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4069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x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基层审计执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在基层审计执法中存在的行政干预,审计独立性难以保障,经费不足,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审计监督被弱化,审计结果透明度低等相关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在立足于促进基层审计执法工作和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审计法规,提高审计独立性,保障审计经费充足,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增强审计结果透明度等相应的对策,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从宏观上把握审计执法的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审计执法工作,从而推动基层审计事业的良性发展,为基层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基层;审计执法;监督职能;问题;对策

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duringEnforcementoftheAuditActoftheBasicLevel

ABSTRACT

Thepapermadeananalysisoftheenforcementoftheauditingactofthebasiclevelatpresentinourcountryandpointedouttheadministrativeinterventionduringtheprogress,suchastheuncertainindependence,lackofmoney,lowqualityofthelawenforcementofficers,thereductionoftheauditsupervision,thelowdegreeofopennessoftheauditresultandsoon,andwhat'smoreaccordingtothequestionsweputforwardthecountermeasuresofhowtoimprovetheauditact,enhancetheauditindependence,getridoflackingofmoney,improvethequalityoftheofficer,strengthentheauditfunction,enhancethetransparencyoftheauditresult,whicharebasedonpromotingtheenforcementoftheauditactandthehealthydevelopmentoftheeconomicconstruction.Andthenunderthepolicyofdealingspecificissueswithspecificmeasures,weholdthedirectionoftheenforcementoftheauditactunderthemacroscopicview,inordertoimproveandenhancetheenforcementoftheauditact,asaresultpromotethewelldevelopmentofthelow-levelauditandprovidestrongsecurityforthebasicleveleconomicdevelopment.

Keywords:

grassroots;theauditlawenforcementsupervision;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一、审计执法的定义和特点

审计执法是指审计机关及其审计工作人员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其它有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的过程。

它渗透于审计监督工作各个方面,贯穿在执法控制过程各个环节,是审计发挥较高层次经济监督职能作用的具体体现。

加强审计执法,目的是为了提高审计质量,强化审计监督职能,严肃财经纪律,保证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维护国家财政经济正常秩序。

审计的基本特点包括审计的本质和基本特征两个方面。

第一点是审计的本质:

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本质具有两方面涵义:

其一是指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经济监督是审计的基本职能;其二是指审计具有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监督的最本质的特征,是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关键所在。

第二点是审计特征,审计与经济管理活动、非经济监督活动以及其他专业性经济监督活动相比较主要具有以下3点基本特征。

其一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业务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其二权威性。

是保证有效行使审计权的必要条件。

其三公正性。

审计的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社会长足进步,人民安居乐业,政治稳定清明,基层各项政府工作也在不断发展进步,这其中基层审计机关对社会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家长制”、“官本位”、特权思想,中外文化碰撞带来的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公平竞争、物质利益至上等等不良文化,给处在剧烈变动历史时期的一些基层干部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市场经济的复杂性,带来财务违纪的多样性、复杂性,使现有审计手段难以搞深搞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财务违纪现象也呈现多样化趋势,违纪手法多样,且隐弊,给审计查证带来极大的困难,而手法的多样化给审计处理也带来难以准确定性处理的情况。

另外有一些地方官员抱着“天高皇帝远”的侥幸心理,为所欲为,用着老百姓的钱却不为百姓做事,而是把钱揣进自己的腰包,而且一些官员利用自己的权力把国家拨给灾区的救济款用于其它不必要的地方。

这个时候需要政府对其进行审计,对其犯下的罪行进行揭露,并且对其进行应有的惩罚。

政府审计应当系统的进行,并且应当及时的传递到下面地方,使得地方与国家同步,地方官员及时的了解国家的政策以及措施。

广大人民也应当起到监督的作用,及时的向上级及国家政府反映情况,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只有,上下齐心,不断加强基层审计执法,才能为社会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和良好的氛围,各项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做出更大的成效。

二、审计执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开展,审计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逐渐彰显,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关注和重视。

同时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的审计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使得政府审计机关可以更好地通过依法审计为维护国家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等做出贡献,尤其是近几年在社会上挂起的“审计风暴”,充分证明了审计监督的价值所在。

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和执法环境的变化,基层审计机关在审计执法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问题,影响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制约了审计工作的发展。

(一)行政干预,有法不依,审计的独立性难以保障

1.行政干预现象层出不穷

按照《宪法》和《审计法》规定,我国审计机关实行双重领导制,即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行政上受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在业务上接受上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同时审计机关的人、财、物都掌握在当地政府手中,审计中对涉及到地方利益重大的经济活动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要请示当地政府,执行当地政府的决定。

