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1048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docx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上半部分资料

游戏:

1、培训师播放图片幻灯片让大家观看,在看的时候不允许交流。

2、半分钟后关闭幻灯片,请几个人来谈谈看到了什么?

3、培训师以举手的方式,对大家的回答做过统计。

随后,打开幻灯片,请大家再次仔细观看,看看能不能看出别的内容?

这次,允许和周围的人交流讨论。

4、一分钟后,再次请大家谈谈自己看到了什么,并以举手的方式统计各个答案的支持率。

培训师的引导: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其实是一张双关图。

图中的内容:

刚才我做了两次调查,大多数人前后两次看到的内容是相同的。

也就是说: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盲点。

在这个游戏中,视觉上的盲点和大家开了个玩笑。

在工作和生活中,每个人看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角度,解决问题时都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方法。

在今天的培训中,我有个小小的请求,请求各位能够将自己过去的应验放下,以空杯的心态来面对学习。

就像在看这幅图画的时候,暂时将自己的角度放下,以开放的心态来看看另外一种可能。

我相信,在培训课程结束后,每个人都将获得新的观念、新的方法、新的技能。

(如果大家愿意积极配合我,以空杯的心态来学习,那么请用热烈的掌声告诉我。

形式:

先以个人形式,之后再以5人的小组形式完成

类型:

团队建设

时间:

30分钟

材料及场地:

迷失丛林工作表及专家意见表,教室及会议室

适用对象:

所有学员

活动目的:

通过具体活动来说明,团队的智慧高于个人智慧的平均组合,只要学会运用团队工作方法,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操作程序

1、培训师把“迷失丛林”工作表发给每一位学员,而后讲下面一段故事:

你是一名飞行员,但你驾驶的飞机在飞越非洲丛林上空时飞机突然失事,这时你必须跳伞。

与你们一起落在非洲丛林中有14样物品,这时你们必须为生存作出一些决定。

2、在14样物品中,先以个人形式把14样物品以重要顺序排列出来,把答案写在第一栏。

3、当大家都完成之后,培训师把全班学员分为5人一组,让他们开始进行讨论,以小组形式把14样物品重新按重要顺序再排列把答案写在工作表的第二栏,讨论时间为20分钟。

4、当小组完成之后,培训师把专家意见表发给每个小组,小组成员将把专家意见转入第三栏。

5、用第三栏减第一栏,取绝对值得出第四栏,用第三栏减第二栏得出第五栏,把第四栏累加起来得出一个个人得分,第五栏累计起来得出小组得分。

6、培训师把每个小组的分数情况记录在白板上,用于分析:

小组

全组个人得分

团队得分

平均分

1

 

 

 

2

 

 

 

3

 

 

 

4

 

 

 

7、培训师在分析时主要掌握两个关键的地方:

1)找出团队得分低于平均分的小组进行分析,说明团队工作的效果(1+1大于2);

2)找出个人得分最接近团队得分的小组及个人,说明该个人的意见对小组的影响力。

有关讨论:

1、你对团队工作方法是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2、你的小组是否有出现意见垄断的现象,为什么?

3、你所在的小组是以什么方法达成共识的?

物品清单

1个人顺序

2小组顺序

3专家排列

个人和专家比较(3-1)

小组与专家比较(3-2)

1

药箱

 

 

 

 

 

 

2

手提收音机

 

 

 

 

 

 

3

打火机

 

 

 

 

 

 

4

三只高尔夫球杆

 

 

 

 

 

 

5

七个大的绿的垃圾袋

 

 

 

 

 

 

6

指南针

 

 

 

 

 

 

7

蜡烛

 

 

 

 

 

 

8

手枪

 

 

 

 

 

 

9

药箱一瓶驱虫剂

 

 

 

 

 

 

10

大砍刀

 

 

 

 

 

 

11

蛇咬药箱

 

 

 

 

 

 

12

一盒轻便食物

 

 

 

 

 

 

13

一张防水毛毯

 

 

 

 

 

 

14

一个热水瓶

 

 

 

 

 

 

第6步:

计算个人得分(第4步总和)

第7步:

计算团队得分(第5步总和)

第8步:

统计小组中最低个人得分

第9步:

计算个人得分低于团队得分的总和

第10步:

计算个人得分的平均数

专家选择

药箱6 手提收音机13  打火机2  3支高尔夫球杆11  7个大绿色垃圾袋7 指南针(罗盘)14  蜡烛3  手枪12  一瓶驱虫剂5  大砍刀1  蛇咬药箱10  一盒轻便食物8  一张防水毛毯4  一个热水瓶9

提升员工从优秀到卓越的7堂课

第一章创造高效益,做企业期望的员工

1、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在《圣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优秀员工就是那“有余”的人,从表面上看,他们比平庸者拥有“有余”的智慧、能力和机遇。

但实际情况是,他们之所以拥有这种“有余”,是因为他们能在没有“主人”命令的情况下,主动把5000塔拉变成1万塔拉,主动挖掘自身潜能,从而慢慢拉开了与平庸者的距离。

由此可见,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都可以出色地完成工作。

这也是优秀员工之所以优秀、之所以绩效高的最根本的原因。

积极主动落实到现实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主动熟悉公司的一切

不等代命令

工作时不要闲下来

主动做分外的事

比尔在沃尔玛零售店工作时,一直自我感觉良好。

因为他总能很快的做完经理布置的任务。

一天,经理让比尔把大客户的购物款纪录下来,比尔很快就做完了,然后便于别的同事闲聊。

这时,经理走了过来,扫视了一下周围,然后看了一眼比尔。

接下来经理一语不发第开始整理那批已经订出的货物,然后又把购物车清理干净。

这件事深深震动了比尔,他瞬间发现自己一直以来是多么的愚蠢,他明白了一个人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还应该主动地再多做一些,哪怕领导没有要求你这么做。

这一观念的改变,使比尔更加努力地工作,他由此学到了更多的东西,工作能力突飞猛进,最终比尔成了加州分公司的副总。

2、时下公司老板要找的人

主动改进

主动请愿

主动犯错

“工作过分完美反而不美。

”这句话乍听荒诞之极,其实大有文章。

假如你刻意逃避错误,总想把工作做得完美,这说明你很可能按常规做事,墨守成规,缺乏新的创意。

在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做事流于保守的员工绝非公司所需,对经理而言,这类员工充其量只能作为“垫底”的,让经理放心,但绝不会令经理欣赏。

主动提建议

主动负责

现在,在企业里。

老板越来越需要那些敢作敢当,勇于承担责任的员工。

因为,在现代化社会里,责任感是很重要的,不论对于家庭、公司、社交圈子,都是如此。

它意味着专注和忠诚。

“我警告我们公司的人,”美国塞文事务机器公司前董事长保罗·查来普说:

“如果有谁说:

‘那不是我的错,那是他(其他的同事)的责任’,被我听到的话,我就开除他,因为说这话的人显然对我们公司没有足够兴趣――如果你愿意,站在那儿,眼睁睁的看着一个2岁大的小孩单独在码头边上玩耍,我不容许你这样做的,你必须跑过去保护那2岁的小孩才行。

“同样地,不论是不是你的责任,只要关系到我们公司利益,你都毫不犹豫的加以维护。

因为,如果一个员工要想得到提升,任何一件事都是他的责任。

如果你想使上司相信你是个可造之才,最好、最快的方法,莫过于积极寻找并抓牢促进公司利益的机会,哪怕不关你的责任,你也要这么做。

”由此可见,老板心目中的员工,个个都应该是负责任的人。

只有主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公司和老板负责、对客户负责的人,才是老板心目中良好的公司人。

主动进取

微软招聘时,颇为青睐一种“聪明人”。

这种“聪明人”,并非在招聘时就已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而是一个积极进去的“学习快手”一个会在短时间内,主动学习更多的有关工作范围知识的人,一个不单纯依赖公司培训,主动提高自身技能的人。

3、把精力放在最具“生产力”的事情上

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一位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将6只蜜蜂和6只苍蝇放入一个玻璃瓶中,然后将瓶子平放,瓶底朝向光亮。

结果发现:

蜜蜂反复朝有光亮的一方飞去,想在瓶底找到出口,一直到它们力竭倒下或饿死。

苍蝇一开始也朝有光亮的底部飞去,然而几次碰壁后就改变了方法,开始试着朝各种不同的方向飞。

结果,不到10分钟都从瓶口逃了出去。

方法决定成功,方法决定效率,方法决定速度。

张强是某食品公司的业务员,在工作的第一个月,张强仅挣了800元。

张强很气恼:

“我也很努力,为什么别人都能挣那么多,而我却这么少?

