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055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在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大会上的讲话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2017年,工业增加值率达到30%,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高于全市4.8个百分点;

规上工业产品产销率提高到96.7%,40种主要监测产品中绝大多数产销正常;

新增工业利润114.4亿元;

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3个;

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0.63%;

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市级名牌产品9个、市级知名产品4个。

(三)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2017年,六大新兴产业完成工业产值450亿元、增长25%,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30%;

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达到52.4亿元、增长30%,总量位居渝西片区第1位。

新产品产值、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企业产值比重分别提高到35.9%、18.1%。

两化融合指数达到52,国家级和市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分别达到2户和9户;

规上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到47%。

今年,2个智能化工厂、9个数字化车间新获市级认定。

(四)发展保障更加有力。

积极稳妥推进售电侧改革、大用户直供电,推动工业用气大户价格持续下调,2017年,为工业企业减负降本1.63亿元。

帮助中小企业争取各类发展资金9000余万元;

区级“助保贷”“应急转贷”等平台为24家中小企业融资6815万元,为34家企业提供转贷资金2.9亿元,节约成本1000余万元。

今年上半年,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53亿元、增长8%,增速位居全市第7位;

工业投资进度59.2%,位居全市第2位;

新增工业利润17.1亿元,位居全市第2名;

新项目投达产面57.5%,位居全市第3名;

在全市工业运行和投资情况考核中综合排名第1位,工业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有力地支撑起全区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成绩令人振奋,工作值得肯定,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区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面临的挑战还比较多:

一是传统制造业技术水平、装备水平相对落后,对照当前高质量发展的各项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二是新兴产业总量偏小、实力偏弱,对经济增长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有待增强;

三是科技创新能力仍显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仍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

四是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科技型服务业发展缓慢、进度滞后,对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形成了较大制约;

五是工业投资动力不足,影响工业发展后劲;

六是工业招商大项目落地不多、小项目集群不够,造成产业梯队发展不力。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突出重点,明确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

发展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根本要求。

作为重庆工业大区的XX,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工业,这是适应发展新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谋划工业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

我们要认真落实区委确定的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细化措施,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以下重点工作。

(一)聚焦“强能级”,夯实工业发展平台。

“两区四园”是XX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阵地和重要载体。

一方面,全力争创“两区”。

国家高新区、综合保税区的创建,对我区知名度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都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两区”的创建都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必须抢在国家名额收紧之前拿下来。

国家高新区的创建,原则上要按照明年6月份前正式获批倒排各项计划;

综合保税区的创建,就差临门一脚,要积极争取市政府支持,争取国务院尽快批复。

同时要围绕高新区、保税区的创建,积极营造氛围,大力引进培育发展相关产业。

另一方面,加快做实“四园”。

要加快产城融合步伐,进一步完善四个园区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通讯、绿化、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贸物流、公共交通、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及综合服务功能。

要坚持差异发展、特色发展、比较优势发展,四个园区都要在各自现有的主导产业之下,精准选择2-4个产业基础好、成长性能优、支撑作用大的细分领域,作为园区未来特色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四个园区要进一步清理“用地空间、标准厂房、闲置企业”,占着土地不投入、投入未投产、投产又停产的,要从严清理、盘活存量。

同时要严控增量,把好入口关,对无效、低效项目坚决不能引进。

(二)聚焦“上规模”,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没有量变的积累就谈不上质的飞跃。

到2020年,要力争全区规上工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这既是稳定社会预期的需要,也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预留空间;

既是巩固我区在全市工业经济的地位,也考虑了动力结构的支撑条件。

实现这一目标,要立足现有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发展产业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推动特色向优势升级,做大做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食品医药等五大产业,力争到2020年分别达到350亿元、300亿元、100亿元、650亿元、500亿元。

重点培育2-3个在国内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清洁能源产业要突出页岩气优势,加快勘探开发、就地转化利用和产业链延伸;

新材料产业要突出发展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及新型建材;

食品医药产业要突出发展榨菜、火锅食材、中医药、生物医药。

(三)聚焦“提质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要把提高工业增加值率作为转型升级的基本任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推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发展,瞄准产业链中附加值高的环节着力,力争到2020年提高2个百分点。

一是打造智能产业优势集群。

以XX高新区为主要载体建设智能产业园,依托华为等企业品牌效应,积极对接其上下游合作伙伴和面向国内外行业龙头定向招商,大力发展大数据、智能硬件、物联网等智能产业,争取落地一批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重大项目。

二是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提升。

加快重点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升级,广泛开展“机器换人”行动,鼓励企业使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代替人工,建成5个智能工厂、30个数字化车间、300条数字化生产线。

三是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推动30家以上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

推动太极集团等大企业成立独立法人的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

到2020年,新培育市级以上研发机构15家以上,力争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8%。

重点支持智能硬件、物联网传输等新产品研发应用,力争到2020年,市级重大新产品达到20个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40%以上。

