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0594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1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 冀教版.docx

八年级生物上教案冀教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第一节种子萌发的过程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种子的结构、种子各部分结构在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学生通过解剖、观察、分析对比等活动,自主获得有关种子结构和种子萌发过程等知识,而且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等能力。

在种子的结构(以双子叶植物种子为例)中,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动手探究获取答案,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采用让学生观看视频资料的方法去获得答案。

认识在实际生活中不同的种子播种的方法不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简述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二)能力目标1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动手探究的能力。

2.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自己设计完成探究实验,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

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

难点:

种子各部分的结构在萌发中的作用。

教学媒体:

种子萌发的动画,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课题种子的萌发过程。

课前回顾师:

请同学们回顾以下问题

1、你看到过农民伯伯种田吗?

2、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种子,不同的种子种在地里的方法一样吗?

(学生:

讨论得出答案,不同的种子种在地里的方法不一样,有的深些,有的浅些)

第一次拓展:

请问同学们,你们是如何知道的呢(有学生说出自己答案是如何得来的,<有的有可能是自己看到过长辈们种田;有的甚至参加过播种的活动;有的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

同学们既然发现了不同的种子种在地里的方法不一样这个秘密,那种子与种子之间有哪些不同呢?

种子又有哪些结构组成呢?

请看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

发现问题

1、种子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你注意观察过吗?

2、一粒小小的种子是如何萌发出来的呢?

(一)认识种子的结构

解决问题

师: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的各种各样的种子,请大家按着老师的要求去动手完成探究实验。

师:

说明实验名称、要求、目的与方法。

1、学生实验:

生物实验

实验名称

认识种子的结构

实验目的

认识种子的各部分结构。

实验材料

浸泡好的种子,培养皿,解剖刀

实验过程

1、先整体观察种子的外部结构,认识种皮、种孔(珠孔)、种脐。

2、剥去种皮,观察种子的胚(认识种子的内部结构)。

3、找出种子的子叶、培根、胚芽和胚轴。

4、作好记录,报告老师,填写实验报告单。

实验结论

 

2、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进行总结。

方法:

教师边总结边引导学生看幻灯片。

双子叶种子的结构

师:

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在种子萌发中起什么作用呢?

引导学生回答。

总结:

双子叶种子的结构与作用

3、认识单子叶种子的结构

师:

在种子的世界里,不仅有双子叶种子,还有一片子叶的单子叶种子。

单子叶种子的结构

师:

教师总结单子叶种子的结构以及单子叶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单子叶种子的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二)种子的萌发过程

师:

看!

多么神奇的一粒种子,种在地里就能长出不同的植物。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种子是如何长成新植物体的呢?

1、种子的萌发过程(视频)

师:

同学们刚刚看了种子萌发过程的视频教学资料,对种子的萌发过程也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我把它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

种子的萌发过程

知识拓展二:

学生讨论后自主发言。

师:

总结种子的萌发过程。

(当种子接触水分后,便吸水膨胀,使种皮软化且透性增加,从而使外界的氧气容易进入胚和胚乳。

在酶的作用下,贮存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供胚吸收利用。

胚得到营养物质以后,细胞分裂速度急剧加快,胚的体积迅速增大,培根尖端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随着幼根的生长,胚轴也在伸长,并弯曲着拱出地面,有的将两片子叶带出地面,不久子叶展开,露出胚芽逐渐发育,形成茎和叶,这时就生长成一棵幼苗了。

(三)实际运用

师:

俗话说,“好种出好苗,好苗产量高”。

一粒小小的种子,要想长成新生植物体,就要播种在地里,播种在地理也有一定的科学性,不同的种子播种的深度不同,播种的深度要根据种子的体积大小和种子萌发后子叶是否出土来确定。

理论与应用

二、小结:

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

(种子的结构,种子的结构在萌发中所起的作用,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的播种等)

第二节种子萌发的条件

知识目标

1、通过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

2、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内容为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至于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胚轴、胚芽以及子叶将成为幼苗的哪个器官前边已讲过。

这里更重要的是种子能否萌发,在此要强调:

(1)一粒种子的萌发需要内因和外因条件,其内因有:

胚的完好;胚乳或子叶内的营养贮存充足;种皮的完整以及是否处于休眠和寿命之内。

外因有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等。

(2)种子的萌发条件是农业生产上极为重视的问题,科学种田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高种子的萌发率,而这恰恰是受种子萌发条件所控制的,所以,讲清楚种子萌发所需的各种条件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重点:

种子的萌发条件

难点:

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

手段: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

教学过程:

(课前可提前一至两周的时间,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

并随机的发给学生一些种子,让其根据自己的经验,让种子萌发。

观察其萌发过程中的变化,并对实验的过程进行记录。

一、导入:

提出问题:

1、说明种子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作用是什么?

