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61167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17 大小:192.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7页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级汽车客运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二级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

建站标准:

二级

建设单位:

***县站场建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法人代表:

项目拟建设地点:

***县迁陵镇

估算总投资:

2560.5万元

1.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抓紧完成***县“十一五”规划目标的需要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要完善全县交通体系,突出抓好城市提质扩容,实现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县交通网络的日渐完善和城市扩容提质进程的加快,必然要求***县具有一个具备承载全县公路交通运输任务的汽车站,作为县城发往各乡镇、周边各县市及其他地区的公路交通枢纽。

而***县目前的汽车客运站,承载能力和服务质量都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公路客运的要求,更无法适应***县今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新建**汽车客运站,根据客流量的预测结果,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按照国家二级车站标准设计,是抓紧完成***县“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措施之一。

2、是促进***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县抢抓西部大开发、省政府促进湘西地区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方面,***县以锌、锰、镁、矾为主的冶炼产业集群,以日用陶、工艺陶为主的陶瓷产业集群,以柑桔、畜牧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口加工产业集群效益初步显现,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新型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旅游活动和商贸往来进一步活跃;另一方面,***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总量仍然偏小,外出务工人员仍占农村总人口的很大比重,外出务工人员和商贸、旅游人员的正反双向客流量都在逐年增长。

长途客运线路越来越多,从事长途客运的车辆数量很大,但是停靠点散乱不统一,车票价格不能完全按照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不利于交通、工商、税务、公安、物价等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不利于维护旅客的合法权益,也不适应***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本项目的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客流量增大、停靠散乱、收费不按标准等一系列问题。

3、是推动***县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各地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农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取得了可喜成就。

***县抓住党中央、国务院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真抓实干,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乡村公路、自来水、有线电视和网络通讯等方面)、培育优势产业(碗米坡库区网箱养鱼、黄金茶、烤烟等)、农村社会事业(标准村卫生室、村远教站、村图书室、敬老院、农村教师公转房、农村安居房、农民免费房屋保险、贫困人口免费合作医疗等)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让广大农民初步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但必须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建设***县**汽车客运站,能够在***县日渐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中增加一个运输枢纽,从而将各乡(镇)、村有效连接起来,促进***县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快速流通,起到推动“路运一体化”,加快***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促进“三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4、是适应***县公路客运市场发展的需要

***县地处湘西州中部,境内地形复杂,水系发达。

有干流长大于5公里、流域面积在10km2以上的河流共61条,由于古时交通不发达,而水路行船方便,聚散容易,造就了***县曾经非常繁荣的水运交通。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公路、铁路、航空等更加快捷的运输方式逐渐深入内陆,导致水运的逐渐衰落。

对于***县这样一个深处内陆的国家级贫困县来说,大力发展公路交通,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县域交通瓶颈的现实措施。

近年来***交通尤其是公路运输发展迅速,公路网络不断完善,而目前***县城现有的两个汽车站,一个位于县城中心,场地狭小,交通不便,进出车辆困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个位于城镇东南部,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已不能适应当前县城车辆停靠的基本需求,更无法满足今后一段时期内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

由此,县城内车辆随意停靠,给车辆管理造成很大困难,对城市形象带来相当损害,不利于***公路客运市场的发展。

因此,本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县公路客运市场环境,有利于市场的规范化管理,从而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运输支持条件。

1.1.3项目研究过程

我公司于2009年11月在接到委托函后立即开展工作,成立了《***县**汽车客运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小组,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国民经济发展现状调查及城镇远景建设发展规划、现有客运站及载人停靠点状况等其它相关内容的资料搜集,对该项目的概况、市场需求及目标功能、建设标准和规模、站场选址、工程地质、水文、建筑材料供应以及料场分布等进行了实地踏勘工作;并且听取了县交通局、建设局、规划局等部门及业主单位关于该项目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按照《公路运输站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的要求,充分结合本项目实际,并相关取费标准对本项目进行财务分析,于2009年12月完成了《可研报告》。

1.1.4可研编制依据

1.《***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湘西地区发展的决定》;

3.《***县城市总体规划》;

4.《公路运输站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

5.《关于印发《湖南省道路客运站站级指标(试行)》的通知》(湘运管站场发[2009]175号);

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7.《***县统计年鉴》(2008年);

8.《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

9.《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

10.建设部2000年颁发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1.国家现行的其它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定额;

