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9661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4.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docx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福州大学《形势与政策》课

教案

 

教学专题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专题组长张志雄

授课年级2010级

授课时间2011-2012学年下学期

 

《形势与政策》教研室

二○一二年三月

教学专题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

周次

第6周——第11周

学时

42

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新变化

1海上问题矛盾激化

2半岛局势僵局难破

3日本“远交近攻”加强日美同盟

4战略忧虑刺激军备竞赛

5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

二、雁型安全模式的升级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1美国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升级

2强力推进TPP框架协定,打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3积极参加东亚峰会,塑造亚太地区多边架构

三、2012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展望

㈠中美战略竞争加剧

㈡大选年可能引发地区外交格局新变化

㈢以政经合一的方式管控周边局势

一、如何理解中国周边安全形势中美国的因素;

二、如何看待中国以及周边国家、西方国家对于中国核心利益的看法差异

三、TPP组织对于中国的影响;

四、中国要如何运用好“政经合一”的方式来掌控周边局势

 

以课堂讲解、互动教学、课外阅读相结合,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

1、《一个呼唤海权的时代》,《时事与报告》杂志社,2010年2月

2、外交部部长杨洁篪答记者问(全文),

3、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4、张洁,钟飞腾,《中国周边安全形势评估(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月

5、翟崑:

最是大周边,

6、钟飞腾,“周边”概念与中国的对外战略,《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011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主要特征是,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亚太安全格局演变和地区国家间关系调整的首要因素。

美国外交战略的重心加速转向亚太,继续利用海上安全问题对“雁型安全模式”进行升级,力争打造美国主导的“太平洋世纪”。

亚太地区军备呈现竞赛趋势,中国周边国家利益分化重组加快。

与2010年相比较,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善,特别是以非传统安全为主要内涵的海上安全问题极为突出。

一.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变化

1.海上问题矛盾激化

海上安全成为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紧张的重要来源,中国的海洋战略已成为国际社会判断中国是否和平崛起的重要指标。

中国的深海战略已经触及美国的亚太乃至全球利益,周边国家借美国重返亚太之势在海洋问题上结成利益共同体抗衡中国的潜力大大增强。

因此,中国的海洋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中国深海战略面临的压力将常态化。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本世纪初,我国和周边国家海上争端不断上升。

2009年以来,这个趋势更加明显和突出。

尤其在南海,我国和菲律宾、越南摩擦不断。

在东海也发生了中日撞船事件,中日关系一度出现严重倒退。

此外,一些国际舆论大肆炒作中国发展海上力量,还有很多大国企图插手介入南海问题,以所谓“国际航行自由”抢占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2011年以来,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中越、中菲之间的摩擦不断,冲突升级。

中国海上邻国出现“合纵连横”、共同制衡中国的趋势。

美国以海上安全作为其构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得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积极配合,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

美国宣布在新加坡部署一艘近海战舰、在澳大利亚部署海军陆战队,标志着越战以来美国首次在太平洋地区扩大长期军事存在,其矛头直指中国。

菲律宾和越南的强硬立场和行为不仅受美国对地区安全的承诺和支持的鼓舞,同时也有深刻的国内政治经济困境压力。

在11月举行的东亚峰会上,除柬埔寨、缅甸外,其余16个国家都谈到了海上安全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国家表示对南海的关切。

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随着航母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

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一。

周边国家在安全上依靠美国,经济上力图分享中国经济成果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

夸大南海争端既是美国加大亚太战略投入的抓手,也是周边国家平衡中国影响力和塑造中国未来走向的重要手段。

南海争议已经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也将成为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主导权转移的一个信号。