2、种子中含有哪些物质?

3、如果你是农民,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种子种在田里?

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总结,并引入课题:

种子里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这是种子能够发育成幼苗的内部条件。

那么,是否种子具备了这些自身的内部条件就能萌发成幼苗呢?

种子的萌发还需要什么条件,种子又是怎样萌发成幼苗的,这些内容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实验:

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2、分析学生的实验,指出其中不科学或不准确的内容,如"学生很容易认为阳光也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

3、引导学生分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哪些,并设计对比实验。

4、组织学生观察教师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5、总结:

根据对实验的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的种子萌发时还受到一些其他的因素的影响,如:

光照条件、酸碱性等。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1、组织学生汇报课前实验时对种子萌发过程的观察记录。

2、出示种子萌发过程的录像或课件,组织学生观看。

3、教师结合种子萌发的实物进行总结:

菜豆种子的萌发过程:

(1)种子吸水后,体积胀大,种皮胀破。

(2)胚根首先伸长,突破种皮,发育成幼根。

(3)子叶以下的胚轴伸长,带着两片子叶伸出土面。

(4)子叶分开,黄白色的胚芽在光下逐渐变绿,发育成茎和叶。

4、提出问题:

"以上介绍的种子萌发的过程只描述了种子外部形态的改变,那么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其内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实验:

请几位学生分别尝尝萌发的小麦种子和干燥的小麦种子,有什么不同感觉。

请参与实验的学生介绍自己的感受。

教师总结:

萌发的种子有甜味,干燥的种子没有甜味。

启发学生分析讨论出现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

组织学生发言。

总结:

干种子里的淀粉没有发生转化,不含糖分;萌发的种子里的淀粉已转化为糖,所以有甜味。

由于淀粉不溶于水,所以必须转变成能溶于水的糖后,胚才能吸收利用。

菜豆种子中子叶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运送给胚芽、胚根和胚轴;玉米种子中胚乳里的营养物质经转化后由子叶吸收转运给胚芽、胚轴和胚根。

3、出示实物投影,介绍种子发芽率测定的方法。

巩固:

(如时间不够,可做为课下练习)

1、我们吃的绿豆芽,主要是由种子的哪部分发育而成?

2、子叶出土与不出土的种子,在播种时深度上有什么不同?

二、种子萌发的过程:

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或胚乳提供各部分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三、种子的发芽率:

探究活动探究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材料用具:

取饱满健壮的红皮小麦种子和白皮小麦种子若干粒,刀片一个,镊子一个,培养皿4个,卫生纸若干张,清水,标签,胶水等。

实验步骤:

(1)浸种使小麦种子萌动。

(2)将萌动的红皮小麦200粒和白皮小麦200粒分别放在标有1号和2号标签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的发芽率。

(3)将萌动的红皮小麦20粒和白皮小麦20粒,分别切下它们的胚,分别放置胚和胚乳部分。

(4)将切下的10粒红皮麦种和10粒白皮麦种的胚,分两部分放在标有3号标签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的发芽率。

(5)将切下的10粒红皮麦种和10粒白皮麦种的胚乳部分,分两块放在标有4号标签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的发芽率。

①3号培养皿中的两种小麦胚能不能长成幼苗?

②4号培养皿中的两种小麦胚乳能不能长成幼苗?

③设置1号和2号培养皿的意义是什么?

④试根据探究性实验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胚和胚乳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⑤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什么?

