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1954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及答案第五单元检测卷

第五单元检测卷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书籍,是知识的来源,是修养的载体。

当我们捧起一本书,在静谧(mì)的夜晚守着一盏孤灯阅读的时候,我们便会xiǎnɡ(享)受思绪渐入书中无拘无束畅游的从容,内心便会感到无比充盈和温润。

读着《紫藤萝瀑布》,我们好像看到宗璞zhù(伫)立在辉煌灿烂的紫藤萝瀑布面前,感受到了生命长河的无止境,增强了生活的勇气。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耐住寂寞,携书而行,你就会在喧嚣(xiāo)中找到一份宁静,你心灵的天空就会闪烁着星光的快乐!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B )

A.凝望  仙露琼浆  恍然  遗撼

B.忏悔  祸不单行  颤抖  魂魄

C.赤裸  轰轰烈烈  猥琐  繁蜜

D.矜持  荒草萋萋  瞬息  茏罩

导析:

B A项,遗撼—遗憾;C项,繁蜜—繁密;D项,茏罩—笼罩。

3.下列加点词语结合语境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

A.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

(伶仃:

瘦弱。

B.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伫立:

长时间的站着。

C.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忍俊不禁:

忍不住笑。

D.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笼罩:

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导析:

A “伶仃”应译为:

孤独,没有依靠。

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分)( C )

A.“我在开花”!

它们在笑。

B.怎么了呢?

我的小桃树?

C.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

D.你喜欢谁的诗?

杜甫的?

还是白居易的?

导析:

C A项,感叹号应放在双引号里面;B项,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D项,第二个问号改为逗号。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B )

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努力拼搏,再创佳绩。

C.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D.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你的努力。

导析:

B A项,缺少主语,删掉“随着”;C项,“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删掉其中一个;D项,两面对一面,删去“的”,并在“努力”后加“与否”。

6.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B )

A.《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作者是当代作家宗璞。

B.普希金是俄国诗人,代表作有《自由颂》《未选择的路》等。

C.陈子昂、杜甫是唐代诗人,王安石、陆游是宋代诗人。

D.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导析:

B B项,《未选择的路》不是普希金的作品,而是弗罗斯特的作品。

7.根据提示默写。

(4分)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8.(2018江苏兴化检测)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7分)

志愿服务是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为社会自愿付出个人的时间及精力所作出服务工作。

每年的3月5日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你们学校准备举行志愿者服务活动,你也参与其中。

【解说标识】如图是“中国志愿服务”的标识——“爱心放飞梦想”,请你从标识的构成及其寓意两方面,说说这个标识的特点。

(2分)

答案:

标识的整体是汉字“志”,其上半部分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鸽子,象征着和平、和谐与追求梦想,下半部分既是中国书法中草书的“心”,也像一条飘逸的彩带,象征着志愿者将爱心连接在一起,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拟写主题】为了弘扬雷锋精神,传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正能量,展现我们青年学生的风采,学校为本次志愿者服务活动确定了主题,请根据主题的上句,拟写下句,要求上下句形成对偶。

(2分)

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新精神, 。

 

答案:

传递社会正能量,或“传递青春正能量”(形式统一,内容接近,2分)

【义务解说】在“走进敬老院,为老人服务”的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晓明把自己的一幅书法作品(如图)赠送给老人们。

请根据情境,完成对话。

(3分)

不识字的王奶奶问:

“晓明,这是哪几个字啊?

什么意思啊?

晓明热心地解释说:

“王奶奶,①      。

” 

对书法颇有研究的张大爷说:

“这幅作品中的‘山’字,书写上意形结合,很妙!

这个‘山’字应该是象形字,还是会意字呢?

