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39892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6.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

《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晚清有个李鸿章11.docx

晚清有个李鸿章11

课程论文

 

题目名称晚清有个李鸿章

课程名称考古与社会调查课程

学生姓名刘刚

学号0940403024

系、专业中文系历史学专业

指导教师陈丹

 

2011年06月19日

课程论文开题报告书

 

题目晚清有个李鸿章

学生姓名刘刚

学号0940403024

院(系)、专业中文系历史学专业

指导教师陈丹

 

2011年05月20日

 

一、论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包括应用前景)、国内外现状及水平

(一)论题来源

在学习考古与社会调查课程的基础上,经指导教师指导确定论题。

(二)目的意义

1.在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思考和考察,辩证的描述了李鸿章的一些生平事迹。

2.通过本文的写作,检查自己的专业基本功,训练自己综合运用课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术研究的初步能力,为今后毕业论文的撰写打好基础。

二、论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或准备采取的措施

(一)主要内容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关于李鸿章的发迹史的简单介绍。

第二部分:

关于李鸿章的发迹史的论述。

第三部分:

论述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以及其推动中国近代化之功绩。

第四部分:

论述大清的“裱糊匠”:

李鸿章一生荣辱。

(二)拟采取的方法

1.举例论证法

从原著中选取与该论题有关的典型例证进行分析、概括,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得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

   2.引用论证法

引用别人的的观点与看法,来帮助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得自己的观点更加完善。

三、现有基础和具备的条件

1.通过四个学期的学习,本人较好地掌握了历史学考古与社会调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了分析研究有关论题的初步基础。

2.本人已收集了一些有关本论题的文献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牛贯杰.原来李鸿章[M],重庆出版社.

[2]王培垠.李鸿章出使欧美真相[M].华文出版社.

[3]苑书义.李鸿章传[M].人民出版社,1994年.

[4]梁启超.李鸿章传[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四、总的工作任务,进度安排以及预期结果

(一)总的工作任务

 按照《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管理办法》和《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

规范》的要求,写出合乎标准的课程论文。

(二)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11年5月20日——2011年6月3日):

查阅收集资料。

第二阶段(2011年6月4日——2011年6月6日):

实地考察。

第三阶段(2011年6月7日——2011年6月15日):

撰写初稿。

第四阶段(2011年6月16日——2011年6月20日):

修改定稿。

(三)预期结果

写出3000—6000字,合乎标准的课程论文。

五、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六、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七、院(系)审查意见

院(系)主任(签名)

年月日

备注

 

晚清有个李鸿章

中文系历史学专业2009级刘刚

【摘要】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更多的人希望能了解我们的过去,借以关注我们的未来。

“历史大讲堂”系列的宗旨便在于此——将过去以简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将历史纳入读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观照之中。

由此,历史便不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更将使我们注意到将来。

建海军,造炮舰,开矿山,通火车,派遣留学生……暗沉沉的大清帝国涌进来的每一缕新鲜空气都与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悲伤、沉痛、屈辱的记忆也同李鸿章这个名字紧紧相连。

本文介绍李鸿章的生平,谈到的不是一个李鸿章的个体起伏波折的人生曲线,而是一个时代、一个没落的王朝,负隅顽抗,苦苦挣扎,却终于无可避免地陷落到灭亡的命运里的无奈。

【关键词】:

李鸿章洋务重臣北洋海军丧权辱国

有人说: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然而,在书写历史的成千上万、多姿多彩的人群中,真正能够在绚丽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个人印记的为数是多么的少啊!

李鸿章生活在“四海变秋气”的封建末世,长期沉浮在腐朽与神奇、黑暗与光明、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激烈搏斗的漩涡之中。

他在生前和死后,人们始终对之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有的给他戴上“东方俾斯麦”、“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桂冠,有的则斥之曰“李二先生是汉奸”、“乱世之奸雄”。

[3](P66)他在晚清政坛上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起了什么作用呢?

