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964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docx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讲稿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学习目的:

1.了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主要的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在我国

的流行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

2.了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主要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防治策

略和三级预防的主要措施。

3.掌握高血压、糖尿病、超重、肥胖的定义、相关的指标,熟悉高血压、糖尿

病、超重肥胖的诊断标准。

4.掌握筛检的基本概念,了解筛检分类及筛检的应用原则。

第一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定义和范围

定义: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组潜伏时间长,一旦发病不能自愈的,且很难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

从广义上讲,慢病指由于长期紧张疲劳、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害的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忽视自我保健和心理应变平衡逐渐积累而发生的疾病。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以下特点:

它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隐匿,潜伏期长;多种因素共同致病,

一果多因,个人生活方式对发病有重要影响;

一因多果,相互关联,

一体多病;增长速度加快,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对健康有重要影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血脂紊乱、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等。

2.肿瘤疾病包括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

3.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肥胖等。

4.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神经症(焦虑、强迫、抑郁)、老年痴呆等。

5.口腔疾病包括龋齿、牙周炎等。

按照国际疾病系统分类法(ICD一10)标准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分为:

1.精神和行为障碍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神经症(焦虑、强迫、抑

郁)等。

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

3.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4.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胰腺炎、胆石症等

5.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血脂紊乱、痛风、糖尿病、肥胖、营养缺乏等。

6.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等。

7.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

ICD一10是系统的分类,每种疾病有统一的国际编号,适合疾病统计工作。

第二节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一、高血压

(一)概述

高血压是由于心输出量和总外周阻力关系紊乱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的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既是一种疾病,又是其他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

在大部分国家中约有20%的成年人受到影响,是值得关注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高血压可分为:

①原发性高血压:

病因不明,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独立疾病,占高血压中的95%以上;

②继发性高血压:

是某些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在高血压中不足5%。

7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由肾脏疾病引起。

(二)流行特点和危险因素

流行特点:

①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1959、1979,1991年进行的3次全国15岁以上人群抽样调查全国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11%、7.73%和11.88%,1959年到1979年的20年间患病率上升了51%;1979到1991年的12年患病率上升了54%。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与1991年相比,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增长了31%。

目前我国有高血压现患病人1.6亿;

②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自东北向西南递减,但近年农村高血压患病率快速上升,“城乡差别”明显减弱;

③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并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集中于老年人口。

但近年来年轻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趋势比老年人更明显,具有年轻化趋势。

体力劳动者患病率低于脑力劳动者。

原发性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

1.高盐饮食

食盐中的钠离子是促使血压升高的因素之一。

人群的人均食盐摄入量越多,高血压的发病危险性也越高。

中国人群膳食食盐摄入量高于西方国家,

北方人群约为每天12一18g,南方人群约为每天7一8g均超出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的每天6g以下的标准。

2.超重和肥胖

超重人群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比正常人群高3-5倍,如果能预防和控制超重,将使高血压的发病人数减少30%。

3.过量饮酒

大量研究表明,过量饮酒使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升高。

男性持续饮酒与不饮酒者比较,年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40%。

4.缺乏体力活动

久坐生活方式者与同龄对照者相比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力口20%-50%。

规律和至少中等强度的需氧体育运动,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有益处。

5.长期精神紧张国内外已有心理社会应激或内向(压抑)愤怒造成血压升高或高

血压患病率增加的人群研究报道。

(三)诊断标准和分类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将高血压的诊断界定为:

在未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rn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按血压水平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单列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将18岁以上成人的血压,按不同水平进行分类(见表13一1)

13一1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mmhg)

类别

收缩压

舒张压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80~89

高血压

≥140

≥90

1级高血压(轻度)

140~159

90~99

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

≥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若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属不同的级别,则以较高的分级为准。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

(四)防治策略与措施

1.防治策略

(1)预防为主,三级预防并重,针对不同人群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针对一般人群;

二级预防针对高危人群;

三级预防针对病人。

(2)以健康促进为手段,社区综合防治为原则,

将高血压的防治与其他慢病的防治相结合,在社区实现慢病的三级预防。

2.防治措施

(1)一级预防:

目的是减少危险因素的流行率,降低血压水平。

减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措施包括:

戒烟、限盐、控制体重、适量饮酒、经常进行体力活动、多吃蔬菜和水果、减少脂肪摄入、保持心理健康等。

(2)二级预防: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延缓疾病发展。

高危人群确定标准:

具有以下1项及以上的危险因素,即可视为高危人群:

1)收缩压介于12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介于80~89mmHg之间。

2)超重或肥胖(BMI≥24)。

3)高血压家族史(一、二级亲属)。

4)长期过量饮酒(每日饮白酒≥100m1,且每周饮酒在4次以上)。

5)长期膳食高盐。

二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定期的健康体检;“35周岁以上人群首诊测量血压”等制度的建

立;全人群普查。

对筛选出的高血压病人及高血压的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的治疗,包括一些积极的非药物治疗和宣传教育。

(3)三级预防:

其目的在于:

树立患者对自己健康负责的信念,

强调患者自我管理的作用;

强调患者在高血压管理过程中的中心角色作用,实现医患双方共同建立管理目标和治疗计划,获得最佳管理效果;

促进患者高血压防治知识、技能和信念的提高:

通过培训、咨询、指导和健康教育等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二、糖尿病…

(一)概述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的一种常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以及水和电解质的代谢紊乱,主要特点是高血糖及尿糖。

糖尿病所造成的高葡萄糖血症可危及体内诸多系统,特别对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影响最大,易并发心脏、血管、肾脏、视网膜及神经等慢性疾病。

(二)流行特点和危险因素

近2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肥胖、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的迅速增加,发达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已高达5%一10%。

我国糖尿病具有以下流行特点,

第一,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2.60%,大城市20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由4.58%上升到6.37%,估计目前我国有糖尿病患者达2300多万人,已成为仅次于印度的世界第二大糖尿病大国。

第二,城市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比农村地区高,但增长幅度农村大于城市。

第三,随着年龄增加患病率升高。

40岁以下患病率较低,40岁以后急剧上升,但近年有发病年轻化的趋势。

第四,体力活动不足人群的患病率大于体力劳动者。

2型糖尿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

1.遗传因素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同,2型糖尿病有家族聚集性,糖尿病亲属中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亲属高4一8倍。

2.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世界各地的资料表明,不论地理、环境、经济发展程度及种族如何,2型糖尿病发病率均与超重和肥胖有明确相关性。

3.体力活动不足体力活动不足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活动最少的人与最爱活动的人相比,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差2一6倍。

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糖耐量。

4.膳食不平衡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与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结构改变有明显关系。

我国1996年比1980年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约5倍,在此期间的1978一1987年,我国人均粮食消费只增加了30%,而人均肉类、蛋、含糖饮料的消费增长了200%,而与此同时,人们的活动量反而减少了。

目前认为,摄取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和缺乏纤维素的膳食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三)临床分型和诊断标准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新的分型标准,将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

①1型糖尿病:

约占全部糖尿病人总数的5%左右,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病人的胰脏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

②2型糖尿病:

由于人体对胰岛素的作用不能给予正常的反应而发病,占糖尿病病人总数的90%左右,多见于成人,发病年龄多数在35岁以后,但近年有发病年轻化趋势;

③妊娠糖尿病:

指妊娠妇女原来未发现糖尿病,在妊娠期,通常在妊娠中期或后期才发现的糖尿病;

④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指除以上三种类型外的糖尿病,比较少见。

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损伤(IGT),二者是介于血糖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过渡状态。

1999年WHO新的诊断标准,将符合下述标准之一,在次日复诊仍符合三条标准之一

者,诊断为糖尿病:

1.有糖尿病症状,并且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lmmol/L(200mg/dl)。

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包括多尿、烦渴和无其他诱因的体重下降。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Ommol/L(126mg/dl),空腹状态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2小时血糖(PG)水平≥11..lmmol/L(200mg/dl)。

IGT的诊断标准为:

OGTT时2小时血糖≥7.8mmol/L(140mg/dl),但<11.lmmol/L

(200mg/dl);IFG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5.6mmo1/L(100mg/dl),但<7.0mmol/L(126mg/dl)。

(四)防治策略与措施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但又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

糖尿病的防治在重视一级预防的同时,要重视二、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糖尿病的一级预防针对一般人群,以降低危险因素的流行率。

主要措施包括:

(1)健康教育:

开展对公众,包括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糖尿病防治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从而减少糖尿病发病率。

(2)适当的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

经常性体力活动可以减轻体重,增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3)提倡合理的膳食:

如避免能量的过多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人、改善脂蛋白构成、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4)戒烟、限酒。

2.二级预防目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和残疾。

主要措施是在高危人群中筛查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者。

糖尿病的筛检不仅要查出隐性糖尿病人、未注意的显性糖尿病人,而且要查IGT者,IGT是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其转归具有双向性,既可转为糖尿病,又可转为正常,一部分保持IGT状态(各约占1/3)。

因此,在此阶段采取措施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和临床意义。

3.三级预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以控制病情、预防和延缓糖尿

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防止伤残和死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级预防强调对患者的定期随访。

随访的目的在于:

