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城一中.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0851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萧城一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萧城一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萧城一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萧城一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萧城一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萧城一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萧城一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萧城一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萧城一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萧城一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萧城一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萧城一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萧城一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萧城一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萧城一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萧城一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萧城一中.docx

《萧城一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萧城一中.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萧城一中.docx

萧城一中

萧城一中2012-2013学年度

高三历史强化训练

(1)

命题:

高三历史备课组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夏王每逢大事要咨之于贵族长老,商王如果违背贵族的意志及危害国家利益,就会受到幽闭令其悔过甚至废黜的处分。

这种现象反映早期国家时代政治制度中

A.分封制对君权的分割B.君权受到贵族长老的制约

C.分封制与宗法制之下等级森严D.君权不断神化和强化

2.唐杜佑在《通典》中记载:

“自魏晋重置中书之官,居喉舌之任,则尚书之职稍以疏远。

至梁、陈,举国机要悉在中书。

据此材料,我们可以推断出

A.中书之职取代了尚书之职

B.三省六部制已经形成

C.中书成为皇帝和国家行政机关之间联系的中枢

D.国家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3.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

“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这表明汉代选官

①注重门第②品行为重③考查才学④打破血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4.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5.罗马法《学说汇纂》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案例:

一人把洗衣店告上法庭,要求洗衣人赔偿自己被老鼠咬破的衣服的损失。

原告说:

“按照约定,衣服洗好后你应该妥善保管,事先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

你应使用鼠夹和鼠药来预防鼠害,可是在你的店里甚至连一只猫都没有。

最后法官判定洗衣人要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

这一案例体现了罗马法的原则是

A.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公平、公正

C.谨慎履行契约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6.英国议会在19世纪30年代通过的一部法律规定:

“……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举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且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数……从这一法律规定中获利最多的可能是

A.骑士贵族B.大庄园主C.工业资产阶级D.金融资产阶级

7.“内阁、枢密院和国会都是国王的会议机关,……为什么他可以被容许在内阁中而非在国会中与其他同僚意见不同;为什么在国会里意见不同就会比在其他方面更会分裂大臣们的团结,……但是大臣们是不大喜欢国会的;他们从不将事情拿到那里商讨;只是将那些非得到立法机关通过不可的问题带去;而且为了通过这些问题要事先集合一切可能集合到的力量来加强他们自己。

我所辨认出的这个制度需要大臣们之间的最坚固的联系……材料中的这个制度可能指的是

A.君主立宪制B.责任内阁制C.民主共和制D.资产阶级代议制

8.杨玉圣所著《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该书实际上主要考察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国人对美国的政治体制和现实政治生活、美国的社会景象、美国的对华政策以及美国的历史等的认识或看法。

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火车时代,堪比道家所言“乘风而行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9.“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对马克思关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叙述理解不正确的是

A.科学地指出了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

B.强调鸦片战争引发了太平天国起义

C.认识到“大炮”与“社会原因”之间的联系

D.一定程度上把握了太平天国起义的特点和形式

10.中国近代史上某一不平等条约规定,“中国国家应允,由诸国分应主办,会同酌定数处,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

今诸国驻防之处系:

黄村、朗(廊坊)、杨村……山海关。

该规定的影响是

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C.清政府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D.中国通商口岸数量增加

11.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

约法规定:

“鄂州政府由都督任命的政务委员、议会、法司等部分构成……;人民一律平等,有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信教、居住等自由……都督由人民公举,任期三年,连任以一次为限……议员由人民中选举产生,议会可以向政务委员提出条陈、质问,要求答辩或弹劾。

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B.它实施了伏尔泰关于国家政体的主张

C.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原则一致

D.它是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精神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12.毛泽东曾经指出:

“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

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

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A.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B.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

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

13.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保证“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

这段史料表明

A.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B.共产党放弃对根据地和红军的领导权

C.国共两党的政治分歧彻底弥合

D.共产党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

14.1940年11月9日朱德、彭德怀等复何应钦电文:

国内一部分人士正在策动所谓新的反共高潮,……欲以所谓中日联合“剿共结束抗战局面。

……兹奉电示,限期北移。

德等再三考虑,认为执行命令与俯顺舆情,仍请中央兼筹并顾。

对于江南正规部队,德等正拟苦心说服,劝其顾全大局,遵令北移。

此段材料说明中共作此决策是由于

A.阶级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B.中日民族矛盾仍是主要矛盾

C.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破产D.蒋介石集团把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

15.恩格斯说: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最初阶段出现的——这些体系的发明家们虽然曾经看出阶级的对立,但是他们没有看出无产阶级所特有的任何政治活动。

这从另一个角度表明,科学共产主义产生的社会前提是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

D.进步的思想家在实践中观察出历史动向

16.俄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得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支持。

在这种形势下,列宁反对提出打倒临时政府的口号,也不主张立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是主张“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即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这反映了列宁

A.赞同在俄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权

B.能从俄国国内形势的实际出发制定革命策略

C.没有认清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本质

D.认为俄国并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17.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

“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

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

由此可以看出

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C.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8.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指出:

“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

这里的“某些问题应指

A.国家统一B.所有制问题C.民族关系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19.1949年11月,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讲到,“……凡是没有承认我们的国家,我们一概不承认它们的大使馆、领事馆和外交官的地位,只把它们的外交官当作外侨来看待,享受法律的保护。

他们犯了法,我们一样照法办事。

它们对我们没有办法。

从中我们可以知道

A.新中国成立之初废除了治外法权

B.新中国必须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新中国总结经验教训,正在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建立盟国关系

D.新中国的外交应该建立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等原则基础之上

20.1971年9月22日,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提出“关于代表权的决议草案时指出:

(一)兹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并且建议它得到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席位;

(二)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三)建议联合国一切组织和专门机构在决定中国代表权时考虑本决议的条款。

这一“决议草案”主要反映了美日

A.尊重联合国国际组织的权力和地位

B.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

C.主张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

21.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C.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D.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22.1954年,美国国务院发表《美国国务院公报》指出,“在今天的情况下,共产党俄国和它的盟国中国在政治体制上对东南亚施加的影响,不管它们采取的是哪一种手段,对整个自由世界来说都将是一种严重的威胁。

美国认为不能消极地来承认这种可能性,而是应该采取联合行动来对付它。

……美国采取的行动是

A.实施马歇尔计划推动欧洲重建B.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组建“联合国军干涉朝鲜战争D.干涉越南事务,后又发动越南战争

23.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说,它“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这一国际组织是

A.联合国B.不结盟运动C.世界贸易组织D.欧洲联盟

24.右图漫画反映了未来的国际政治格局。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C.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D.联合国在国际格局中的作用加强

25.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

“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

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而是实行经济改革。

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

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不接受美国成为

世界第二。

下列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经济衰退,奥巴马不愿接受美国成为世界第二的现实

B.中国、德国、印度三国经济发展迅速,已经赶上了美国

C.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美国试图维护一超独霸的局面

D.美国愿意与各国分享世界领导权,共同推进经济发展

萧城一中2012-2013学年度

高三历史强化训练

(1)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9分,第28题14分,共50分。

26.(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尖锐复杂,古代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在信息困难的农耕时代有效地保障了地域国家的社会秩序,促进了广大地域上的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因此具有历史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材料三

经过长期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已经成功地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东方的君主制相继演化为君主专制,在中国其重要标志就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确立。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种演化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发展民主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比有什么根本不同?

(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方面的本质特征。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历程有怎样的认识?

(4分)

 

27.(1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

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二

沃尔特·白芝浩(1826—1877)认为,历经数个世纪发展的英国宪政到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除非将它分成“尊严的部分和“效率的部分,否则人们根本无法理解它。

……在比较英美两国政制中“最高权威机构的区别时,他指出,美国的最高权威机构不是单一的,而英国是单一的。

——夏彦才《白芝浩和他的<英国宪法>》

材料三

第二条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第八条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但关于财政法案应先在众议院提出并通

过。

第九条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材料四

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联邦会议与帝国会议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

——《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3分)

 

(2)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二观点“美国的最高权威机构不是单一的,而英国是单一的。

(8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三相比,德国议会的权力与法国议会的权力有何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6分)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法国、德国宪法的制定及内容上的差异说明了什么?

