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3040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8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某农村敬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县农村敬老院建设项目

1.1.2承办单位

单位名称:

项目负责人:

1.1.3项目建设目标

为积极应对××县的人口老龄化,加快地区老龄事业发展,××县民政局在上级民政部门和各级政府的指导下,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农村敬老院项目。

本项目计划投资7680万元在固玛镇、科克铁热克乡等乡镇建设16处农村敬老院,用于解决农村人口中鳏寡孤独老年人的晚年养老需求,新建的农村敬老院集生活、医疗、文化、娱乐功能于一体,让广大的农村的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颐养天年”。

1.1.4项目提出背景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锐减,由1970年的33.4‰下降到2001年的13.4‰;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下降到2000年的1.6‰,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快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寿命快速提高,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1964年的6.08%上升到1998年的9.97%,至1999年已达到10%,进入老年型社会。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老年人口规模越来越庞大。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7664万人,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为9697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上升至1.3亿人。

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目前一个俄罗斯的人口、两个英国的人口或四个加拿大的人口。

若把这样庞大的人口群体当作一个国家的话,它将是世界上人口数排行第十位的国家。

从人口增长趋势看,根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全国总人口124261万人,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总人口增长了12.8%,而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加了34.1%,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只有0.92%,而老年人口年均速度达到2.97%,大大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

60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以年均3%速度持续增长。

更为突出的是,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00万,并以年均5%的惊人速度递增。

2005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8亿,占总人口18.4%左右;2050年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25%以上,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水平低、自我养老意识低。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将出现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高龄老年人口快速增长期、农村老龄化加速期。

我国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必将对全球人口老龄化带来巨大影响,也必将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能否成为稳定繁荣的发达国家,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现代化水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口老龄化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然而老年人口比重的日益增大会给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文化心态、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影响,成为21世纪我国必须认真对待、认真研究的重大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要求调整现有的产业结构,以满足老年人口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特殊需求。

为了满足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发展老龄产业,增加老年人所需要的社会服务业,改造不适应人口老龄化的住宅、社区和环境。

人口老龄化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使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迫切要求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各项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以补充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

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但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还比较低,许多地方社区养老服务还没有起步,不能满足老年人多种层次需求。

社会化的老年公寓作为专供老人居住的专有住宅,是一种居家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满足了老年人对居住的特殊需求,解决了传统养老模式的不足,是一条老年公益性事业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有效对策之一。

一些地区经验表明,仅靠国家投资,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吸引民间资本兴建老年公寓,市场化运作,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好办法,一些新建的老年公寓出现了排队入住的现象,老龄福利事业社会化运作取得了很好效果。

老年公寓创造了一个文明、卫生、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解决老年人在衣食住行医疗养生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矛盾,使老年人安心养老,使其家属子女集中精力工作,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

农村敬老院是为服务广大农村五保老人养老服务的社会福利事业组织。

农村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

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出院自由的原则。

许多地区还为优抚对象的孤老兴办光荣院,吸收符合条件的对象入院。

敬老院贯彻集体事业集体办的原则,入院老人的生活费、医疗费、丧葬费等的供给,均由集体承担,统筹解决。

贫困地区的敬老院,集体组织供给有困难的,由国家给予补助。

敬老院的宗旨是敬老养老,把安排好老人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放在首位。

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

有的乡镇把敬老院办成老年人的活动中心,为乡、镇社区的老人提供福利服务。

敬老院的建设是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关爱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

《××县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指出:

“十二五”期间,××县将处于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

根据近年来对老年人口发展情况的预测,我县老年人口将在现有19238人,以每年4.5%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21954人,占总人口的10%。

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重叠,老龄化、高龄化和空巢化进一步加速,高龄、空巢、失能老人日益增多,对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快速增加,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县是一个国家级特困县,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公益性事业发展非常缓慢,全县现有14座敬老院,全部分散在各个乡镇,而且大部分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条件极其落后,已经不能满足当地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的使用。

根据××县养老设施的实际情况,为确保各乡镇鳏寡孤独者老有所住、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县民政局计划在固玛镇、科克铁热克乡等16个乡镇各新建农村养老院一处。

作为社会福利养老设施建设项目,逐步满足××县各乡镇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的需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举措。

