C:

氦气是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

C正确。

D:

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氡,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0.94%。

D错。

综上所述:

选择C。

11.C

【解析】

【详解】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故A选项正确;

B、原子构成分子,一个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构成,故B选项正确;

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C选项错误;

D、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的过程,故D选项正确;

故选C。

12.D

【解析】

【详解】

A、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性需要控制溶剂种类、质量、温度等因素,比较溶质溶解的最大限度,所以需要进行对比实验;

B、探究燃烧条件时,需要对比红磷和白磷在相同条件下能否燃烧来对比得出燃烧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着火点,所以需要进行对比实验;

C、探究二氧化锰能否加快过氧化氢分解速率,需要控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体积、温度等条件相同,对比有无二氧化锰存在时,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需要进行对比实验;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通过测量氧气被消耗后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来实现的,故不需要进行对比实验;

故选D。

13.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连接电源的正极,故不符合题意;

B、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少,是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符合题意;

C、a玻璃管产生的氢气和b玻璃管产生的氧气的物质的量的比是2:

1,故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14.B

【解析】

【详解】

A、闻气味,有特殊香味的是酒精,无气味的是水,故A选项正确;

B、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所以不能用酚酞溶液鉴别二者,可以取样后,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逸出的方法来鉴别,故B选项错误;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使石蕊溶液变色,二氧化碳能与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所以可用石蕊溶液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故C选项正确;

D、氯化钠固体能溶解在水中,溶于水为无色溶液,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水来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钙,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15.B

【解析】

【详解】

A、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不是无色的,故A选项错误;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氧化物一定是化合物,故B选项正确;

C、钠在氯气中能燃烧,这一燃烧过程不需要氧气,故C选项错误;

D、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气和臭氧两种物质,这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是混合物,但只含有一种元素,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16.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反应可读作:

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读法正确;

B、反应前氧气的化合价是0价,反应后二氧化碳内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故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多变一,是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分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点睛】

17.AD

【解析】

【分析】

由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可知,该滤渣中含有氢前金属或碳酸盐中的一种或两种,但题中给出了含钙化合物且经过加水、过滤等过程,排出氢前金属的可能,故滤渣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则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碳酸钙经过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因为是灼烧一段时间,碳酸钙没有完全反应,碳酸钙不溶于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由于乙处烧杯中有水存在,所以氧化钙完全反应了,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生成的氢氧化钙可能完全溶解在水中,也可能没有完全溶解,所以过滤的后的滤渣中一定含有碳酸钙,可能含有氢氧化钙;滤液中肯定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

【详解】

A、根据分析可知,样品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故A选项正确;

B、由于乙处烧杯中有水存在,所以氧化钙完全反应了,所以乙处烧杯中没有氧化钙,故B选项错误;

C、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含有碳酸钙,还可能含有氢氧化钙,故C选项错误;

D、氧化钙与水反应和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且滤液使酚酞试液变红,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故D选项正确;

故选AD。

18.

(1)天然气

(2)二氧化碳二氧化硫

(3)化学

3.01×10239

(4)CO

【解析】

(1)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故填:

天然气;

(2)

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填:

二氧化碳;引起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故填:

二氧化硫;

(3)

可燃性是通过化学反应表现的性质,故填:

化学;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故填:

;0.5molH2含有氢气分子数目为0.5mol×6.02×1023mol-1=3.01×1023故填:

3.01×1023;0.5molH2燃烧生成0.5mol水,质量为18g/mol×0.5mol=9g,故填:

9g;

(4)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发生改变,可退出X的化学式为CO,故填CO。

19.

(1)杀菌消毒

(2)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3)减小

(4)31.6g

不饱和150b和e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

【解析】

(1)

自来水厂生产过程中常用到液氯,其作用是杀菌消毒。

(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物的温度很高,直接与瓶底接触,会使集气瓶底因局部骤热而炸裂,所以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3)

室温下,打开可乐瓶盖后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压减小后有气体从水中逸出,从而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4)

I、由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c溶液的温度为50°C,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5.5g,即在50°C时,100g水溶解85.5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由图1可以得出,c溶液是在50°C时,100g水中加入了50g硝酸钾,所以c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此时的溶液质量为:

II、a、b溶液温度为20°C,加入的硝酸钾分别为20g、50g,溶剂都是100g,而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a溶液中溶质为20g,溶剂为100g;b溶液中的溶质为31.6g,溶剂为100g;c溶液中的溶质为50g,溶剂为100g;d溶液中的溶质为80g,溶剂为100g;将d溶液降温到20°C后得到的e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1.6g,溶剂为100g,所以图1中的实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有:

be。

III、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少量的氯化钠。

20.

(1)

控制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滴加速度b

(2)N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停止

【解析】

(1)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C装置制取氧气,为了使气体较平稳产生,操作是:

控制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滴加速度;E装置为万用瓶,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所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a管通入氧气,将空气从b管排出,所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端导管口处,若木条复燃,证明有氧气由b端逸出,说明氧气已满。

(2)

气体发生装置中用到长颈漏斗时,长颈漏斗尖端要伸入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气体由长颈漏斗逸出,所以长颈漏斗应该伸入到锥形瓶中的位置是N。

(3)

装置D为启普发生器,使用时,打开导气管上的旋塞,使容器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球形漏斗中的液体进入容器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气体的流速可用旋塞调节。

停止使用时,关闭旋塞,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增大,因为容器中的反应仍在进行,仍有气体生成,将液体压回球形漏斗,使容器中液体液面降低,与固体脱离,反应停止。

所以其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观察D装置中的液面可知,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已经分离,所以反应处于停止状态。

21.

(1)水##H2OCuSO4+5H₂O═CuSO4·5H₂O

(2)收集尾气

(3)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4)铜、氧、氢

(5)IIIV

【解析】

(1)

装置II中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说明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了蓝色硫酸铜晶体,即反应中产生了水,故填:

水,CuSO4+5H₂O═CuSO4·5H₂O

(2)

一氧化碳不能被完全消耗,尾气中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的污染,因此需要用气球进行收集,故填:

收集尾气;

由实验现象可以知道,该反应是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在加热的条件下被一氧化碳还原成红色的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故填:

(3)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需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免加热发生爆炸;

(4)

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知道,绿色固体分解后生成了水、氧化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以知道,绿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铜、氧、氢元素;故填:

铜、氢、氧元素;

(5)

装置III是为了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二氧化碳和碳会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但是试管内残余的空气内的氧气也可能与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造成质量减少,故对探究没有意义。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所以可以换成装置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