(1)监测血糖和血脂、血压等代谢控制情况。

(2)评估治疗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等达到控制目标。

(3)对患者的饮食、运动等行为变化进行指导,督促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4)对易出现并发症的眼、心脏、肾脏、足等器官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糖尿病并发症,以采取针对措施,阻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要求对所有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都应进行有效管理和定期随访。

三、肥胖

(一)概述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早在1948年WHO已将它列入疾病分类名单。

肥胖症的一般特点为患者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体脂%)异常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

如果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过多,

被称为“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则对代谢影响很大。

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是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被WHO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10大危险因素之一。

无内分泌疾病或找不出可能引起肥胖特殊病因的肥胖症为单纯性肥胖。

单纯性肥胖者占肥胖症总人数的95%以上。

(二)流行特点和危险因素

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现代化、膳食结构改变和体力活动减少,使超重和肥胖症的患病率,无论在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成年人或儿童中,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增

长,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迅速增长的国家中的增长更为突出。

在过去10年间,大多数欧洲国家肥胖症患病率增长10%一4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超重和肥胖发生率也同时迅速增长。

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超重率为17.6%,肥胖率为5.6%,两者之和为23.2%,已接近总人口的1/4。

我国人群超重和肥胖症患病率的总体规律是北方高于南方;大城市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高于农村;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不发达地区。

很显然,肥胖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超重和肥胖症是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消耗以致体内脂肪过多蓄积的结果。

科学研究发现,不同个体对能量摄入、食物的生热作用和体重调节反应不同,受遗传特点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即使存在遗传因素影响,肥胖的发生发展也是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对肥胖形成的作用约占20%一40%。

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在行为方面主要包括:

1.进食过量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的过量摄入,使能量的总摄人往往超过能量消耗。

此外,进食行为不良,如经常性的暴饮暴食、夜间加餐、喜欢零食,是许多人发生肥胖的重要原因。

2.体力活动过少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日渐完善,职业性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量减轻,人们处于静态生活的时间增加。

大多数肥胖者相对不爱活动,成为发生肥胖的主要原因之

3.肥胖程度的评价和分类在临床诊疗和流行病学调查中,评价肥胖程度最实用的人

体测量学指标是体重指数(BMI)和腰围(WC)。

(1)体重指数(BMI):

BMI和身体总脂肪密切相关,涉及到身高和体重。

BMI不能说明脂肪分布,但研究表明,大多数个体的BMI与身体脂肪的百分含量有明显的相关性,能较好地反映机体的肥胖程度。

BMI的具体计算方法是以体重(公斤,kg)除以身高(米,m)的平方,即BMI二体重/身高z(kg/m)。

在判断肥胖程度时,使用这个指标的目的在于消除不同身高对体重指数的影响,以便于人群或个体间比较。

肥胖程度的分类以体重指数为指标。

1)世界卫生组织(WHO)肥胖程度分类标准是体重指数在25.0一29,9为超重,大于等于30为肥胖。

2)针对亚太地区人群体质及其与肥胖有关疾病的特点,W月0西太区提出亚洲成年人肥胖分类标准为BMI在23.0一24.9为超重,)25为肥胖,并建议各国应收集本国居民肥胖的流行病学以及疾病危险数据,以确定本国人群的体重指数的分类标准。

3)我国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中规定的中国的分类标准是BMI<18.5为体重过低,18.5一23.9为体重正常,24一27.9为超重,>28为肥胖。

(2)腰围(WC):

是指腰部周径的长度。

目前公认腰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即中心性肥胖)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联。

腹部脂肪增加(腰围大于界值)的中心型肥胖,是心脏病和脑卒中的独立的重要危险因素。

同时使用腰围和体重指数可以更好地估计与多种相关慢性疾病的关系。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与控制指南(试用)》指出,中国成年人男性腰围≥85cm,女性≥80cm时,则患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性就增加。

(三)防治原则和措施

肥胖症必须防治,它不仅损害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而且与发生慢性病息息相关。

对超重和肥胖症的普遍性干预是比较经济而有效的措施。

1.防治原则

(1)必须坚持预防为主,从儿童、青少年开始,从预防超重入手,并须终生坚持。

(2)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症,积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包括改变膳食、增加

体力活动、矫正引起过度进食或活动不足的行为和习惯。

(3)鼓励摄入的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

膳食。

(4)控制膳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以克服因单纯减少膳食能量所产生的不利作用。

二者相结合可使基础代谢率不致因摄人能量过低而下降,达到更好的减重效果。

积极运动可防止体重反弹,还可改善心肺功能,产生更多、更全面的健康效益。

(5)应长期坚持减体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不可急于求成。

(6)必须同时防治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将防治肥胖作为防治相关慢性病的重要环节。

