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贵港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41265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省贵港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西省贵港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西省贵港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西省贵港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西省贵港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广西省贵港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广西省贵港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广西省贵港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广西省贵港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省贵港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广西省贵港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省贵港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省贵港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docx

广西省贵港市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2018-2019学年广西省贵港市覃塘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说明:

本试卷分Ⅰ卷和Ⅱ卷,Ⅰ卷为试题(选择题和主观题),学生自已保存,Ⅱ卷一般为答题卷,考试结束只交Ⅱ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春秋战国时期,不少思想家都提出,士人应该无所顾忌地去认识一切,而事实上许多士人也放开胆量去谈天、说地、论人。

孟子也说: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由此可知,当时()

A.各个社会阶层都获得独立与自由B.各个学派都代表了统治阶层利益

C.土人阶层的地位得到了较大提高D.恢复周礼是各个学派的共同追求

2.战国时期有人提出“火形严,故人鲜灼(烧伤);水形懦,故人多溺”。

据此可知,此人主张()

A.严刑峻法B.无为而治

C.性善论D.以德服人

3.董仲舒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都来源于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因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由此可以推知,董仲舒()

A.政变了传统封建道德B.强化了伦理关系

C.完善了天人感应理论D.激化君民之间矛盾

4.宋代的程氏兄弟程颐和程颢说:

士人微谦退之节,刑虽繁可奸不止,官虽冗而材不足,此盖学校之不修,师儒之不尊,无以风劝养励之使然耳。

这说明当时程氏兄弟认为()

A.研究学问是士应尽的义务B.应重视百姓的生计问题

C.当时社会矛日益尖锐D.教育事关社会风气形成

5.朱熹说:

“田野之民、至微贱也,然得其心,则天下归之……诸侯无道,将使社稷为人所灭,则当更立贤君,是君轻于社稷也。

”这反映了朱熹()

A.承继传统民本思想B.强调经世致用

C.重构儒家伦理秩序D.主张选贤与能

6.后唐明宗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宰相冯道上奏:

“尝见吴蜀之人,圆印版文字,色美绝多,终不及经典,如经典校定,雕摹流行,深于文教矣,乃奏闻。

“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重构儒家伦理成为时代主题B.活字印剧术产生的必要性

C.版印剧推动理学的产生D.当时雕版印刷技术水平提高

7.中国诗歌源头处的《诗经》和《楚辞》,分别以质朴无华的中和之美和铺排华美的感伤情调奠定了中国诗歌风格的两种最基本范式,显示出黄河流域文明和长江流域文明超异的地域特点,唐代魏征也说:

“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材料中这种分析()

A.折射了古代文学的地域特色B.未认清文学特色的复杂性

C.表明地域环境决定文学风格D.否定了经济对文学的影响

8.宋人洪迈在《夷坚志》上说:

“俳优侏儒、固技之最下且贱者,然亦能因戏语而箴讽时政,有合于曚诵工谏之义,世目为杂剧者是也。

这说明杂剧()

A.成为中国戏曲的完备形式B.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C.通过虚拟的动作来表现时空D.具有批判社会现实的功能

9.林则徐组织翻译的《澳门月报》,取自西方《澳门新闻纸》中的有关内容,大多是与时局相关且新闻性很强的情报;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则体现出“欲求知识于域外的心态。

林、魏二人所为有助于()

A.使清政府从天朝上国迷梦中苏醒B.有效地抑制英国侵略者的进犯

C.迫使清朝统治者着手政治的改革D.增强国人对西方世界的认知度

10.朱维铮先生对《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等书做了校注,对康有为的整个思想脉络非常清楚。

但他却说他不是因为喜欢才研究康有为,而是不喜欢才研究。

其“不喜欢”可能是因为康有为()

A.恪守祖训,尊孔复古B.抨击专制,鼓吹革命

C.微言大义,托古改制D.力师西法,倡导共和

11.有人认为贬端新文化运动者,常以“打倒孔家店”力证其全盘反传统。

事实上,新文化运动者对嵇康,李贽和民间神话,传说等多有借鉴。

按此观点,新文化运动期间()

A.中西思想文化融合加强B.儒学正统地位已被动摇

C.传统文化仍然得到弘扬D.复古思潮引发世人不满

12.辛亥革命后,社会上掀起了一轮宜传社会主义的高潮,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也认为推清廷建立民国以后,政治革命已经取得成功,接下来将实行社会革命,应致力于民生主义的实行因此不遗余力地宣传社会主义。

这表明()

A.孙中山转变为社会主义者B.社会主义已受到社会关注

C.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D.革命派代表无产阶级利益

13.在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作为人类文明的建树者,反抗一切过去偏狭的、自满的事物,敢于视与人类为敌的神界律条,敢于否定最高主神宙斯的权威,坚定地、毫无条件地站在人的一边,把天火盗到人间,使人类有了划时代的进步。

普罗米修斯神的出现体现了希腊人()

A.崇尚和谐的社会秩序B.自我意识的觉醒

C.要求人人平等的愿望D.参政热情的高涨

14.苏格拉底希望通过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途径来研究自然,把客观事物的真理归结到主体的思维、意识,强调人必须从他自已去找他的天职、世界的最终目的和真理。

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A.强调道德B.关注自然C.推崇理性D.倡导自由

15.伏尔泰说:

“公民能够使用自己的笔就像使用自己的声音那样,我们中的每一员都拥有这些好处,即用自己的笔向全民族发出声音!

