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0651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docx

《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docx

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中的作用

彭春炜【专题名称】高中语文教与学

【专题号】G311

【复印期号】2010年07期

【原文出处】《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哈尔滨)2010年2期第35~37页

【作者简介】彭春炜 浙江衢州高级中学

【关键词】EE《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在新课改理念的大力倡导下,我们改革了传统的教师全权批改的做法,经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专家评审,确立了“高中学生作文交互评改实践的研究”课题。

本课题从2008年3月申请立项至今,课题组成员举行了多次研讨、交流等研究活动,遇到的问题不少,引发的思考颇多。

我们感到教师行为对学生作文交互评改的影响尤为重要。

课题主旨与实验思路

学生作文交互评改的课题研究,旨在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习惯,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并试图解决以下相关的问题:

(1)在实验中,探索学生评改作文的基本程序和有效方法;

(2)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学生评改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地对待作文的好习惯;(3)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4)为写作教学的思维训练探索新的方法;(5)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合作意识的形成;(6)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沉重负担。

课题研究的总体思路是:

以高一年级四个班,高二、高三年级各两个班学生为研究样本。

样本是经分类抽样法产生的。

在即将实行交互评改时举行一次测验,即初试,统计各班在作文评改兴趣的差异情况。

此后在实验班施行作文交互评改,在对比班不施行作文交互评改一学期后,再举行一次测验,即末试,统计各班在作文互改能力和成绩上的差异情况,然后把前后测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效果。

调查研究与调整方案

初次调查测验于2008年3月中旬进行。

扩大调查对象的研究样本班范围:

高一六个班,高二四个班,高三四个班学生共660人。

调查问题:

(1)你原来所在的班级同学之间尝试过互改作文吗;

(2)你认为中学生作文评改问题是否需要研究解决;(3)你对老师的评改是如何看待的;(4)你认为在评改作文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5)你对作文交互评改有没有兴趣尝试。

从调查结果分析以及与学生的座谈,反映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生对作文交互评改的意义、作用认识模糊,平常也很少有这样的实践体验。

对一个班的抽样分析表明,在没有经过教师组织、指导的情况下,仅有5对学生参与互改,占全班人数的1/5,也就是仅有10%的修改,直接源自学生间的互改。

且互改的方面仅限于简单的错误,即错别字、常见的用词不当,简单明显的病句,修改的范围十分有限。

部分(40%)修改源自老师的作用,另一部分(50%)完成任务(作文)就了事,未作修改。

2.他们对老师的信任度比较高,普遍认为老师的批改就具有权威性,还是老师的评改靠得住,老师应是评改的主角。

老师的评改能统一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能够反映学生作文的真实水平。

每次作文后,看一下老师的评改就可以了。

学生应该是接受教师写作指导的受教育者。

3.虽然因某些客观存在的问题,造成部分学生对互改方式期望值不是非常高。

但学生的主观愿望要求自主学习,认识到交互评改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可以锻炼鉴赏能力,能从别人的文章中获得写作素材,等等。

多数人对参加这项实验感兴趣,希望采用互改式的作文评改方式。

4.未参与批改的同学认为,自己没有批改别人作文的能力,不敢改,但承认通过与别人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

参与批改的同学也认为互改有益,同学之间的思路较熟悉,容易彼此理解,但互改时没有把握。

针对这样的情况,课题组于3月21日,给学生作了《重视作文修改,提高写作能力》的专题讲座。

从作文评改,尤其是从“教师高投入,学生低收效”的现状入手,引导学生明确“交互评改”的必然性;从学生参与,直至独立进行作文评改的意义入手,引导学生理解“交互评改”的必要性;从学生自己评改作文的条件入手,引导学生相信“交互评改”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动员,奠定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思想基础。

同时,课题组教师在实验班分别讲解了作文“交互评改”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然后把学生分成五人一组,进入具体的交互评改操作阶段。

经过一个多月的三次评改实践,我们把经过学生书面评改的作文收集起来进行分析。

从收取回来的作文样品分析,书面评改的形式和效率如下:

1.符号修改,如下划线、打圈、问号等。

有的作了简单修改和简单说明,有的只打符号未作修改,还有的在整篇文章中一种符号用到底。

有效率为30%

2.打分数,大多集中在70~80分之间。

或评价性打分,如优秀、良好、一般、差。

评改的有效率为45%。

3.评语评改,形式是:

(1)眉批,少许加评语,如“开头段吸引人、中间部分写得不够具体、结尾段好”等。

(2)总评,评估者根据自己的直觉,对作文的好坏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如“文章内容切题,表达基本清楚,用词比较贴切,过渡手段动用欠佳,字写得不好”等。

有的写眉批没写总评,有的写总评没写眉批,少数两样具备。

有效率分别是27%、31%。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学生互改随意性较大,甚至有应付的现象。

对于符号的使用方法,尤其对于高一学生,教师应先让学生熟悉教师使用的符号意义才会起作用。

给分数的做法,平常情况下,对过差的作文应视情况打分,否则会有打击学生自尊心的负作用。

对眉批和总评,“眼前有景道不得”的现象普遍存在,说明学生还需要在老师的具体帮助下,指出他们的所在。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互改实效性不大,学生到底有怎样的心声呢?

