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041906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_5篇(共19页)12900字.docx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

(一)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XXXX年0平方米。

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XXXX年―XXXX年)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于XXXX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

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

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XXXX年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

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XXXX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

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博物馆常年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自XXXX年以来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市一级绿化单位及市十佳旅游景点等等。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

(二)

  天一阁位于浙江宁波市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于明朝中期,由当时退隐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XXXX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

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

书阁为木构的二层硬山顶建筑,通高8.5米。

底层面阔、进深各六间,前后有廊。

二层除楼梯间外为一大通间,以书橱间隔。

  此外,还在楼前凿&;天一池&;通月湖,既可美化环境,又可蓄水以防火。

天一阁的建筑布局后来为其他藏书楼所效仿。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三)

  大家好!

我是这次宁波天一阁一日游的导游,我姓鲍,大家可以叫我&;鲍导&;。

今天我们游览的宁波天一阁是中国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

它之所以取名为&;天一&;,不是因为藏书楼的主人范钦决心将他的藏书楼建为天下第一藏书楼,而是取义于《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

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

这名字无意中也应了&;天下第一&;的含义,后来真成为天下第一藏书楼。

  大家看,这就是天一阁,它具有历史文化而中外闻名。

等会儿我们走进去,就会看见那一份优美也是最有特色的园林景色。

天一阁的花园是按照江南园林修建。

走进去之后能看见假山、水池、小亭等各种各样的建筑。

好,百名不如一见,现在我们去走一走看一看天一阁吧!

来,大家往这边走。

  在这里,我们来到了东园。

你们看,中间是不是有个小水池?

它叫&;明池&;。

旁边是不是有一座大假山?

这座大假山,是用海边礁石修建的。

来,靠近假山,是不是似乎能闻到大海的气息呢?

在湖中,游着五颜六色的小鲤鱼,如果你们扔下鱼食,鱼儿们就不会像刚才那样优美地在水中游了,而是争先恐后地来抢食物。

有意向的游客可以到那边买一些鱼食试试,不过为了保证池水的洁净,千万不要擅自扔其它食物哦!

  大家再往这边走,这里是天一阁中最有名的景点&;&;天一池,小小的水池旁的假山就是著名的&;九狮一象&;。

&;九狮一象&;是被誉为古代私家花园园林经典,是有福禄寿等吉祥的九狮一象构成。

而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个有点像女人在照镜子,换一个角度看呢,又像位老人在牧羊,再换个角度看呢,又像一只田野里的青蛙,又像海龟在拜佛。

  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请大家做到不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大声喧哗。

一个小时候到门口集合。

  再见了,各位,欢迎下次再来天一阁。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四)

  天一阁博物馆是以藏书文化为特色,融社会历史、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XXXX年0平方米。

环境幽雅,园林精美、建筑古朴,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总体布局由藏书文化区、园林休闲区、陈列展览区三大功能区组成。

  天一阁藏书楼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三个私家藏书楼之一,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公元XXXX年&;XXXX年)之间,原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于XXXX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椠善本8万卷,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最为珍贵。

近年来,我馆事业发展迅速,先后新增中国地方志珍藏馆、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麻将起源地陈列馆等处。

中国地方志珍藏馆收藏全国各级各类当代地方志XXXX年多册,占总数的80%以上。

银台第博物馆展示了清代官宦人家的家居艺术和建筑艺术,获XXXX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以三维空间展示麻将的起源及与宁波的历史溯源。

建于二十年代的秦氏支祠以其独特的祠堂文化,精湛的民间工艺为游客所叹服,并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天一阁博物馆常年举办各种书画展览,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显著,自XXXX年以来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并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宁波市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市一级绿化单位及市十佳旅游景点等等。