有必要引起警惕的是,美国对南海问题的关切与台海两岸关系联系到一起。

中国台湾地区也对南海声称拥有主权,如果中国台湾实际控制的岛屿与周边地区发生武力冲突,那么各方如何有效控制局势将是一个重大考验。

总之,自1995年美国首度表示关切南海问题开始,美国的目光就没有离开过这一地区,美国的持续介入使南海地区的安全局势趋于紧张和复杂化。

2010年4月,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中国军队寻求扩张海军力量》一文,7月该文被日本共同社引述,引起中国和国际媒体的广泛报道。

文中声称,中国政府于2010年3月首次向访华的美国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和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高级主任贝德声称,南海是关系到中国领土完整的“核心利益”,不允许任何人干预南中国海事务。

而在这之前,中国只将台湾问题、西藏和新疆问题等定位为“核心利益”。

“核心利益说”一经出台,便被国际社会不加分辨地全盘引用,成为佐证中国外交转向强势和扩张的重要论据。

总体上,中国学界和各种智囊机构的态度较为谨慎,有的还提出质疑,如有军方学者撰文表示,“南海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提法仅见于中国个别学者的言论,并非高层领导的正式表述,更未写入国家战略性报告或者法律性文件。

国际社会对“核心利益说”的强烈反应,表现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对中国崛起的严重忧虑。

国外把“核心利益说”解读为崛起后的中国在划分东亚的势力范围,中国今后的外交政策会日益咄咄逼人。

国外还普遍将“核心利益说”与钓鱼岛“撞船事件”相提并论,据此判定中国将采取日趋强硬的外交政策,中国崛起会对世界秩序产生重大的不确定性。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发表,中国官方首次明确界定了中国的核心利益。

“中国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中国的核心利益包括:

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通过简单的逻辑推理就可以发现,西沙、中沙、南沙的岛礁归属因涉嫌主权纷争,显然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一部分西方媒体,包括若干观察家,长期以来对中国的政策主张缺乏深入了解,以片面的解读简化南海问题的多层次性。

目前周边国家对南海问题的关切主要是两部分,第一是声索国的岛屿主权纷争,第二是国际性质的航行自由。

20世纪80年代成型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不能否认此前有关南海的历史性认识,更何况签约国对海洋法若干条款存在截然不同的认识,不存在一个对所有条款都适用的、普遍的国际规范。

从国际发展态势,国内发展需求看,目前中国使用武力解决南海问题的代价过大。

解决南海问题,不仅需要协调国内法与国际法,也不仅是国内不同涉海部门的协调,更需要政治信任的构建,政治勇气的决断。

2.半岛局势僵局难破

中国周边安全的最大软肋是东北亚,朝鲜半岛形势是风向标,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以朝鲜半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是中国安全的致命弱点。

历史上,1895年的甲午战争,1905年的日俄战争以及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等在这个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以及60年代中国与苏联的珍宝岛冲突都对中国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

即便是美国学者也承认,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具有很强的合法性,包括维护中朝边界的稳定、阻止对华包围圈的形成以及显示中国和平崛起的决心与可能性。

2010年“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后,朝鲜半岛朝韩双方的紧张对立和美日韩的武力威慑政策,不仅给政治和外交解决朝核问题的多边进程带来沉重的打击,更把朝鲜半岛推到了战争的边缘。

2011年伊始,朝鲜采取了一些缓和姿态,企图缓解美日韩的高压和孤立政策,但收效甚微,朝鲜半岛的紧张状态持续存在。

美日韩同盟体制的建立,使“六方会谈”在管理朝鲜半岛冲突、促进东亚区域安全合作方面的功能严重削弱,中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天安舰”事件后,朝鲜半岛出现新的形势和局面,究其原因是韩国李明博政府对朝新政策和美国东亚战略调整互动的产物。

李明博政府对朝采取“战略攻势”,主要表现为:

高调宣布在今后的冲突中用武力惩罚朝鲜,基本抛弃了影响朝鲜政策的经济手段;说服美国不要与朝鲜单独接触,坚持朝韩关系改善是恢复六方会谈的前提,增加朝韩会谈的无核化内容,竭力促成韩国主导朝鲜及朝核问题解决进程的政策结果。