”可见,伏尔泰()

A.反对封建专制B.强调思想自由

C.主张社会契约D.提倡人人平等

16.“如果是天使統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在组织一个人统治人的政府时……须首先使政府能管理被统治者,然后再使政府管理自身……经验教导人们,必须有辅助性的预防措施。

”这反映了启蒙思想家们要求()

A.天赋人权反对君主专制B.人民主权强调以人为本

C.分权制衡防止绝对权力D.契约精神尊重公共意志

17.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

“公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

”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①纸币的流通②火器的广泛使用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8.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

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19.下列三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B.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C.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

D.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20.邓小平说:

“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

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

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

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

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21.“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给这句民间谚语赋予了时代精神而传遍神州,家喻户晓。

这反映了邓小平怎样的思想(  )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①③

22.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

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最能说明宗教改革本质的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23.“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下列哪一思想家的思想与此观点最为相似()

A.洛克B.卢梭C.孟德斯鸠D.伏尔泰

24.伟大诗人屈原创作了长诗《离骚》,下列世界文学名著与《离骚》属同一创作风格的是()

A.《老人与海》B.《巴黎圣母院》

C.《安娜卡列尼娜》D.《人间喜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52分)

25.(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董仲舒说:

“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主张“德主而刑辅”。

董仲舒主张司法中以儒家经典为指导,经律相矛盾时不惜以经破律。

“春秋决狱”的特点是“以经断狱”和“原心定罪”,在量刑时要着重考虑犯罪的动机。

在董仲舒看来,社会上的君臣民等级制都是天意的体现。

“三纲五常”是上天赋予人类必须服从的美德,否则就是犯罪,皇帝就可“代天行罚”,皇帝既然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人,故“口含天宪”,言出即法。

——摘编自李文兰《试论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

材料二

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晚期著名的法学家。

他认同自然法源于自然的观点,并指出由于自然法具有至上性,依照自然的强制力实现和高于一切人定法,因而普遍存在,永恒不变。

西塞罗主张,一切人的平等是基于理性的平等,“尽管人与人在知识、财产和社会地位上存在差别,但是,他们都具有推测、阐述、综合和做结论的智慧,这是人类理性所公有的。

其次,他还认为法律应当具有权威性,法律的至高无上决定了它必须得到有效执行。

——摘编自孙银龙等《论西塞罗的法律思想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和西塞罗的法治观念。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种法治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12分)

 

26、(12分)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请回答: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秦代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不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7.(20分)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严复(1854~1921年)一生的经历和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严复早期经历简表

时间

主要活动

1867年

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驾驶

1871年

在“建成”“扬威”舰实习

1877年

被选派前往英国学习轮船驾驶

1879年

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

188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教习

1890年

任北洋水师学堂总办

材料二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

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

标者何?

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

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严复早期经历的时代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在对“自强”问题的认识上,严复与洋务派相比有何进步之处。

(6分)

 

(3)分析严复的“自强”主张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客观原因。

(8分)

高二历史答案

1----5CABDA

6---10DADDC

11---15CBBCB

16---20CABDD

21---24CDBB

25.

(1)董仲舒:

德主刑辅,以儒家经典为指导;法源于君(皇权至高无上),注重社会等级。

(4分) 

西塞罗:

自然法至上,人人平等;法律至高无上,具有权威性。

(4分) 

(2)社会背景: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4分) 商品经济发展,共和政体,人文精神的影响(4分) 

历史价值:

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

(4分)

26.【答案】

示例一:

信息:

秦代塑像形体高大;崇尚写实;手法严谨。

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世俗生活化;强调人的自然本性。

(4分)

说明:

秦朝处于传统的重农抑商的农耕经济时代,体现了小农思想和小农特色下的文化特点;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肯定人的欲望和人性,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新文化特点。

(8分)

示例二:

信息:

秦代塑像排列整齐;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令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4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表现了对女性美的赞赏、对人体的赞美;突出青年巨人洋溢着的青春活力;突出对人的丰富精神生活的赞赏。

(4分)

说明:

秦朝处于专制社会,体现了王权的极度威严,强调的是皇权至高无上;文艺复兴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

(4分)

27.【答案】 

(1)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兴起,创建海军、兴办新式教育。

(6分)

(2)洋务派主要强调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严复认为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只是治标,提高国民素质才是治本;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6分)

(3)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保守势力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