  溪山逸马图系已故民间老艺人胡善成堆塑的力作,八匹骏马在溪边扬鬃踢蹄,甩尾扭头,嬉戏嘶鸣,其形其姿,栩栩如生。

画面造型粗看时比例失调,其实是充分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突出了画面重点。

  东明草堂系天一阁建成之前范钦的藏书处。

范钦(XXXX年&;XXXX年),字尧钦,号东明,故题其书室为&;东明草堂&;,又称&;一吾庐&;,现东明草堂于XXXX年重建。

  范氏故居原系范宅的东厅,后为范氏后裔居住生活之处。

它处于高墙环绕的天一阁藏书楼之外,做到了生活区与藏书区相互隔离,是范钦为保护藏书的精心安排,现建筑为清道光九年重建。

  司马第即范钦宅第,环境幽雅,位于月湖深处,林木荫翳,规模丰敞,于XXXX年恢复司马第台门、耳房。

  宝书楼天一阁又称宝书楼,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XXXX年&;&;XXXX年)之间,为明兵部右侍郎范钦藏书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私人藏书楼。

  范钦取&;天一生水&;之说,以水制火之义,建筑书楼。

楼上一大间,楼下成六间,并名为天一阁,且在阁前凿池蓄水以防火。

  清康熙四年(XXXX年),范钦曾孙范光文又在阁前叠山理水,建筑园林。

园林以&;福、禄、寿&;作总体造型,用山石堆成九狮一象等景点。

风物清丽,格调高雅,别具江南庭院式园林特色。

  范钦原有藏书7万余卷,现尚存1.7万余卷,大部分为明代刻本和钞本,不少已是海内孤本,尤以明代地方志和科举录为特色,解放后,经文物工作者多年访求和当地藏家的慷慨捐赠,阁藏古籍已达30万卷,其中善本8万余卷,蔚为大观。

  尊经阁中国历代尊崇经学,各省、郡、县学中均建有尊经阁,用以珍藏经籍。

此阁原在宁波府学内,系光绪年间重建的重檐歇山顶建筑。

XXXX年宁波地方人士筹款维修天一阁时移建于此。

  明州碑林共计有碑173通,其中近90通是XXXX年从宁波府学、县学等处迁来。

碑林中保存了自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至清光绪二十四年先后16次重修府学的碑记。

还有格言、箴言、学田、学山、进士题名等碑,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内容、经费来源和人才培养情况。

  千晋斋民国时期,甬上学人马廉藏有晋砖千余枚,颜其藏室曰&;千晋斋&;。

后捐赠天一阁,特辟一室陈列,仍用其名。

  东园位于天一阁东南,占地约XXXX年平方米。

自XXXX年始,平整土地,种植竹木,移迁石亭、铁牛、石虎于此,园林初具雏型。

XXXX年将搜集的69通碑石嵌入围墙。

XXXX年东园扩建,挖土成池,堆土为山,环园建廊,又移建清末建筑两幢,于XXXX年告竣并对外开放。

  百鹅亭明万历年间遗物,为墓前祭亭,原在祖关山,XXXX年移建于此。

此亭结构精巧,雍容华丽,枋额等处雕有&;鱼跃龙门&;、&;双狮戏球&;、&;海马跃浪&;、&;麒麟招宝&;等图样。

  凝晖堂为砖木、石柱结构的清代建筑,内陈列收藏的明清帖石,有明代上石的&;神龙本&;《兰亭序》、文征明小楷《薛文明甫墓志铭》等。

书香墨香,相得益彰。

  麻将起源地陈列馆麻将是中国博弈文化的集大成者,由马吊牌、骰子和宋代三十二张宣和牌化合而成,它的整合、流传、发展都和宁波息息相关。

我们利用麻将发明人陈政钥先生(清道光年间的三品官)家族的宗祠,分&;麻将的历史和文化&;、&;麻将与宁波&;、&;世界各地麻将牌展示&;三部分,并配以中式、西式两间棋牌室和&;三缺一&;的塑像向观众呈现了麻将的历史和发展,理清了麻将源流的脉络。

本陈列重在展示麻将运动的趣味性和益智性,旨在提倡健康文明的竞技麻将运动。

目前,是国内唯一一家以麻将为主题的专题性陈列馆

  秦氏支祠建于XXXX年到XXXX年,系秦氏族人为祭祀祖先而建,时耗20余银元。

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两弄,前后三宸,两侧置配殿、看楼,占地2.6亩,建筑面积XXXX年余平方米,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是宁波民居建筑艺术集大成之作。

