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1139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上册作文教案.docx

三上册作文教案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的课余生活

人教版新课标

义务教育

训练重点

第五册第一单元

习作范围宽广,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可以写。

第五册第一单元

多幅图的看图作文。

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共同点: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信心。

2、能按顺序写一段话。

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

这次习作是学生第一次作文,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习作范围宽广,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可写。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2、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调好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建立信心。

教学建议:

1、由于学生是第一次作文,因此我建议教师要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建立习作的信心。

2、习作时,教师提出的要求不要过高,只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即可。

在遣词造句上要求切勿过细。

3、评价时,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4、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玩“比手劲”的游戏或其他的游戏活动。

习作范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在口语交际课里,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现在让我们把它记下来好吗?

怎么记呢?

不着急,先来读一读习作要求。

  二、说一说

1、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1)读一读习作要求,同组讨论习作要求的范围。

  

(2)可把自己想写的先跟大伙说说,互相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

  

(1)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到过什么地方,见到了什么。

  

(2)你感到最高兴的事,最有意义的事或你愿意写下来的其它事,比如,你参加了什么比赛,什么活动等。

  3、把你最想写下来的课余生活用几句话写下来。

(写的时候可参考屏幕上出示的填空题。

(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我)(干什么)

,(结果)。

4、交流,你最想写的课余生活是什么?

过渡:

同学们真能干!

能用几句话把自己想写的课余生活写得这样清楚,老师相信你们也会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完整的意思。

怎么写?

还是不着急,先来看看人家同学是怎么写的。

三、范文引路,明确写法

1、出示范文一

学游泳

 星期天的下午,爸爸带我去学游泳。

到了游泳馆,王教练先让我们做准备活动,然后教了我们一个动作:

一只手扶住游泳池边,脚蹬池壁,另一只手伸平,然后大口吸气,向前一跳,一种力量把你推过去,力量消失后,双腿就落了下来。

我看完教练的示范动作后,心里七上八下,吓得心都快要跳出来了。

接下来教练让我们一个一个练习,很多人都游得不好。

只有一个我认识的姐姐游得很好,我就向她讨教,她说:

“蹬出去的时候四肢千万别乱动,不然会沉下去的。

”我听了点点头。

该我了,我按照教练的要求摆好姿势,然后大口吸气,向前一跳,勇气十足地游了出去,哇!

太棒了!

我游出去了,我过关了,我好高兴呀!

经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只要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做什么事都会成功的

2、认真读《学游泳》;思考:

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最后的结果。

3、交流,适时板书

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小结: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课余生活写清楚是很重要的。

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远不止是学习什么东西,再来欣赏两篇优秀的习作。

5、屏幕出示《洗碗》和《比手劲》。

学生自主研读。

6、全班交流写法

明确要点:

①习作范围宽广,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可写。

②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一个完整的内容。

三、写一写

    开始写吧!

相信大家都是一名出色的作家。

但在写时要注意:

 1、要把想说的事情写清楚。

   

2、要把话写通顺。

   

第二课时

一、继续作文,教师巡视。

二、赏析评改

1.学生修改完毕后,可以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析。

2.选择少量习作展示、点评。

习作范文:

洗碗

星期天,我正在家看电视,奶奶走过来对我说:

“昌希林,奶奶出去有点事,马上就回来。

你帮我把碗洗干净,好吗?

”我连声答应了。

   

我来到厨房看了看:

“这么多碗啊?

”我首先在脸盆里倒满水,然后往水里挤了一点洗洁精。

接着我学着奶奶的样儿,左手拿碗,右手拿抹布开始洗起碗来。

放了洗洁精这碗好洗极了!

可是一不小心,碗会从我手中逃走。

我用出全身力气,紧紧地把碗捏在手里,生怕它再次逃走。

不一会儿,碗便洗完了。

最后我把脸盆里的碗一个一个地拿出来冲,连冲了三遍,直到自己认为满意了为止。

   

过了一会儿,奶奶回来了。

奶奶看见我把碗洗得这样干净,高兴地说:

“昌希林,你真棒啊!

”我听了奶奶的话,心里甜滋滋的。

  

比手劲

星期四上午的大课间活动上,我们班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比赛——比手劲。

老师请大家自由推荐同学到讲台上去比。

当姚运同学和胡意达同学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全班都笑起来。

这还用比吗?

姚远同学身体健壮通常是坐在最后一个座位的,而胡意达同学身体瘦小通常是坐在第一个座位的。

这时,老师严肃地喊道:

“预备——开始!