”分析销售图表后,张强发现他的80%的业绩源自于他的20%的客户,但是他却对所有的客户花费了同样的时间。

张强恍然大悟,拍着脑袋直喊“笨”。

第二个月工作开始后,张强把手中最不活跃的26位客户搁到最后,把80%的精力集中到最有希望的20%的客户身上,到第二个月底,张强赚到的钱是第一个月的5倍。

“分轻重缓急,设计优先顺序”这是2080定律的精髓。

4、一切以业绩为导向

一个成功学家曾聘用2名年轻女孩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信件,薪水与相关工作人员相同,两个女孩均忠心耿耿。

但其中一个虽忠心有余,却粗心、懒惰、能力不足,就连分内之事也常常不能做好,结果遭解雇。

另外一个女孩却常不计报酬地干一些并非自己分内的工作――譬如,替老板给读者回信等等。

她认真研究成功学家的语言风格,以至于这些回信和老板自己写的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

她一直坚持这样做,并不在意老板是否注意到自己的努力。

终于有一天,成功学家的秘书因故辞职,在挑选何时人选时,老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这个女孩。

故事并没有结束。

这位女孩能力如此优秀,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其他故事纷纷提供更好的职位邀请她加盟。

为了挽留她,成功学家多次提高她的薪水,与当初当一名普通速记员时相比,已经高出了4倍。

尽管如此,做老板的仍深感“物超所值”,其出色的业绩远非提高4倍的薪水所能匹配的。

5、主动创新,主动改变

和尚卖梳子的故事……

“今天我们应该在哪里改进我们的工作?

如果你能在工作中把这句话当做自己的格言,它就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当你随时随地地要求自己不断进步,你的工作能力就会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学习是改变的前提

王宇大学毕业到一家外贸公司打工,每月仅挣800元左右,因兄弟姐妹都在上学,还要贴补家用。

但是,他不甘心就这样工作下去,每天都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想办法充实自己,努力改变工作的境况。

经过几个星期的观察后,他注意到主管每次总要认真检查那些进口商品的账单。

由于那些账单用的都是法文和德文,他便开始在每天上班的过程中仔细研究那些账单,并努力学习法文和德文。

有一天,他看到主管十分疲惫和厌倦,就主动要求帮助主管检查。

由于他干的非常出色,以后的账单就由他接手了。

过了几个月,他被叫到一间办公室接受一个部门经理的面试。

他感到困惑,因为自己目前的职业是部门中最低的,而且加入公司的时间也不长,于是他便问经理为何选自己当接班人,经理说:

“我在这个行业里干了30年,根据我的观察,你是唯一一个每天都在要求自己进步,不断在工作中改变自己,以适应工作要求的人。

我一直想物色一个像你这样的助手。

因为这项工作所涉及的面广,工作比较繁杂,需要的知识很庞杂,对工作的适应能力要求也特别高。

我们选择了你,认为你是一个十分合适的人选,我们相信这一选择没有错。

”尽管王宇对这项业务还一窍不通,但是凭着对工作不断钻研、学习的精神,他的能力不断提高。

半年后,他已经完全胜任这项工作了。

一年后,他接替了经理的工作,成了这个部门的经理。

6、主动与老板沟通

与老板沟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与老板沟通越简洁越好

沟通时老板和员工是对等的

用聆听开创沟通新局面

贬低别人不能抬高自己

用知识说服你的老板

7、员工必须做到的事情

热忱服务于顾客

协助同事工作

妥善解决问题

及时给老板提建议

用创新叩开成功之门

第二章该做的事马上去做,做到位

1、你为什么还不是优秀的员工

在职场沉浮多年,早能驾轻就熟地应对工作了,好像该做的事都做了,可你为什么还不是优秀的员工?