韩国政府的强硬政策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支持。

为实现“重返亚太”,美国强化其在亚洲的同盟体系,并对同盟进行功能拓展。

“天安舰”事件和延坪岛炮击事件爆发后,美国迅速以此为契机,强化美韩同盟,坚定地站在韩国一边,支持韩国主导对朝和谈进程。

2011年1月以来,朝鲜对朝韩、朝美关系采取新的柔和姿态。

朝鲜表示愿意同韩国进行各种形式和层次的对话,并提出无条件恢复六方会谈,以缓和美日同盟体制对朝的孤立和高压态势。

但是,自朝韩六方会谈首席代表在2011年7月东盟论坛会议期间首次接触后,韩朝关系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缓和。

朝鲜方面对以美国前总统卡特为首的代表团表示:

在朝鲜的安全得到美国某种程度的保障前,朝鲜不会放弃核武器。

从2011年9月起,朝鲜半岛紧张局势进一步缓解。

美国和韩国调整了对朝鲜的政策,提供了紧急救灾援助。

但对于重启六方会谈来讲,目前最大的障碍在于美、日、韩三方要求朝鲜采取所谓的“事先措施”。

因此,六方会谈在李明博任期内可能难以恢复,僵局难以破解。

美日韩体制的对朝政策以威慑、遏制和防范朝鲜为主,不排除一些试探性的双边接触。

一味坚持美日韩同盟协调体制,可能令朝鲜半岛的僵局难以打破。

尤其是李明博政府的所谓“朝鲜崩溃论”阴魂未散,改头换面地对“脱北者”(脱离朝鲜的朝鲜公民)问题进行炒作。

如果朝鲜半岛紧张状态长期化,损害的将是有关各方的利益。

当前,朝鲜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方面继续取得令人瞩目的新进展,各方要求实事求是地认识朝鲜的政治与经济状况,加强区域合作的力度。

特别需要加以注意的是,美国学者已经开始注意到朝鲜政治精英与国内普通民众的差异,希望通过差异化对朝政策来弱化其安全威胁。

2011年12月17日,朝鲜领导金正日去世,给朝鲜半岛局势带来新的不确定性,但同时也意味着历史性机遇的来临。

如果朝鲜沿着金正日的既定方针顺利往前走,加强经济建设和国际交流,而韩国政府又能以善意的姿态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那么一个良性周期的开始也是可以期待的。

3.日本“远交近攻”加强日美同盟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特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三重灾害。

日本大地震的国际救援行动以及日本接受救援的情况,清晰地反映出日本对外关系的亲疏远近排列顺序。

即日美同盟为中核;第二层次为间接的盟友,主要是美国同盟旗下的英、法、韩、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第三层次为与日本历史渊源甚深且有共同价值观的东南亚国家;第四层次为能够对中国实力起制衡或牵制作用的俄罗斯、印度、蒙古等国。

具体来说,处于中核的日美同盟关系在快速协调应战能力方面彰显了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第二层次的间接盟友也发挥了快速集结的配合救助优势。

第三层次的关系主要体现了“情感投资反哺回馈”的良友关系。

第四层次则主要起平衡手的作用,而上述四个层次均具有明显针对和遏制中国的战略意图。

虽然中国在大地震后对灾情深切关注,物资方面给予大力援助,但是日本在选择接受中国的援助时甚为谨慎。

从日本领纳其他国际赈灾救援的态度上,充分显示了其现代版的“远交近攻”策略。

日本的特大震灾也加速了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调整。

此次地震对日本经济、地区安全形势造成重大影响,并且进一步拉大了与亚洲经济第一大国中国的实力差距。

中国整体经济数据表明,日本进一步依赖中国,但是在高端技术产业领域中国仍然依赖日本,从日本汽车零部件的供应情况看,美国市场、“四小龙”市场要比中国、东盟市场更加高端。