⑥有兴趣的同学可将红皮小麦的胚"嫁接"在白皮小麦的胚乳上,或把白皮小麦的胚"嫁接"在红皮小麦的胚乳上,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并观察结果,对结果进行讨论。

第3节芽的发育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⒈描述芽的类型,识别常见植物的叶芽﹑花芽和混合芽。

⒉在观察丁香叶芽的基础上描述叶芽的结构。

⒊说出叶芽和枝条之间的发育关系。

⒋举例说出顶端优势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⒈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⒉运用顶端优势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整枝﹑打杈等问题。

(三)情感性目标:

1、通过分析顶芽与侧芽的发育关系,帮助学生树立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尝试整枝打杈,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叶芽的结构和发育

教学难点:

1、观察叶芽结构的实验2、叶芽的发育3、顶芽与侧芽的发育关系。

教学方法:

观察法、分析法、实验法

教具:

媒体课件杨树枝条丁香芽刀片放大镜解剖针瓷盘

学法指导

1、通过观察杨树的顶芽和侧芽,叶芽和花芽的不同,并让学生展示劳动成果,引起学生注意观察对象的不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比较﹑分析及表达交流能力。

2、通过指导学生分小组纵切丁香叶芽并观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3、通过展示不同的图片,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联系实际,举出生活生产中利用顶端优势原理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迁移能力。

5、老师以卷心菜为例制作叶芽的模型,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课下制作一个叶芽的模型,比比谁制作得最有创意。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在整节课的各个环节里,适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也有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出示一段录像。

老师深情朗读:

现在是深秋季节,大部分植物开始落叶,只留下光秃秃的枝条,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植物的枝条上有许多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芽,芽是什么,芽将来发育成植物体的哪些部分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第三章芽的发育与整枝打杈,揭开芽的奥秘。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芽的类型。

老师板书:

第三章第一节芽的发育与整枝打杈

观看视频,思考

新授

芽的种类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杨树的枝条,请同学们以两人为一组,仔细观察杨树枝条上芽的着生位置,外形,大小,想一想怎样区分芽的种类?

(出示芽的观察提示)

记录学生的答案,在此基础上总结:

按着生位置,我们把位于枝条顶端的芽叫顶芽,位于枝条侧面的芽叫侧芽;形状大小的不同与他们将来发育的结构有关,肥大饱满的芽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花,叫花芽,瘦长的芽将来发育植物的茎和叶,叫叶芽。

按将来发育成什么,可分为叶芽﹑花芽,有些植物上也有肥大的芽,将来既发育成茎和叶,也发育成花,叫混合芽,如苹果树、梨树等果树。

老师板书:

芽的类型【XX图片】。

出示杨树枝条图片,请学生分析一个花芽是顶芽还是花芽。

不同的分类让这个胖胖的芽有两个名称,这个芽还有别的名称吗?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下来查阅资料,必定会有收获。

观察并讨论芽的分类。

学生回答:

按着生位置区分,可分为顶端的芽和侧面的芽;按形状看有的肥大,像水滴;有的瘦长。

学生回答:

既是顶芽又是花芽,因为芽的分类标准不同,名称也不同。

叶芽的结构

在芽的类型中,叶芽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它将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

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它的结构基础。

【XX图片】。

出示丁香树图片:

丁香是我市常见的园林绿化树种,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丁香的主干和侧枝上有许多肥大的叶芽。

下面我们还是以两人为一小组,亲自动手解剖观察一下叶芽的结构。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观察的方法和步骤。

出示叶芽观察提示幻灯片。

方法和步骤:

1、将丁香芽纵切开。

2、对照课本24页叶芽纵切模式图,用放大镜叶芽各部分结构。

3、用解剖针将叶芽层层剥开,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各部分结构。

对照叶芽结构图,让学生结合观察结果,汇报看到了叶芽的哪一部分,并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出来。

教师和学生一起辨清叶芽结构。

经过刚才的实际观察,同学们对叶芽的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尝试将图中1—5的名称写到黑板上。

学生解剖观察。

老师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一层一层的象叶一样的结构是叶芽的幼叶。

中间白色的轴状结构是叶芽的芽轴。

一层层幼叶之间包着白色的小芽是芽原基。

其他结构看不太清。

学生上来板书叶芽结构名称,师生共同纠正。

学生板书:

叶芽结构

叶芽的发育

出示叶芽结构图各部分名称,加深学生印象。

请同学们推测叶芽的各部分发育成枝条的哪些结构。

将学生的推测记录下来,出示叶芽发育录像,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看看刚才的推测是否正确。

【XX视频】。

播放“叶芽的发育”视频。

看完视频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叶芽的发育。

老师板书:

叶芽的发育

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猜测。

在讨论的基础上,明确芽和枝条之间的发育关系。

顶芽与侧芽的关系:

顶端优势

出示图片:

顶芽是叶芽,会使茎不断伸长,侧芽是叶芽,会长出侧枝。

顶芽的发育和侧芽的发育有什么关系呢?

