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1977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1.《散步》作者莫怀戚。

文章主旨: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这篇课文写了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想法设法帮我去北海,可是母亲已重病缠身,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

母亲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

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3.《羚羊木雕》选自《东方少年》。

作者张之路。

文章主旨:

本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爸爸妈妈之间发生的一场矛盾,赞美了小朋友们真诚无私的友爱,含蓄地批评了父母轻义重财的行为,告诫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心,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4.《散文诗两首》

①《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

作者泰戈尔。

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文章主旨:

乍看之下,这是一首写儿童与母亲嬉戏的诗歌,所表达的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并无奇特之处。

但泰戈尔之所以是大文豪,就在于他的诗作能够在普通诗人的感觉和思路止步之处继续向前,朝更深处迈进,进入“入神”的境界。

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国王和王后》,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②《荷叶母亲》、作者冰心。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

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这样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

是啊,连荷叶都会自觉地保护荷花,何况母亲爱护自己的子女。

于是在结尾处写道:

“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

5.《世说新语》两则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刘义庆。

6.《我的老师》作者魏巍,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小说家,原名魏鸿杰,主作品有:

诗集《黎明风景》。

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战士和祖国》、《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

《幸福的花儿为勇士而开》和《春天漫笔》抒情散文《依依惜别的深情》、《在凯歌声里》,文艺随笔《路标》。

长篇小说《东方》,《地球上的红飘带》。

本课作者回忆了儿童时代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抒发了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表现了老师温柔,热爱学生及热爱教育事业的美好品质.

7.《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一岁半就失聪失明。

后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又进入剑桥的拉德克利夫学院,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

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命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还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

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如《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我的信仰》《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和《愿我们充满信心》。

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莎莉文老师,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5岁时因一场眼疾失去大部分视力。

1880年10月进入帕金斯盲人学校。

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

从帕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

安妮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直至进入大学。

这篇课文选编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由“再塑生命”、“关于‘爱’的含义”两部分组成。

课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海伦识字,认识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以及“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

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

(2)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

正如作者自己所言:

“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中国通俗的话说,就是“再生父母”。

“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8.《我的早年生活》作者温斯顿•丘吉尔,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

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

2002年,BBC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本文节选自《我的早年生活》。

《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尔依靠自己的记忆,根据一往的记录并仔细核对了事实真相,讲述了他从婴儿、学童、军校学员成长为一名少尉军官、战地记者和年轻政治家的经历,书中还再现了丘吉尔各年龄阶段相应的观点和看法。

9.《王几何》作者马及时,笔名小非,儿童文学作家、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儿童诗集《树杈上的月亮》《中国孩子》,散文诗集《最后一片树叶》《金蝉唱晚》,诗集《泥土与爱情》,《小精灵拼音童话故事》丛书(4册),散文集《割肉》《童年旧事》《美女滥市》《当代青年散文诗人15家》(合集),歌词《茶山谣》,主编《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廖永德纪念文集》等。

本文选自《马及时儿童文学作品选(散文卷)童年旧事》

作者叙术了自己上初一时的第一节几何课,刻画了以为与众不同的几何老师:

王老师的出场与众不同;王老师的自我介绍与众不同;几何老师的教学内容更与众不同;这节课产生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效果。

11.《春》选自《朱自清全集》。

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文章主旨: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灵,借孩子的眼睛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12.《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

作者老舍(1899年—1966年),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著名作家。

主要内容:

作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学,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可贵感情。

主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无名高地有了名》、《龙须沟》、《茶馆》。

13.《风雨》作者贾平凹,本文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

细致描写了狂风骤雨中的树林子、柳条、羊、葡萄蔓、鱼儿和室内的老人孩子等的形态和不同表现。

作者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表现风雨。

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展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

14.《秋天》选自《预言》、作者何其芳,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

原名:

何水芳。

文章主旨:

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描绘了三幅画面。

每一节诗就是一幅画面。

作品有散文集《画梦录》

15.《古代诗歌四首》

①《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今安微毫县)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诗人将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于诗中:

写山岛的盎然生机,寄托了他的昂扬斗志;写沧海的波澜壮阔,表达了他豪迈的进取精神;写沧海吞吐日月的景色,显示了他有博大胸襟和气吞山河的气概。

②《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

第三联点明诗人旅行的时间。

这是残冬将尽,新春伊始之际,又是残夜将尽,黎明来临之时。

“海日生残夜”,这是一幅多么壮美的江上日出图!