12.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1.2主要研究结论

1.2.1项目建设条件

1.项目选址

***县**汽车客运站项目选址位于位于***县城迁陵镇,县公路局对面,与G209相接。

地块总面积23831㎡,形状较规则,近似长方形,该地块处于城市中心边缘地带,靠近城市主干道及公路干线出入口,流向合理,交通出入方便,便于旅客集散和换乘市内交通。

选址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且具备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是建设**汽车客运站的理想场地。

2.工程地质和水文情况

***县属中国新华夏构造第三个一级隆起西南段,属台地型类型。

地层主要由沉积岩组成,变质岩不多,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不甚发育。

项目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建筑物一般不需考虑抗震设防。

***县水系发达。

境内核算总水量124.86亿立方米,区域内平均年径流量为15.19亿立方米,有干流长大于5公里、流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61条,分别属酉水和武水两大水系,主要干流为酉水河和花垣河,其中酉水河是湘西境内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为1634.05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92%。

3.市政配套设施

1.供水方面:

***县城内安装有自来水系统,能够满足县城生产、生活用水,且项目选址紧邻酉水河,能够确保正常施工用水。

2.供电方面:

***县已建成变电站两座,其中110kv变电站一座,35kv变电站一座,中小型水电站四座,且都并入国家电网,供电质量好;现正在建的省重点工程湘西州最大水电站——碗米坡水电站已发电,完全能够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3.交通、通信方面:

项目选址紧邻209国道,交通便利,水、电、建材能便捷的通入施工现场。

另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无线网络覆盖县域全境,通信保障条件良好。

4.建材供应方面:

项目建设所需各类建筑材料,均可从当地建材市场购买,或从临近的县市调运,供应有保障。

1.2.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项目市场定位

***县**汽车客运站按照国家二级车站标准设计,定位为今后***县的公路交通客运中心,进一步完善***县公路客运站点布局,真正实现居民出行“零换乘”和“车进站,人归点”的目的。

2.主要功能

**汽车客运站建成后将成为具备客运、换乘、中转通讯信息、综合服务等多项功能,以中短途客流为主、长途客流为辅的现代化公共开放型客运站。

3.设计年限及生产能力

1.设计年限:

**汽车客运站的设计年度为2021年,并为适应2026年发展留有余地。

2.设计生产能力:

经分析预测,设计年度(2021年)***县**汽车客运站设计生产能力的主要指标分别为:

旅客发送量5250人次/日,日发班次269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578人次/小时,需要发车位数14个,停车位数120个。

4.站级标准

根据《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T200-2004)和本项目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预测结果,**汽车客运站按二级车站标准设计。

5.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该站按二级标准设计,规划总用地面积23831㎡。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为:

1.新增用地31亩;

2.拆迁民房12户11栋,建筑面积3058㎡;

3.搬迁县交警队房屋5栋,建筑面积2446㎡;

4.主要建筑物

⑴客运大楼1栋:

主要为站务用房,同时为方便旅客,将部分商店(400㎡)置于客运大楼内部,建筑面积2305㎡;

⑵办公综合楼1栋:

含办公用房、配电室和部分商店,建筑面积1450㎡;

⑶汽修、检测、清洗用房1栋,建筑面积700㎡。

5.主要设施及配套工程

⑴站前广场建设,面积1200㎡;

⑵停车场建设,面积9800㎡;

⑶发车位建设,面积1400㎡;

⑷4.围墙及挡土墙建设,围墙约650米,挡土墙约5900m3;

⑸5.站内道路场地硬化工程,道路面积约6000㎡;

⑹6.场址内涵洞改造,涵洞长245米;

⑺7.污水预处理、室外电力、给排水及绿化亮化工程。

6.配套设备购置及安装。

1.2.3项目实施期限

**汽车客运站计划于2009年11月开始实施,预计2010底竣工验收,2011年初投入运营。

1.2.4业主单位基本情况

***县站场建设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9年,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0万元人民币,公司地址位于***县酉水南路45号(县交通局办公楼一楼),下设办公室、财务科、发展项目科等部门,现有管理、技术人员共10人。

通过**汽车客运站项目的运作,公司将逐步充实力量,形成部门设置齐全,人员配备合理,管理经验丰富的专业化站场营运公司。

1.2.5估算总投资及融资方案

经测算,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2541.5万元,其中工程建设费用1405.88万元,设备购置安装费243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818.6万元,预备费用74.02万元。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金筹措意向,拟定资金筹措方案为:

1.申请国家和省级关于二级汽车站建设资金1000万元;2.企业自筹资金1541.5万元。

1.2.6经济及社会评价

1.经济评价

经测算:

本项目经营计算期内年实现营业收入837.01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45.83万元,总成本费用269.58万元,企业所得税111.87万元,净利润409.74万元,投资利润率20.37%,投资利税率22.16%,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6.34%,税后财务净现值2208.14万元(Ic=6%),税后投资回收期为8.21年(含建设期),盈亏平衡点为26.23%。

综上所述,项目经营期内财务状况较好,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项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2.社会评价

项目建设能够完善***县公路客运基础设施条件,规范客运市场,促进当地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水平。

项目与当地文化、教育、卫生、技术具有良好的互适性,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施工单位、设备供应商、被征地农民等利益群体互适性良好,各相关利益群体均为项目受益群体。

项目与国家、省和县发展战略具有一致性。

项目地处我国中西部落后地区内,项目实施对协调我国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1.2.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数据

备注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2560.50

1.1

建设投资

万元

2560.50

2

建设期

14

3

营业收入

万元

837.01

年平均

4

税金及附加

万元

45.83

年平均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269.58

年平均

6

企业所得税

万元

111.87

年平均

7

净利润

万元

409.74

年平均

8

投资利润率

%

20.37

9

投资利税率

%

22.16

10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6.34

11

财务静现值

万元

2208.14

Ic=6%

12

投资回收期

8.21

含建设期

第二章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2.1项目外部环境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1.1外部环境发展现状

1.***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县位于云贵高原东侧,武陵山脉中段,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12′至109°50′,北纬28°24′至28°55′,东西长62公里,南北宽57.4公里,东临永顺、古丈,南接吉首、花垣,西连重庆秀山,北界龙山。

***县呈西北和东南高、中间低的马鞍形地形,武陵山脉斜贯县境,群山起伏,岭谷相间,山、丘、岗、坪交错。

最高海拔白云山遗址1320.5米,最低海拔迁陵水滩点200.5米,平均海拔472米。

***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

最高气温37.3℃,最低气温-2.6℃,年平均降水量1169ml。

全县辖16个乡镇,2008年末,***县总人口29.6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3.6万人,占总人口的79.6%。

***县域总面积1760.6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少族民族聚居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凤滩水库的主要淹没区。

全县土地总面积174587.62公顷。

其中:

耕地1.9221万公顷,建设用地0.5672公顷,未利用土地2.5778万公顷,土地开发储备资源约1.36万公顷。

***县堪称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

保存有世界闻名孓遗植物水杉、珙桐、银杏、蓝果树、南方红豆杉等,其中白云山蓝果树群是目前为止湖南省最大的蓝果树群;有杜仲、银杏、天麻、樟脑、黄姜等国家保护名贵药材,是中国桐油、油茶、生漆及中药材重要产地。

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云豹、金钱豹、猕猴、大鲵等国家保护动物60余种。

***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20余种,其中以白云石、紫砂陶、金属镁、硫铁矿、磷矿、大理石、硅石等矿产储量较大,有“金属镁都”、“中南陶都”之美称。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奇秀。

境内酉水河是湘西最神秘、最具特色、最具旅游开发前景的母亲河,仅县城迁陵至里耶河段就有汉代四方城遗址、摩天石刻“天开文运”、江口红石林、陡滩民族风情、碗米坡生态平湖游、首八峒八部大王庙、魏家寨西汉古城、里耶秦简等60余处景点。

吕洞山、小寨沟、苗家边墙等其它景点也千姿百态、各领风骚。

***建县较早,变迁较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至战国始有建置,为迁陵候。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立迁陵县。

新莽改迁陆县,东汉复迁陵,三国、西晋、东晋因之。

南北朝时期,齐改零陵县,梁复迁陵县,至隋入大乡县,唐改三亭县、洛浦县,唐末复三亭县,五代为保静洲,***军民安抚司,明为军民宣慰司。

清雍正五年(1727)“改土归流”,七年(1729)建立***县,相沿至今。

***县城迁陵镇高程在205.8m~335.0m之间,2005年由于梅花乡和**乡的并入,县城总人口已达到7.2万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湖南省实施湘西地区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入,***县委、县政府抢抓历史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财政收入两大目标,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民营经济带动、旅游产业带动、生态县建设、科教兴县”六大发展战略,成效显著。

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以椪柑、猕猴主的林果业,以烟叶、长线椒、换金茶、花椒为主的经作业,以生猪、山羊、黄牛为主的畜牧业三大支柱产业。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

全县累计通公路村345个,村通公路率达95%;累计通电话村达316个,村通电话率达85.18%;新建移动基站18个,开通21个乡镇移动通信;村通广播电视率达100%,其中12个乡镇实现有线电视县乡联网。