1.2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

(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老龄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新政办发[2012]34号 )

(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新政发[2014]19号)

(6)《和田地区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7)《××县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8)《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2010)

(9)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

1.3可行性研究范围

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依据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规定,对××县农村敬老院建设项目的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方案、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环保、劳动安全卫生,投资和经济效益进行全面技术经济论证,为业主和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本报告研究范围包括:

(1)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2)通过对项目发展和需求情况调研,推荐工程建设规模与方案;

(3)根据所选场址实际状况进行总体布置,确定工程技术方案;

(4)对环境保护、节能、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提出方案;

(5)对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

(6)提出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

1.4项目概况

1.4.1建设地点

本项目计划在××县所辖的16个乡镇各新建农村养老院一处,分别位于固玛镇敬老院院内、科克铁热克乡原敬老院内、阔什塔格乡原敬老院内、克里阳乡原敬老院内、巴什兰干乡原敬老院内、皮西那乡原敬老院内、木奎拉乡原敬老院内、木吉镇原敬老院内、乔达乡原敬老院内、桑株乡原敬老院内、康克尔乡原敬老院内、藏挂乡原敬老院内、杜瓦镇原敬老院内、皮亚曼乡原敬老院内、塔吉克乡1大队、赛图拉镇。

1.4.2建设规模

本项目计划在××县辖区各乡镇新建农村敬老院16所,预计总投资7680万元,总建筑面积25600平方米,共设置床位1280张,为各乡镇提供一所集老年居养、医疗康复、文体活动等于一体的敬老院。

拟建的每所农村敬老院新建养老生活楼和综合服务楼各1栋,合计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设置床位80张。

1.4.3建设内容

拟建的农村敬老院项目按照标准化设计建设,每所敬老院均新建养老生活楼和综合服务楼各1栋,功能设置包括养老生活用房、医疗康复用房、接待办公用房、文体活动用房等,给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养老、娱乐的完善服务,打造成优美、安静的养老场所。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或指标

备注

建设规模

1

新建农村敬老院

16

2

项目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25600

3

每处敬老院的建筑面积

平方米

1600

2.1

养老生活楼

平方米

1200

2.2

综合服务楼

平方米

400

设计床位

1280

80张/所

新增职工人数

288

18人/所

项目总投资

万元

7680

16所

单所敬老院投资

万元

480.0

1

建设投资

万元

46.0

2

流动资金

万元

20.0

建设期

1

 

第二章社会需求分析

2.1老龄人口及抚养情况

从1964至1980年,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平均每十年增长0.65个百分点;从1980至2010年,老年人口比重每十年平均增长1.12个百分点,2010年至2040年为我国老龄化最快的时期,每十年提高3.99个百分点。

这样高的老龄化速度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中国的养老问题将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数量的变化详见表2-1。

表2-1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和抚养比变化趋势

年份

人数(万人)

比例(%)

