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217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地理学第三部分地貌Word格式.docx

第十章喀斯特地貌

第一节喀斯特作用

第二节喀斯特地貌

第三节喀斯特地貌的发育

第十一章河口与海岸地貌

第一节河口地貌

第二节海岸地貌

第十二章风成地貌和黄土地貌

第一节风成地貌

第二节黄土地貌

第十三章冰川地貌与冻土地貌

第一节冰川的形成与演化

第二节冰川作用及其地貌

第三节冻土地貌(冰缘地貌)

第十四章构造地貌

第十五章地貌类型及地貌发育

第八章坡地重力地貌

坡地重力地貌亦称块体运动,即指坡面上的风化碎屑、不稳定岩体、土体等,主要在重力并常有一定风化参与作用下,以单个落石、碎屑,或整块土体、岩体沿坡向下运动所导致的一系列独特的地貌。

块体运动主要可分作三类:

蠕动、崩塌、滑坡。

第一节蠕动(爬动)

一、概念:

蠕动是人们不易察觉的一种运动,是土壤、碎屑、岩层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作缓慢下滑。

二、松散碎隙的蠕动

(一)形成机制

1碎屑完成一个自身膨胀,收缩过程,而发生碎屑下移。

膨胀挤压垂直坡面抬升,收缩则铅直下落。

2仅仅碎屑收缩而发生碎屑自行下滑,使之紧密。

3土地冻结膨胀,而顶托碎屑垂直于坡面抬升,解冻后铅直下落而下行。

(二)影响因素

1.粘土物质

碎屑中的粘土越多越易发生蠕动,因其膨胀率大于上述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蠕动,因此在蠕动发育地带建筑物要受到危害。

必须加以注意,必须事先进行地基处理。

2.坡度

250-300

最易发生蠕动的角度

一般情况蠕动发育最明显的坡度是250-300左右。

在这一角度水土保持较好,水体、土体、碎屑可同时一起下滑-蠕动。

>

<

不利下滑的角度

250-300,水土、碎屑不易保持、不利下滑

250-300,重力作用不明显。

三、基岩蠕动

基岩表层的蠕动,一般都有表面覆盖层并在此下滑牵引下发生弯曲,但不发生岩层层序的扰乱。

蠕动的岩石,一般都为柔性岩层,如页岩、千枚岩等。

第二节崩塌

一、概念

在陡峻的山坡上,巨大的岩体、土体或岩屑层,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常常突然发生沿坡向下急剧倾倒、崩落现象,在坡脚处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

这种现象称为崩塌。

二、特征

陡崖、陡岸(河岸坍江)

三、形成条件和触发因素

(一)崩塌的形成条件

基本条件为:

地貌(地形)、地质和气候等。

1.地貌条件

主要包括:

坡度,地貌部分(断层崖、深切峡谷、河岸、湖岸、海岸)相对高度。

坡度-是敏感的地貌条件,坡度越陡越易发生崩塌作用

松散物质>

休止角

坚硬岩石>

500~600

黄土>

500

地貌部位-主要表现在断层崖、深切峡谷、河岸、湖岸、海岸等以及相对高度等

断层(线)崖:

坡度一般较陡,且节理发育。

河岸:

河流旁侧侵蚀,掏空底部,使岩层沿节理倾倒。

湖(海)岸:

波浪侵蚀海岸基部,而使岩层在重力作用下倾倒。

相对高程:

一方面是发生崩塌作用的条件,另一方面决定崩塌的规模,及堆积物的形态。

坡陡且相对高程高的地区崩塌发育规模较大,并形成锥形倒石堆;

坡缓且相对高程低,崩塌发育规模较小,则形成扇形倒石堆。

2.地质条件

岩性结构、构造(断层、节理、层面、临空面)等。

岩性-岩性不同,其崩塌发育也不同,较疏松的易崩塌,如泥岩,泥质页岩、泥质沙岩、黄土;

而结构致密的不易崩塌,如硅质沙岩、石英砂岩、花岗岩等。

构造-与岩性相配合,构造发育的易崩塌,如断层崖,在内力作用下岩石本身已较破碎,且形成陡峭的崖面,而岩块下落。

节理:

垂直节理,使岩石整体崩落。

层面:

沉积岩都有层面,当岩层倾角较大,其本身就成为块体下滑的面,在其他构造如断层、节理综合参与下块体沿层面下滑或脱离岩层而倾倒。

岩层软硬相间-差别风化,软弱处风化形成平行凹槽,坚硬处崩塌。

如丹霞地貌所形成的丹霞石壁。

软弱夹层-高角度的软弱类层,如泥岩、页岩、粘土岩等给上部基岩崩塌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有水的渗入则更易发生滑塌,岩块沿软弱夹层面向下滑动。

以上的断层、节理、层面和软弱类层,在此都可称为是软弱结构面。

而结构面与坡面角度关系,同样也可以影响坡地的稳定性。

(绘图表示)

地壳运动-

抬升区:

崩塌运动不断发生。

表现为:

岩壁陡峭,倒石堆物质新鲜。

稳定区:

仍有发生,但趋于缓慢。

陡坡渐渐变为斜坡-平缓。

3.气候条件

物理风化强烈的地区,如干燥区、寒冻区则易崩塌,松散物质相对于坚硬的基岩容易产生崩塌作用。

降雨季节也易发生崩塌,根据日本1949-1959的崩塌资料分析,绝大多数的崩塌集中为发生在6-7月的梅雨和9月的台风两期。

水加重斜坡重量,增加了润滑性,减小了块体的粘结力,减小了松散物质的休止角。

(二)引起崩塌的触发因素

主要为:

地震、人工爆破、人工开挖坡脚、暴雨等。

(三)崩塌的类型

坚硬岩层崩塌坡度600,相对高差>

100米

崩塌(山崩):

松散层崩塌450,相对高差40米

散落(落石):

成群-散落,单个石块-落石

坠石:

斜坡坡度在500-600

坍岸(坍江):

1947年洪水期,长江沿线南京下关码头有88米×

14

米的沿江道路被冲跨,1955-1956年建护岸堤后才

稳定。

坍江现象往往发生在洪峰过后的落水过程及

其洪水过后。

(四)崩塌堆积地貌-倒石堆

崩塌堆积地貌-倒石堆

1.形态规模

坡的高度、陡度,以及坡麓基坡坡度将影响倒石堆的形态及规模崩塌的物质成份、决定倒石堆形态。

锥形倒石堆——斜坡陡峻、基坡较陡的则形成锥形倒石堆,且规模较大。

扇形倒石堆——斜坡面,基坡都较缓,则形成扇形倒石堆。

2.沉积特征

碎屑大小不一,棱角明显,岩性与坡面岩性一致,碎屑颗粒大小混杂,无明显排列层序。

由于受重力作用,一般大石块滚动得较远,而细小的则在倒石堆的顶部。

3.发育阶段

三个发育阶段:

正在发展中的倒石堆

或不稳定倒石堆

平直坡

无明显风化对直处

趋于稳定的倒石堆

凹形坡

略有机化、小草生长

稳定的倒石堆

凸形坡

风化明显碎屑细小、有草、灌木生长

第三节滑坡

一、滑坡的概念

坡面上大量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主要在重力和水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称为滑坡。

二、滑坡的地貌特征

绘图示意:

一个发育完全的滑坡是由滑坡体、滑动面、滑坡壁、滑坡台阶、滑坡鼓丘和滑坡裂隙等要素组成。

然而,也不是说任何滑坡都是完全的,都具有这些地貌单元,但是一个滑坡其滑坡体、滑动面、滑坡壁和滑坡台阶却是一定要具备的,不然就不能称其为是滑坡。

滑坡体的规模可大可小,小的只有十几M3,大的可达几十亿立方米。

滑坡的地貌形态,地貌特征要素(如图)

三、影响滑坡的因素

(一)地貌因素:

斜坡的高度、陡度和外形是决定滑动力大小的主要因素。

陡崖+软弱面—→临空面

基岩沿软弱面的滑动时,要求坡度为30-40度;

松散堆积物沿层面滑动时,坡度>

20度;

河流凹岸,侵蚀掘空以及切坡现象导致滑坡发生。

(二)岩性因素

由于岩性不同,滑坡发育也是不同。

松散堆积层中发生滑坡,主要和粘土有关,特别是和蒙脱石、伊利石和高岭石等粘土矿物关系更为密切。

尤以蒙脱石的影响最大,因为蒙脱石晶形是非常扁平的其长、宽、高之比为100:

100:

1,加上它的亲水性特别强、内摩擦角φ值很小,因此它最容易产生滑坡,其次是伊利石,高岭石。

所以滑坡面主要发生在粘土夹层中。

基岩滑坡,主要和千枚岩、页岩、泥灰岩、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炭质页岩等遇水容易软化的软弱地质有关。

(三)构造因素

层面、片理面、断层面、节理面等等软弱结构面,如其倾向与斜坡坡向一致,并且结构面的倾角又小于斜坡的坡角时,最易发生滑坡。

(四)地下水因素

抗剪强度降低

增加坡地重量

静水和动水压力增加

地下水来源:

包括大气降水、生产生活用水、河湖海水倒灌、各种物体(水、和渠道等)的渗漏水、较远补给源供给的地下水。

(五)气候因素

对众多滑坡分析表明,90%以上的滑坡与降雨有关,所谓:

“大雨大滑、中雨中滑、小雨小滑、无雨不滑。

此外,滑坡还和冻融作用有关,在融冻季节常出现滑坡。

(六)地震因素

地震破坏岩石结构、减小粘结力。

特别是7级以上的地震如1973年四川炉霍地震造成了223个滑坡,其中直接由这次地震引起的139个。

同样人工爆破也会破坏土石结构,导致崩塌滑坡。

(七)人为因素

开挖坡脚、加大坡顶荷载、人工排水、人工爆破等。

四、滑坡的类型:

(一)按物质组成

土质滑坡:

粘土滑坡、黄土滑坡、碎屑堆积滑坡。

岩质滑坡:

风化岩浆岩滑坡、沉积岩滑坡、变质片岩滑坡。

(二)按滑动面与岩体结构面之间的关系

同类土滑坡、顺层滑坡、切层滑坡。

(三)按滑体厚度

浅层滑坡(几米)、中层滑坡(几米-20米)、深层滑坡(>

20米)

(四)按滑动年代

古滑坡(更新世Q1-Q3)、老滑坡(全新世Q4)、新滑坡(现代正在发展中)

(五)按运动形式

牵引式滑坡、推动式滑坡

五、滑坡发育阶段

蠕动变形阶段:

几天、几个月~几年、十几年

剧烈滑动阶段:

几米/秒~几十米/秒

如意大利水质滑坡25-30米/秒~90-98公里/小时

渐趋稳定阶级

六、古滑坡的识别

1滑坡完整的地貌标志(滑坡体、滑动面、滑坡壁和滑坡台阶)。

2反坡台阶、地层、湿地、醉树、喜水植物等。

3坡脚出现湾泉、大孤石或弧形突出的堆积体。

4斜坡上单沟转向与双沟同源。

5岩层倾向异常及埋藏高度的变化。

6滑坡泥、擦痕、滑动面和被填塞的裂缝。

滑坡泥-是有滑动和挤压而成的。

概述

地球表面71%为海洋,29%为陆地,陆地上又有无数河流在奔流。

有人统计,任何时刻在全球江河里流动的水量为1300KM3,所以地球被称为是宇宙中“水的星球”。

流水是地球水文系统的组成部分,形成陆地地貌的主要外力之一。

水系:

地表水汇集起来并注入海洋的互相连通的整个渠道网称为水系(或河系)。

一个河系包括一条主流和注入它的所有支流,其边界是分水岭、分山岭以外的水流入其他水系。

水系可分为三个亚系:

(a)把水和沉积物汇聚到主流中去的支流,以侵蚀作用为主;

(b)主要是运输系统的干流,以搬运作用为主;

(c)河流的散流系统、河口部分,以堆积作用为主,可形成分叉河道及三角洲。

可以说整个陆地都被流水作用,并使之破碎,变得崎岖不平沟壑交错,在陆地上河系十分发育,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1

河道梯度(纵比降)向下游递减;

2河道横剖面向下游加深加宽;

3河谷的大小与水流的大小成正比;

4各级支流的流域面积(排水面积)按固定比率逐级增大。

流水对坡面的地貌作用可分为:

面流(面状水流):

沿坡面呈薄层片流形式顺坡向下流动(层流)。

线流(线状水流):

在固定沟槽中的流水为线流(紊流)。

暂时性流水:

包括面流及部分浅流随降水及季节变化而决定有无流水作用。

经常性流水:

一旦有固定水源(如地下水)即形成经常性流水——河流。

面流与线流,暂时性水流和经常性水流各有其特殊的地貌、形态、特征、沉积特征。

降水→漫流形态(面流、流路广,分合不定)→水流集中→线流

一、坡面经流的形成与作用

坡面经流的形成主要与降水量、斜坡坡度和土地渗透率等有关,坡面径流在斜坡上呈漫流状态、流路广、流程短、水层极薄、作用时间与降水时间比较对应或稍有延迟。

坡面径流(面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冲刷、搬运和堆积作用三种方式,而面流的作用强度又同时受到二种因素的影响。

1.气候与坡面径流作用强度:

一般来说,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了坡面径流的大小,降水量越多,则面流作用强度大,所以在几个其他条件相同的地区相比较降水量大小的地区、坡面的侵蚀、冲刷、物质搬运及堆积地貌都要比其他地区发育。

2.地形与坡面径流作用强度

斜坡、坡长、坡度、坡形都对坡面径流作用有直接影响。

1斜坡坡长:

坡长愈长,沿程流量增加,冲刷能力相应增加,但是泥沙含量也相应增多,水流能量消耗严重,使冲刷能力反而趋小,甚至发生泥沙堆积。

2坡度

坡度决定着面流速度,愈陡→面流速度愈快→冲刷能力愈强,但同时也决定着受水面积大小,愈陡→受水面积小→水量少→剥弱冲刷能力降水。

所以这是一对矛盾,从实测结果来看:

坡度<

200时

冲刷能力随坡度增大而迅速增大

200-400

冲刷能力稳定增长,至最大值

400

由于受水面积趋小,而冲刷能力随坡度增力而减少

3坡形

坡形事实上就是受水面积大小的问题、是坡角的问题。

在这里除直线外,其余的几种坡面坡度沿程都是变化的,所以冲刷强度各个点也是不一致。

3.坡面物质组成、植被与坡面径流作用强度:

①植被稀少,风化壳薄,坡面径流作用强度大

植被稀少、壳土层薄或基岩裸露,则雨水下渗少,甚至不下渗,而直接转化成坡面径流,这样对坡面的冲刷作用极大,如半干旱区,石灰岩、白云岩裸露地区面蚀作用明显,在喀斯特区形成溶沟石芽,表面还有许多股状小沟;

黄土区植被稀少黄土坡面流冲刷、水土流失严重。

②植被发育,表土层厚,坡面径流作用强度小

植被发育,表土层厚,渗水性好,则大部分雨水渗入表示,只有少量水形成片流,冲刷能力减弱,同时植被发育也可直接影响片流速度,同时植被发育也可直接影响片流速度,而且还可以防止雨水对地表的直接溅击作用。

所以,保持水土流失,植树造林悬很好的方法。

二、坡面径流(片流)作用形成的地貌

片流对坡面的作用强度,形成地貌,由山坡顶部至山麓各部位是不同的,其大致可分为三个作用带(见图)。

1.雨水的溅击作用(雨蚀作用):

对于坡面的作用,除片流作用外,值得重视的是雨水对坡面的溅击作用,它同接对坡面进行侵蚀作用。

降雨时雨滴以加速度冲刷地面。

据此观察垂直下落的两滴速度可达7-9米/秒。

地面松散特可被两滴的溅到空中,高度可达60厘米以上。

水平距离可以离开原地1.5米远。

斜坡上、被溅击的土粒距离:

向下坡>

向上坡

如60斜坡长60-75%的颗粒向下坡位移

25-40的颗粒向上坡位移

一个直径只有2mm的雨滴一次可以掀动数百个小土粒

这种差异随斜坡坡度的增加而扩大。

就整个小坡来说,山坡上部经两滴的多次冲激,物质遭受侵蚀,水坡下部不断有激溅下落的泥沙堆积,使山坡变缓。

这种作用称雨蚀作用。

事实雨蚀作用总是与片蚀作用同时进行的。

2.片蚀作用

由于坡面经流形成的侵蚀地貌主要是侵蚀纹沟其厚度<

0.5m,横坡面呈V形。

与其有关的地貌如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沟石芽地貌、黄土高原区的土柱地貌等等。

片蚀作用后的坡面,其细的土粒被运走,粗的土粒被留下,土坡上的肥沃性大大减低,其有害于作物的生长。

尤其是那些刚耕过的土地,土质松软,最易遭受雨水的片蚀,使肥土多为瘠土。

所以在山区兴建梯田,植树造林是十分有效的措施。

3.片流作用造成的堆积地貌

片流作用形成的堆积的地貌典型的是——坡积裙(裾)