溢美违背历史真实,因义愤而贬损不能推进科学。

那就让我们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多层次、多角度地审视一下他那奇幻般的生涯吧。

用农民鲜血染红顶子:

李鸿章的发迹史

李鸿章六岁就进入家馆棣华书屋学习。

他少年聪慧,先后拜堂伯李仿仙和合肥名士徐子苓为师,攻读经史,打下扎实的学问功底。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李鸿章在庐州府学被选为优贡。

时任京官的父亲望子成龙,函催鸿章入北京,准备来年顺天府的乡试。

鸿章谨遵父命,毅然北上。

赴京途中,曾写下脍炙人口的《入都》诗十首,为世所传诵。

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

他以诗言志,有“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之宏愿。

其一云: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水鸥?

遥指芦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1](P82)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第一次科考落榜,住京曾国藩宅邸受曾补习教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二十四岁的李鸿章考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任庶吉士。

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三年后翰林院散馆,获留馆任翰林院编修。

没过多久,太平天国兴起,终止了李鸿章走翰林升官的道路。

他和他的老师曾国藩一起回到家乡办起了团练。

不久李鸿章因军功被授予道员头衔并赏顶戴花翎,成了四品官,这也是李鸿章以后做官的本钱。

但是,由于但是官场的倾轧与猜忌,李鸿章没能青云直上,只能寻找其他出头的捷径。

然而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样顺利,到了曾国藩的幕府后,李鸿章不甚得意,没有得到出头露面、崭露头角的机会。

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在江浙一带进展顺利,江南除镇江一城为清军所有,此外就只剩下上海一座孤城(当时上海隶属江苏)。

江苏的官僚和士绅惶惶不可终日,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曾国藩身上。

但此时曾国藩掌握的湘军只能用来巩固新收复的失地,没有余力兼顾上海。

于是写信给在湖南招募新兵的弟弟曾国荃,让他带领一万人前往上海负责防守。

但是,曾国荃因有其他打算,没有同意。

曾国荃于是推荐了李鸿章。

这样,历史给了李鸿章崛起的机会。

李鸿章奉命编练淮军,他如鱼得水,如虎添翼,逐渐摆脱了曾国藩的制约。

同治元年(1862)三月,就在李鸿章带领新招募的淮军到达上海不久,清廷将江苏巡抚薛焕调任他职,而以李鸿章署理江苏巡。

这样,李鸿章就成为了江苏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可以方便的利用上海的财力和物力,扩充自己的淮军和改善武器装备。

李鸿章从曾国藩手下的一个幕僚,一跃成为具有独立军事指挥权的方面大员。

在上海,李鸿章统领淮军配合洋枪队攻打太平军,用起义军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上海成了他的发迹地。

同治三年(1864),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起义运动最终失败。

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被封为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

同治四年,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

第二年,继曾国藩为钦差大臣。

因剿捻有功,同治六年被授予湖广总督。

同治七年,加太子太保衔,并授予大学士。

李鸿章入京觐见,慈禧又赐给他紫禁城骑马,可算得上荣誉异常。

同治九年,李鸿章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集外交、军事、经济大权于一身,成为洋务派首领。

就这样,李鸿章踏着农民起义军的的尸骨一步一步地爬到了清王朝的统治集团的上层位置。

官场上的“不倒翁”:

李鸿章的为官之道

曾国藩曾把李鸿章与清代著名学者俞樾(字荫甫)作比较,说“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拼命读书”。

[1](P166)“拼命”二字把李鸿章热衷官场、醉心仕途的面目刻画的极为贴切。

李鸿章官居极品,位极人臣,历几十年而不衰,显然得益于他的为官之道。

李鸿章的为官之道之一乃是“见风使舵,媚上有术”。

李鸿章曾经对曾国藩的孙女婿吴永说:

“现在的人都怕谈热中二字,我不这样认为。

就拿现在的情况来说,我就很热中。

士人进了官场,不管做什么事,对上致君于尧舜,对下给百姓以恩泽,个人的事业、学问、经济,任何事情都得不到皇帝的信任都不行。

我现在就得不到君主的重视,怎么能不热中呢!