总人口

60+

65+

80+

0~

14岁

15~59岁

60+

80+/

60+

0~14岁抚养比

60+抚养比

总抚养比

2000

2005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

126722

131789

136232

140329

143605

145655

146545

146511

145687

144220

141867

13012

14282

16616

20451

23374

28272

34039

38048

39206

40652

43535

8837

9964

10944

12930

16277

18727

22864

27671

30808

31445

32249

1200

1479

1812

2175

2523

2862

3701

5054

5673

7352

9250

24.3

21.0

19.9

19.8

19.0

18.0

16.8

15.9

15.5

15.4

15.3

65.4

68.2

67.9

65.6

64.8

62.6

60.0

58.1

57.6

56.4

54.0

10.3

10.8

12.2

14.6

16.6

19.4

23.2

26.0

26.9

28.2

30.7

9.2

10.2

10.9

10.6

10.8

10.1

10.9

13.3

14.5

18.1

21.3

37.2

30.8

29.3

30.2

29.3

28.7

28.0

27.3

27.0

27.3

28.3

15.7

15.9

18.0

22.2

25.1

31.0

38.7

44.7

46.7

50.0

56.8

52.9

46.7

47.3

52.4

54.4

59.7

66.8

72.0

73.7

77.3

85.1

我国人口抚养比(14岁以下人口+60岁以上人口/15~59岁人口)在未来50年中变化比较明显。

少儿人口抚养比(14岁以下人口/15~59岁人口)从2000年的37.2%下降到2050年的28.3%,下降了8.9个百分点。

老年人口抚养比(60岁以上人口/15~59岁人口)则从15.7%上升到56.8%,上升了41.1个百分点。

虽然少儿人口抚养比下降,但由于老年人口抚养比大幅度上升,致使总人口抚养比从52.9%提高到85.1%,上升了32.3个百分点(见图2-1)。

人口高龄化或老年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不能回避的一个严重问题(见表2-2)。

表2-2两个年龄组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

年份

年龄组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

2050

60~79

95.5

95.7

93.4

92.1

90.4

89.1

89.6

89.6

86.1

79.2

80+

4.5

4.3

6.6

7.9

9.6

10.9

10.4

10.4

13.9

20.8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2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养老服务业是在政府主导和扶持下,由社区和社会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住养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疾病护理服务、精神文化服务等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

截至2010年12月,新疆自治区老年人口233.54万人,占总人口的10.80%,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据预测,我区人口老龄化每年平均以4.5%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90多万人。

未来二十年内,老年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比重将迅速增加,2020年达到12.76%,2030年将超过20%。

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高龄、空巢、失能老人数量日益增多,对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快速增加,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近些年,虽然新疆自治区养老服务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市场化程度不高、政府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服务场所少、服务水平低等问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的需求。

鉴于当前地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现状,自治区、和田地区两级政府都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推动养老服务的迅速发展。

2.3需求分析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数占全国家庭总户数的20.09%。

在全国一人家庭户中,65岁以上单身老年人口占27.71%,在全国二人家庭户中,有两个65岁以上老人户占13.41%。

城市和镇有老年人家庭户的比例比较接近,农村则明显高于城镇。

2000年,全国有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中,单身老人户占11.46%,只有一对老夫妇户占11.38%,合计为22.84%。

而老年人与其他人一起居住的情况,占77.17%。

单身老人户和只有一对老夫妇户这两种完全老人户所占比例城市26.93%,镇为26.13%,农村20.98%。

从另一角度看,农村老年人与其亲属一起居住的情况最多,达79.02%,而镇(73.87%)和城市(73.07%)水平接近。

由此可见城镇老人与后代分开居住的趋势较农村更为显著。

我省情况也大致如此。

近30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导致家庭规模向小型化、核心化转变,加之人口流动性增强,传统大家庭失去了普遍存在的根基,小家庭成为主导模式。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加快及城镇地区住房紧张问题的缓解,家庭小型化趋势将更加明显。

家庭养老和照料的功能明显弱化。

这为养老服务业提供了一个庞大市场。

根据新疆自治区民政部门资料显示,目前自治区有60岁以上老年人240余万人,占全疆总人口的10%以上,并以年均4.36%的速度增长。

其中,空巢老年人达45.31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1.3%;失能失智老年人11.74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87%,未富先老的特征明显,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指出:

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城乡统筹、设施齐备、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的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养老服务与医疗康复、文化教育、家庭服务、旅游休闲、金融保险等相关领域互动发展,形成养老服务业发展新局面;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养老服务业成为全区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从业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80%以上的城市居家生活老年人得到养老服务的全面支持,80%以上的乡镇和4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

全区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人35张以上,服务能力大幅度增强。

××县作为全国的贫困县,在国家、自治区的正确领导下,老龄事业快速发展,全县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六个老有”工作目标,有效地推进了全县老龄事业的快速发展。

养老、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步增长;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正在逐步建立,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纳入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分类施保”,城市“三无”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不断提高,建立了城镇无收入困难老年居民生活补贴制度,实施了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政策,对百岁老人和高龄老人予以生活补贴;老年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活动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老年活动中心逐步建立,老年文艺团体数量不断增长,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老年法律服务、优待政策、合法权益得到较好维护;积极组织老年人参与力所能及的各类活动,广大老年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增强,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日益浓厚。

同时××县于2010年我县获得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

但由于××县的经济底子薄,虽然这些年在老龄工作中有了部分成绩,但整体来看××县的老龄产业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仍相对滞后,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目前,全县养老服务机构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仅11张,与自治区提出的每千名老人拥有30张床位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同时未建立老年大学和老年病医院。