这使得在审计实践中,地方审计机关有时难以摆脱当地政府的行政干预,审计查处的问题有时不能依法处理,从客观上削弱了审计的执法力度,审计的独立性也难以得到保障。

审计机关以及人员在审计执法中受到的行政干预往往层出不穷,例如审计对象的确定,由于领导"打招呼"后便进行了调整;对审计查出的某些问题,领导给予"关照"后,便减轻或放弃对问题的处理处罚等。

2.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地方保护主义,是指政权的地方机构及其成员,以违背中央/国家的政策/法规的方式去滥用或消极行使手中权力、以维护或扩大该地方局部利益的倾向。

在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中地方保护主义最为显著,地方保护主义是以一切是否对本地区、本部门有利为标准,打着为地方经济服务、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幌子,干扰审计机关对地方各部门的审计工作。

而审计人员在这种环境中,常常难以松开手脚,往往考虑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与下次资金的争取问题,把本地区的大部分的违纪问题都隐瞒了下来。

这种情况,短期看是维护了地方的利益,但是从长远看是有损地方形象的,而且审计机关本身也承担着一定的审计风险。

(二)审计经费无保障,导致审计质量无保证

1.审计经费无保障

我国审计法明确规定,审计机关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本级政府予以保证。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级政府在经费预算安排上把审计机关视同一般行政机关,加上本身一些地方财力有限,分配到审计机关的经费就会相应更少,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需的经费严重不足,既影响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又会对审计质量产生重大影响。

一方面,审计工作中一般都需要对发现的问题做进一步调查取证,而这往往由于经费制约不能取证到位,影响了审计质量;二是审计机关去异地执行审计任务时,由于经费开支大、,自身难以承受,便接受了被审计单位的食宿安排,很容易影响了审计的公正性;三是有些地方财政将审计收缴罚没款与审计经费挂钩,导致某些审计为了解决经费问题,过多追求收缴指标而忽视了审计职责的全面履行;四是审计机关在审计本级财政资金的运行情况的同时,又要向财政部门申请审计经费,这种监督形式影响了审计监督的独立性。

对于任何单位来说,充足的资金都是其赖以正常有序运转的根本,特别是对像政府机构这种性质特殊的单位更是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政府工作职责能否切实履行。

同样的审计机关经费若得不到有效保证,便会严重影响了审计执法、审计质量和廉政建设,不仅不利于政府形象的维护和建设,更加是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的表现。

2.经费靠罚没收入解决

罚没收入是指执法、司法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违法违章者实施经济罚款的款项、没收的赃款和赃物变价款。

目前大多数地方审计机关特别是地县两级审计机关的经费缺口主要依靠审计罚没收入分成来解决,这就必然造成一些地方审计机关只看重处理、处罚,而对重大问题不能审深审透,甚至有的地方审计机关在审计处理处罚上同被审计单位讨价还价,带着罚没收据去实施审计,有的人则认为只要抓住几个问题能达到罚款的目的就足够了,对问题不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而降低了审计质量,从根本上也必然会影响审计工作的长远发展。

(三)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不强,政治、法律观念淡薄

1.执法人员综合素质低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尤其是我国会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审计也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而且在这个知识经济膨胀的年代,各种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极快,如果不注重平时的积累和定期的培训,很难满足工作需要。

这就需要政府审计人员不断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各种业务知识,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但是,近几年来,地方审计机关调入了不少新人员,而且大部分是刚刚毕业不具备多少实践经验的大学生,这些人一般都没有经过岗位培训就上岗,对审计理论基础知识、查账的方法技巧懂得不多,同时审计工作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涉及到各行各业,非常繁杂,而且更新速度快,很多审计人员在审计中不能及时掌握,但是在综合素质不强的情况下相当一部人人员被派去执行审计任务,容易造成部分审计项目质量没保证的情况出现。

2.执法人员政治、法律观念淡薄

在招考执法人员时,基层审计机关往往把关不严,招考条件比较宽松,或者招考时出现“暗箱操作”等严重情况,使得新入职的执法人员个人素质方面会有不同层次的差别,难以保障新入职人员思想层次的高低。

另外又加上存在部分审计执法人员由于政治素质不够硬,法律观念淡薄,容易受到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的侵蚀,从而在工作中出现消极怠工、作风不实,更严重的出现违法乱纪等情况。

中国五千年的封建社会,使人们产生了权大于法的偏见。

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文化水平的差异,环境造就人不一样,使少数人习惯于唯书唯上的做法,一切听领导的,一切按上级的意图办事,使审计依法查出的问题,一报经领导,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法作处。

(四)审计监督职能没真正落到实处,容易被弱化

1.审计监督职能流于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

“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

”审计的职能是监督,而监督是审计的本质属性。

独立性是审计不同于其他经济监督最本质的特征,其中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所在。

《审计法》的颁布实施,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独立行使监督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使审计监督有法可依。