  秦氏支祠的戏台汇雕刻、金饰、油漆于一体,流光溢彩,熠熠生辉。

戏台的屋顶由16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并由千百块经过雕刻的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牢固巧妙,为宁波小木工艺之绝招。

  花轿厅宁波花轿又称万工轿,以其做工精细而著称。

展出的花轿高3米,长1.5米,宽95厘米,木质透雕,漆朱贴金,给人金碧辉煌之感。

  传说南宋小康王赵构被金兵追杀,幸得一个宁波村姑相救。

脱险后,两人约好来年接村姑入宫,但两人所约暗号泄露,于是赵构下旨浙东女子皆封王,出嫁时可穿戴凤冠霞帔,乘坐龙凤花轿,官员遇见,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于是从南宋开始,宁波姑娘出嫁坐花轿的民风愈来愈盛,花轿制作也愈来愈考究。

  南园

  位于天一阁藏书楼之南,占地XXXX年平方米,是天一阁扩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于XXXX年动土,历时二年,园以水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珑。

池畔为临水的主体建筑&;水北阁&;;池南面建&;抱经厅&;。

整个园林简洁、清晰,给人以闲适、雅逸和平静之感。

  银台第(官宅)博物馆银台第位于月湖北岸,偃月堤边,建于清道光三年(XXXX年),原为嘉庆十年进士、通政司副史童槐的私宅。

童家为诗书礼仪世家,童槐之子童华中道光十八年进士,曾以礼部尚书入南书房行走,为光绪皇帝老师;其孙童祥熊,中光绪九年进士;所以童府有&;一门三进士&;的说法。

在XXXX年的月湖历史文化景区一期建设工程中,银台第得以修复,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进行陈列布展和管理,成为展示清晚期到民国宁波官宦人家家居艺术的专题性博物馆,并荣获XXXX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最佳创意奖&;。

  陈列保留了传统的建筑格局,在&;如何利用古建筑搞陈列&;的问题上进行了一些探索。

通过绳武堂(主厅)、今白华堂(祭祀厅)、书房、议政厅、家塾、宴席厅、雅玩室、沐浴房、绣房、卧室、佛堂、磨房等场景式陈列,全面反映了清朝中晚期宁波官宦学士人家的生活环境、家居艺术和蕴含的社会性与社会关系。

  白云庄位于宁波市西郊的白云庄,原为明末户部主事万泰的庄园,因其子万斯选著有《白云集》,死后葬于此地,故名&;白云庄&;。

我国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羲先生曾讲学于此,故又称证人书院,现为省级文保单位。

黄宗羲(XXXX年&;XXXX年),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余姚黄竹浦人。

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倡导以经学为本,以史学为辅,独创了&;经世致用&;为宗旨的学风,形成了我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史学派别&;&;浙东学派。

康熙七年(XXXX年)应邀来甬讲学,培养了一大批学术人才,其中就包括&;布衣史家&;万斯同,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全祖望,四明学风顿开。

清末白云庄逐渐荒废,至XXXX年得以重修,现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管理,主体建筑为五开间三进木结构平屋,四周围墙,环境清幽。

  伏跗室伏跗室位于城西孝闻街91号,坐西向东,为五间两弄三厢房木结构楼房,是浙东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冯孟颛先生(XXXX年&;XXXX年)的藏书楼,现为市级文保单位。

&;伏跗&;源出《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狡兔伏于跗侧&;句,意为&;伏处乡里不抗显,而致力于学&;。

  XXXX年,冯孟颛先生长孙冯孔豫代表家属,遵照冯老的遗嘱,将全部藏书260余箱近10万卷,捐献给国家。

伏跗室现由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进行管理。

楼内现有《冯孟颛先生平身事迹陈列》,用大量图片资料和事物生动翔实的介绍了冯老的生平简历、著述成果、藏书业绩,以资纪念。

  5篇介绍浙江天一阁的导游词范文(五)

  讲解1.天一阁概况,西大门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要去参观的这个景点就是在全内外都非常有名的藏书楼,天一阁了。

天一阁是国内现在最古老的藏书楼之一。

历史非常悠久,至今已经有四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了。

它是一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也一家国家4A级的风景名胜区,向来都有南国书城的美誉,是目前亚洲现存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书楼。

那么为何要取名为天一阁呢?