(7)树立健康体重的概念,防止为美容而减肥的误区。

2.防治措施肥胖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要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考虑,针对不同的目标人群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即三级预防措施。

(1)一级预防:

即针对一般人群的群体预防,把监测和控制超重与预防肥胖发展以降低肥胖症患病率作为预防慢性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进行定期监测抽样人群的体重变化,了解其变化趋势。

积极做好宣传教育。

使人们更加注意膳食平衡,防止能量摄人超过能量消耗。

膳食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的比例合理,特别要减少脂肪摄入量,增加蔬菜和水果在食物中的比例。

在工作和休闲时间,有意识地多进行中、低强度的体力活动。

广为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和限盐。

经常注意自己的体重,预防体重增长过多、过快。

成年后的体重增长最好控制在5kg以内,超过l0kg则相关疾病危险将增加。

要提醒有肥胖倾向的个体(特别是腰围超标者),定期检查与肥胖有关疾病危险的指标,尽早发现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和糖尿病等隐患,并及时治疗。

(2)二级预防:

即针对高危人群的选择性干预,对有肥胖症高危险因素的个体和人群,应重点预防其肥胖程度进一步加重,并和预防出现与肥胖相关的并发症。

高危险因素包括:

存在肥胖家族史,有肥胖相关性疾病、膳食不平衡、体力活动少等。

对高危个体和人群的预防控制超重肥胖的目标,是增加该群体的知识和技能,以减少或消除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其措施包括:

改变高危人群的知识、观念、态度和行为;可以通过对学校、社团、工作场所人群的筛查发现高危个体。

要强调对高危个体监测体重和对肥胖症患者进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三级预防:

即对肥胖症和伴有并发症的患者的针对性干预,主要预防其体重进一步增长,最好使其体重有所降低,并对已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进行疾病管理,如自我监测体重,制定减轻体重目标,以及指导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肥胖可能进一步加重疾病危险性的认识,提高患者减肥的信心;在医疗单位的配合下,监测有关的危险因素;引导重点对象做好膳食、体力活动及体重变化等自我监测记录和减重计划的综合干预方法,并定期随访。

四、肿瘤

(一)概述

癌症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特点的一大类疾病,其发病与有害环境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遗传易患性密切相关。

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和生活行为方式改变,我国肿瘤的发病和死亡呈上升趋势。

肿瘤死亡约占全死因第3位,在城市中占第2位。

根据全国疾病监测点资料,我国城市前5位癌症死亡率依次为:

支气管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肠癌。

农村依次为肝癌、胃癌、支气管肺癌、食管癌和结肠癌。

2003年末卫生部颁发了《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一2010)》,2005年第58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关于癌症预防与控制的决议。

肿瘤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决议和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癌症防治中应立即采取行动,加强预防,降低肿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加强对患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对晚期患者治疗可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二)流行特点

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1000万,死亡620万,现患病例2200万。

癌症正在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我国恶性肿瘤主要的流行特点是:

1.时间分布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在70年代至90年代的20年间,癌症死亡率上升29.42%。

2000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80一200万,死亡140一150万,城镇居民死因的第一位。

尽管社会经济在发展,但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业未得到控制。

在我国当前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同时,肺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等又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宫颈癌、食管癌等患病率有所下降。

2.死亡率地区分布在我国,有些类型的肿瘤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征,如肺癌,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上消化道癌,农村高于城市;食管癌在太行山区发病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3.人群分布肿瘤发病率一般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持续升高的肿瘤有胃癌、食管癌,

这与致癌因素在人生过程中的持续存在有关。

鼻咽癌死亡率在20岁开始迅速上升,50岁以后持续在较稳定状态。

肺癌是先上升后下降型,发病上升至一定年龄后下降,有的资料显示在75岁后有所下降。

乳腺癌呈双峰型,其两个高峰在青春期和更年期。

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在儿童期较高。

人群分布特点突出的还有广东人鼻咽癌较高;婚育、哺乳妇女乳癌发生率少于无哺乳者;宫颈癌与多育有相关;石棉、放射性物质的职业报告者肺癌发病较高等。

(三)危险因素

虽然肿瘤病种较多,危险因素复杂,但是1/3以上、甚至约一半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我国癌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归结为:

吸烟、不健康饮食和体力活动少、生物感染因素、遗传因素、职业危害、环境污染、精神因素及其他等几类:

1.吸烟吸烟与80%以上的肺癌和30%的总癌死亡有关(包括口腔癌、喉癌、食管癌及胃癌等)。

在过去的30年间,肺癌的死亡率由7.17/10万增至约30/10万。

预测2025年,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