”只见姚远同学右手紧紧握住胡意达同学的右手,左手用力地搬住桌子的一边,拼命地朝自己的方向搬去。

胡意达同学微微弯腰,双脚好像钉在了地上,左手很潇洒地放在背后,毫不示弱地使出了全身的力量。

一会儿,胡意达同学的脸红了,耳朵红了,脖子也红了。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喊起来:

“加油!

加油!

”同学们太激动了,有的一边跺脚一边使劲地喊着;有的挥舞着双手使劲地喊着。

在一片激动人心的加油声中,大家亲眼目睹了一个奇迹:

身材瘦小的胡意达赢了!

大家忍不住称赞说:

“胡意达,你真棒!

这次比手劲的比赛真是太精彩了,它会一直留在我的心里。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人教版新课标

义务教育

训练重点

第五册第二单元

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第五册第二单元

多幅图的看图作文。

按情节发展顺序说一段语句通顺的话。

共同点:

1、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习作内容:

选择你熟悉的一个人,写清楚他(她)身上的一件事。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2.初步学习“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作前准备

结合语文实践活动课,开展“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

事先有意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熟悉、喜欢的人物特点的材料,然后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让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为习作作好准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前天,我们在《品德与生活》课中举行“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了解很多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人的特点。

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有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勇敢正直;有的勤劳简朴;有的幽默风趣……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交代任务,选材构思

  1.出示要求

  ◎写一个人的一个特点;

  ◎用一件事来写;

  ◎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选择其中一件事来写,这件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

  ◎想写谁?

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

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3.大组交流

  ◎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有的学生不能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归纳,也可以板书学生所说的特点。

  ◎如何把事情写清楚:

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经过,结果。

在写人物时要多写神情、动作、语言、心里描写。

要大胆地想象。

  三、提供范例,打开思路

  1.朗读学生的优秀习作《我的爸爸》

  让学生边看听思考:

  ①写谁?

人物有什么特点?

  ②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③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

  2.交流归纳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1、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

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

(《我的同桌》《我的榜样》《任性的表妹》)

  2、动草起笔。

教师巡回指导。

  五、修改誊写。

  1、写好后自行修改。

  2、教师面批后,誊写习作。

                     第二教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佳作。

    评议,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二、修改问题较多的习作1篇。

  1、投影展示习作。

  2、评议:

  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如:

格式、标点、词语的运用、句子是否通顺、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叙述是否清楚……

  三、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誊写1遍。

  课后分析:

  三年级时习作的起始阶段,其重要性可见非同一般。

所以在教学之前举行了“我来夸一夸”时为了降低孩子写作的难度,在教学中以学生的习作作为范例,可以增添孩子写作的兴趣,也使孩子除却对作文对惧怕心理,还可以让孩子撰写作文时“有路可寻”。

从孩子对作文反馈来讲,学生能简单把事情叙述清楚,但写得生动的为数不多,特别是习作的格式,标点的使用上正确率有待提高。

故我十分重视习作的讲评,批改讲评之后再让孩子把作文修改撰写,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万事开头难”之后定会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习作范文

我的爸爸

从小一直是爸爸带我,爸爸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有时发起火来我真的很害怕。

我知道爸爸都是为了我好。

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在学校和同学做游戏时把眼角碰破了,鲜血泊泊地往外流。

爸爸接到老师的电话马上赶到医院,听到我的哭声,看到我的伤口,他只是严肃地说:

“怎么这样不小心?

这么点伤需要这样哭吗?

”但是他又很仔细地向医生询问有关的注意事项,得知我的伤口不要紧的时候,他的神情一下子轻松起来。

我在缝针的时候,我边哭还不忘一边偷看我爸爸,我看到爸爸的眼泪都快出来了,只是他一直强忍着。

回家的路上,爸爸背着我,我趴在爸爸的背上,爸爸的肩膀很宽很厚,让我感到特别安全。

爸爸的背,温暖的背,我爱我的爸爸!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看图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人教版新课标

义务教育

训练重点

第五册第三单元

看图写一幅秋天的图画

第五册第三单元

看单幅图写一段话。

语句通顺连贯。

共同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把内容写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准备一幅有关秋天的图画。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

说说理由。

学生自由交流。

  师小结:

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

秋天给我们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是吗?

二、说秋天——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小组交流。

  师:

请大家把你们心中的秋天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2、集体交流。

  

(1)指名带着自己的画上台描绘秋天,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师:

听了这位同学描绘的秋天,你们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说)

  生:

他说秋天里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多美呀!

  师:

你听得可真认真!

是呀,刚才那位同学注意用上了咱平时课文中积累的词句来说秋天,他多会学习呀!

