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1149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docx

《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docx

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场会经验交流材料

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现

场会议经验交流材料之一

创新机制深化改革

努力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合水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07所,其中小学94所,教学点62个,占学校总数的75%。

小学教职工1125名,在校小学生19502名,分别占全县教师和学生总数的58%和61%。

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促进全县小学教育均衡发展。

现就我们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以创新管理体制为抓手,不断加强学区建设

体制创新是永葆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00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抢抓国家、省、市加强基础教育和农村教育工作的历史机遇,把建立“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作为解决“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下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的治本之策。

立足县情,广泛调研,科学决策,不断完善,建立了由乡镇中心小学校长负责管理辖区内小学教育工作的新体制,实现了人权、财权在乡镇区域内相对统一,确保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转。

一是改革管理体制。

按照“理顺体制,整合资源,降低重心,减员增效”的工作思路,2002年撤销了乡镇教委,其管理职能由乡镇中心小学承担。

为每个乡镇中心小学增加了2名编制。

乡镇中心小学设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报账员各1名。

中心小学校长兼学区主任,全面负责本乡(镇)小学管理工作,副校长主管中心小学并参与全乡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督查指导,其它班子成员分别负责全乡小学相应业务工作,建立了由县教育局直管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2003年,针对小学管理体制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召开了全县小学管理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捆绑管理”思路,即县局工作人员与所联乡校捆绑、乡镇中心小学与所属完小及村学捆绑、完小与所属村学捆绑,捆绑者同考核、同奖惩。

新的管理体制的建立,压缩了人员编制,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管理重心,避免了旧体制财权、人权、事权分离的现状,提高了管理效能,有效地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公推公选校长。

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为了配好校长,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办好学校,我们根据《合水县中小学校长公推公选实施意见》,从2002年起,打破地域限制和身份界限,按照“个人报名、资格审查、演讲答辩、民主测评、业绩考核、综合评定、审查聘任”等程序,对全县所有中心小学校长进行了公推公选,23名理念新、懂教育、会管理、善协调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走上了小学领导岗位。

中心小学其他班子成员由校长按照年龄结构合理、学科教学突出、个性特长互补、诚实正直敬业等原则直接考察提名,报县教育局发文任命。

校长任用机制的革新,使校长负责制真正得到落实。

同时,强化乡镇中心小学对乡域小学教育资源的统筹管理职能,实现了“四个统一”,即乡镇所有小学和幼儿园由中心小学统一管理,乡镇所有完小、幼儿园校(园)长的选拔配备和教师的聘任配置由中心小学统一负责,乡镇小学办学经费由中心小学统一安排,乡镇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由中心小学统一组织,活动所需经费按所属各校可用经费总额的5%提取。

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为使中心小学班子成员在岗有压力,干事有动力,奋斗有目标,我们从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入手,用考核促进工作落实,用考核激励干事创业。

一方面,实行校长岗位津贴定等发放制。

每年县财政部门根据校长所在乡校办学规模大小,按照每月60至80元不等的标准将校长岗位津贴列入县财政预算,年终由县教育局根据《合水县中小学校长年度工作考核办法》,对乡镇中心小学以上校长进行全面考核评价,排名定等,绩酬挂钩,落实兑现校长津贴,近三年共兑付校长津贴12万元,其中小学校长津贴5.4万元,有效地调动了校长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任期目标落实差、群众满意率低的校长重新公选,并根据《合水县中小学领导班子成员工作考核办法》,对学校其它班子成员从履行岗位职责和落实联片包校责任等方面考核,对工作不称职者坚决予以调整。

另一方面,按照“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利益共享”的一体化捆绑策略,并从今秋开学起,推行县制小学与乡镇一所六年制学校捆绑管理考核试点,努力构建教育共同体,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二、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主线,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科学高效的教育管理是提高办学水平的根本保证。

我们坚持县、乡、校三层齐动,督导、教研、基教三轮驱动的内部管理模式,努力走管理强教之路。

建立管理长效机制。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了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形势、新要求的《合水县普通中小学管理规程》、《合水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合水县中小学督导评估方案》、《合水县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合水县中小学幼儿园“四制”改革方案》、《合水县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及考核办法》、《合水县中心小学管理职能》、《合水县教师职称评聘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合水县初中小学学籍管理暂行规定》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坚持宏观管理与微观管理相结合,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制度规范与政策激励相结合,综合评价与单项考核相结合,以落实促发展,以完善求创新。

近三年,共兑现中小学教学质量奖金16.1万元。

同时建立了教育行风评议制度,聘请了34名教育行风评议员,引进社会监督评议学校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管理活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不断完善教育督导制度,按照“立足实际,重心下移,帮扶指导,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创新督导方式,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在评价标准上,由一把尺子向多把尺子转变;在评价内容上,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在评价方式上,由综合向专项转变。