老龄事业发展经费投入不足,未达到自治区确定的每人每年2元的标准。

基层老龄服务设施落后,部分村(社区)没有老年活动站点,现有老龄服务设施远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要。

四是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养老、医疗保障水平较低,为老服务市场和老龄产业发育不全、供给不足;老年人社会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现象仍有发生。

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地老年人养老事业的发展水平,××县党委、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制定了《××县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中指出: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进一步加大社会筹集和财政投入力度,推进保障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

到2015年,全县建有1所以养老服务为主,集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社会福利机构,养老机构床位数增加到659张,达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30张,满足“三无”、“五保”、低收入、失能等特殊老年人群的照料服务需求。

积极推进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体制改革,探索多元化、社会化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由此可以看出,××县农村敬老院的建设是符合国家、自治区等各级政府的发展规划要求,能够适应××县各乡镇老无所依的弱势群体养老的需要,能够进一步提升当地政府执政水平,有助于当地社会经济和谐健康的发展。

2.4项目建设的意义

本项目以解决××县农村五保老人的晚年养老生活为目标,在各乡镇新建一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为社会福利养老机构,将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为××县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1)有利于提升地方党委、政府的形象。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加强老龄工作,努力使全体人民老有所养,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在全国“实施爱心护理工程”。

××县县委、县政府也提出了“全面建设生态型西部名城,创造皮山人民的幸福生活”的奋斗目标。

一个地区老年事业的发展,可以体现该地区党委、政府的执政理念的先进性,可以塑造党委、政府以人为本的良好形象,还可以想外界展示良好的城市形象。

而本项目的实施,将成为聊城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我市老龄事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

(2)有利于提升××县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水平。

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很好地填补××县在社会化养老机构的空白,有利于缓解全县养老服务供求矛盾,满足各乡镇农村五保老人的养老需求,大大提升××县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在和田地区创造出科学养老的新经验,提升××县的对外形象。

综上所述,××县农村敬老院的建设将为广大的农民提供养老床位1280张,能够极大地改善五保老人的养老问题,符合当地各乡镇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要的发展,能够促进××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第三章建设规模

3.1建设目标

为加快推进××县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县民政局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县农村敬老院项目,项目计划投资约7680万元,新建16所集养老、医疗、保健、娱乐为一体的标准化养老服务机构,在为老年人提供“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综合活动场所的同时,带动当地养老产业的迅速发展。

3.2建设内容及规模

××县农村敬老院建设项目共建设标准化的农村养老院16所,包括在固玛镇、科克铁热克乡、阔什塔格乡、克里阳乡、巴什兰干乡、皮西那乡、木奎拉乡、木吉镇、乔达乡、桑株乡、康克尔乡、藏挂乡、杜瓦镇、皮亚曼乡等14个乡镇原有敬老院的基础上新建14所农村敬老院,在塔吉克乡1大队、赛图拉镇两个乡镇规划建设2所农村敬老院。

拟建的标准化农村敬老院每所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合计25600平方米。

每所农村敬老院包括新建敬老院养老生活楼1栋、综合服务楼1栋,设置标准二人间40间、医疗保健室、图书阅览室、艺术教室、活动室等用房,可容纳80位老人入住。

根据农村敬老院功能划分四个功能区:

医疗办公区、文体活动区、养老生活区、室外景观区。

(1)医疗办公区

设置在综合服务楼1层,主要包括医疗保健用房、敬老院办公用房,建筑面积200平方米。

(2)文体活动区

以满足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锻炼为主,在综合服务楼2层设置图书阅览室、艺术教室、棋牌室、活动室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另外在室外设置活动场地400平方米。

(3)养老生活区

项目新建养老生活楼1栋,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设置标准二人间40间,安排床位80张;并在一层设置集中餐厅200平方米,方便入驻老人就餐。

(4)室外景观区

项目将对项目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和景观进行完善和提升,建设亭台楼阁、雕塑、广场等小品工程,提升敬老院的内部景观,创造宜居的生活环境。

 

第四章场址选择

4.1场址选择

4.1.1项目选址原则

根据《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2010)选址和规划布局的要求,敬老院的选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地形平坦、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避开自然灾害易发区;

2、交通便利,供电、给排水、通信等市政条件较好;

3、便于利用周边生活、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