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4311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docx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

《植物生理生化》复习思考题

生化部分

一、单选题

题干

选项

答案

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的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多少?

()

A.2.00g  

B.2.50g  

C.6.40g  

D.3.00g

B

可用于测量生物样品中核酸含量的元素是()。

A.碳

B.氢

C.氧

D.磷

D

某DNA分子中腺嘌呤的含量为15%,则胞嘧啶的含量应为()。

A.15%

B.30%

C.40%

D.35%

D

稳定DNA双螺旋的主要因素是()

A.氢键

B.离子键

C.碱基堆积力

D.范德华力

C

位于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各条代谢途径

交汇点上的化合物是()

A.1-磷酸葡萄糖

B.6-磷酸葡萄糖

C.1,6-二磷酸果糖

D.3-磷酸甘油酸

B

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属于()。

A.不可逆性抑制作用

B.竞争性抑制作用

C.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D.反竞争性抑制作用

A

下列关于端粒酶的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

A.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反转录酶

B.端粒酶含有RNA和蛋白质

C.端粒酶以自身分子内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D.端粒酶以细胞游离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D

转氨酶作用的辅酶是()

A.磷酸吡哆醛

B.泛酸

C.烟酰胺

D.硫胺素

A

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具有许多异同点。

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转录的描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需要Mg2+

B.在这两个过程中合成方向都为5′→3′

C.复制的产物通常情况下大于转录的产物

D.两过程均需RNA引物

D

酶原激活的实质是()

A.激活剂与酶结合使酶激活

B.酶蛋白的变构效应

C.酶原分子一级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或暴露出酶的活性中心

D.酶原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了变化而一级结构不变

C

胸腺嘧啶除了是DNA的主要组成外,它经常出现在什么RNA分子中()

A.mRNA

B.tRNA

C.rRNA

D.5SrRNA

B

每个蛋白质分子必定具有的结构是()。

A.-螺旋结构

B.-折叠

C.三级结构

D.四级结构

C

下列关于化学渗透学说的叙述哪一条是不对的?

()

A.呼吸链各组分按特定的位置排列在线粒体内膜上

B.各递氢体和递电子体都有质子泵的作用

C.H+返回膜内时可以推动ATP酶合成ATP

D.线粒体内膜外侧H+不能自由返回膜内

B

肝细胞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的机制是()

A.肉碱穿梭

B.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C.α-磷酸甘油穿梭

D.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D

长期饥饿时大脑的能量来源主要是()。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

D.酮体

D

单链DNA:

5'–pCpGpGpTpA–3',能与下列哪一种RNA单链分子进行互补配对()

A.5'–pGpCpCpTpA–3'

B.5'–pGpCpCpApU–3'

C.5'–pUpApCpCpG–3'

D.5'–pTpApGpGpC–3'

C

生物体内氨基酸脱氨基的主要方式为()

A.氧化脱氨基

B.还原脱氨基

C.联合脱氨基

D.转氨基

C

DNA复制中的引物是()。

A.由DNA为模板合成的DNA片段

B.由RNA为模板合成的RNA片段

C.由DNA为模板合成的RNA片段

D.由RNA为模板合成的RNA片段

C

DNA复制过程中,双链的解开主要靠什么作用()

A.引物酶

B.DNA聚合酶I

C.限制性内切酶

D.解旋酶

D

关于酶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所有的酶都含有辅基或辅酶

B.只能在体内起催化作用

C.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加速反应的进行

C

自然界游离核苷酸中,磷酸最常见是位于()

A.戊糖的C-5'上

B.戊糖的C-2'上

C.戊糖的C-2'和C-5'上

D.戊糖的C-2'和C-3'上

A

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

A.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

B.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

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

D.依赖肽键维系蛋白质分子的稳定

B

tRNA分子3'末端的碱基序列是()。

A.CCA-3

B.AAA-3

C.CCC-3

D.AAC-3

A

在蛋白质成分中,在280nm处有最大光吸收的成分是()

A.组氨酸的咪唑基

B.精氨酸的胍基

C.天冬氨酸的羧基

D.酪氨酸的酚羟基

D

体内脱氧核苷酸是由下列()物质直接还原而成。

A.核糖核苷

B.一磷酸核苷

C.二磷酸核苷

D.三磷酸核苷

C

下列关于σ因子的描述()是正确的。

A.RNA聚合酶的亚基,负责识别DNA模板上转录RNA的特殊起始点

B.DNA聚合酶的亚基,能沿5’→3’及3’→5’方向双向合成RNA

C.可识别DNA模板上的终止信号

D.是一种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

A

从组织中提取酶时最理想的结果是()