那是因为天一阁的主人范钦在古书中看到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句话。

而书最怕火,为了让自己的藏书楼有个好的将来,于是就取名为了天一阁。

但是现在的天一阁已经不在是原来的几间小房子了,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藏书文化区,主要是收藏古籍为主的,一个是园林休闲区,主要以园林,假山等为主,还有一个就是陈列展览区了,主要陈列以前留下来的一些砖块,书籍、书法绘画及地方志等。

规模非常的宏大。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就天一阁的西大门了。

我们先来看一下门外的这对石狮,任何动物呢都有雌雄之分,脚下踩球的这个是雄狮,而脚下踩下小狮子的这个就是雌狮了。

  我们再往前看,这个西大门呢是清代的木结构建筑,请大家抬头,在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南国书城四个字,这四个字呢看起来非常的苍劲有力,这四个字是谁写的呢?

它是由著名的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写的。

那么下面的柱子上呢还有两幅对联,大家可能不知道上面写了什么东西,其实这些字呢是钟鼎文,读作天一遗形源长垂远,南雷深意藏久尤难。

这幅对联是由顾庭龙写的。

天一阁在以前的时候有许多深严的族规,其中有一个族规就是规定外姓人不能上楼看书,但是再严的族规总有破例的时候,第一个登上天一阁看书的是谁呢?

就是黄宗羲了,我们可以来看一下这边,这边有黄宗羲的图像,黄宗羲号南雷,他登上天一阁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久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好了,看完了这里我们再来看下后面这幅对联,我们可以看书这幅对联的字也是写的非常好的。

这幅对联呢是由著名的文学家郭沫若先生写的。

上联是:

好事流芳千古,下联是:

良书播惠九洲。

郭沫若先生曾经在天一阁访问了两天。

同时对天一阁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好了,下面呢就请大家跟我到里面去参观一下。

  讲解2、前庭,东明草堂

  各位游客,现在请大家跟我到里面看一下。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位人物呢就是天一阁的主人范钦了。

范钦生于XXXX年死于XXXX年,享年79岁,他是我们宁波人,曾经在朝为官,27岁的时候就中了进士。

我们都知道以前的官呢分为武官和文官,那么在这里首先请大家猜一下,范钦到底是个文官还是武官呢?

相信很多人都会猜是文官,因为他非常喜欢读书而且在这里造了藏书楼,其实范钦呢是武官,他的官隙遍步了近半个中国。

而且最高的一次当上了兵部右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

范钦生性非常梗直,所以在当官的时候经常会得罪一些人。

其中有一次得罪了皇亲国戚武定候郭勋,于是郭勋就在皇帝面前参他,结果范钦就受了庭杖之责并且被污陷下狱。

还有一次得罪了当朝宰相严嵩的儿子严世潘,严世潘本来要他父亲在皇帝面前参他,可是严嵩却告诉他儿子说范钦是个连武定候郭勋都不怕的人,如果我们再参他那不是让他出了名了,所以这件事就作罢了。

后来范钦见朝庭里严嵩父子俩当道,朝政日费,觉得国家无望,于是就辞官回乡到这里建了这个藏书楼。

好了范钦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后面,这里呢有一块照壁叫做溪山逸马图。

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有八匹骏马在溪边媳戏,非常的生龙活虎。

这块溪山逸马图呢是已故的民间老艺人胡善成先生的力作。

我们可以用手去摸一下,猜一下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其实呢它是用我们海边的礁石磨成粉再加入粘合剂和墨汁堆塑而成的。

整个照壁看起来非常栩栩如生,所以当年西哈努克亲王来我们宁波的时候就指名要在溪山逸马图前留影,说是要把这么好的佳作也带到他们的国家让他们的国人看看。

好了,看完了下面的马我们再来看一下照壁的上面,在照壁的上面我们还可以看到有一些小人物,这些小人物是谁呢?