展示问题图片,让学生比较去掉顶芽的树形和没去顶芽的树形的不同,进行分析。

展示图片:

顶端优势的概念

老师板书:

顶芽与侧芽的关系:

顶端优势

出示问题:

小小园艺师:

行道树的修剪,用材树种的修剪该如何处理?

延伸拓展:

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利用了顶端优势呢?

小结:

学生谈收获和疑问

布置作业:

回家做一个叶芽的模型。

老师出示用卷心菜和花生粒制作的叶芽模型展示给学生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学生回答

(1)具有顶端的植株  ,下面侧芽的生长受到限制

(2)茎顶端去掉后,侧芽开始生长

(3)顶芽对侧芽有抑制作用。

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回答:

行道树应去掉顶芽,使侧枝生长,解除树木的顶端优势。

用材树种应去掉侧芽,保留顶端优势,使主干长得好。

学生举例:

果树的打顶;棉花的摘心,园艺的造型。

学生发表各自的不同观点。

第二章第一节根的生长

知识性目标:

1、区别根尖的四部分结构,举例说明各部分的作用。

2、分析根主要靠哪部分生长。

3、技能性目标:

尝试探究根生长的方向。

情感性目标:

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方法:

观察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小麦或其他植物幼苗的幼根、根尖的永久切片、萌发的菜豆种子、碳素笔、显微镜

设计导言,引入新课:

展示提前准备的生长两年以上的花草的根,让学生仔细观察。

花的幼苗刚栽下时只有很少的根,但一年以后,给花倒盆时发现,土壤中布满了毛茸茸的根,这些根是靠哪部分生长的?

为什么生长的这样快呢?

探究过程:

首先,进行观察——(教师提示参照根尖的各部分结构示意图)

1、在光线较亮的地方,用肉眼观察植物的幼根。

根据根的外形和透明程度,结合挂图认识根尖的四部分。

根尖按顺序由下到上依次为:

根冠、分生区(又叫生长点)、伸长区、成熟区组成。

2、用低倍镜观察根尖的永久切片,分辨根尖各部分细胞的大小、形状和排列状况等特点,并填入下表: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细胞大小

较大

很小

较大

细胞形状

不规则

近似正方体

较长

长,且外有根毛

排列状况

紧密

非常紧密

较疏松

疏松

第二,实验:

取萌发的菜豆种子,在幼根上画间距相等的曲线,让幼根继续生长,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每一段曲线见的距离变化,并分析根主要是靠哪部分伸长的。

分生区细胞数量的增加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使根不断的生长。

在根生长过程中各部分作用分别是:

根冠有保护作用,分生区细胞有很强的分裂能力,所产生的新细胞下部的仍保持分裂能力,上部的停止分裂逐渐形成伸长区;伸长区细胞再生长过程中其表皮长出根毛就变成成熟区。

提示学生:

根的生长是一个动态过程,各部分是相互连接共同生长的。

第三:

探究根生长的方向1、提出问题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2、作出假设3、设计实验分小组认真思考、研究、并完善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容易操作、现象明显的实验方法,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用具。

4、根据实验设计,参照技能卡完成实验。

5、得出结论:

根不仅具有向地性、而且具有向水性、向肥性‘

布置讨论问题:

1、根的生长和根尖的哪部分有关系?

(分生区使其数目增加,伸长区使其长度增加,根冠起到保护作用,伸长区为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提供养料。

2、向学汇报每组的实验结论,并分析错误原因。

布置阅读:

在移栽植物和种植农作物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布置作业:

选择小型的草本植物进行观察,比较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哪一部分更发达?