近三年来对全县156所小学按照“村学求规范,一般六年制小学求创新,县直小学及乡镇中心小学求特色”的办学要求,进行了两轮督导评估,召开乡校督导总结大会28场次,下发督导工作通报38期,兑付督导奖金9000元,处罚工作失误较大的校长和教师26人次,规范了办学行为,提升了管理水平。

创新德育工作模式。

教育管理贵在创新,旨在育人。

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把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作为提升办学品位、落实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来抓,形成了德育管理网络化、德育目标序列化、德育教育课程化、德育教研经常化的“四化”模式,促使德育工作体现时代性、增强针对性、把握规律性、提高实效性。

在德育管理网络化方面,我们制定了《合水县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导纲要》,为县直小学和各乡镇中心小学配备了专职政教主任。

各乡校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开展了校长接待日、教学开放日等活动,形成了县、乡、校齐抓,教务、政教、后勤齐动,学校、家庭、社会联手的三维度育人模式,增强管理合力,提高德育实效。

德育目标序列化,就是根据全县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实际,分年级、分学段有针对性地设定德育目标,形成目标序列,使学校德育工作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心理需求、贴近学生成长需要。

德育教育课程化,就是按照“立足时代性、注重实效性、突出针对性”的要求,积极开发德育课程,不断增强德育实效。

先后开发了以绿色校园、人文校园创建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隐性环境德育课程,以惜时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主题活动德育课程,以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普通话推广、合水史话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学科渗透德育课程。

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策划组织“抵制诱惑,远离网吧,珍惜时间,认真学习”等针对性强的主题教育活动。

吉岘中心小学、三里店小学、太白中心小学等乡校还开发了《小学生成长教育》、《小壁虎丛书》、《太白文化》等深受学生喜爱的德育校本教材,使德育内化为学校文化,上升为做人品格,转化为行动指南,涌现出诸如蒿咀铺中心小学学生上学路上拾到1500元钱主动上交学校等许多感人事迹。

德育教研经常化,就是把德育工作纳入教研范畴,经常开展德育研究活动。

我们召开了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研讨会,每年坚持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德育论文、德育活动设计、主题班会设计评选及主题班会课竞赛活动,主动邀请市内外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来我县做家庭教育专题报告和主题班会课,积极研究德育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模式,推动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上水平。

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按照“围绕课改抓教研、抓好教研促课改”的思路,坚持新理念引领,多活动推动,低重心起步,小口径切入,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扎实推进课程改革。

一抓政策保障。

制定了《合水县中小学教研工作常规》、《合水县中小学教研工作考核办法》、《合水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校本教研工作的意见》、《合水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合水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方案》,把教研和课改工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之中,直接与校长考核及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模挂钩,从制度上把课改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抓样板示范。

根据地域特点、教研绩效和课改进展等情况确立了11所县级实验基地校,树立样板,明确任务,重点扶持,强化指导,抓点带面,带动全局。

目前,西华池小学、吉岘乡中心小学、固城乡中心小学等教研基地校课改工作明显走在了前列,为全县小学课改工作深入推进创造了经验。

三抓课题助推。

我们认为,基层学校的教研活动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是要落实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

基于这样的认识和定位,我们努力引导广大教师从校本问题着手,从课改中遇到的问题切入,做到课题来源于课堂,研究扎根于课堂,成果服务于课堂。

2004年以来,全县小学有5项基础教育科研成果在省、市获奖,9项课题被省、市立项,其中《数学问题生活化有效策略研究》等5项课题被确立为省、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

通过专题研究、科研攻关,把课改实验工作引向了深入。

四抓活动落实。

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县小学英语研讨会、课改研讨会、复式教学研讨会,举行了小学课改调研、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优质课竞赛、优秀论文案例评选、新课程评价工具设计评选等活动,积极创新活动载体,以研代训,以研促教,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近四年,全县有329篇教师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其中小学156篇,有26名教师在省市级优质课竞赛中获奖,其中小学8名,一等奖3名。

五抓专业引领。

积极整合县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切实发挥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破解课改难题。

去年以来,先后选派全国优秀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寇正芳等16名优秀教师到基层学校支教,抽调全省课改工作先进个人王彩琴等10名小学课改骨干教师到基层乡校,现场巡回做课、互动研讨、专题讲座22场次,解决了乡校课改工作中的困惑,促使课改工作扎实推进。

目前,不论在城镇,还是在乡村,广大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转变,民主平等、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景观。

三、以革新用人机制为动力,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

我们按照“质量数量并举,管理培训齐抓,内育外引结合”的原则,坚持“以机制驱动人,以管理规范人,以榜样引领人,以关爱凝聚人,以培训成长人”的工作思路,努力优化教师队伍。