或许正是整体依赖但部分占据优势地位的这种局面,影响了救灾外交在消弭中日两国的不信任中的作用。

灾后日韩两国的互动表明,双边关系已经摆脱了那种因历史问题纠缠不清、双方均试图改变对方的混乱期,正朝着承认不同、开始倾听和询问的整合期阶段发展。

灾难进一步加强了美日同盟关系。

2010年,来自冲绳的强烈反对阻碍了日本政府执行关于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的协议。

日本大地震发生后,驻日美军迅速、大规模的救灾行动使日本民众看到美日同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日本民众对美军基地的情绪,弱化了冲绳对基地搬迁的反对声浪,有利于同盟关系的稳定。

地震证实了日美同盟体系具有相当强的协调能力、相当快速的反应能力。

从军事运作的角度看,在很短的时间内,日美两国政府可以调动极大力量的军事效能,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灾后上台的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视美日同盟为日本外交基轴的立场,也有助于美日同盟的深化。

借助于美国的扶持,日本在新防卫大纲中提出了“机动防卫能力”概念,扩充了包括西南地区在内的防卫态势,重点部署海上力量,加强情报收集及警戒监视活动。

目前的美日同盟已经远远超出了军事范畴,而是一个包括政治、军事,信息共享等内容的新框架。

按照美日安保条约的规定,美国的目的不仅仅是日本,也包括周边国家。

虽然日本和美国在扩展国家利益时,双方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是日美之间由于价值观一致,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能够在互相协调的基础上解决矛盾,提高共同利益。

4.战略忧虑刺激军备竞赛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军费开支整体上都保持了增长的态势,这种态势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目前,美国是全球绝对的军事霸主,带给全球最大的不确定性;俄罗斯正在不断加强和巩固军事强国地位;印度推动全方位进攻性军事战略,成为中国周边的“上升性威胁”因素;东南亚各国纷纷加强军备建设,尤其是海上力量。

从长期来看,各国军费开支不断增长的态势不利于亚太安全互信的建设,可能使亚太地区陷入军备竞赛的“恶圈”之中,使业已存在的安全困境更加恶化。

在周边国家眼里,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幅度过快,而中国的意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焦虑感的上升,中国“军事威胁论”被放大。

虽然美国军费开支和军事实力远远高于中国,但绝大多数周边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更强,这主要表现为:

澳大利亚已将军事防御重心放在中国;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普遍较强,尤其是与中国有领土领海争端的菲律宾和越南;日本将中国列为主要防御对象,日方认为中国军费增长超过了实际经济增长很难让人接受,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削减军费,周边对中国的信任就增强了。

更应该引起重视的是,周边国家之间正在加强军事合作,联合制衡中国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美国是亚太地区绝对的军事霸权国家,对亚太地区的安全结构和政治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随着美国战略重心的加速东移,未来一段时间,东亚是美国军事战略关注的首要地区,中国是其防范重点对象;美国将进一步扩展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为维持反恐成果和地缘战略利益,美国将在阿富汗长期存在,并重视与印巴的军事合作,提升其在军事坐标中的位置。

在美国的战略部署棋盘上,东南亚是其战略依托之地,战略部署已经成熟稳定,而中亚和南亚是其势力重点拓展之区。

从地缘的角度看,美国正在加强从东亚、东南亚到南亚和中亚的战略链条连接力度,一旦树立完成且加固,那么就意味着环形包围圈构建完毕,在欧亚大陆就很难出现对其霸权构成挑战的国家。

从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和外交战略指向看,美国将日益重视能源通道的控制力。

美国正利用在亚太的军事存在、联盟体系,以及通过在中亚和南亚的军事存在,对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形成强大的制约。

目前,美国国内正在论辩中国发展航母的动机与意图,甚至出现了中国是否将发展“以航母为中心的海军”这样的争论。

有的人认为,中国海洋安全战略的目标是发展有限的海军能力,以提升中国在不涉及美国时捍卫地区利益的能力,保护不断扩大的海外利益,执行非传统安全使命,实现军事外交,展示负责任国际形象,以及提升中国的声誉。