其实他们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人物,好了,看完了这里再请大家跟我从这里的月洞门进去,去参观一下东明草堂。

在月洞门上呢我们可以看到春随人意四个字,这四个字是由陈从周先生写的。

好了现在我们先来看一下前面的这块照壁。

在照壁上呢我们可以看到一只非常奇怪的动物,在这里呢还是要请大家猜一下这个动物叫什么呢?

很多人肯定会猜是麒麟,其实不是,这个动物呢叫做獬豸,是一只有龙角,牛嘴,狮身,鹰爪,马尾的动物。

同时它是一种生性非常梗直的动物,是正义的像征,据说每当人们吵架的时候它总会出来顶那个坏人,所以在古代的朝堂后面总会挂着獬豸的图案,而且在以前执法官的官服前面也有獬豸图案,而且他们所带的帽子也叫作獬豸帽。

而现在呢我们在一个地方的门口也可以看到獬豸,大家猜一下是在哪里呢?

就是在人民法院的门口了,如果有机会的话大家可以去留意一下。

好了,看完了獬豸呢请大家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后面的这些房子,这里呢就是东明草堂了,又称一吾庐,是天一阁建成前范钦的藏书楼。

那么为何要叫作东明草堂呢,因为东明是范钦的号,这里是范钦的地方所以就叫东明草堂,好了东明草堂我们就参观到这里,现在请大家跟我去下一站参观一下范氏故居。

  讲解3、范氏故居(展厅)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这个地方就是范氏故居了,范氏故居原来是范钦的后人住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司马第三个字,司马是范钦曾经当过的一个官。

我们再来看下这里,这里呢有堵非常高的墙,是用来防火的,所以也叫做防火墙。

在防火墙的两边一边是范氏故居一边是藏书楼,范钦把生活区与藏书区隔开来,那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藏书,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范钦的用心良苦。

现在请大家跟我进去看一下,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挂了一副图画,上面的人物就是范钦了,在图像的旁边放了他当时所穿官服的复制品,在官服上我们可以看到前面缝了只兽类,这呢也说明范钦是个武官,因为文官衣服前是缝禽类的。

下面请大家跟我到这边看一下,这个是范家的系氏表,旁边挂着的都是对天一阁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如范光文,范大冲等等。

范钦总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范大潜,而小儿子就叫范大冲。

范钦一直活到80岁。

临终的时候把大儿子大冲和二媳妇叫到床前,他把遗产分成了两份,一是白银万两,二是全部藏书。

而范大冲体察老父亲的心情,决定&;代不分手,书不出阁&;。

于是就继承了全部藏书,而范大潜的媳妇就拿走了白银万两。

范光文呢对天一阁也做出重要的贡献,天一池里面的九狮一象假山就是他建造起来的。

除了这些以外呢范钦的后代对天一阁藏书的保护也制订了许多严格的禁约,下面就请大家跟我到另一边看一下。

在这里呢我们可以看到挂了许多牌子,这些就是天一阁的禁约了,有烟酒切忌登楼,女不上楼,书不出阁,外姓人不准上楼看书等等,这里我们看到的这些禁忌牌当时就是挂在藏书楼楼上的。

好了下面再请大家跟我往这边走,去参观一下下一个陈列室。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里其实就是范钦藏书楼的一个缩影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宝书楼三个字,这三字是由原来明朝的郡守王原相写的。

在这里存放的书籍都是范家保存下来的登科录和地方志,大家可以看一下。

在书橱里面呢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小布袋,面放的呢其实是用来防虫的芸草。

(好了,下面请大家跟我从这边出去。

  讲解4,藏书楼

  各位游客,现在请大家跟我往这边走,我们去参观一下天一阁最重要的地方宝书楼,好了我们从这边进去,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里就是天一阁藏书楼宝书楼了,宝书楼是清代留下来的木结构古建筑,我们所说的天一阁有四百四十多年的历史指的就是这里了。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一座两层的木结构建筑,在天一阁的楼上呢它只有一个通间,而楼下却有六间。