A.蛋白质产量最高

B.酶活力单位数值很大

C.比活力最高

D.Km最小

C

1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途径()

a.产生4分子ATP

b.产生2分子乙酰CoA

c.总共经历10步反应

d.终产物是2分子3-磷酸甘油酸

C

下列()属于翻译后加工。

A.5’-帽子结构

B.3’-polyA尾巴结构

C.蛋白质的糖基化

D.酶的别构

C

哺乳动物脑细胞质中1分子NADH经过磷酸甘油穿梭系统进入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可以产生()ATP。

A.1

B.1.5

C.2

D.2.5

B

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

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

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

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

B

关于脂肪酸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细胞质中进行

B.基本原料是乙酰CoA和NADPH+H+

C.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碳链延长需乙酰CoA提供乙酰基

D.脂肪酸合酶为多酶复合体或多功能酶

C

真核生物的mRNA()

A.在胞质内合成并发挥其功能

B.帽子结构是一系列的腺苷酸

C.有帽子结构和PolyA尾巴

D.前身是rRNA

C

下列哪一项不是Km值的功能()

A.Km值是酶的特征性物理常数,可用于鉴定不同的酶

B.Km值可以表示酶与底物之间的亲和力,Km值越小、亲和力越大

C.Km值可以预见系列反应中哪一步是限速反应

D.用Km值可以选择酶的最适底物

A

基因有两条链,与mRNA碱基序列相同(仅T代替了U)的链称为()。

A.正(+)链

B.负(-)链

C.cDNA

D.重链

A

参与联合脱氨基作用的酶是()

A.氨基酸氧化酶

B.转氨酶

C.谷氨酸脱氢酶

D.谷氨酸脱羧酶

B

下列氨基酸中,哪种属于常见氨基酸?

()

A.Orn(鸟氨酸)

B.Cit(瓜氨酸)

C.Pro(脯氨酸)

D.HyPro(羟脯氨酸)

C

二、填空题

题干

答案

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大多数在酸性溶液中带________电荷,

tRNA的二级结构呈型,三级结构为型

三叶草,倒L

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链位于。

细胞质膜

维系蛋白质二级结构最主要的力是__________。

氢键

酶促反应速度(v)达到最大速度(Vmax)的80%时,底物浓度[S]是KM的___________倍

4倍

天然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

RNA聚合酶复合物中的因子具有作用

识别转录起点

核酸分子在紫外光区的最大光吸收出现在____________波长处。

260nm

糖代谢过程中ATP的产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

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

两条相当伸展的肽链(或同一条肽链的两个伸展的片段)之间形成氢键的二级结构称为。

β折叠

当pH>pI时,氨基酸以离子形式存在。

灵长目动物体内氨基酸代谢脱下的氨以_______形式排出体外。

尿素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至少写出3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生素A、D、E、K

有机磷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型抑制剂。

非专一性不可逆

将脂肪酸活化的产物脂酰CoA从细胞质转运至线粒体的载体是____________

肉碱

真核生物中的端粒酶能以自身携带的____________为模板使末端DNA延伸。

RNA

ATP对糖酵解途径中的关键酶磷酸果糖激酶有_________(激活或抑制)作用。

抑制

RNA合成时,与DNA模板中碱基T对应的是_________。

A或腺嘌呤碱基

三、名词解释

必需氨基酸

人体无法合成只能通过摄食获取的称为必需氨基酸。

糖类是指含有多羟基醛类或酮类的化合物。

同工酶

同工酶是指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但酶结构和性质(理化性质、免疫性质、KM等)不同的一组酶。

外切核酸酶

外切核酸酶是一类能从多核苷酸链的一端按顺序水解3’,5’-磷酸二酯键降解核酸的酶,其最终产物是单核苷酸。

氨基酸的等电点(pI)