而有的人则认为,边界争端不会导致安全冲突,相反,是安全冲突带来边界争端。

边界争端升级是安全冲突发展的象征,而不是原因。

例如,南海周边国家之所以能挑战中国,是因为他们享受着美国的保护,而这主要是基于美国在西太平洋和南海的海上优势。

5、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

日本特大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三重灾难,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洪灾。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后中亚和南亚地区复杂的安全形势、中国海外投资在缅甸遭受损失等,都表明本地区深受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影响。

非传统安全问题出现社会化和地区化的发展趋势,直接影响到民生。

2011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袭击周边地区,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挑战。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灾害以及核泄漏,因其危害强度大、涉及范围广,迅速上升为举世瞩目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位居美联社评选的2011年十大国际新闻的第二位,仅次于本·拉登被击毙。

此次事件对全球核安全和能源的安全利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各国对核能利用政策的激烈辩论。

重新审视核电站的安全措施,成为各国确保核能安全的首要任务。

本次核事故也为国际和平利用核能机制提出了新挑战。

全球核能复兴的步伐将显著减缓。

东京电力公司将大剂量、高难度辐射水排入大海的行为,还引发了周边国家的抗议,此举可能对海洋环境和生态带来复杂和长期的影响。

2011年7月以来在泰国东北部、北部和中部泛滥的特大洪灾持续了近4个月。

10月份,首都曼谷的灾情一度达到“危急的临界点”。

特大洪灾的爆发不但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也是对新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考验。

除灾情严重的泰国外,受洪灾影响的还有越南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本·拉登被击毙标志着美国的反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奥巴马总统2011年6月宣布正式启动从阿富汗撤军进程,对中国的安全将产生复杂的影响。

首先,美国不会完全撤离阿富汗,其撤军的战略意图是要在中亚站稳脚跟,欲走还留,在中亚地区形成多个战略支点,以便以点带面地在中亚建立军事基地网络。

未来,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美国拥有“国际转运中心”的吉尔吉斯斯坦都有可能成为美国中亚的战略支点。

大国在中亚竞争的阴影仍无法消散。

其次,美军撤离阿富汗会增加中国反恐和打击分裂主义压力。

“9·11”后中美在反恐方面保持合作,有利于中国打击“东突”分子和“三股势力”。

随着美军的撤离,阿富汗局势趋向恶化,中亚的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可能重新抬头并伺机而动,影响中亚和中国西部地区的稳定与安全。

中国西部将面临严峻的反恐和反分裂主义的压力。

经历十年,美国以极大的代价认识到,仅凭武力和战争并不能解决阿富汗甚至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问题,阿富汗战争是一场不可能打赢的战争,因此,美国开始转向民用重建和外交,美国“新丝绸之路”计划浮出水面。

2011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参加第二次美印战略对话期间首次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

9月22日联合国大会期间,希拉里与德国外长和阿富汗外长共同主持了一个由30多个国家外长参加的“新丝绸之路部长会议”,专门讨论“新丝绸之路”计划。

美国抛出“新丝绸之路”计划,目的就是借助国际社会的努力,打造一个连接南亚、中亚和西亚的经济与运输网络,通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将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印度甚至整个东南亚与油气资源丰富的西亚国家连接起来,利用国家间、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强化阿富汗的枢纽作用,促进包括阿富汗在内的相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美国的反恐战争,从单纯注重军事战略、依靠自身和少数北约成员,转变为军事战略与经济战略并重,并开始借助地区国家的力量实施其“非军事战略”。

美国倡议“新丝绸之路”计划,就是这种转变的关键一步。

2011年“湄公河事件”凸显航道安全的重要性。

湄公河流域的安全形势复杂严峻,山高林密,通信不畅导致跨国际犯罪猖獗,已严重威胁沿岸国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本地区的和平稳定。