明天的优秀,则决定于今天的训练和培养。

勤奋是优秀必不可少的工具

曾有记者问李嘉诚其成功的秘诀,李嘉诚讲了一则故事:

69岁的日本“推销之神”原一平在一次演讲会上,当有人问他推销的秘诀时,他当场脱掉鞋袜,将提问的记者请上台,说:

“请您摸摸我的脚板。

提问者摸了摸,十分惊讶地说:

“您脚板上的老茧好厚呀!

原一平说:

“因为我走的路比别人多,跑的比别人勤。

提问者略一沉思,顿然醒悟。

李嘉诚讲完故事后,微笑着说:

“我没有资格让你来摸我的脚板,但我可以告诉你,我脚底的老茧也很厚。

敬业是优秀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你可以试着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你是否非常了解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

2)、你是否仔细阅读过相关的资料,以提升你的工作能力,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优秀的业绩依靠坚强的自信

2、没有万事俱备的时候

一天,6岁的王安外出玩耍,发现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

他决定带回家喂养。

走到家门口,忽然想起未经妈妈允许。

他便把小麻雀放在门口后,进屋请求妈妈。

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妈妈答应了。

但是,当王安兴奋的跑到门口时,小麻雀已经不见了,看到的是一只意犹未尽的黑猫。

“万事俱备”固然可以降低你的出错率,但致命的是,它会让你失去成功的机遇。

企盼“万事俱备”后再行动,你的工作也许没有“开始”。

世间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

“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词。

3、做好每一件小事

做好小事是每个员工的责任

有一家学校招聘教师,经过一轮竞争之后,剩下几位应聘者,校方决定通过试讲从他们中选择一位。

······

阿基勃特是美国标准石油告诉的一名小职员,他每次出差时,······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后,阿基勃特成为第二任董事长······

小事到位,工作才能完美

有这么一则故事。

在开学的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

“今天你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

”······

“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

”这是许多人的心态。

但是正如例中所表述的,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

很少很少。

如果你留心观察身边的优秀员工,就会发现他们在开始的时候也与你一样,做着同样的小事,惟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而不尽心尽力、全力以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

4、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5、最理想的任务完成期是昨天

某公司老板要赴海外公干,且要在一个国际性的商务会议上发表演说。

他身边的几名要员于是忙得头昏眼花,要把他赴洋公干所需的各种物件都准备妥当,包括演讲稿在内。

在该老板赴洋的那天早晨,各部门主管也来送机。

有人问其中一个部门主管:

“你负责的文件打好了没有?

对方睁着惺忪的眼睛,道:

“今早只睡了4个小时,我熬不住睡去了。

反正我负责的文件是以英文撰写的,老板看不懂英文,在飞机上不可能复读一遍。

待他上飞机后,我回公司去把文件打好,再以电讯传过去就行了。

谁知转眼之间,老板驾到。

第一件事就问这位主管:

“你负责预备的那份文件和数据呢?

”这位主管按他的想法回答了老板.老板闻言,脸色大变:

“怎么会这样?

我已计划好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与同行的外籍顾问研究一下自己的报告和数据,别白白浪费坐飞机的时间呢!

天!

这位主管的脸色一片惨白.

成功的人士都会谨记工作期限,并清晰的明白,在所有老板的心目中,最理想的任务完成日期是:

昨天。

6、高效率地利用时间

吞噬你时间的琐碎事情:

打太多的电话

上班时间吃早餐

上班时间谈论私人事件

花太多的时间计较细枝末节

所读的东西没有任何信息,也没有给予任何启发

在应该着手进行下一项工作的时候,却往往停下来对别人解释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把上班时间拿来做白日梦

在不重要或不值得做的事情上,投注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拜访太多的朋友,且拜访时间太久

······

凡事分轻重缓急,设计优先顺序是时间管理的精髓。

第一、急迫而重要的,非尽快解决不可。

如:

方案的制定。

第二、重要但不急迫的。

虽然没有设定期限,但早点完成,可以减轻工作负担,增加工作表现。

如:

工作的长远规划。

第三、急迫而不重要的。

第四、既不急迫又不重要的。

如:

“鸡毛蒜皮”的小事。

应该用80%的时间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

预先规划

如:

工作日志的制定,周计划和月计划的制定都可以有效的利用时间。

大家一定要记住:

善于抓住点点滴滴的时间进行工作,工作中有计划、有重点、高效率。

7、勇于挑战“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西方有句名言: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不管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潜能的画地为牢,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化为有限的成就。

第三章融入团队,成为故事必不可少的人

1、任何成就都来自团队协作

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三只小狼狗一同围追一匹大斑马。

面对身材高达的斑马,三只两尺多长的小狼狗一拥而上,一条小狼狗咬住斑马的尾巴,一只小狼狗咬住斑马的鼻子,无论斑马怎么挣扎反抗,这两只小狼狗都死死咬住不放,当斑马前后受敌、疼痛难忍时,一只小狼狗就开始啃它的腿,终于,斑马支撑不住倒在了地上。

一匹大斑马就这样被三只小狼狗吃掉了。

三只小狼狗之所以能够击败大斑马,不仅由于它们自身的优秀,还在于它们组成了一支优秀的团队,并分工协作,致力于共同的目标。

认清团队精神,实现自我超越

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已不再是单独的个体之间的斗争,而是团队与团队的竞争、组织与组织的竞争,任何困难的克服和挫折的平复,都不能仅凭一个人的勇敢和力量,而必须依靠整个团队。

有一位英国科学家把一盘点燃的蚁香放进蚁巢里。

开始,巢中的蚂蚁惊慌万状,过了十几分钟后,便有蚂蚁向火冲去,对着点燃的蚁香,喷射自己的蚁酸。

由于一只蚂蚁能射出的蚁酸量十分有限,所以很多“勇士”葬身火海。

但是,“勇士”们的牺牲并没有吓退蚁群,相反,又有更多的蚂蚁投入“战斗”之中,它们前赴后继,几分钟便将火扑灭了。

活下来的蚂蚁将战友们的尸体移送到附近的一块墓地,盖上薄土安葬了。

过了一段时间,这位科学家又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到了那个蚁巢里。

虽然这一次的“火灾”更大,但是蚂蚁已经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它们很快便协同在一起,有条不紊地作战,不到一分钟,烛火便扑灭了,而蚂蚁无一殉难。

从蚂蚁扑火的试验中可以看出,个体的力量是很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则可以实现个人难以达成的目标。

那么究竟什么是团队精神呢?

很多人认为团队精神就是与别人一起去做某件事。

事实上,这种认识太过肤浅和狭隘了。

正是因为对团队精神的肤浅理解,使得很多标榜自己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并未取得真正的成功。

团队精神的核心是无私和奉献精神,是主动负责的意识,是与人和谐相处、充分沟通、交流意见的智慧。

它不是简单地与人说话,与人共同做事,而是不计较个人利益,只重团队整体的奉献精神。

最能体现团队精神的真正内涵的莫过于登上运动。

······

去掉愚蠢的“个人英雄主义”

个人英雄主义是团队合作的大敌。

小张是一家营销公司的营销员。

他所在的部门曾经因为团队精神而创造过奇迹,而且部门中每一个人的业务成绩都特别突出。

后来,这种和谐而又融洽的合作分为被小张破坏了。

原来,公司的高层把一项重要的项目安排给小张所在的部门,小张的主管反复斟酌考虑,犹豫不决,最终没有拿出一个可行的工作方案。

而小张则认为自己对这个项目有十分周详而又容易操作的方案。

为了表现自己,他没有与主管商量,更没有贡献出自己的方案,而是越过他,直接向总经理说明自己愿意承担这项任务,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他的这种做法严重地伤害了部门经理,破坏了团结精神。

结果,当总经理安排他与部门经理共同操作这个项目时,两个人在工作上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产生了重大的分歧,导致团队中出现分裂,项目最终流产了。

2、集思广益,听取他人的建议

19世纪50年代,在美国旧金山掀起了一股淘金热。

有一个叫李威·施特劳斯的年轻人,放弃了自己的文职工作,随着两个哥哥来到旧金山,开了一家杂货店。

一天,有为淘金工人来到店里购物,对李威说:

“你的帆布包虽然适合我们用,但不如用帆布做成裤子更适合我们穿。

矿工们现状穿的工装裤都是棉布做的,很容易磨破。

若改用帆布,就结实耐用了。

······

3、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

你知道一般人才与顶尖人才的真正区别在哪里吗?