于是课题组在2008年5月底在高一和高二年级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

调查问题:

(1)你对评改的尺度如何把握,是按怎样的步骤操作的;

(2)你是否认为每次评改之前,老师都要作具体的评改要求和方法指导;(3)小组里要不要派一个语文水平高一点的同学来帮助你评改;(4)你是怎样看待作文交互评改的作用的;(5)你认为评改作文的标准应该怎样制定;(6)你喜欢评改哪类作文;(7)你希望别人怎样评改你的作文;(8)你认为大家在评改过程中是否应达到一致的要求;(9)你对作文交互评改的途径和方法有哪些好的建议。

这次调查反映出的问题主要有:

由于平时缺少交互评改的训练,具体操作起来怕吃不准,怕受到老师或作者的指责,希望有一个作文水平高的同学来把关,更希望有老师的具体指导和全程参与;对于评价标准,学生要求体现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对统一的标准不太赞成;学生因能力上的差异,在交互评改的时候,可能会造成误判的现象,会伤害同学写作的积极性;老师要求所有的评改人都达到一样的评改程度,搞一刀切,对后进生来说有强人所难之嫌;部分学生认为小范围内的评改难免夹杂个人的感情,导致分数失去公平、公正。

根据这次调查,课题组补充和完善了一些教学手段,加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

下笔前,组织学生讨论。

先布置一个作文题目,以讨论的形式,集思广益,把大家所有的想法,包括涉及的内容、词汇等写在黑板上,以便全班同学选取利用,在讨论之后,请若干同学谈谈他们对该次作文的总体构思,如对各段内容的安排等。

教师对好的构思及内容安排要给予肯定,对不恰当的安排及内容提出适当的调整意见。

通过讨论——构思——反馈这一过程,使大家对如何下笔,从哪些方面进行组织有了一个宏观的概念,对学生初习篇章写作,尤其具有指导性的效果。

第二步:

评改时,搭建操作平台。

1.师生共同拟订评改标准。

每次依据写作计划提出的写作要求,从文章的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等方面,拟订出符合“这一次”作文的特殊评改标准;其次,从语言表达、遣词造句、书写等方面拟订出基本的评改标准。

2.把评改的方法教授学生。

首先,严格各种批改符号的写法及书写格式,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其次,按“特殊评改标准”来评改作文,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再次,按“基本评改标准”把有关内容标示出来,撰写眉批与总评,做好批阅记录。

3.把学生按异质分成四类。

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将全班学生分为ABCD四类,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

视班级实际情况,一般A类10人左右,D类8~10人,其余为BC类。

按类分组,一般四五人一组。

评改小组由原来的同一类成员搭配的组,改为下派A类的学生当组长,主持把关。

4.小组评改的一般流程:

a由小组成员交互评改;b由组长把关,复改自己以外的作文,既要对习作者,也要对初评者提出或补充修改方面的意见等;c小组内互相讨论修改情况,交换意见;d由小组长推选出一两篇,在课堂上汇报小组内的评改情况(原文及评改用多媒体展示),让全班学生参与评改。

第三步:

成文后,教师综合评价。

1.教师面谈。

学生评改时,教师巡回指导。

一方面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一方面随时发现并订正学生评改中出现的问题。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教师可安排作文批改者与原文作者进行面谈,这对纠正评改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评改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2.课堂讲评。

选取学生评改结果为好、中、差三种范文进行评价,指出好与差的奥妙,或将范文用多媒体投影,讲评后在班上传阅。

对评得不理想或写得不理想的作文,要求学生重写重评,这种讲评——重置的形式,对学生作文时的篇章组织,内容安排等方面有很大的启发。

在重写作文时,从内容到组织结构都有很大的调整和改进,同时,时常发现学生甚至能够借鉴其他同学作文中的优美语言表达。

经过调整、补充、深化,学生交互评改情况有何变化呢?

我们对三个不同年级的410名学生作了第三次问卷调查:

1.你适应这样的交互评改方式吗?