11月26日,中老缅甸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部长级会议宣布,四国将在湄公河开展联合巡逻执法工作,共同维护湄公河流域安全稳定,促进湄公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员友好往来。

中方将在联合巡逻执法装备和人员培训方面向老、缅方提供帮助。

此举意味着,中国为维护区域安全提供公共产品,朝着建立切实的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框架迈进了一大步、当中国的地区利益能够得到制度化的保障时,中国的地区战略才能顺利推进。

2011年9月30日缅甸政府叫停密松水电站建设,凸显非传统安全问题与传统安全问题的紧密联系。

缅甸总统吴登盛对搁置电站项目的解释是,该电站可能会“破坏密松的自然景观,破坏当地人民的生计,破坏民间资本栽培的橡胶种植园和庄稼,气候变化造成的大坝坍塌也会损害电站附近和下游居民的生计”。

随着大选后缅甸国内政治环境和媒体环境的宽松,在缅甸,密松水电站开发问题不完全是经济和环境问题,实际上变成了政治问题和“民意”问题。

但是,密松水电站在缅甸和国际社会之所以被热炒,事实上是西方非政府组织长期不遗余力煽动的结果。

这与美国、日本和印度积极干预,影响和拉拢缅甸,疏远缅中关系不无关系。

因此,从长期来看,在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上,建构软实力是重要的。

如果从软实力的角度看非传统安全问题,那么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度。

比如日本经过战后60多年的努力,已经在全世界形成自己的独特软实力优势,这种优势未必需要美国来加以保障,也并不与中国和平崛起相冲突,它们是人类为追求和平与繁荣而获得的经验积累。

特别是在突发性的自然灾难面前,单独某一国的技术积累和智慧还不够,需要国际协作。

全球性问题的增生,迫使国家利益的内涵已不能局限在领土范围之内,而是呈现出全球性、地区性关联。

二、雁型安全模式的升级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随着伊拉克战争进入尾声和从阿富汗撤军,美国将外交关注的焦点重新向亚太转移。

2011年1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外交政策》杂志上撰文指出:

今后10年美国外交方略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大幅增加对亚太地区外交、经济、战略和其他方面的投入。

希拉里承认,中美关系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具挑战性和最具影响力的双边关系,为了管理这种关系,美国的外交政策必须加速转型。

实现这一战略转型的重要举措是,美国将把各种外交资源——包括最高级别的官员、发展专家、跨部门团队和永久资产——分派到亚太地区的每个国家和角落。

奥巴马政府亚太策略的调整包含政治、安全和经济的内涵,目标是要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经济、安全秩序和地区机制上的主导地位,化解中国崛起对美国领导地位的侵蚀和挑战。

美国政府高官在多个场合宣扬,21世纪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其主宰世界的雄心和霸气溢于言表。

1.美国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升级

从2010年开始,美国逐步在中国周边构造“雁型安全模式”。

美国重返亚洲不仅使中国直接面对美国日益增强的战略挤压,也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有所减弱,国家间关系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

在这种模式中,美国是雁首,第二梯队是美日、美韩同盟,尤其是美日同盟被置于首要位置,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基石”,美日韩三边存在形成军事同盟的迹象。

第三梯队是美国与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等盟国的关系。

第四梯队是美国与印尼、越南和印度的关系,显著特点是以地区为平台,呈现出网络化发展趋势,这也是美国塑造亚太地区秩序的最广阔依托。

“雁型安全模式”是冷战以来美国亚洲战略的第三阶段。

从冷战开始到21世纪初期,美国亚太安全战略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以前苏联为对手的轴毂模式,第二阶段以日本为对手的扇形模式,这两个模式各自具有明确的运行模式和内在机理。

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不同模式并非是替代性关系,而是逐步累积,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形成。

战略与政策的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