使氨基酸分子所带正负电荷刚好相等的溶液pH值称为该氨基酸的等电点。

氨基酸的活化

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氨基酸连接到tRNA上的反应称为氨基酸的活化。

密码子

mRNA的核苷酸序列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核苷酸称为密码子。

糖的异生

糖的异生是指由非糖物质合成葡萄糖的过程,此途径广泛的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

非糖物质主要是指生糖氨基酸、乳酸、丙酮酸和甘油等。

DNA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过程中双螺旋解开称为两条单链,在酶系统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形成新的互补链,新形成的互补链与原来的模板单链形成双链DNA分子,如此以来,新形成的DNA分子中保留了一条原来的亲本链和一条新合成链,DNA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DNA的半不连续性复制

DNA复制过程中,其中一条链为连续合成,另一条链为不连续合成,所以这种复制称为半不连续性复制。

酶的活性中心(活性部位)

酶的活性中心指结合底物和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区域。

四、简答题

题干

答案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什么作用特点?

催化效率高,具有高度专一性,酶活力受到严格的调节,反应条件温和,有些酶含有辅因子。

什么叫生物氧化?

有何特点?

生物体所需要的能量大都来自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的氧化,有机分子在细胞内氧化,逐步释放能量,分解成CO2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具有以下特点:

生物氧化是在细胞内,常温、常压和中性pH等温和条件下完成;

生物氧化是由一系列酶催化,按照一定的反应顺序完成的;

生物氧化所产生能量逐步释放并贮存在一些高能化合物中,这有利于能量的储存和利用,而且不会引起生物体温的突然升高,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生物氧化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生物氧化的速度受到体内能量需求等状况的调控。

举例说明什么是酶原激活?

其生物学意义?

细胞会先将这些酶表达为无活性的状态,运输、分泌到特定部位,需要发挥功能时在酶或其他因素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活性的形式,其中,无活性的前体称为酶原,酶原转化为有活性前体的过程称为酶原激活。

此机制防止一些酶在不合适的时间、地点进入功能状态而引起细胞损伤。

如胰蛋白酶原被分泌进小肠后,在肠激酶的作用下切除N端6肽,得到活性酶构象

简述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①、三羧酸循环为机体提供大量能量

②、为其他生物合成代谢提供原料

③、三羧酸循环是沟通物质代谢的枢纽

简述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

i)DNA分子由两条反平行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向右盘旋形成双螺旋结构。

ii)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形成两条主链骨架,位于螺旋外侧,碱基位于螺旋内并通过氢键形成碱基对,各碱基对互相平行,且与中心轴垂直。

螺旋直径2nm,碱基对之间距离0.34nm,螺旋一圈10个碱基对,螺距3.4nm。

iii)碱基配对有规律:

A与T配对,形成2个氢键;C与G配对,形成3个氢键。

iv)DNA分子两条链绕中心轴旋转时,双螺旋表面形成两种凹槽,大沟和小沟,螺旋结构中的沟槽对DNA和蛋白质结合时的识别很重要。

什么叫氧化磷酸化?

其机制化学渗透学说的主要要点是什么?

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推动质子从基质转移到膜间隙,形成质子电化学梯度,当质子从ATP合酶的质子通道流回基质时,释放的能量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这个与电子传递偶联的磷酸化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化学渗透学说基本要点包括:

①、电子传递过程中质子从线粒体内膜基质泵到膜间隙,形成跨内膜的电化学梯度,这里既有质子浓度梯度又有跨膜电位差,就形成了质子驱动力;②、膜间隙的质子可以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特殊通道穿过内膜返回线粒体基质,从而降低内膜两侧的质子浓度梯度;③、质子穿过的通道具有ATP合酶活性,当质子穿过时可以利用ATP合酶产生ATP。

简述真核转录产物的加工与修饰。

mRNA的转录后加工:

剪切、加帽、加尾、甲基化

tRNA的转录后加工:

剪切5’端多余序列;在3’端添加CCA;对部分碱基进行化学修饰;内含子剪切。

rRNA的转录后加工:

特定位置大量甲基化,切除不需要的片段

简述中心法则的内容?