晓明回答说:

“大爷,这个字应该是②           。

” 

答案:

①这四个字是“寿比南山”,(1分)意思是祝您老人家(你们)身体健康,寿命比南山还要长(意对即可,1分)②象形字(1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

(8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4分)

答案:

(示例)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符合诗意即可)

10.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分)

答案:

诗人以落红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

(意思对即可)

(二)(2018贵州遵义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8分)

带雨斜开扁豆花

周志坚

①刚下过一场雨,天一下子凉爽起来,漫步小道,蓦地,我看见一架扁豆花。

②扁豆栽种在一户人家的院墙边。

它们缠缠绕绕地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顺了院墙,爬;顺了院墙边的树,爬;顺了树枝,爬;又爬上半空中的电线上去了。

电线连着路南和路北的人家,一条人行甬道的上空,就这样被扁豆们,很是诗意地搭起了一个绿篷子,上有花朵,缀着水珠,晶莹剔透地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

③自始,我开始注视着这架扁豆花。

秋渐深,别的花且开且落,扁豆花却且落且开。

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在秋风里起舞翩跹,欢欣鼓舞。

花落,结荚,扁豆成型。

邻居家四岁的小孩,说出的话最为生动,他说那是绿月亮。

看着,还真像,是一弯一弯镶了紫色边的绿月亮。

我走过时,稍稍一抬手,就会够着路旁的那些绿月亮。

邻居家那个小小孩嚷嚷着要摘,我抱起他,他一扬手,摘了一瓣,“我摘到绿月亮了。

”他高兴地喊着,真是童心可爱。

④这里的扁豆,无人采摘,一任它挂着。

扁豆的主人大概是把它当风景看的。

于扁豆而言,是福了,它可以不受打扰地自由生长,花开花落。

想着若把它摘了切成碎片,清炒一下,放点蒜苗红辣椒之类,味道会很鲜美。

从前,乡下人家不把它当稀奇,煮饭时,想起扁豆来,跑出屋子,在屋前的草垛旁,或是墙院边,随便捋一把,洗净,搁饭锅里蒸着。

饭熟,扁豆也熟了。

用大碗装了,放点盐,再拌点蒜泥,那是一碗不错的菜呢!

可以吃得津津有味。

那时,生活困顿,缺油,难得滴上两滴香油,那味道,只一个字,香。

打嘴也不丢。

那是儿时的记忆。

⑤常听人说,扁豆最贱了,不管栽到哪里,只要有一方空间,无须怎么打理,都会开花结实且枝繁叶茂,生机盎然。

其生命力之强,犹如野草一般。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于扁豆也是适用的。

我想人也是应该这样,不管处于什么环境,都要顽强地生存,做出自己的努力,不求富贵闻达,不怨碌碌无为,走正路,不虚度年华,留下生命的足迹足矣。

⑥清代学者查学礼写过扁豆花:

“碧水迢迢漾浅沙,几丛修竹野人家。

最怜秋满疏篱外,带雨斜开扁豆花。

”有人读出凄凉,有人读出寥落,我却读出欢喜。

人生至秋,莫悲切,疏篱外,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

11.“带雨斜开扁豆花”,联系全文请谈谈本文标题的作用?

(3分)

答案:

揭示文章的内容:

凸显了扁豆花在风雨中绽放的积极姿态;引用诗句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只要符合本文标题的所起的作用即可)

12.本文第③段写邻居孩子摘豆的情节,有何作用?

(3分)

答案:

表现孩子的童心可爱,侧面表现扁豆花的美丽可人,为文章平添趣味。

(意思对即可)

13.本文对扁豆花做了多次描写,请你对下面两个句子加以赏析。

(6分)

(1)上有花朵,缀着水珠,晶莹剔透地一小撮一小撮地开着。

(2)紫色的小花瓣,像蝶翅,在秋风里起舞翩跹,欢欣鼓舞。

答案:

(1)写扁豆花“缀着水珠”,凸显其雨后“晶莹剔透”的美好形态,生动地写出了雨后扁豆花的美丽可人;写扁豆花“一小撮一小撮”,以反复方法凸显其开放的茂盛状态,表现了扁豆花旺盛的生命力。

(2)使用比喻手法,把扁豆花紫色花瓣比作“蝶翅”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扁豆花色彩的绚丽和形态的可爱;使用拟人的手法,写扁豆花“起舞翩跹,欢欣鼓舞”形象生动表现了扁豆花的勃勃生机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14.本文第⑥段作者从查学礼的诗中读出了怎样的“欢喜”?