地貌部位——山体坡麓

地貌形态——环挠山体沿山麓分布,形成平缓的地形成裙裾状,故名。

形成过程——片蚀作用使山坡上松散物质顺坡向下搬运,由于片流水力小,也不持久,搬运距离不远。

片流流到坡麓缓坡处流速更缓慢,并且水份不断下渗,携带的碎屑在山坡上沉积。

形成的沉积物叫坡积物。

沉积特点——由于坡积物未经长途搬运,故碎屑棱角明显,磨圆度差,分选性差,由粉砂、砂及块砾组成,岩矿分与山坡基岩成分相同。

由于是流水作用形成的,故在横向上与垂面上有一定的规律性。

横向上——自坡积裙顶部向前缘,机械组分由粗变细。

垂直上——稍具层理。

由于片流属暂时性流水作用,却间隙性的片流作用所形成的坡积物具有一定的韵律构造和透镜体。

一、沟谷的发育

沟谷水流属暂时性线状水流(线流)是由面流发展而来的,在地貌作用上,面流进行面蚀(片蚀)作用形成坡积物,而线流则进行线状侵蚀,垂直坡向向下切割,形成切沟,冲沟等,也可以切割成河流,堆积体是洪积物。

沟谷干旱半干旱地区最为发育这一地区,降水主要以暴雨形成,具有强大的切割地面的能力。

再则这一地区,植被不甚发育,有的地区纯粹是劣地,物理风化作用强力,基岩表面轻松,易遭水流下切,松散物质易于被水流带走,又由于水量不足而不能形成外流水系,而只能把碎屑物质带出沟口形成洪积扇。

我国黄土高原也属于半干旱地区,且植被稀少、土质疏松、故沟谷地貌发育十分典型。

1.沟谷的发育阶段:

按照侵蚀沟谷的纵横剖面形态特征和演变过程,可把沟谷分为切沟、冲沟和坳沟三个发育阶段。

切沟:

流水由原先的成片相连,至彻底分离归槽,即形成了细沟,细沟深度在50cm左右,横剖面呈V形,细沟侵蚀加深、加宽,则形成切沟宽度在1-2M、横剖面呈V形、沟缘明显,切沟纵剖面常有小陡坎出现。

冲沟:

切沟进一步发展则形成冲沟这必须要有一定的水量。

冲沟深达数米到数十米,一般在10-20米,但也可能区别80米宽度为90-50米成50米以上,冲沟的沟坡很陡,沟缘较明显,横剖面呈V形。

冲沟的长度很长,可由几百米到几公里到几十公里。

其纵剖面与沟身所在的坡面不一致,沟底剖面呈凹弧曲线,且沟头由于水流的溯源侵蚀而沟头不断后退,同时产生部分陡坎和跌水。

溯源侵蚀——又称为“向源侵蚀”,是指河流或沟谷底坡坡度变陡之处,因水流冲刷作用加剧,受冲刷的部位随着物质的蚀离,而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的现象,如河口段因基面下降而发生后退侵蚀。

河源地区沟头溯源侵蚀现象分外明显,如发育在黄土中的沟谷,其沟头因溯源侵蚀向沟间地推进,每年可达数米至数十米。

溯源侵蚀使河床向纵深的方向发展。

坳沟:

坳沟是冲沟发育的衰的阶段,溯源侵蚀,下切作用减弱,其沟缘不明显。

沟床发生堆积。

沟底平缓、变浅、水流干涸。

横剖面形态(图)。

纵向上由于溯源及下切作用不再进行,所以剖面趋于平缓。

沟谷与河流的关系:

当冲沟发育时若水量充沛(集雨面积大),则冲沟可继续发展,向下切割,最后若沟底切到地下水潜水面以下时,暂时性水流→经常性水流(冲沟→河谷)。

这是由于地球可以不断地供给沟谷以水流,使之长期地不枯褐,成为河流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地区,条条冲沟的发育阶段不完全相同;

同一条冲沟的不同地段发育阶段同样可能不一致。

二、沟谷水流形成的地貌组合

1.纵向组合

从冲沟纵向来看,其沟谷地貌可分作三段,即:

地貌单元

集水盆

沟谷主干

洪积扇

地质作用

汇水、侵蚀作用为主

坡积作用

地貌部位

沟头

山坡

山前、沟口

如沟谷发育,向源侵蚀强烈则集水盆消失

2.横向组合:

几个沟谷并列发育、则洪积扇互相复合相连,而成联合洪积扇,进一步发展并组合成整片,则为洪积扇平原(或山前倾斜平原)。

三、构造运动造成的洪积的组合变异

洪积扇形成以后,如该地区地壳发生变化,则会引起一系列的地貌效应。

1山体继续上升山前地带相对下沉则形成叠置式洪积扇。

2洪积扇下分相对等下降,则形成串珠状洪积扇。

3洪积扇的基部发生掀斜运动则形成不对称洪积扇。

四、洪积扇的相带、及洪积物的沉积特征:

1.洪积物

洪流一旦流出沟口,坡度减小,洪流无侧壁约束,水流散开,动力很快减少,搬运的碎屑在沟口大量沉积,即为洪积物。

由于是快速沉积,未经长途搬运,故分选性和磨圆度皆较差,层理不好。

洪积物常呈扇形堆积物——洪积扇。

沉积颗粒由扇顶至边缘,颗粒大→小,坡度由陡(15°

-20°

)→缓(1°

-2°

)。

相带可分为扇顶相、扇中相和扇缘相:

扇顶相

扇中相

扇绿柱

洪积扇顶部

洪积扇中部

洪积扇边缘

组成物质颗粒大小

粗砾石沉积为主,间有砂、粘土混杂。

砾石、砂、砂粉,较扇顶细。

细粒的亚砂土、亚粘土。

沉积特点

1砾石呈舌状叠覆。

2混杂堆积,夹有透镜体。

3分选性差,透水性强

1砾石呈叠瓦状构造,倾斜面朝向上游。

2砂层中常见交错层理,且有砂质、砾石质透镜体。

②具有水平及波状层理,有时夹有砂质细砾石透镜体。

其他

扇面有沟槽、被水流切割。

地下水渗出,局部有滞水,有沼泽化现象。

洪积扇平面上外形成扇形,洪积物呈称自然分布(如下图所示)。

洪各扇发育在山区和平地的交接地带,它广泛出现在我国西部地区,特别在滇西和河西走廊等地区。

作业:

1、面流和线流各有什么特点,其形成的侵蚀,堆积地貌各有哪些?

2、分别叙述坡积物,如洪积物的分布规律、沉积特征,并比较坡积物和洪积物有什么异同。

3、面流的作用强度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什么?

4、构造运动将会使洪积扇发生怎样的变化?

五、泥石流及其形成的地貌

(一)概述:

泥石流——是由大量的土、砂、石块或巨砾等固体物质与水组成的两相流体。

其成粘性、或塑性状态向下游流动。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现象,属破坏力较大的一种特殊洪流。

我国是一个多山国家,山脉纵横,地形陡峻,第四纪松散固体物质类型多样,东部山区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山区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影响,有丰沛而集中的瀑雨,而在西部广大高山地区又有大量的冰融水和强度较大的暴雨,因此,泥石流分布广泛、类型齐全,活动频繁,危害巨大。

实例:

如西藏察隅地区古乡沟泥石流在1953年9月突然从爆发,泥石流从上游冰碛区俯冲而下,以高达40米左右的龙头,穿峡出谷,倾泻于波斗藏布江谷地,总径流量达1900万立方米,其中固体物质为1100万立方米。

这场大自然浩劫,使古乡沟及邻近地区在一夜之间发生沧桑巨变;

原在沟口的大片森林和农田全被毁灭,而代之为方圆几公里的扇状“石海”;

把一条大江向对岸推移了200多米,大量泥石流物质拥进江内,江水受阻,壅塞成湖,淹没两岸大片森林农田,断绝了交通。

再如,怒江以西的大盈江流域,泥石流分布广泛,活动频繁,每年两季爆发几十次,有时甚至在旱季也发生泥石流。

每年有大量泥石流物质倾入大盈江,使河道不固定,每年河床平均淤高在10cm以上。

盈江县浑水沟在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以前还是一条清水沟,后来因多次发生地震,使山坡堆积物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在暴雨激发下形成泥石流。

按当地记载,规模较大的泥石流有24次,冲毁村寨13个,淹没农田6万多亩,并多次堵塞大盈江。

又如,1969年7月间锦州地区发生地震,波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