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6110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

《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docx

学年新课标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第1课时《时、分、秒》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学法指导:

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给足学生观察、发现、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以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

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

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

从学生熟悉的春晚倒计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倒计时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体验1秒有多长。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

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

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

你看到了些什么?

(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

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

(多了一根指针。

)揭示: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

(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

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

走一大格呢?

你是怎么想的?

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

为什么?

(3)感受1秒的价值。

(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全方位地感受1秒的长短。

(4)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

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

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

也就是几分钟?

你发现了什么?

(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1时=60分,1分=60秒)

设计意图: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

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

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

(6时55分57秒)

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

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

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

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

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课后反思:

 学生有生活经验,学生能准确说出秒针的样子,会区别钟面上的3个针,知道1分=60秒,能感受到1秒的长短,同时也使得学生要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学习,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

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时间:

2016、8、31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法指导:

观察法、探究法

教具准备:

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

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

“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

“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

“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

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究、感悟新知:

1、教学“例1”:

2时=()分

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是怎样想出来的?

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

(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

(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

(2)你知道了什么?

怎么解决,组内交流

(3)学生汇报

a、分针从6走到9。

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检查

(设计意图: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组内交流得出算法的多样化。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

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

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计算从家到学校学生经过的时间。

在讲解重点内容时,我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得出计算的时间和方法。

第3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教学时间:

2016年9月1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及相应的“做一做”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

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

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法指导:

引导发现、探究学习法。

教具准备:

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课前准备:

复习有关时与分的知识。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

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

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

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他们借助钟面模型加以演示、

理解,教师给予适当的帮助。

6、完成“练习一”第9题。

指名说说题意。

学生独立列式,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直观演示时间、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将数学知识

应用与生活的快乐。

活动二:

补充题目。

1、1分=()秒 4时=()分  9分○9秒   36分○2时

5分=()秒 150秒○2分  400分○4时  10分○1时

2、电影《神奇的宇宙》从2:

05开始,到2:

5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多

长时间?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

表达的能力。

活动三:

全课总结

你现在会计算经过的时间吗?

计算经过的时间应注意什么?

活动四:

布置作业

“练习一”的第10、11题。

板书设计:

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练习1白板

练习2课件演示

 

教学反思:

本节练习课,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

学生在倾听与表达中,可以学到的时间计算方法,体验到将数学知识应用与生活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