(3分)

答案:

作者读出的“欢喜”是:

在深秋的斜风细雨中,其他花儿都已凋谢陨落,(1分)而扁豆花却表现了不竭的生命力,在满满地开着。

(2分)(意思对即可。

或直接用文中原句“还有扁豆花,在斜风细雨中,满满地开着。

”)

15.文中的扁豆花形象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3分)

答案:

扁豆花能在深秋的斜风细雨中努力开放,生机勃勃。

姿态美丽。

(1分)我们像扁豆花一样,不管处于什么环境,都要努力生存和发展,去绽放自己的生命之花。

(1分)不应碌碌无为、虚度年华,不为富贵与闻达,要走出自己的生命之路,留下自己的生命足迹。

(1分)(意思对即可)

(三)(原创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9分)

芳华不减的冰凌花

宋占方

①进入三月,东北山林依然白雪皑皑,林薮(sǒu)茫茫,山野一片料峭。

②在岑寂的柞(zuò)林中,忽而,一缕缕淡淡的清芬飘来,但见残雪覆盖的林下落叶与凄迷的衰草中,一朵朵晶莹莹、黄灿灿的花儿羞怯地向你芳唇含笑,美不可言,原来,她就是冰凌花儿。

③那一朵朵颤抖的小花儿披雪而出,纤尘不染,温润如玉,晶莹如冰,更似清澈的釉水结晶的瓷花儿。

④再细端量,那花儿单生于茎顶,深紫色的花茎仅寸多许,与草一起而不争其高。

娇嫩的花瓣拱护着丝丝缕缕心思骚动的花丝雄蕊和温淳的花柱雌蕊。

⑤此际,岑寂的柞树林里这一朵朵独守一谷宁静与清逸的小小冰凌花儿,给没有一丝儿色彩的山林陡添几许早春的光彩,这花儿悄悄叩开春天的大门,让人一下子就嗅到春天的气息。

⑥清代名士朱锡绶(shòu)在《幽梦续影》里把各种花儿的形貌视为身份不同的美女。

惟未把冰凌花比作美人,实乃一大憾事。

缘由或许朱锡绶未睹冰凌花之娇容。

然而,这又是冰凌花儿的世之俗缘之轻。

她在北国雪野不啻(chì)笃定不移的独善其身,还默然地绽放着芳华之春光……

⑦对于冰凌花儿,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原来,在远古的三月初,辽东皆是冰雪欲融未融,一片荒凉寂寞的天地。

为了给枯冷的山林旷野一点春天的讯息,掌管天地花草的百花仙子召集了冰凌花、映山红花、猫骨朵花“三花仙子聚会”。

⑧会上,百花仙子让三花回去相约一起开花迎接春天。

三花归来后,冰凌花儿立即行动起来,率先钻出泥土,顶开落叶,抢在冰雪寒天里独自暄妍(xuān yán)金灿灿的芳颜。

⑨移时,映山红花儿一看冰凌花儿抢了先,急急忙忙光着身子往外跑,在山崖在峰巅也绽开了绯红如云的脸庞。

这时候,素来拖拖拉拉的猫骨朵花儿一看二花都开了,百卉皆露出了头,山也绿意盎然了,才急得满头大汗,就披头散发地从泥土里拱出来,绽开一张张毛茸茸的紫红艳艳的笑脸,羞赧地迎接春日多许的到来。

⑩望着小精灵般的冰凌花儿,我感叹,在这春寒料峭的大山里,这晶莹的小花儿开得如此忘情娇媚,这分明就是山林大地千年修炼而诞生的一株花仙子,亦是嘉木百卉孕育的一株花仙子,或许还是天上的仙女滴下的一颗颗汗珠珠啊!