(四)聚焦“培主体”,推进企业梯次发展。

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必须坚持扶优扶强大企业,服务小微企业,带动中间企业,努力形成“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良好局面。

一是推动企业规模化。

鼓励骨干优势企业通过壮大主业、并购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加快发展,力争到2020年培育50户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XX、XX等企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XX等企业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XX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为工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强劲支撑。

二是推动企业专业化。

着力培育一批发展快、效益好、创新强,在行业细分市场具有足够话语权的中小型企业,重点支持XX等50户“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加快发展,形成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产业引领作用突出的“小巨人”。

三是推动企业市场化。

积极推进企业股改上市,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学习借鉴国内外企业先进管理经验。

大力开展票据贴现等融资服务,加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培训和指导,力争工业企业上市取得新的突破。

(五)聚焦“添后劲”,精准务实引资引智。

要始终把招商引资和人才培育作为增强工业高质量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

一是完善招商机制。

进一步完善招商工作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细化实施招商引资考核等各项办法,坚持“专业化选拔”与“专业化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建立懂专业、懂技术、懂成本的专业化招商队伍。

二是强化精准招商。

以引龙头、补链条、壮集群为方向,聚焦产业链缺失环节,瞄准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重点引进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专业中介招商、以商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专业性和项目落地率,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对结构调整、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是重视招才引智。

建立完善人才激励、服务、流通和使用制度,鼓励采取直接任职、科研合作、技术入股与投资兴业相接的方式,培养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专业人才。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引导院校紧扣产业、企业和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学科,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满足工业企业用工需求。

(六)聚焦“求实效”,强化工业发展保障。

把要素保障作为支持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负、松绑解困政策措施,切实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

一是强化能源供给。

继续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深化渝鄂贵能源合作,尽快推动三峡电入涪,稳定中石化、中石油等气源供应,全面落实电力、燃气15条政策,充分利用优惠页岩气指标,切实降低用电用气成本。

二是控制物流成本。

积极发展多式联运,实现铁路、港口码头、高等级公路无缝对接,建成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对外物流大通道。

建设龙头港进港铁路专用线、白涛园区铁路专用线、龙头港疏港公路,完善综保区物流功能,推动区域货物“大进大出”和“快进快出”。

加快构建重点行业、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培育、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入驻园区,提升物流业管理水平和层次,降低货运车辆空载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三是提升服务效能。

发挥好区级助保贷、转贷应急、票据贴现等融资服务。

严格落实优化营商环境“三百”行动要求,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强化领导与企业一对一服务机制,打通政府服务企业通道,进一步简化审批环节、优化办事流程,打造服务更优营商环境。

三、狠抓当前,全力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完成

当前工业运行面临形势较为复杂,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为确保今年目标圆满完成,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一)抓好运行调度。

健全完善协调解决机制、联系服务机制,区领导定期到联系的工业企业调研和现场办公,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各园区、乡镇街道要积极做好定向企业调研交流和服务指导。

企业也要积极联系沟通,主动反馈生产经营情况和困难问题。

同时,四季度也是向上争取项目入库、资金安排的关键期,要积极主动出击、精准对接,力争获得国家和市级层面的更大的工作支持。

(二)抓好项目推进。

要对照重点项目年度计划,逐一分析进度滞后的项目,有针对性地强化措施,加大太极医药城B区、重庆深华显示智能终端、华峰扩建的年产10万吨差别化氨纶和新建的20万吨环己酮等项目协调跟进。

要对计划投产的华晨鑫源二期、金健米业重庆粮油食品基地一期、南涪精密年产20万套新能源汽车托盘等项目倒排工期,确保如期投产。

要加强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推进万凯新材料年产120万吨PET瓶片、聚慧食品调味品智能加工贸易基地等项目前期工作,确保签约项目尽早开工。

(三)抓好要素保障。

加大电力、燃气企业协调力度,努力确保工业供电、供气量足质优价低。

发挥好龙潭220千伏开关站、龙兴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金子山风电场作用。

加大页岩气就地转化利用力度,用足用好优惠天然气,力争冬季调峰时段不出现“关闸限气”。

落实好工业各项资金扶持政策,确保企业应享尽享。

继续发挥区级“助保贷”“转贷应急周转金”作用,全年力争为企业提供“助保贷”资金8000万元、转贷应急资金3亿元。

今年,在财政特别紧张的情况下,仍将安排1000万元工业发展资金,从大数据智能化、绿色制造发展和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扶持。

(四)抓好安全环保。

XX作为重庆的重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占比较大,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都面临较大压力。

各企业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管理,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各级各部门要依法依规履行企业安全环保监管职责,确保安全环保监管责任落实到岗位、具体到人头;

坚决防止各类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

同志们,新时代蕴含新机遇,新机遇造就新发展。

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力推动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工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XX工业发展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