为何会这样呢这和天阁名称的由来有关,请大家抬头在上面的扁额上我们可以看到写了天一阁三个字,也就是这个房子的名称了,当时范钦认为书最怕火,为了防火,于是费尽了苦心,查阅了许多书本,最后在《易经》中看到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句话因此受到启发,所以就取其以水克火之意,把藏书楼改名为了&;天一阁&;,同时楼上取天一之数而楼下取地六之数,也是为了防火。

现在请大家抬头来看下这里的天花板,上面呢有许多图案,这些图案上画的是一些水纹和水兽,也是象征着以水克水,我们再来看一下屋子里面,中间的这个人就是范钦了,这里呢还挂了一些以前的照片,照片上有一些房子,其实这都是各个地方的一些藏书楼,有北京的,杭州的等等,但是我们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些藏书楼的建筑结构都和天一阁一样。

那是乾隆皇帝为了表扬天一阁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做出的贡献,于是就下令收藏四库全书的藏书楼都要仿造天一阁的样子建造。

下面请大家跟我出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外面的这个水池,这个水池呢叫做天一池,是当时范钦建造用来防火的,同时天一池里面的水呢是和西边的月湖相通的。

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些假山,这些假山呢是由范钦的曾孙范光文建造的,叫做九狮一象。

大家不仿来找找看,看一下哪几只是狮子,哪只是大象。

或是看一下自己能不能找出九只狮子。

其实这里除了九狮一象外,还有另外一个景色就是福禄寿三星高照了,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景色现在已经看不太清楚了。

下面请大家沿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去,看一下那块石头像什么?

对了像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其实呢她叫钱秀云。

据记载以前宁波有个知府叫邱铁卿,他有一个内侄女叫钱绣云,钱秀云是一个非常喜欢读书的才女,为了上天一阁看书,就托邱太守为媒嫁给了范家的后人范邦柱秀才,结婚后钱秀云非常高兴以为这下可以如愿以偿上天一阁看书了,可是范邦柱却告诉她说天一阁有女不上楼,书不出阁的规定,钱秀云听了后非常失望最后就郁郁含恨而终了,据说后来就变成了这块石头日夜守护着天一阁。

从这件事情上呢我们也可以看出天一阁的禁约确实是非常严格的。

好了看完了藏书楼请大家跟我从这边走,我们再去其它地方参观一下。

  讲解5、尊经阁,明州碑林、千晋斋

  各位游客,下面请大家跟我往这边走,我们去参观一下,尊经阁,明州碑林和千晋斋。

好了,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三层歇山顶的建筑就是尊经阁了,尊经阁里主要收藏的一些皇帝御赐的书籍,十三经以及儒家等等,而现在看到的这尊经阁是在XXXX年的时候从别处移建过来的。

现在我们再看下这边,这边有很多石碑,这里也有一个名称叫做明州碑林。

明州碑林和尊经阁一样也是从别处移建过来的。

那是在XXXX年的时候天一阁受到台风袭击严重受损,而天一阁的后人又没能力重修,所以在宁波地方人士的帮助下,建立了天一阁重修委员会,经历了三年,从别的地方移来了很多建筑,这才建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天一阁。

而原来的天一阁却只有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和宝书楼三部分组成。

好了我们再来仔细看一下明州碑林,现在呢这里总共有173块石碑,那么为何要叫做明州碑林?

这些石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这些石碑呢是在原来宁波拆城筑路的时候出土的,因为宁波在古代的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作明州,而这些石碑是在明州出土的所以就叫做明州碑林了。

在石碑上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密密麻麻的字,但是仔细看这些字又都写的非常工整,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工匠们在刻这些石碑的时候是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当年随着石碑的出土呢,还出土了许多砖块,那些砖块呢现在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