(随机板书:

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2)再找一人描绘秋天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

他观察的多仔细呀!

不仅说出美丽的景象,还体会到了秋收时人们的喜悦。

这就说描写秋天时不仅可以写秋景,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人(随机板书:

景、人)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

  教师抓住学生发言。

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例如,描写秋天的文章里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事情以及秋天带给我们的欢乐。

  3教师小结,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孩子特能干,关于秋天,可以有这么多不同的感受,现在我们要把这幅秋天的图画清楚地写下来,有信心吗?

不着急,我们先来学习一位同学的优秀习作。

三、范文引路,明确写法

1、出示图画及其范文

菊花

走进公园,五颜六色的菊花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有紫红的,金黄的,雪白的……看起来漂亮极了!

看,那名叫“小晶”的白菊,它洁白如雪,摸上去滑滑的,嫩嫩的,像婴儿的皮肤。

“绿牡丹”这品种,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它在阳光下绿得发亮。

“一品黄”的黄菊在地里欣然怒放,向游客展示最迷人的微笑。

紫菊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在那里悄悄地开放。

最吸引人的是“紫气东来”,像节日的礼花,光彩夺目,使得大家忍不住要和它合影留念。

公园里的菊花争奇斗艳,芬芳迷人,我们都陶醉了!

2、阅读思考,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3、交流,明确写法:

①善于使用平时积累的词句。

②想象合理,句子通顺,内容清楚。

四、写一写

 1.根据自己的画和描述写一段话。

2.同桌相互交流所写的,并相互提出意见。

  3.自行修改

 

第二课时

 

一、交流、欣赏

   1.抽生上台读,大家评价

   2.佳作欣赏,大家点评写得好的地方。

   3.自己再次修改。

   4.把话读给你喜欢的同学或老师听。

  二、作业

   1.誊写

   2.家长写出评价。

   3.把画和话贴在教室的墙上。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一则观察日记

人教版新课标

义务教育

训练重点

第五册第四单元

写一则观察日记

第五册第四单元

按时间顺序写一段话。

语句通顺连贯。

共同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把内容写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材简析

这次习作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让学生交流已写的观察日记,在此基础上再写一则观察日记。

低年级时,学生已经学写过日记,观察日记也是日记的一种,没有特别的格式要求。

本次写观察日记,可以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最感兴趣、最想写的内容,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写完后,要组织学生互相读一读,并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师要通过这次习作,继续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习作要求:

1、写一则观察日记,写出自己观察中最感兴趣`自己最想写的

2、做到格式正确,内容有新鲜感。

3、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有些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写日记的习惯,会把观察到的事物写进了日记里,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也交流了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孩子们的发现真是神奇美妙。

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我们写好的日记,听听同学的意见。

(范文附在下面。

2、学生交流,评议,学习别人的优点。

优点:

格式正确,观察仔细,语句通顺,内容有序清楚。

二、说一说,拓展思路。

1、在口语交际中,在同学的日记里,我们发现好多同学在观察中都有新发现。

也许你有更多的发现要想说。

2、学生讨论交流:

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你准备写哪些内容?

提示:

可以是可爱的小动物,可以是有趣的植物,美丽的风景,也可以是你心爱的物品……可以说它的形状`颜色,也可以说它的动作`姿态……

把你准备介绍的事物描述给同学听。

三、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自主修改

1、学生放声朗读,检查修改。

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2、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二、欣赏评议

1、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2、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三、誊写作文,注意格式,字迹工整。

 

习作范文

 

范文一

5月20日星期五天气:

多云

今天,我发现学校的花坛里有许多小蜗牛,它们在那里慢慢地爬着,十分有趣。

我挑中了几只小蜗牛,把它们轻轻地放在手心上。

我仔细观察,发现蜗牛的壳是黄褐色的,还挺有光泽,它的土黄色的半透明的身子富有弹性。

再仔细看,蜗牛的头上有一对长触角,上面长着它的小眼睛,它小小的嘴巴上方还有一对短一点的小触角,它还有一个可爱的小尾巴呢!