哈佛大学商学院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发现:

在事业有成的人士中,26%靠工作能力,5%靠关系,而人际关系好占了69%。

丰富的人际资源可使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案例:

柯力和维特都受雇于一家管理公司,这天,他们同时接受了一项任务,为一家生物公司写一份管理报告,以获得一份50万元的合同。

正因为如此重要,公司才安排他们两个人同时写,以从中选优,或者把两人的报告中的精华结合起来,打造一份出色的报告。

柯力接受任务后,表现得很轻松,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由于时间紧,柯力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收集到尽可能多的那家生物公司所使用签定过程的信息。

他想起了以前的一位同事,她现在已去了一家非常著名的公司工作,她应该认识负责生物产品签定的科学家。

于是马上拨通了同事的电话。

果然不出所料,同事把他介绍给了那位科学家。

他虚心向科学家请教。

对方也很乐意向他提供他所需要的信息,并立即通过互联网传给他。

仅仅通了一个电话,仅仅一封电子邮件,柯力便获得了报告中所需要的关键信息。

而维波又是怎么做的呢?

维波接受任务后,发现所需要的信息大多没有着落,不免有些着急。

想来想去,最后把问题交给了电子公告牌。

结果第二天,有40位专家等着回答他的问题。

这些专家们相互之间有些矛盾,答案自然也不相同。

他不知道谁的答案正确,因为他无从判断这些答案的质量。

他被这些复杂的信息压垮了,却不能找到真正需要的东西。

最后完成的报告自然不如柯力的优秀。

一个人一旦踏入职场,光有主动性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把事情做好,还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网络。

因为你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无法完成所有任务,你必须知道谁懂得你未知的信息。

即使优秀的工作者,也需要一个庞大的专家体系来帮助他完成工作。

职业受挫源于人脉竞争力太弱

在台湾证券投资领域,杨耀宇可是个知名人士,他将人脉竞争力发挥到了极致。

他曾是统一集团的副总,退出后做了一名财务顾问,并兼任五家电子公司的董事。

根据测算,他的身价应该有5亿元台币之高。

为什么一个不起眼的乡下小孩到台北打拼能快速积累这么多财富?

杨耀宇自己解释说:

“有时候,一个电话抵得上十分研究报告。

我的人脉网络遍及各个领域,上千万条,数也数不清。

如果不注意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你可能就会陷入劳而无功的境地。

小静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公司工作,她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工作,展现出超人的工作能力,必然能够做出一番事业来,获得重用并步步高升。

可是一年过去了,小静虽表现出了出色的工作能力,但调薪比例很低,并不比那些表现一般的同事高,职位也没有得到晋升。

小静很不服气,工作起来更加努力了。

她认为总有一天上司会看到她的能力与才华,成功之日也离她不远了。

但是,又一年过去了,小静还是在原地停留。

相反,与她同时进公司的同事已经是独当一面的主管了,薪水也比小静高出许多,小静终于忍不住,向公司里唯一与她要好的同事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然而,同事却说:

“不要抱怨了。

你虽然工作非常出色,但与同事的关系没处好,所以才一直得不到重用。

”工作细心、处事粗心的小静,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两年来,只做了别人26%的工作,也难怪总是在不重要的职位上停留。

4、永远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工作

5、做全公司最赚钱的职员

6、只有老板成功了,你才能够成功

7、不断学习是最佳的工作保障

职业专家指出,现状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的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需5年就会变成低薪。

就业竞争加剧是知识折旧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5岁一下的从业人员,职业更新周期是人均一年零四个月。

当10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