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1461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docx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12页

有限空间演习演练方案

第一部分演习概述

一、演习目的

为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中毒窒息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结合本污水厂实际情况,特筹备此次演习。

二、演习时间

2010年月日星期(发出演习通知后,如因天气变化和特殊原因,由污水办更改时间)

三、演习地点

响潭污水处理厂

四、参加总要求

按照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程进行演习

五、参加演习人员及职责

参加人员:

响潭水库所有职能部门,其中以污水厂及污水办人员为主,其他部门为辅。

职责:

现场指导:

范东宣

现场监督:

曹春海

后勤保障:

蔺佳兴、付伟、辛雪、王云英

六、演习步骤

(一)检测

应严格执行“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值、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值、有毒气体浓度值等。

最低限度应检测下列三项:

氧浓度(19.5%-23.5%)

易燃/可燃气体浓度(小于最低爆炸极限的10%)

一氧化碳浓度(小于25ppm)

未经检测合格,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

在作业环境条件可能发生变化时,应对作业场所中危害因素进行持续或定时检测。

实施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处于安全环境,检测时要做好检测记录,包括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和检测浓度等。

(二)危害评估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检测结果对作业环境危害状况进行评估,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危害评估应依据《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200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等标准进行。

1

(三)通风

生产经营单位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可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

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四)防护设备

生产经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通风设备、检测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当有限空间存在可燃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时,检测、照明、通讯设备应符合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使用防爆工具、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等。

防护装备以及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应妥善保管,并按规定定期进行检验、维护,以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五)呼吸防护用品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应符合《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要求》(GBT18664-2002)。

缺氧条件下,应符合《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8-88)要求。

(六)应急救援设备

生产经营单位应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等。

七、演习准备物资

根据污水厂实际情况,现场运转工人11人;污水办成员5人,按照此数据,按照每4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考核。

共计分为4组。

物品清单详见表1

表1

物品名称

数量

防腐蚀、防酸工作服

4

防腐蚀、防酸手套

4

检测设备

1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4

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

1

三角架

1

滑轮

1

保险钩

1

对讲机

3

可燃气体报警仪

2

手电筒

2

安全绳

2

救生索

2

安全梯

1

 

第二部分有限空间作业培训材料

一、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一)设备设施与设备设施之间、设备设施内外之间相互隔断,导致作业空间通风不畅,照明不良,通讯不畅;

(二)活动空间较小,工作场地狭窄,易导致工作人员出入困难,相互联系不便,不利于工作监护和实施施救;

(三)湿度和热度较高,作业人员能量消耗大,易于疲劳;

(四)存在酸、碱、毒、尘、烟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介质,易引发窒息、中毒、火灾和爆炸事故;

(五)存在缺氧或富氧、易燃气体、有毒气体和蒸汽各种危险气体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各种机械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二、注意事项

(一)严格执行作业审批制度,经作业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作业;

(二)坚持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在作业开始前,对危险有害因素浓度进行检测;

(三)必须采取充分的通风换气措施,确保整个作业期间处于安全受控状态;

(四)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安全带(绳)、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等防护用品;

(五)必须安排监护人员。

监护人员应密切监视作业状况,不得离岗;

(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警,严禁盲目施救;

 

三、作业程序

(一)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二)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

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

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三)作业前30分钟,应再次对有限空间有害物质浓度采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

(四)分析合格后编制施工方案,再办理《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施工作业中涉及到其他危险作业时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格式见表2;

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表2

编号

 

作业单位

 

所属单位

 

设施名称

 

主要危险因素

 

作业内容

 

填报人员

 

作业人员

 

监护人员

 

采样分析数据

检测项目

氧含量

可燃气体浓度

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浓度

检测人员

 

 

 

 

 

 

 

检测结果

 

 

 

 

 

 

检测时间

 

作业开工时间

年  月  日  时分

序号

主要安全措施

确认安全措施符合要求(签名)

作业监护人员

施工负责人

作业单位安全员

1

作业人员作业安全教育

 

 

 

2

连续测定的仪器和人员

 

 

 