板书设计:

1、根尖的结构:

从尖端向上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伸长区2、各部分细胞特点: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细胞大小

较大

很小

较大

细胞形状

不规则

近似正方体

较长

长,且外有根毛

排列状况

紧密

非常紧密

较疏松

疏松

第二节根对水分的吸收

教材分析:

《根对水分的吸收》包括根是主要的吸水器官、根吸收水分的部位及根吸收水分的原因。

植物的各器官都能吸水,但吸水能力有不同,学生通过探究能得出吸水的主要器官。

根据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观察幼苗的根可以帮助判断根的主要吸水部位。

细胞吸水、失水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根在什么情况下吸水,什么情况下失水。

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学生实际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的,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性目标:

说出根吸水的主要器官和部位。

得出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因,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

2、技能性目标:

尝试探究根是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

运用简单的材料和用具,分析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3、情感性目标:

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乐趣。

重点:

探究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根吸水的主要部位、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难点:

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

教学网络:

教学过程:

1、导入师:

同学们,大家好。

夏天刚刚过去,炎热的夏天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说到烈日下农田里的秧苗由于缺水而萎蔫,但浇水后时间不长就会变得郁郁葱葱,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菜市场上萎蔫的蔬菜被喷水后,茎叶就会又变得光亮鲜嫩,引人驻足。

植物为什么能够吸水?

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呢?

师: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相关的知识。

新课讲授活动一:

探究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目的:

说出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

学会运用身边的材料进行实验。

方法:

复习、观察、实验、探究、

过程:

一、回忆根的营养器官。

师:

指名说出植物的营养器官。

生:

植物的营养器官是根、茎、叶。

二、自读技能卡了解根吸水的部位。

生:

学生自读第15页的技能卡。

三、利用教师给出的实验材料验证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1、发现问题:

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2、提出假设:

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

3、设计实验: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实验。

4、完成实验:

根据实验设计去完成实验。

5、得出结论:

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

四、交流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是-----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根。

活动二:

探究根吸水的主要部位目的:

利用身边的材料实验探究根吸水的主要部位。

方法:

实验、观察、探究

过程:

一、回顾旧知,根尖的四部分结构

师:

我们了解了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植物的根。

在前面的一课中学习了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的根尖,那到底是根尖的哪一部分吸水最多呢?

下面我们可以在做个实验来验证验证。

师:

请一名同学说出根尖的四部分结构。

生:

根尖可以分为四部分,即:

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

二、说出根尖四部分结构的特点

根冠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细胞大小

较大

体积小

由小变大

体积最大

细胞形状

不规则

近似正方体

正方体和

长方体

近似长方体

排列状况

不整奇

紧密

比较疏松

疏松

三、小组讨论,推测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四、教师引导得出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师:

按细胞的大小来说,体积最大的细胞要数成熟区的细胞了。

再加上很多的根毛增加吸水量。

最后得出:

根尖的成熟区吸水量最大。

师:

提问:

为什么说根尖的成熟区吸水量最大?

生:

总结得出。

(看“知识积累”)

知识积累:

在根尖中,成熟区的根毛细胞扩大了根吸收的面积;根毛细胞壁薄,细胞质少,液泡大;成熟区的上部,根内的一些细胞也发生了分化,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上下连接,失去细胞间的横壁,形成了中空的运输水分的导管,所以,成熟区的吸水能力最强。

活动三: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目的: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方法:

实验、探究、观察、分析

过程:

1、分析细胞吸水的原因

师:

我们既然知道了根尖的成熟区能够大量的吸收水分。

那为什么根毛细胞能够大量吸水呢?

请看课本第16页的“知识链”的第三段。

生:

因为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土壤溶液中的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进入根毛细胞中的液泡中。

这样就降低了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因而根毛细胞中的水分又会进入根毛相邻的细胞中。

同样道理,水分会逐渐进入到根的表皮以内的层层细胞中。

2、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一:

切取质量相同的萝卜条,分别放入装有等量清水和质量分数为0.5%、1%、2%、5%、10%、20%、25%盐水溶液的试管(或小烧杯)中,1~2小时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表面的水,再分别用天平称其质量,你会发现什么现象?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哪种溶液和细胞液浓度最接近?

由此你能进一步得出什么结论?

(书上的原实验)

现象:

萝卜条在浓度低的溶液中会变得新鲜,其质量加重;萝卜条在浓度适中的溶液中会无变化,质量也五明显变化;萝卜条在浓度较高的溶液中会变得萎蔫,其质量减少。

结论:

植物细胞能够吸水也能够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