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0501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docx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docx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

摘要:

矿山环境保护一书针对矿山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及采掘工程诱发的地质灾害等,分析了其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和生态环境诸方面的影响,论述了矿山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对污染物处理与防治的技术及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介绍了矿山清洁生产、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和矿区地方病等内容。

本文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矿山、环境保护、重点内容、总结。

0 前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战略资源,我国95%的能源和80%以上的原材料均来自矿产资源。

矿山作为矿产资源的载体,在其矿业生产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一些矿山粗放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也带来了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使矿山承受了太多的环境压力。

矿山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矿山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矿山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矿山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灾区,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相对薄弱的领域。

目前,矿山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着矿业自身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矿业兴衰在经济危机中表现出的影响滞后性和影响长远性已被人们所认识。

矿山环境问题已引起国务院和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等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从水、气、声、固废、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和矿区地方诸方面全面论述矿山环境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污染治理的技术方法,还介绍了矿山环境管理、矿山环境影响评价和矿山清洁生产的有关知识。

1矿山环境问题

1.1矿产资源的定义

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呈固、液、气态的天然矿物和矿石资源,是在地球演化进程中,由成矿作用使地球中分散的化学元素富集形成的。

1.2矿产资源的分类与特性

1.2.1矿产资源分类

(1)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钍等)。

(2)金属矿产(铁、锰、钒、铜、铅、汞、金、银等)。

(3)非金属矿产(硫铁矿、明钒石、天然碱、石英、石膏、金刚石、石墨、云母、芒硝、重晶石、滑石等)。

(4)水气矿产(地下水和矿水、二氧化氮、硫化氢、氦气、氮气等)。

1.2.2矿产资源特性

(1)不可再生性。

(2)成矿作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3)共生与伴生性。

(4)分布的不均衡性、数量与产量的不确定性。

1.3我国矿产资源利用概况

(1)矿产资源总量多、但人均占有量少。

(2)资源结构与需求结构不协调。

(3)矿石质量欠佳,贫矿多,富矿少。

(4)地理分布不够理想。

(5)大型矿少、中小型矿居多。

2矿山废水的处理与综合利用

2.1废水来源

(1)矿井水:

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断层水、采空区水。

(2)废石场淋率水。

(3)选矿废水。

2.2矿山水环境监测

分为监视性监测、故事性监测、研究性监测。

2.3监测断面布设

分为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

2.4废水处理技术

包括中和沉淀法、硫化沉淀浮选法、人工湿地法、微生物法。

2.5煤矿矿井水

包括洁净矿井水、高悬浮物矿井水、高矿化度矿井水、酸性矿井水、含污染物矿井水。

2.6酸性矿井水与处理

(1)PH3.0-6.5、总酸度高,极不稳定,煤矿中10%是酸性水,南方煤矿PH4.5-6.5,个别小于3.0,和含硫量高有关。

(2)处理(直接加石灰法)

消化——一次次曝光——中和与复分解——二次曝光——沉淀——污泥处理。

2.7水处理定型设备—泵

分为:

容积式、叶片式、其他。

2.8离心泵类型

分为:

清水型、耐腐蚀型、油泵、屏蔽泵、

2.9离心泵选用原则

(1)根据被输送流体的性质和操作条件确定泵类型。

(2)根据具体管路对泵提出的流量和压头要求确定泵型号。

3矿区大气污染与防治

3.1矿区大气污染

(1)气态污染物:

含硫氧化物、含氮氧化物、含碳氧化物。

(2)气溶胶污染物:

粉尘、烟尘、液滴、雾。

3.2危害

(1)直接危害:

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直接通过人体的呼吸作用进入人体,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2)间接危害:

影响矿区生态环境,破坏农作物生长影响人正常生活环境,对矿山造成经济损失。

3.3矿区大气污染影响表现在

(1)刺激和腐蚀作用。

(2)窒息作用、急性或慢性中毒作用。

(3)引起职业病。

(4)降低能见度。

3.4井巷开采大气污染的主要特性

(1)空气中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高。

(2)矿井大气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气体。

(3)矿井内气象条件复杂矿井中含大量粉尘。

(4)某些矿井内空气中含放射性气体。

3.5井巷大气中污染防治方法

(1)煤层注水;

(2)通风除尘;

(3)湿试打眼和使用水泥炮;

(4)喷雾洒水,净化风流;

(5)局部通风除尘与锚喷除尘;

(6)发展对矿井气体资源的综合利用。

3.6煤中硫的贮存状态

包括:

有机硫、硫铁矿、硫酸盐。

3.7除尘设备

包括:

机械式、过滤式、湿式、静电式。

机械式除尘设备:

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旋风除尘器。

3.8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式

包括:

简易、逆气流、机械振动、脉冲喷吹清灰

3.9煤炭气化基本原理和方法

(1)原理:

干燥、干馏、气化、燃烧。

(2)方法:

气流床气化法、流化床气化法、熔融床气化法、固定床气化法、煤炭地下气化法。

4矿山固体废物与资源化利用

4.1矿山固体废物的定义

指在各类矿山建设井巷、开采过程、露天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剥离物和废石以及洗冶矿过程中产生的尾矿和废渣等。

4.2固体废物分类

(1)工业固体废物。

(2)城市固体废物。

(3)农业固体废物。

(4)危险固体废物。

4.3矿山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1)占用土地、损伤地表;

(2)污染水质土壤、危害生物并影响农业生产;

(3)引发重大地质灾害;

(4)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5)大量排放造成资源浪费。

4.4煤矿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1)侵占土地;

(2)污染大气;(3)污染水体:

(4)诱发滑塌、矸石流等环境地质灾害。

4.5矿山固体废物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磁性和润滑性。

(2)化学性质:

可溶性、氧化性。

5矿山噪声污染与防治

5.1矿山噪声源

分为:

机械噪声、空气动力噪声、电磁噪声。

5.2噪声控制措施

分为:

声源控制(最有效最根本)、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保护。

6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6.1露天开采对环境影响

(1)侵占、破坏土地;

(2)水土流失及土地沙化;

(3)破坏水资源;

(4)诱发泥石流、滑坡、溃坝等地质灾害;

(5)生物资源损害;

(6)烟(粉沉)的污染。

6.2矿山环境保护的阶段划分

分为:

建设期、营运期、闭矿期。

6.3“三场”

工业广场、废石堆放场、矿山堆放场

6.4生态演替

指随着时间推移,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被另一种生态系统类型(或阶段)替代的过程

6.5系统界面活动控制原理

(1)土地生产力界面整合;

(2)土地生态系统特征界面整合;

(3)采矿影响区界面整合。

6.6露天尾矿生态重建

分为:

不覆土重建、覆土重建

6.7矿山井下开采造成地面塌陷的机理

(1)采空区安全顶板厚度不够,采空引起顶板坍塌冒顶后造成地面塌陷;

(2)地下采空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造成上覆土体失去顶托后发生地面下沉;(3)地下大面积采空后,矿层上部失去支撑,岩体自上而下产生变形,最终在地面形成下沉变形的移动盆地。

6.8坍塌区

分为:

冒落带、裂缝带、整体移动带

6.9矿区土地复垦及其填充工艺

(1)复垦:

充填复垦、非充填复垦。

(2)填充工艺:

全厚填充、分法填充、条带填充、预填充。

(3)土地复垦方向:

农业、林业、牧草地、建筑用地、恢复为娱乐场所等。

7矿山清洁生产

7.1清洁生产概念

(1)目标是节省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量。

(2)基本手段是改进工艺技术、强化企业管理、最大限度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和改变产品体系,更新设计观念,争取废物最少排放并将环境因素纳入服务中去。

(3)方法是排污审核,即通过审核发现排污部位、排污原因,并筛选或减少污染物的措施并进行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4)终极目标是保护人类与环境,提高企业自身经济效益。

7.2清洁生产主要内容

(1)清洁的能源;

(2)清洁原料;

(3)清洁的生产过程。

7.3清洁生产过程

(1)改革工艺与设备;

(2)改进运行操作和管理;

(3)生产系统内部循环利用。

7.4评价指标体系

(1)设备先进性水平;

(2)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3)污染物生产水平;

(4)废物回收利用水平;

(5)环境保护水平;

(6)产品清洁水平。

8矿山地质灾害与防治

8.1评价指标体系

(1)设备先进性水平;

(2)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3)污染物生产水平;

(4)废物回收利用水平;

(5)环境保护水平;

(6)产品清洁水平。

9矿山环境影响评价

9.1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任务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新的环境管理工作,它的任务是从发展经济、保护地下水环境的目的出发,对开发建设活动的地下水环境进行分析、预测、比较并评价不同开发建设方案的地下水环境经济效益,为开发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和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的选择与实施提供依据。

地下水环境评价的目的是从保护地下水环境的角度出发,对于拟建工程项目将给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

并根据预测的结果,对这些影响进行评价,以论证工程项目实施的可能性,并对可行建设项目提出相应的地下水环境保护对策。

10结语

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地球物质可资源化利用认识的更新,可开采矿种将不断增加,工、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其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但是我们不能只顾着一味的开采而忽略带来的环境问题,应该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驹.中国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

[2]尹国勋.煤矿环境地质灾害与防治[M].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

[3]高艳玲.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曾键年.矿山安全与矿山环境保护[M].北京:

地质出版社,1998.

[5]尹国勋.矿山环境保护.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0.

 

(注:

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