()

A.完全适应 B.能够适应 C.不适应

2.交互评改后,已经写了眉批和总评语,还要不要讨论、交换意见()

A.有必要 B.随便 C.没必要

3.你觉得采取互改的方式对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有帮助吗?

()

A.有很大的帮助 B.有一定的帮助 C.没有帮助

4.交互评改对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起作用吗?

()

A.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B.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C.没有作用

5.你认为这种探究方式能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吗?

()

A.能 B.不能

6.你能从他人的文章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吗?

()

A.总是 B.偶尔 C.不能

7.你希望每学期能有几次这样的评改机会?

()

A.不希望 B.一次 C.两次或两次以上

调查结果分析:

1.实验课方面,实验越来越规范有序,效果越来越好。

学生也越来越适应和认可这种交互评改方式。

据统计,对互评方式完全适应的有119人,占29%;能够适应的有250人,占61%;不适应的有41人,占10%。

应该说,有近90%的人已经能够适应。

2.关于互评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是否有提高,410名学生中有74人认为起很大作用,占18%;303人认为起一定作用,占73.9%;33人认为不起作用,占8%。

认为起作用的共占了91.9%。

学生的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甚至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对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是否提高的调查结果是:

同学中认为有很大促进作用的有101人,占有24.6%;认为有一定促进作用的有283人,占69%;没有作用的有26人,占6.4%。

3.绝大多数学生反映这样的评改活动,对自己有益处,既能扬长补短,又能培养和他人的合作精神,乐于将这样的学习方式持续下去。

4.学生提出建议:

限时评改,及时对优秀作文进行点评;对有争议的作文老师要进行二次批改;希望老师都参与到互评中,不要一味放手让学生单干等。

5.经过指导的互改,达到100%的参与率。

在字词、修辞、过渡、深刻等方面,学生平均发现问题与老师发现的虽然有一定的差距。

但可喜的是,在明显存在缺陷的作文中,多数同学都能发现并予以改正。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看到改进教学手段所产生的良好影响。

虽然教学取得了进步,但是课题组并没有停止探究。

譬如在“分组”上,我们进一步改进:

原先只是按异质将“学生”分组,现在我们又将全班的“作文”按类分组,如按文体归类,再按题材归类,然后按出现的文体归类。

这样逐步分类后,全班作文被分成几组,然后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讲评,效果较好。

对教学实验的几点认识

作文交互评改是把“改”的优先权还给学生。

那么,我们在设计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应在哪些方面努力,使教师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作文交互评改产生积极的影响呢?

1.为学生互改做示范,让他们掌握评改的方法。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两篇学生习作,做出示范性的评改。

如把学生习作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出来,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讨论评改。

通过直观教学,学生基本懂得了批改的方法、要求和规则。

2.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适合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为准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如对作文语言的评改要求,首先是通过“语言通顺”这一关,进而达到“语言流畅”的程度。

3.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知识准备和活动准备,保证评改有质量,有价值。

在学生评改之前,教师认真阅读全部学生作文,对本次作文的优点、缺点及各方面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指出本次作文评改的导向。

学生在评改作文时有了目标,避免了盲目和无从下手。

下次作文时,教师根据学生作文的具体情况,设计其他方面的问题。

这样反复多次,涉及到的问题会“面面俱到”,学生也会全方位地点评和打造自己的作文,受益匪浅。

4.教师要检查学生的评改情况。

教师以“积极的旁观者、热情的支持者和朋友般的监督者”的角色出现在课堂上,对交互评改中出现的失误与偏差进行及时矫正,使评改自始至终富有成效。

5.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学生之间互改作文,读写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作文评改的审视、评价、加工等的高下成败,因此,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就显得十分必要。

课题组教师定期与学生一起赏析一些名篇佳作,引导学生养成勤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及时摘录好词句、好文段。

其次是每两周布置一篇读后感,并从中挑选有特色的文章供全班学生细品、共享。

在写作与修改方面,每两个月作一次全年级的专题讲座,为常规课堂教学提纲挈领,以期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

6.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对评改表现突出的学生应给予表扬;对评改效果明显的习作要予以展示,这在评改过程中尤为重要,它指向评改行为中最本质的目的——写作的内驱力。

当学生的作文作为一项成果与其他同学一起阅读、分析与欣赏时,作者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产生持续的内驱力;其他同学在比较、体会别人的原文及修改提升作文的同时,自己的作文能力也在无形中提高。

而发表习作,无疑是很好的成功快乐体验。

由于本课题注重教师身在其中,努力“在实践中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实践”,实验班在作文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

其一是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这一点已得到许多同行和专家的肯定。

其二是减轻了教师负担。

教师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