”[1](P152)这可以算作李鸿章的为官之道了:

要想保住手中的权利,必须得到皇帝、其实是实际当权者的信任。

李鸿章取悦当权者的手段,除了见风使舵外,还有就是报喜不报忧。

一次,李鸿章上书说直隶一个地方的“麦秀两岐”,就是说一颗麦子上长了两个穗。

这在当时是被看作天下太平和主上圣明的征兆。

身为直隶总督并自诩精通洋务的李鸿章,居然也用这种把戏来奉承。

李鸿章的为官之道之二乃是“优用乡人,结网自固”。

李鸿章特别看重乡谊。

晚年坐镇北洋时,凡是乡人的请求,没有不答应的。

慢慢地他的军营中几乎全是安徽人了,其他省的人根本没有容身的机会。

作为一名朝廷要员和封疆大吏,李鸿章的这种狭隘的乡土观念有时竟达到了可笑的程度。

李鸿章所举荐的许多重要官员都是安徽人,对于其他以昔日部将身份来找他求职的人,李鸿章也几乎有求必应。

李鸿章说自己“率乡井子弟为国家杀贼保疆土”,这些人于国有功,因此“一切小过,悉宽纵勿问”。

由于李鸿章顾及情面而姑息纵容,导致淮军军纪败坏、名誉扫地。

所以,李鸿章的曲法徇情,公私不明,是他从政的一个最大弱点。

但是,李鸿章通过优用乡人和旧部,彼此之间便结成了休戚与共的紧密联系,从而便形成了谁也无法忽视的政治力量,这也是李鸿章在激流暗礁遍布的晚清官场屹立几十年而不倒的一大秘诀。

“中国近代化之父”: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

梁启超曾经说过:

“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

谓李鸿章不知洋务乎?

中国洋务人士,吾未见有其比也。

谓李鸿章真知洋务乎?

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

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以为洋人之所务者,仅于如彼云云也。

”[4](P201)

还在与太平军作战的时候,李鸿章就显露出他与大清国所有官员的不同之处:

对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国内的经济活动有极大的兴趣。

最初的动机是他组建的淮军需要银两购买武器。

当淮军在两岸布满太平军营垒的水道上成功地进行了大穿越进至上海,从而一举扫平了长江下游的太平军后,李鸿章利用上海富绅的银两引进洋人的机器设备,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

上海洋枪三局。

李鸿章算过一笔账:

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要卖到30两银子,1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

创办近代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财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观念的更新。

李鸿章曾写有一份描绘蒸汽动力运转的奏折,无异于100年前的一篇科普文章:

镟木、打眼、绞镙旋、铸弹诸机器,皆绾于汽炉,中盛水而下炽炭,水沸气满,开窍由铜喉达入气筒,筒中络一铁柱,随气升降俯仰,拔动铁轮,轮绾皮带,系绕轴心,彼此连缀,轮转则带旋,带旋则机动,仅资人力以发纵,不靠人力之运动。

在几乎没人知道世界上有蒸汽机的大清国里,头上是顶戴花翎、脑后依然拖着辫子的李鸿章,能够如此细致地观察蒸汽机的运转原理,这着实令人惊叹。

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

李鸿章会见外宾

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

同治十一年底,他首创中国近代最大的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

先以朱其昂为总办,后以唐廷枢为总办,徐润、朱其昂、盛宣怀为会办。

由此奠定了“官督商办”政策的基调。

其后,在整个七八十年代,李鸿章先后创办了河北磁州煤铁矿、江西兴国煤矿、湖北广济煤矿、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山东峄县煤矿、天津电报总局、唐胥铁路、上海电报总局、津沽铁路、漠河金矿、热河四道沟铜矿及三山铅银矿、上海华盛纺织总厂等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矿业、铁路、纺织、电信等各行各业。

在经营方针上,也逐渐由官督商办转向官商合办,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由于李鸿章的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化军校、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等。

有曾国藩和李鸿章共同创造的安庆内军械所。

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

不但促进了没落王朝的工业化,而且为在财政上捉襟见肘的政府提供了大量稳定的资金。

不过李鸿章始终没有逃脱时代对思维的束缚,李鸿章所建企业皆为官督商办体制,企业初建之时官府没有实力独立创办,便与民资合作。

待企业步入正轨,官府便想法设法排斥民资,形成官府独霸企业。

由于连年战乱政府不断从企业强加冗员,长期的政策保护又使企业暮气沉沉。

这些重病缠身的企业随着外国势力的入侵和民资本的崛起难逃悲剧命运。

大清的“裱糊匠”:

李鸿章一生荣辱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李鸿章认为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提出“内须变法”,倡导学习西方,以图自强。