一是革新用人机制。

从2002年元月份开始在全县所有公办学校推行了以“校长选任负责制,教师全员聘任制,岗位目标责任制,结构工资奖金制”为主要内容的“四制”改革,先后共辞退小学代课教师411名,合理流动小学教师700多名,并推行教师职称破格晋升制和“首席教师”评选制,为18名工作业绩突出的小学教师破格晋升了中级职称。

认真实施城乡中青年教师对口交流锻炼制度,坚持新聘用教师到基层学校服务期制度,从机制上鼓励,在待遇上倾斜,促进了城乡教师合理流动。

二是强化队伍管理。

制定了《合水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把师德考核纳入教师工作评价,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11名严重违纪违规教师进行了组织处理。

在全县广大教师中认真组织开展了以“爱和责任”为主题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开办了“师德论坛”、“师德标兵”评选活动,榜样引领,典型带动,促使全县广大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落实待遇激励。

争取县上落实了近四年招考聘任的所有教师工资待遇及教职工各项政策性增资,通过两次考试调整,将有大、中专(含高中)学历的临时代课人员工资由原来的80元分别增加到320元、260元,录用了7名工作成绩突出的代课人员。

每年“教师节”期间县上四大家领导都要深入乡校慰问先进教育工作者和特困教师,近五年县委、政府共表彰先进教育工作者134名,给126名特困教职工发放慰问金2.15万元。

四是加大培训力度。

在抓好寒暑假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同时,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送下去”等方式,强化师资培训。

先后组织300多名校长和骨干教师赴兰州、山东、河北、宁夏、山西、江苏、上海等地名校参观学习,邀请西北师大、宁夏灵武、山西沁源、陕西师大、陇东学院、庆师附小、市实验小学等30多名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到我县讲学、上课、说课、评课,不断提高广大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在全县中小学教师中开展了争做“合格教师”和“岗位练兵比武”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和进步。

目前,全县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1.8%。

近四年有28名教师荣获省市级“教育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学能手”称号,其中小学10名。

四、以信息技术教育为手段,加速办学条件现代化

办学条件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

近年来,我们以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为着力点,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目标,不断加快办学条件现代化建设步伐。

一是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

按照“围绕建设抓投入、围绕规范抓管理、围绕应用抓培训”的工作思路,采取“上级扶、财政投、学校筹、乡村助”等办法,多渠道融资,落实信息技术教育建设资金841.5万元,建起了1个多媒体报告厅、3个校园广播系统、34个微机室和173个卫星数据收视点。

制定了《合水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办法》、《合水县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管理使用制度》,组建了技术服务队伍,实行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安装、统一选址布线、统一工程进度、统一竣工验收、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配发光盘资料、统一督查、统一考核”的“十统一”管理措施,提高了管理效能。

为了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设备的使用效益,我们提出了“一机三用”应用模式,即“上课学生用,课余教师用,节假日农民用”,努力将实施远程教育项目的农村中小学建成当地的信息资源中心和文化技术传播中心。

“上课学生用”。

我们明确规定,初中和中心小学的卫星接收点每周至少安排20节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课,达到总课时的15%,全校教师应用面不得低于60%。

“课余教师用”。

要求项目学校每期至少组织教师收看远程教育节目40课时以上,学科教师每学期网上观摩优质课10节以上。

同时,采用县级培训与乡镇培训相结合、乡镇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先后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远程教育实践培训、新课改理念及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等培训120多场次,有效地促进了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科资源的能力。

近三年,有7名教师在省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中获一等奖。

“节假日农民用”。

要求学校的远程教育设备在节假日和寒暑假向当地农民开放,让农民收看农业实用技术信息,让基层群众就近享受技术学习和文化服务,促进农村党员教育,丰富农村文化。

“一机三用”模式的构建,为我县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提速发展提供了资源平台。

二是强力推进标准化校舍建设。

坚持发展抓项目不放松,把校舍排危改建与调整学校布局、寄宿制小学创办、薄弱学校改造及内配设施改善相结合,先后实施总投资达4518万元的国债、危改、灾后重建、捐资等项目工程176处,其中小学146处。

共新建校舍7.7万平方米,其中小学25650平方米。

整体搬迁小学22所,撤并完小和教学点66所,创办寄宿制小学1所,在建实验示范小学和图书装备示范小学6所,增添课桌凳7880单人套,体艺器材8600台(件),创建市级绿色学校9所,使各小学办学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回顾近年来我县教育工作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加快发展的艰难奋斗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

强化政府行为,争取各方支持,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保证;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思路,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精心谋划部署,狠抓落实,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政策激励,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良策;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

我县小学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相比、与兄弟县区的办学水平相比、与全县人民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我们决心以这次全市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会议为契机,再鼓干劲,奋力拼搏,开拓创新,促使合水教育事业迈上改革与发展的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