画出中心法则的示意图。

DNA复制指以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出相同DNA分子的过程;转录指以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出与其核苷酸顺序相对应的RNA分子的过程;翻译是指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根据三联密码子规则,由tRNA运送活化的氨基酸,GTP提供能量,合成具有特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肽链的过程;逆转录(又称反转录)则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分子的过程。

五、论述题

描述DNA双螺旋结构提出的依据和模型特点。

依据一:

Chargaff规则:

A=T,C=G;各种核苷酸含量只有种属特异性没有组织特异性,并不随生长状况变化

依据二:

X衍射结果

特点:

反平行的螺旋结构,核酸和脱氧核糖在外侧形成骨架,碱基在内侧形成氢键,AT之间2个,CG之间3个,碱基平面和中心轴平行,通过碱基堆积力稳定结构

比较蛋白质的变性和沉淀作用。

变性作用:

天然蛋白质受到不同理化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紫外线、X射线、超声波、机械搅拌等物理因素或酸、碱、尿素、三氯乙酸等化学因素,导致氢键、盐键、等次级键维系的高级结构的破坏,使分子内部结构发生改变,空间构象的改变导致蛋白质的生物学性质、物理化学性质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并不涉及一级结构的改变。

蛋白质变性后性质主要发生以下几方面变化:

i)生物活性丧失,这是蛋白质变性的主要特征。

ii)某些理化性质改变,如因分子内疏水基团暴露导致溶解度降低而沉淀等。

iii)生物化学性质变化,蛋白质变性后,分子结构变松散,易被蛋白酶水解,不易结晶等。

蛋白质的沉淀反应是指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适当试剂,破坏蛋白质的水化膜或双电层,使蛋白质溶液变得不稳定而发生沉淀的现象。

包括盐析沉淀、有机溶剂沉淀、重金属沉淀、生物碱试剂沉淀、加热变性沉淀和等电点沉淀等。

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失活,变性的蛋白质一定失去活性。

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六碳的脂肪酸彻底分解各放出多少能量?

由此你得出什么结论?

1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彻底分解生成32或30个ATP。

1分子6碳脂肪酸经过β氧化生成3个乙酰CoA,2个FADH2,2个NADH彻底分解生成36个ATP。

同样碳原子的脂肪酸储存能量比糖类多。

1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彻底分解以及经过磷酸戊糖途径彻底分解其产物有何差异?

由此论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1分子葡萄糖经过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彻底分解后生产水、二氧化碳、NADH、ATP和GTP,NADH在有氧条件下可以经过氧化磷酸化生产ATP为生物体供能。

1分子葡萄糖经过磷酸戊糖途径彻底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NADPH,此途径不能生成ATP,NADPH也不能进入电子传递链生成ATP为生物体供能,所以此途径生物学意义不在于供能,而在于①为其他反应,如脂肪合成、氨基酸合成、核苷酸合成等反应提供还原力;②产生的NADPH使红细胞中的谷胱甘肽保持活性,从而保护红细胞;③为许多合成途径提供原料;④、中间产物和其他代谢途径相联系,使物质和能量合理转化。

生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有利于根冠比的提高。

 