***工业发展迅速,通过实施扶优扶大扶强方针,组建了喜阳集团、土家人集团、金石矿冶股份有限公司、***锌业公司、秦简酒业公司等。

全县基本形成了毛沟、狮子桥、四方城和土桥垅四个工业小区和以矿产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陶瓷加工业、传统酒业及高新技术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2008年,在历史罕见的冰冻灾害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县经济仍然保持较高速增长。

全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41732万元,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0%,其中第一产业43143万元,增长4.30%;第二产业130780万元,增长13.40%,其中工业123270万元,增长14.60%;第三产业67719万元,增长10.60%。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人均GDP8151元,同比增加869元,每万元GDP提供财政收入854元。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678万元,增长5.7%。

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025万元,同比增长28.52%,全县消费品零售总额45753万元,同比增长18.71%。

全年财政总收入20641万元,增长21.35%。

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9.65万人。

交通运输业健康发展。

全县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576万元,同比增长24.65%。

年末全县拥有机动车辆18653辆,其中农用车3122辆;汽车9860辆,挂车24辆,摩托车5645辆。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但由于历史和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

全县的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不平衡,第一产业效益不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节能降耗、减排治污任务艰巨,农民收入增速落后于GDP增长速度,社会就业有一定压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不强。

表2-1***县近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发展概况表

项目

年份

人口

(万人)

工业总产值

(万元)

农业总产值

(万元)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2001

27.80

51184

36637

62410

2245

2002

27.32

59271

38354

68737

2516

2003

27.36

70115

38632

78079

2854

2004

27.84

113596

46599

97380

3498

2005

28.59

140243

48918

123681

4326

2006

27.23

171035

55781

151268

5555

2007

29.24

271907

71052

191400

6947

2008

29.65

344920

73076

241732

8151

注:

资料来源于湖南统计信息网,***县近年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县工业总产值、GDP增长都较为迅速,特别是2003-2008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达到27.51%,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1.85%,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也达到4.03%。

***县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得到优化,实现了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二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模式,三大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并向高级阶段迈进。

2008年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为18:

54:

28,与2001年相比,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了17个百分点,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16个和1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进一步向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和民生建设倾斜,以锰锌加工、陶瓷生产为主的加工产业成为***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园区经济对GDP增长贡献进一步加大,2008年,毛沟、复兴、大妥三个工业小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0239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2.09%。

新建设的钟灵山工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66427万元,增长172.1%。

2.***县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县为湘西连接四川、贵州、重庆的门户,近年来交通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茶吉高速和张花高速二条干线将在2至4年内全部贯通。

是湖南省规划的“五纵七横”高速公路网中的重要干线,东联长沙,西接贵州、四川、重庆高速网。

***县迁河二级公路正在施工建设中,全长48公里,两年建成后可直达猛洞河火车站,与铁路网相联。

航空有张家界机场,距***1小时车程。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在上级党委、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县交通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通过以工代赈和国债资金,在村村通工程、通达工程、县到乡镇公路改造和通畅工程等项目的带动下,全县公路建设有了长足发展,1987年全县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截至目前,全县95%的行政村实现了通公路。

75%的乡镇和25.5%的行政村公路路面实现了硬化,现有公路里程达2000多公里,已初步形成公路交通网络。

其中:

国道32.9公里,省道46公里,县道186.36公里,乡道578.24公里,村道1459公里。

全县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31.85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里程79.38公里。

张花高速公路和迁河公路已相继开工,即将迎来***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又一个高峰;农村交通建设形成新高潮。

县到乡镇公路改造和通畅工程快速推进,农村客运站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交通安全形势稳定;运输市场管理得到加强;行业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全县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夯实,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为***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2009年前三季度统计数据,全县共有营运客货车辆1000余台,从业人员1317人。

完成客运量70余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550万人公里、货运量33万吨、货运周转量1980万吨公里。

运力结构得到有效改善,高、中档客车从无到有,已成为客运市场主导车型,重、中、轻、特货车能满足不同层次的运输需求。

客运网络得到完善,“十五”和“十一五”期间,新开辟跨省、州客运班线5条,跨县班线2条,县城与各乡镇间直达新型农村客运方便快捷,农村公路客运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通过大力开展道路运输市场集中整治,全县客运市场秩序井然有序。

2.1.2发展趋势分析

1.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推力,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总体目标,始终抓住‘工业强县’这个核心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把科学开发、合理利用自身资源作为提升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的关键来抓,走自主创新、自我发展之路,同时坚持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建立和完善“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现代农业模式,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柑橘、茶叶、红薯、花椒等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动***县经济社会全面均衡发展。

⑴***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十一五”期间是***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