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山际,我再次徘徊柞林下,却不见了那些花仙子,寻寻觅觅,唯见残雪掩映着满地落叶与萋萋荒草,再也看不见那花动满坡的吉光片羽了,真是不辨何处去寻仙……

就在我不知走向哪里寻觅时,猛然我又见到刚才曾经偎依的那株老榆树,就在它的树干下,曾有几株冰凌花儿。

我不由来到它的身下,仔细逡(qūn)巡,终于寻见冰雪披离的衰草中,冰凌花用它自己的土色花萼包裹成与林地衰草同色的荒草,花仙子变成了草,怎耐得你寻寻觅觅呢!

原来,冰凌花儿为了适应冰雪消融的寒冷气候,她只在白天和煦的阳光下绽放,太阳一落山,那花儿就被花萼合成花苞,掩面花容,变作了冰凌草。

纵然那花隐了,但不失优雅,明日的风景依然如画。

这世上花儿绽放后,还真罕见有多少能够回溯(sù)蓓蕾(bèilěi)的呢?

犹似人之青春芳华还能回溯童稚未凿的吗?

哦,小小的冰凌花儿,冰雪世界铸炼了她北国第一花儿的一个又一个时光的芳华不减!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03月02日,有删改)

16.写出作者对冰凌花情感态度变化的过程。

(6分)

(惊喜)→(失落)→感叹→(赞美)

导析:

阅读文章,找出表达“作者对冰凌花情感态度变化”的语句并用恰当词语予以概括。

第②段“忽而,一缕缕淡淡的清芬飘来”“一朵朵晶莹莹、黄灿灿的花儿羞怯地向你芳唇含笑,美不可言”,可概括出作者见到冰凌花时的“惊喜”。

段“寻寻觅觅,唯见残雪掩映着满地落叶与萋萋荒草,再也看不见那花动满坡的吉光片羽了”,可见作者的“失落”之感。

段“冰雪世界铸炼了她北国第一花儿的一个又一个时光的芳华不减”可见作者对冰凌花的“赞美”。

再以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到对应的括号处即可。

17.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

那一朵朵颤抖的小花儿披雪而出,纤尘不染,温润如玉,晶莹如冰,更似清澈的釉水结晶的瓷花儿。

导析:

“从修辞的角度”明确指出了赏析的角度。

阅读语句,抓住“如”“似”,辨别出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分析作用,一方面要明确语句表达的内容;另一方面要揭示出语句描绘的冰凌花形象以及作者的情感。

答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冰凌花比作玉、冰、瓷花儿,生动地写出了冰凌花温润、晶莹、清澈的特点,展现出冰凌花披雪而出、纤尘不染的形象,表达出作者对冰凌花的喜爱之情。

18.本文第⑦~⑨段写了什么?

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分)

导析:

解答此题时,一方面要抓住第⑦~⑨段的内容,答作用时,从内容与结构等角度理解,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

答案:

写了冰凌花的传说。

作用:

写冰凌花的传说,揭示了冰凌花抢在冰雪寒冬里独自暄妍金灿灿芳颜的特点;增添了冰凌花的吸引力;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为下文作者赞美冰凌花做铺垫。

19.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尾句中“芳华”的理解。

(5分)

导析:

此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首先,要明确“芳华”的本意;其次,要结合语句内容明确“芳华”的语境义;另外,要“结合全文”领会冰凌花的“芳华”所蕴含的道理。

在分析“道理”时,应多从“人”的角度思考,明确受到的启发与教育等。

这样,才能全面、准确答题。

答案:

“芳华”指冰凌花的美丽,也指人的美好的年华。

文中冰凌花在东北一片料峭的山野悄悄叩开春天的大门,让人一下子就嗅到春天的气息。

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怀梦想,就能绽放自己的美丽;只有不畏艰难,热爱生命,笃定不移地独善其身,才能够绽放出生命的美丽。

三、写作(50分)

20.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当明艳的鲜花映入眼帘,当鸟儿鸣叫在枝头,当溪流奔向海洋……你对大自然赋予的这一切有着怎样的感悟?

你不觉得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灵性和美好吗?

它们陪伴着你、哺育着你、启发着你、引领着你……

请你以“感悟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②500字以上;③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