明明是江上日出,诗人却称“海日”,这并非有意夸张,而是真实的感受。

由于江面辽阔,水天一线,朝日跃升之际,真使人恍如置身于万顷沧海之中。

朝日的光辉驱走了残夜,但谁也不会忘记,这一派光明的景象恰好是孕育在那业已消逝的寒夜之中。

下句“江春入旧年”写时序的变换。

这种变换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新春与旧年的界限是那样模糊,以至于诗人感到。

是“江春”闯入了“旧年”。

海日紧接残夜面生,江春不待旧年之完结而入。

时光流逝,天运无情,而诗人“犹自音书滞一乡”,怎么不激起强烈的眷怀故土之情呢?

③《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

在对天空中的小鸟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之后,白居易又把视线转向了脚下的植被。

前用拟人的手法渲染,后用人的感受来衬托,白居易就是因为有着这样一副难得的美学家的欣赏眼光,独具慧眼地发现它的动人之处,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这一人间天堂。

④《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代杰出的戏剧家、散曲家。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这里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

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

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16.《紫藤萝瀑布》选自《铁箫人语》。

作者宗璞。

宗璞,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托物抒情的写景散文,作者对如今盛开的紫藤萝花的描写,追忆十多年前(“文革”时期)紫藤在一种极“左”思想的妪遣下被砍的遭遇,揭示其象征意义:

“花和人都有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文中写花实际上是写人,写由人组成的社会。

一片繁茂的花象征着当前社会的繁荣昌盛和充满活力,同时也是借花来赞美生命的美好与顽强。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桃园女儿嫁窝谷》、《不沉的湖》、《后门》、《知音》等。

17.《走一步,再走一步》选自《当代少年》。

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作者通过“我”童年时的一段爬山经历,感悟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当然,重要的在于走好每一步,要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18.《短文两篇》

①《蝉》选自《承教小记》。

作者小思,原名卢玮銮:

采用托物言志赞美了生命的珍贵。

主旨:

人的生命不在长短,而在于好好活着。

②《贝壳》选自《幻思—席慕容散文赏析》。

作者席慕容。

主旨:

生命虽然有限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

19.《在山的那边》选自《长江文艺》作者王家新。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蕴含了一个哲理。

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目的就灰心丧气。

作品:

《纪念》、《游动悬崖》

21.《化石吟》、作者张丰。

文章主旨:

本文是一首叙事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和神奇景象,从而赞美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22.《看云识天气》、作者朱泳燚这是一篇介绍识别天气的方法的说明文作者用生动形象和语言,勾画出千姿百态的云,使读者从中得到许多识别阴晴雨雪的天气知识。

专著《叶圣陶的语言修改艺术》。

23.《绿色蝈蝈》选自《昆虫的故事》、作者法布尔,法国作家、著名昆虫学家。

本文主旨:

这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

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字里行间洋益着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24.《月亮上的足迹》、作者朱长超。

文章主旨:

本文真实地记录了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登月的全过程,指出登月活动的重大意义。

26.《小圣施威降大圣》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代表作品《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描写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本文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原标题为“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前五回故事梗概:

花果山仙石孕育出一石猴,石猴觅得水帘洞被群猴拥戴为王。

数年后,石猴拜菩提老祖为师,获名孙悟空,学得长生之道、七十二般变化及筋斗云,又向龙王讨得金箍棒,后大闹天宫。

玉帝令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去捉拿悟空,悟空两度打败众天神。

于是,观音推荐小圣二郎神擒拿孙悟空,本课故事即从这里开始。

27.《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作者安徒生。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而又穷奢极欲的皇帝被两个装成织工的骗子所骗,光着身子游行的诙谐故事,幽默而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昏庸、虚伪、愚蠢和自欺欺人的丑行。

课文具体描写的是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美丽的新装”,深刻揭露了皇帝及大臣们的丑恶灵魂。

著有《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28.《女娲造人》、作者袁珂。

神话学家。

四川省新繁人。

主要内容:

课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等。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选自《金波作品精选》(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版)。

作者金波。

文章主旨:

文章从“影子”“萤火虫”对盲孩子的关爱、帮助中,概括出大家都应该来关爱弱者,只有“爱”才能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光明和美好这个主题。

30.《寓言四则》中的《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选自《伊索寓言》。

作者伊索。

古希腊寓言作家。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

《塞翁失马》选自《韩非子•说难》。

作者韩非,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智子疑邻》选自《淮南子•人间训》。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

作者刘安。

主要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讽刺了那些妄自尊大,爱慕虚荣的人。

《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要被小人物打败。

《智子疑邻》说明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

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来的,对人不能持偏见。

《塞翁失马》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

名著导读

Ⅰ:

《繁星》、《春水》

冰心作为五四时代的著名诗人,她的诗名是和《繁星》、《春水》连在一起的。

《繁星》共164首,《春水》182首,主要发表于1922年的《晨报副刊》上,小诗均无单独标题,只按序号编排。

1923年两组诗歌先后结集,分别由商务印书馆和新潮社出版。

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繁星》和《春水》是冰心在探索人生的过程中灵光闪动的汇合,里面包含着她对生命真谛的认识和理解,包含着丰硕的哲理。

捕捉灵感的闪光,凝成短诗,这就是《繁星》和《春水》。

后来在《晨报》的“新文艺”栏发表,并结集为《繁星》和《春水》于1923年先后出版。

这300余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以自然和谐的音调,抒写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颂母爱、人类之爱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丽,意蕴隽永,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在“五四”新诗坛上别具一格,很有影响。

被矛盾称为:

“一片冰心安在,千秋童稚永存。

《繁星》是一部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

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

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

除了挚爱自己的双亲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

她爱自己的三个弟弟。

她在后来写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读者·通讯十三》里,还把三个弟弟比喻成三颗明亮的星星。

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

歌颂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它的主题是:

母爱,自然,童真

  《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矛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体现的的主题是:

母爱,自然,童真,构筑了冰心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

同样是在《晨报副镌》上最先发表,不过《春水》的问世要比《繁星》晚三个月。

  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地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

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冰心以其特有的女性纤柔,用清新秀丽的语言写成了《繁星》、《春水》两本诗集,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一,哲理性强是《繁星》、《春水》的一大艺术特点。

《繁星》、《春水》中,有许多诗都是蕴涵着深刻思想的哲理诗。

这些深刻的思想往往都是和诗中描绘的具体形象以及诗人深沉的思绪揉合在一起的,因而仍然具备着诗的情绪,有着诗的美感。

第二,纤柔是冰心诗歌的另一个显著特色。

冰心的诗,无处不表现出一种女性的纤柔。

以她“满蕴着温柔,带着忧愁”的抒情风格,感情深沉浓烈地歌吟着纯正的爱,描绘着大自然的美;同时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某些社会丑恶现象的谴责。

第三,文字轻柔雅丽,韵律浑然天成,意境优美清丽。

《繁星》、《春水》中词句的运用仿佛信手拈来,处处透露着轻柔雅丽的风格。

“冰心体”小诗在诗人们的辗转模仿之中,很盛行了几年。

刘大白、郭绍虞、叶绍均、徐玉诺、宗百华等,都创作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小诗。

这些小诗以真实简练的文字,含蓄地表现了诗人们在霎那间对于平凡事物的独特感兴趣和情思的变迁。

它们和冰心的小诗一起,形成了一片晶莹而又遥远的星群,永远闪烁在新诗发展的路途上。

Ⅱ:

《伊索寓言》

伊索,生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传说他是个奴隶,后获得自由,因“亵渎神明”终遭杀害。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北风与太阳》等已成为全世界极为家喻户晓的故事。

《伊索寓言》这本故事以极为讽刺,幽默的叙述故事的形式告诉人们许多充满韵味的人生处世哲理,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欧洲文学史上,它为寓言创作奠定了基础。

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为说理论证时的比喻,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

此书中的精华部分,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蚂蚁和蝉》:

好逸恶劳的人的结局往往是可悲的!

《两只口袋》这故事说明:

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

所以,我们应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别人,不臆断,不带偏见,全面地看待事物。

简洁的:

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

《驴和狼》这则故事首先歌颂了驴的机智聪明,其次讽刺了狼改变自己的本性去做“医生”这就会害了自己。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上天要你做屠夫,你却去做医生”。

《乌龟和老鹰》通过一只乌龟非要让老鹰教它学飞翔,结果从高空中落下来从而摔死的悲剧告诉我们:

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律性,决不可违背这个规律。

《马和驴》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人本该互相帮助,否则伙伴倒地身亡,担子就会加在自己身上。

《狐狸和狗》对于像狐狸一样狡猾的人,我们不能有丝毫的善意,有懂得以牙还牙。

《狗和它的影子》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能有任何的贪恋。

做事不能贪心。

 

新课程标准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题解

论语十二章

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其教育代表思想着重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启发诱导”、“温故知新”等等。

《论语》介绍: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四书)《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经)并称“四书五经”。

1.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译文:

学习了,然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愉快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

人们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第一句讲学习方法。

第二句将学习乐趣。

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不断温习,(知识)方能牢固,学习之乐;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2.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学而》)

译文: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本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

朱熹认为,重在为学。

“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

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思德修养。

3.子曰:

“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译文: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本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4.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译文:

温习学过的知识就会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当老师了。

本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5.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