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审计监督职能很可能会流于形式不能落实到位。

例如,在项目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与相关执法部门配合尚需制度完善。

在审计机关对单位进行直接审计时,因其威慑力不足,往往不能引起被审计单位的足够重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取得相关执法部门的支持,审计会更加深入,查出问题也更容易得到整改。

现在地方中经常有些被审单位非但不积极配合审计,反而对审计设置层层障碍,进行干扰阻挠,不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对审计执法处理讨价还价,过分强调客观原因,千方百计为本单位的利益辩解;有的则找关系求朋友,希望能开后门;有的则干脆采取躲避不理睬的态度,迫使审计机关让步。

2.地方政府弱化监督职能

另外一些地方政府认为抓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审计监督应更多地应体现在服务上,他们弱化审计监督,将审计监督当作“万金油”、“服务队”,等用的时候,拿出来擦擦,不用的时候就束之高阁,更有甚者还批评审计机关“管的宽”,应该“服务第一”。

这种“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实质上没认识到审计特有的监督属性,从而导致不恰当地处理两者关系,以服务代替监督,或提倡以服务为主,没有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辩证关系,弱化了审计监督职能。

(五)审计结果透明度低

1.审计结果社会公开度低

目前,虽然我国的各项体制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政务信息也变得越来越公开透明化,但毕竟我们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体制还在不断完善发展中,其中审计工作建设就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人民群众对政府决策透明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审计机关的通报、公告结果权,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监督职能。

但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审计工作的公布是十分少的,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不高,审计结果不能很好地向社会公布,这极大地削弱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作用。

《审计法》虽然赋予了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开报告权,确定了审计结果公开报告的基本要求,但对审计结果的报告期限、形式、报告对象等的规定存在不足。

这一含糊的规定给了那些想隐瞒审计结果的工作人员以一冠冕堂皇的理由。

审计结果文件一般包括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是审计机关正式的文件,下达到被审计单位并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它们是在审计报告基础上缩写加工而成,对于审计事项和事实的陈述过于简单,很难从中了解审计的全过程,而审计报告是审计组对审计机关的报告,属内部文件,不具备法律效力且不对外公布,但却要按法定程序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与正常的文件发送程序相矛盾。

2.审计权威性难以建立

审计机关作为政府机关组成的重要部分,起着监督审计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地方往往出现审计机关无作为、走形式的现象,使得审计机关在群众心中地位不高,不能很好地引起群众的重视。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审计机关反映的审计信息就是一个重要因素,审计信息一般只在政府和审计机关内部流转,不会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导致审计工作缺乏透明度,人民群众不能很好地了解审计的有关事项和结果,最终导致审计信息得不到有效利用,审计监督的权威性也不可能真正树立起来。

三、加强审计执法的对策

(一)完善审计法规体系,约束各级领导过度行政干预,提高审计独立性

1.完善审计法规体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审计工作在推进社会发展方面成果日益彰显,但是由于受到固有体制的影响,在基层中行政干预往往比较容易出现,极大削弱了审计的独立性,从而对审计质量造成很大影响。

因此,从目前来说,想要提高审计质量,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必须要建立和完善审计法规体系,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相关领导的法制宣传,确保工作人员认真学法用法,强化法律意识,严格依法办事,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审计工作的认识,从意识形态上减少各级领导对审计执法的行政干预。

同时,为提高审计独立性,人大、地方政府等行政立法部门在不同法律法规相冲突的前提下,应制定出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切实可行的“小立法”,改善执法环境,使审计所具有的政策性得以发挥,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重视,也可以用行政法规等来约束各级领导的权力,努力为审计工作开辟一条通畅的大道。

另外审计机关在日常执法中应正确处理好“情”与“法”的关系,正确而又充分的运用审计监督的各项权利,切实做到在审计检查的执法过程中,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正确处理在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行政干预,在不影响审计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寻求本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以及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努力做到有法可依,秉公办事,扮演好自己“经济卫士”和“谋士”的角色。

2.提高各级领导思想认识

各级政府领导应认真学习国家颁布的各项法律,特别是认真学习《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准确掌握国家法律赋予国家审计人员的各项权利和职责,提高对审计工作的思想认识,关心审计工作,帮助树立审计权威,减少对审计机关在履行审计职责时的干预,充分发挥国家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职能,使国家审计机关名符其实的做到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审计机关耍一如既往地坚持依法履职搞审计,搞好审计促经济的职能,理直气壮地加强监督,严肃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的人和事,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实施。

各级领导将进一步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力度,打假治乱,严惩腐败,规范会计行为,这将会给审计执法铺平道路。