A.水分供应充足    

B.P、K肥充足

C.较高的温度     

D.氮素供应充足

B

形成液泡的植物细胞,其水势组成为()。

A.ψm+ψp

B.ψs+ψp+ψm

C.ψs+ψp

D.ψs+ψm

C

盐分过多使体内RuBP羧化酶活性()。

A.增加

B.降低

C.不影响

D.可增加,也可降低

B

指出下列三组物质中,为光合碳循环所必须的一组是()。

A.叶绿素、类胡萝卜、CO2

B.CO2、NADPH2、ATP

C.CO2、H2O、ATP

D.以上都不是

B

油料种子发育过程中,最先累积的贮藏物质是()。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酸

D.油脂

B

在其他条件适宜而温度偏低时,提高温度,则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

A.明显上升

B.有所下降

C.不变化不大

D.前三项均可能

A

促进器官脱落的是()。

A.IAA

B.ABA

C.ETH

D.CTK

C

生长在岩石上的一片干地衣和生长在地里的一株萎蔫棉花,阵雨后,两者的吸水方式()。

A.分别是吸胀作用和渗透作用

B.都是吸胀作用

C.分别是渗透作用和吸胀作用

D.都是渗透作用

A

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某些氨基酸含量发生变化,含量增加最明显的是()。

A.谷氨酸

B.精氨酸

C.乌氨酸

D.脯氨酸

D

以下几种植物对光的反应中,不属于光周期现象的是()。

A.苍耳在短日照下开花

B.菊花在长日照下保持营养生长

C.马铃薯块茎在长日照下形成

D.气孔在光照下张开

D

下列属于生理酸性盐的是()。

A.NaNO3

B.MgSO4

C.NH4NO3

D.(NH4)2SO4

D

在照光条件下,用光合仪的叶室夹住叶片,测定通过叶室的气流中CO2的改变量,此时测定的是叶片的()。

A.总光合速率

B.表观光合速率

C.总呼吸速率

D.表观呼吸速率

B

番红花或郁金香从冷处移入温室内3~5分钟后,花就开放,这种开花运动属于()。

A.向光性运动  

B.向化性运动  

C.感性运动  

D.紧张运动

C

以下碳水化合物中,在筛管汁液中含量最高的是()。

A.葡萄糖

B.蔗糖

C.果糖

D.磷酸丙糖

B

对大多数要求低温春化的植物来说,最有效的春化温度是()。

A.1~2℃

B.-10~-1℃

C.3~10℃

D.10℃以上

A

缺Zn元素,影响合成的物质是()。

A.丙氨酸

B.色氨酸

C.蛋氨酸

D.脯氨酸

B

干旱会引起细胞内除()之外的以下症状。

A.脯氨酸积累

B.乙醇积累

C.无机离子吸收加快

D.ABA积累

C

下列属于生理中性盐的是()。

A.NH4N03

B.NaN03

C.Ca(N03)2

D.(NH4)2S04

A

以下几种无机离子中,在筛管汁液中含量最高的是()。

A.A13+

B.C1-

C.Ca2+

D.K+

D

一种植物在13小时日照长度条件下能开花,这种植物()。

A.一定是长日植物

B.不一定是长日植物

C.一定是短日植物

D.一定是日中性植物

B

将一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吸水达到平衡时该细胞的()。

A.ψs=-ψp

B.ψw=ψp

C.ψw=ψm

D.ψw=ψs

A

在较强光照下,降低CO2浓度。

下列作物中光合速率下降更快的一组是()。

A.棉花和玉米

B.棉花和小麦

C.玉米和高粱

D.玉米和小麦

B

控制根冠比提高抗旱能力应采取()措施。

A.施氮肥

B.浇水

C.蹲苗

D.以上都不是

C

果实成熟时的呼吸跃变主要由哪种物质参与控制。

()

A.赤霉素

B.生长素

C.脱落酸

D.乙烯

D

促进果实成熟的是()。

A.IAA

B.ABA

C.ETH

D.CTK

C

下列生长物质哪一种对插枝生根最有效?

()

A.IAA

B.ABA

C.ETH

D.CTK

A

抗旱锻炼后的植物,根冠比()。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无规律变化

A

用751型分光光度讲测定叶绿素丙酮提取液中的叶绿素总量时,选用的波长是():

A.663nm

B.645nm

C.652nm

D.430nm

C

一细胞的ψw=-0.3MP,ψp=0.1MPa,将其放入ψs=-0.6MPa溶液中,达到平衡时细胞的()。

A.ψp变大

B.ψp变小

C.ψp不变

D.ψw=-0.45MPa

B

二、填空题

韧皮部中物质运输方向是从()向()进行的。

源;库

植物未经受精作用,子房膨大形成无籽果实的现象是()。

单性结实

不同器官和组织对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不同,()最敏感,其次为芽,()较为不敏感,超过最适浓度,对生长就起()作用。

根;茎;抑制

植物细胞处于初始质壁分离时,压力势为(),细胞的水势等于其()。

当吸水达到饱和时,细胞的水势等于()。

0,Ψs,0

干旱引起植物体内激素平衡发生改变,其中细胞分裂素合成(),ABA和乙烯合成()。

受阻;加强

光敏色素两种构象形式中()是生理活跃型。

Pfr

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形态结构、生化组成以及生理功能上的不对称性称为()。

极性

小液流法测定植物组织的水势,如果小液滴向上,表明组织的水势()于外界溶液水势。

植物生长的S型曲线反应了生长要经历一个()的过程。

慢—快—慢

筛管分子中参与筛管补漏的物质有()和()。

P蛋白;胼胝质

植物的根和地上部分之间存在()和()的相互依存关系。

营养;激素

 

三、名词解释

抗逆性

植物对逆境的抵抗或忍耐能力称为植物的抗逆性。

质壁分离

具有液泡的细胞在水势较低的环境中时,细胞失水,原生质收缩成团,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

离区

是指叶柄、花柄或果柄基部的特化区域,是叶片、花、果实等离开母体,发生脱落的部位。

必需元素

指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目前包括17种。

泌盐

植物吸收了盐分并不在体内积存,而是又主动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