他先后开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逐步扩大“自强求富”的洋务事业。

他还购买军火和军舰,创立北洋水师学堂,扩充淮军实力,建立北洋海军。

因此有人称他是“中国近代化之父”。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李鸿章有力主“外须和戎”,对外求和,是近代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尤其是《中法新约》(1885年)、中日《马关条约》(1894年)和《辛丑条约》的直接签订者。

清政府的外交在他的主持下,陆续丧失了无数民族利益,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因此又被许多人称为“卖国贼”。

李鸿章一生中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他签订了《中俄密约》。

这次出访,一方面是为了“联络西洋,牵制东洋”,以便保护清廷;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中国海关进出口税收,以增加清廷的中央财政收入。

李鸿章带着屈辱,带着悲凉,带着求援,带着重负,带着日本暴徒射在脸颊上的子弹,乘坐高悬着大清龙旗和头等钦差大臣官旗的邮轮,驶离吴淞口。

李鸿章赴俄怀着“以夷制夷”的打算——联俄制日,既然有求于对方,就要给对方若干利益。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代表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中俄御敌互相援救条约》(《中俄密约》),俄国获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

清政府却增加了无比沉重的负担,后患无穷。

这一切,李鸿章尽在不知不觉中。

“以夷制夷”的策略,表面上似乎初步实现,而增加中国进出口关税,连这样一个主权国起码的要求,也被西欧各国以种种借口大加回绝。

摇尾乞怜的滋味,着实让“东来紫色满函关”的李鸿章大受委屈,深感“弱国无外交”,深感只有国际强权,没有国际公理,锐气顿失。

[2](P55)李鸿章周游列国,受到各国最高礼遇,品天下美酒佳肴,享西欧异国风情。

相形之下,他那颗爱国爱民之心无处倾诉,兴国兴家之计无法施展,索性乘兴观光,沉醉于山水筵宴之间。

[2](P86)

梁启超评价李鸿章说:

“要而论之,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也,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

”[4](P75)所谓学识在当时指19世纪以来的科技文化知识以及政治外交制度等。

李鸿章生长在闭塞落后的晚清时代,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使其没有机会接触到西方文化的真正本质,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他有阅历而没有血性,这当然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造成官吏习性使然。

概言之,李鸿章是个过渡时代的过渡人物,他用农民起义军的鲜血染红顶子,及促使中国向半殖民社会沉沦,又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李鸿章是腐朽的大清王朝的忠臣,是封建社会的补天者。

梁启超在获悉李鸿章死讯后,怀着敬其才、惜其识、悲其遇的复杂心情,撰成一挽联:

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

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

[4](P115)

参考文献:

[1]牛贯杰.原来李鸿章[M],重庆出版社.

[2]王培垠.李鸿章出使欧美真相[M].华文出版社.

[3]苑书义.李鸿章传[M].人民出版社,1994年.

[4]梁启超.李鸿章传[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致谢

此片论文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陈丹老师的细心指导。

陈老师开阔的视野,为我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在这段时间里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对人要宽容、宽厚,陈老师宽厚待人的学者风范更是令我无比感动。

在此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衷心的感谢陈丹老师的耐心帮助,在这里请接收我最诚挚的谢意!

 

邵阳学院课程论文评阅表

学生姓名刘刚学号0940403024

系中文系专业班级历史班

题目名称晚清有个李鸿章课程名称考古与社会调查课程

一、学生自我总结

写完这篇论文之后,拿着自己的作品,心里一阵颤动,终于发现,原来自己可以写出几千字的论文。

虽然以前也写过课程论文,但写那些论文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交待的任务,而且论文的大部分都是从网上或者书上抄袭的,并非自己独立完成,换句话说,那些都不算自己论文。

而现在,我可以拿着一份属于自己的论文,骄傲的拿给老师批阅,那种感觉很有成就感。

通过这次论文的写作,我知道了自己的能力,也明白了论文写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并积累一定的素材资料,但同时也需要细心和耐心,这样就能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我想,只要持之以恒地加强训练,必定会受益匪浅。

学生签名:

年月日

二、指导教师评定

评分项目

选题

开题报告

基本技能

科学素养

编写规范

工作量

合计分数

权重

20

10

30

20

10

10

单项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综合评定等级(按五级评定,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以上为良好,70分以上为中等,60分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