你如果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它会全身缩到壳里去。

范文二

6月10日星期六天气:

我们家里一盆米兰,我很喜欢它。

米兰的茎是墨绿色的,茎上长着三种颜色的叶子:

深绿色、翠绿色和嫩绿色。

去年的老叶是深绿色,今年长出的新叶是翠绿色和嫩绿色。

它们的叶子不是很宽大,就像我的小指尖一样大小。

在阳光的照耀下,翠绿色和嫩绿色的叶子就闪闪发亮。

米兰的花很小,花蕾藏在叶子的下面,风一吹,就飘出淡淡的香味。

米兰刚长出来的花骨朵是绿色的,像芝麻一样大,完全开放的时候就变成了黄色的。

米兰的花香是多么清新啊,每天晚上都陪伴着我进入甜美的梦乡。

我爱米兰花。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人教版新课标

义务教育

训练重点

第五册第五单元

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第五册第五单元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一段话。

有顺序地写一段话。

共同点:

1、有顺序地写一段话。

2、语句通顺,让别人读得明白。

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的作文要求是: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

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把它们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

写完后,大家交流交流,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学习目标

  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主题,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习作准备:

教师要收集大量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资料并给学生分好小组,让每个小组有一个研究内容。

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

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提示:

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二、明确习作任务

这节课我们要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

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三、范文引路,学习写法

1、出示范文

范文一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结

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其中有:

龙井茶、剪纸、中国书法、国画等,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中国结。

我喜欢中国结的原因有六个。

第一是中国结的颜色很多,比如:

红色、蓝色、黄色……

第二是中国结的每一个结都用一根线编织而成。

  第三是中国结有着久远的年代。

  第四是中国结的种类也很多,比如:

同心结、鱼结、金钱结等等。

  第五是中国结是代表吉祥如意、年年有余的,所以我喜欢中国结。

  第六是中国结可以记事,比如:

某某看了一页书,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如果看了5页书,就在绳子上打五个结。

  中国结还有其他用途呢!

中国结可当装饰品,在挂钩上、枕头上、香袋上。

小的中国结挂在小灵通上,大的挂墙上,使人感觉很漂亮、很快乐。

  中国结体现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手巧、聪明、才干和智慧,是我国宝贵的遗产。

 

范文二

风筝的故事

听说最早风筝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战争,当然也是为了救人。

北魏梁武帝被叛军围困在台城跑不掉了,想出用风筝送求救信。

说起风筝,最壮观的可不是几百米长的龙头蜈蚣风筝啦,你猜24个小时都猜不出来,那就是著名典故“四面楚歌”里的一个场景:

汉将张良放起了一个大风筝,让人坐在上面,指挥全军唱起了敌军的家乡小调,把项羽唱败了——这场面绝对是震撼人心!

从唐朝中期开始,风筝逐渐娱乐化了。

在今天,春天放风筝的习俗已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

风筝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之一了。

现在风筝的式样变得各式各样,有的像蝴蝶,有的像金鱼,有的像燕子,还有的像老鹰,很多很多。

我在上海东方绿舟还看见过电动风筝,飞得又高又稳,能长时间不落地呢!

放风筝,对我们小朋友来说,简简单单,就是跟春天亲密接触,我们牵着风筝迎着春风奔跑,披着一身春天的阳光。

看着风筝飞上了蓝天,我觉得自己好像也变成一只风筝,在湛蓝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2、阅读思考,这两篇习作给了我们怎样的启发?

3、交流。

①选择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内容,例如:

剪纸、书法等

②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③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

四、写一写

学生根据自己的材料起草作文,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自主修改

1、学生自由朗读自己的习作,检查语句是否通顺。

2、学生相互阅读习作,检查习作是否可以读得懂。

二、欣赏评议

1、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2、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三、课外延伸

评选出优秀习作,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写一个吸引人的地方

人教版新课标

义务教育

训练重点

第五册第六单元

写一个吸引人的地方

第五册第六单元

写一件好事

将经过写详细,写具体。

共同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2、把内容写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去过的地方,也可以是自己想去的地方。

关键是要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把这个地方的景物写清楚写具体。

基于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还不能把景物说得具体生动,因此设想以幻灯片的形式交给他们回忆的方法,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完成一篇看图写景的习作,然后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自由选择,写一个吸引人的地方。

教学目标

1、把一个地方的景物写具体写清楚。

2、要写清楚景物的特点。

3、写好后,读一读,改一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习作范文

 

第一课时

 一、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

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

可是怎么写呢?

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二、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1、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

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

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2、景物很吸引人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刻的语句。

三、习作指导(《秋游公园》)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图说一说美丽的风景。

(一)片断细说

1、秋天菊花图

鼓励学生用上已积累的词句把菊花说美了。

提示:

要有顺序,例如:

可以按从近到远的顺序。

2、秋天枫叶图

要求学生努力地用上已积累的词句。

3、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景物写下来。

(二)片断交流

1、抽生上台读,大家评价

   2、佳作欣赏,大家点评写得好的地方。

   3.、自己再次修改。

   4.、把话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