(2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

……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

……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

材料三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

……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

……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

……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

材料四

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

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

……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4分)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2分)

 

(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2分)

 

(4)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

(6分)

萧城一中2012-2013学年度

高三历史强化训练

(1)参考答案

1.B由材料可知,夏、商奴隶制时代,国家大事要咨询贵族长老,王权受到贵族意志的限制。

2.C材料表明,魏晋设中书之职后,职权逐渐加强,致尚书职权削弱,到梁、陈之时,中书已成为皇帝和国家行政机关之间联系的中枢。

3.B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切入点是汉代察举制。

依据“德行高妙,志节清白“学通行修,经中博士可知选B。

4.C表格中的数据反映的是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和变化。

西汉平帝时,州、郡、县制;唐贞观时,道、州、县;开元时,道、郡、县;宋开宝时,州、县;宋宣和时,变为路、州、县。

5.C洗衣店承揽了洗衣业务,就与顾客形成了契约关系。

“法官判定洗衣人要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体现了罗马法注重按照契约执行的法律精神,C正确。

6.C材料反映的事实体现了工业革命后,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7.B材料体现的是批评那些在内阁里抱有不同意见而又不敢在议会里公开表示出来的大臣,故选B。

8.D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仿效美国式的民主,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9.A太平天国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腐朽的封建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而鸦片战争更进一步激化了这种矛盾。

A理解错误。

10.C由“留兵驻守“京师“山海关可知该条约是《辛丑条约》,该规定实质是将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和监管之下,故C正确。

北京至山海关皆为陆路,A错误;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是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B错误;D不符合题意。

11.C《中华民国鄂州约法》的颁布是发生武昌起义后不久,明显在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和《临时约法》颁布之前,故排除A、D两项。

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制,而题干是民主共和制的表述,排除B。

从《鄂州约法》的内容看,它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民主精神一致。

12.A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启导了国人觉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为第一次大革命(国民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肯定了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13.D材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急关头承认国民政府的领导,充分表明了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D正确。

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是在卢沟桥事变后,排除A。

B、C不符合史实。

14.B1940年中共决定让新四军遵令北移,主要是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民族矛盾为主)。

15.B在两大对立阶级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早期阶段,即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时代,他们虽然看到了两大阶级的对立,但并未能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

16.B由列宁主张“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即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可排除A、D两项;C项材料没有体现。

只有B符合题意。

17.C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后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

1954年第一届人大召开,规定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

18.A这里的“和平共处指的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相处,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时,指的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三大改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确定,说明所有制问题、民族关系、政党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已基本解决。

19.D材料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D材料中表明美日主张“双重代表权,根据主权不可分割原则,他们是在制造“两个中国,实际上是反对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1.B

22.D注意时间要求,A项发生于1947年,B项发生于1949年,C项发生于1950年。

23.B不结盟运动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身独立而兴起的。

它们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独立于美苏势力之外,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倡导和平共处。

24.A图中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崛起和形成,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A正确。

B、D无法体现;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趋势,最终形成仍然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C错误。

25.C

26.

(1)合理性与必然性:

宗法制、分封制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

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障;

封建自给自足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的需要;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的需要;

法家思想的影响;广大疆域内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6分,答出3点即可)

(2)不同:

从争取资产阶级民主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4分)(答出“从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制发展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同等给分)

(3)本质特征: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分)

(4)经历了从封建君主专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到走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

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在探索和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甚至要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斗争;政治制度建设必须结合本国具体国情,坚持学习借鉴和探索创新相结合;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4分)

27.

(1)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前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

(3分)

(2)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掌握最高的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三个机构既相互独立又互相制约。

(4分)英国的议会是权力的核心,首相、内阁对议会负责。

(4分)

(3)不同:

立法权受皇帝制约;无行政制约权(监督权)。

(4分)

原因:

普鲁士专制传统的影响;资产阶级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