(二)确保充足的审计经费,取消罚没收入

1.保障财政预算

审计工作的开展、重要监督职能的发挥,经费是必不可少的保障。

审计机关在进行项目审计时,经常会出现出差等各种类型的工作,这就势必会增加财政经费的支出,而对于本身财政就有限的基层审计机关来说,这无疑是对其工作开展提出的一大挑战,很容易造成审计质量出现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政府首先要重视审计工作,并对其给予大力的支持;要让审计部门在政府中充当的“经济卫士”和“谋士”的双重角色得以真正体现;对于审计部门的经费,每年的财政预算要给予保障,只有这样审计工作才能深入持久开展;对于审计查处的问题,政府部门要予以重视,敢于承担责任,纠正错误;对相关部门的违规违纪要坚决查处,不要姑息迁就,以维护审计审计执法的严肃性,使得地方经济在审计监督下健康有序地发展。

另外罚没收入分成的存在,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受到影响,审计的重要监督作用也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2.取消罚没收入

为了更好地保证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基层政府必须通过设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行政法规,来依法取消罚没收入分成,改进现行审计预算编报制度。

为确保审计经费的充足,地方政府还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由审计机关根据职责、计划以及定员定额标准编制财务预算,无须通过政府审批,直接由财政部门在本级年度预算中单独列示,报经本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执行,这样可以更大限度的在保障审计独立性的同时,确保审计经费的充足和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增强法制观念

1.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审计工作人员是实施审计的主体,他们的素质高低、法制观念的强弱对审计工作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只有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索质,增强其法制观念,才能更好的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当前在基层审计执法中往往存在着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的情况,因此,为解决这种情况,提高审计执法水平,首先要注重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专业胜任能力。

审计的核心精神是专业判断,面对复杂的审计对象和广泛的审计内容,审计人员不但要学习和掌握审计的专业知识以及专门审计方法,还要掌握有关政策法规、财政金融、基建工程、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综合分析等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对于审计单位内部还应组织一些经常性的业务考试和知识竞赛,以促进审计人员加强业务学习,增强业务素质,提高执法水平。

2.增强审计人员法制观念

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进一步增强审计人员的法制观念,加强审计人员的自身学习,使之自觉遵纪守法、严格执法。

同时还应积极开展审计执法学习、执法宣传和执法教育,强化全员的执法意识,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争取在审计机关内部要形成严格执法的好风气、好习惯。

另外基层政府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一系列监督检查审计执法的规章制度,建立审计执法监督约束机制。

加强审计队伍自身建设,确保审计工作的正常合理开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审计工作的需要,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加强人法技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上级审计机关每年要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举办培训,加强对党的理论知识、财税、金融、基本建设、干部离任、计算机等业务、理论培训,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业务精通、清正廉洁、爱岗敬业的审计干部队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四)强化审计监督职能,确保审计监督落实到位

1.依靠完善相关法规强化审计监督职能

审计监督职能是审计的关键所在,地方政府应加强审计监督,确保审计监督落到实处。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强化审计和经济的监督”的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必须强化审计监督。

为此,基层政府首先应尽快建立并健全与审计法律法规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根据本地情况制定与地方发展相协调的法规,进一步规范审计工作,赋予审计机关更多的权力,使审计各项工作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要确保审计机关理直气壮地对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

由于审计监督的职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计部门依法对经济活动要敢于监督和善于监督,严肃审计执法,提高执法水平,使审计监督工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其次应赋予审计机关在适当范围可直接采取强制措施的执法手段,如赋予其可以直接查封被审计对象违法财产、冻结被审计单位违纪违规银行存款和追究有关被延伸审计单位不配合责任的权力,提高审计机关权威性,确保审计决定得以切实执行,起到维护当地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作用。

2.各级领导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各级领导干部应提高对审计监督职能的认识,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把审计监督摆在正确的位置上。

各级领导机关及相应部门应主动加强与审计机关的沟通,实现“部门联动”,增强审计威慑力。

基层政府应正确处理好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强化审计监督,要求审计人员将揭露经济领域中的各种违法乱纪、浪费低效和管理漏洞等问题作为一项基本的工作任务,通过查错纠弊,改进工作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来讲服务。

这就要求上级机关能在允许的范围内适度放权,地方审计机关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苦练基本功,提高工作质量,上下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五)强化通报、增强审计结果透明度

1.依靠传媒或网络监督审计工作

通报、公布审计结果,是我国审计机关依法享有的重要权限,有利于为地方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也有利于社会公众了解相关情况,更好的通过社会舆论督促被审计单位加强经营管理。

为了更好的发挥基层审计的作用,促进审计的公开、公正,审计机关首先应定期向社会公开政府审计报告、公布审计结果,实行审计结果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尤其是接受新闻媒体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增强审计监督工作的透明度,使社会各层面了解审计、理解审计、支持审计,让审计工作在阳光下开展。

具体措施总结起来有以下两点:

一方面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