3

测定用仪器准确可靠性

 

 

 

4

呼吸器、梯子、绳缆等抢救器具

 

 

 

5

通风排气情况

 

 

 

6

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检测结果

 

 

 

7

照明设施

 

 

 

8

个人防护用品及防毒用具

 

 

 

9

通风设备

 

 

 

10

其它补充措施:

 

 

 

施工负责人意见:

安全部门负责人意见:

 

 

 

 

签名:

时间:

签名:

时间:

作业完工

现场完工负责人签名:

确认人和完工时间

年  月  日  时分

本表一式四份:

监护人员、施工负责人、申请单位、安全管理部门各执一份,及时消除警戒。

注:

该审批表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依据,不得涂改且要求安全管理部门存档时间至少一年。

(五)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六)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七)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八)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九)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一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

(一十一)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一十二)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一十三)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一十四)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

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一十五)在密闭容器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氦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一十六)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油罐、反应塔、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

(一十七)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口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口的门或盖;

(一十八)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的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四、应急救援

(一)中毒急救

1.由呼吸道中毒时,应迅速离开现场,到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

2.经口服中毒者,立即洗胃,并用催吐剂促其将毒物排出;

3.经皮肤吸中毒者,必须用大量清洁自来水洗涤; 

4.眼、耳、鼻、咽喉粘损害,引起各种刺激症状者,须分别轻重,先用清水冲洗,然后由专科医生处理; 

(二)缺氧窒息急救 

1.迅速撤离现场,将窒息者移到有新鲜空气的通风处; 

2.视情况对窒息者输氧,或进行人工呼吸等,必要时严重者速交医生处理。

(打120电话);

3.佩戴呼吸器者,一旦感到呼吸不适时,迅速撤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检查呼吸器问题及时更换合格呼吸器;

注:

有限空间发生事故后,在进行救援的同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向所在区县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单位主管部门报告

五、演习警示图标

(一)典型有限空间警示语句列举

有限空间种类

有限空间名称

主要危害因素与后果

警示语句

密闭设备

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压力容器

缺氧,一氧化碳(CO)中毒,挥发性有机溶剂中毒,爆炸

当心中毒、当心缺氧、当心爆炸、注意通风

冷藏箱、管道

缺氧

当心缺氧、注意通风

烟道、锅炉

缺氧,一氧化碳(CO)中毒

当心中毒、当心缺氧、注意通风

地下有限空间

地下室、地下仓库、隧道、地窖

缺氧

当心缺氧、注意通风

地下工程、地下管道、暗沟、涵洞、地坑、废井、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

缺氧,硫化氢(H2S)中毒,可燃性气体爆炸

当心中毒、当心缺氧、当心爆炸、当心坠落、注意通风、必须系安全带、必须戴防毒面具

地上有限空间

储藏室、温室、冷库

缺氧

当心缺氧、注意通风

酒糟池、发酵池

缺氧,硫化氢(H2S)中毒,可燃性气体爆炸

当心中毒、当心缺氧、当心爆炸、注意通风、必须戴防毒面具、必须系安全带

垃圾站

缺氧,硫化氢(H2S)中毒,可燃性气体爆炸

当心中毒、当心缺氧、当心爆炸、注意通风、必须戴防毒面具

粮仓

缺氧,磷化氢(PH3)中毒,粉尘爆炸

当心中毒、当心缺氧、当心爆炸、注意通风、必须戴防毒面具

料仓

缺氧,粉尘爆炸

当心缺氧、当心爆炸、注意通风

(二)警示标志式样

 

另附:

有限空间作业演习记录表

有限空间作业演习记录表

日期:

单位名称

 

演习负责人

 

演习时间

参加部门

参加人数

演习项目

演练成绩

备注

 

 

 

 

 

 

 

 

 

 

 

 

 

 

 

 

 

 

 

 

 

 

 

 

 

 

 

 

 

 

 

 

 

 

 

 

 

 

 

 

 

 

 

 

 

 

 

 

 

 

 

 

 

 

 

 

 

 

 

 

 

 

 

 

 

 

填表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