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6229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6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docx

西师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教案1-4单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相关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不同角度、不同时间观看海潮所

具有的木同特点。

3.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动词的表达效

果。

教学重点

感受在沙滩看海时海潮的壮美。

教学准备

海潮的录像资料。

(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海潮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户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有小朋友到海边旅游过吗?

谁能说说你看到的大海是什么

样子的?

2.大海有时平静,有时波浪翻滚。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大海,

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印象,也会让我们产生不同的联想。

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砍看淘这篇课文。

看看作者徐蔚南给我们展示的大海具

有怎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轻声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注上记号。

2.交流自读情况,认识生字新词。

学生汇报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通过相互交流解决生字读

音,教师参与其中,相机指导。

注意指导:

隙(x办间、澎湃(pai)、

潮欢xD的读音。

3.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主要是从哪些不同角度看海的?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先写砂从山上望,,再写了

“到沙滩上看,,还写尹看潮水涌在石块闯,。

4.课文主要写了从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大海,构成了全文的第

二、三、四段,也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请同学们再浏览全文,看看第一

段和第五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第一段的总起作用,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快。

第五、六段在二、三、四段具体写看海场面的基础上,介绍作者自己的

感受:

大海却还和平常一样,看似永无变化,却带给人们太多的遐想。

5.简述课文脉络。

引导学生简述:

课文第一段总领全文,开门见山地表达看海的愉

快。

接着写从不同的角度看海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最后写自己看海

的感受。

三、深入研读课文,感受潮水不同特点的美

1.品读课文第二段。

(1)这段课文写的是在什么位置看海?

(从山上望下去一一今

(为出示句子,齐读:

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

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口

谁能说诸叠,是什么意思?

少叠,“拥,“盖,这三个动词中你能

感受到什么?

(引导学生感受从山上望下去,海潮的轻柔、文静,这是一种柔和

的美a

(为学生读上面这两个句子,边读边想象潮水轻柔的动作,读出

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读出一种柔和的动态美。

Z.品读第三段。

(1)自由读这段课文,看看这段课文写出了潮水的哪几种不同状

态?

(引导学生理解这段课文描写了初上潮时的情景和高潮时的情

景a

(为读初上潮时的情景,注意读罗卷,的轻柔。

(为理解等到高潮时,的片段。

抓金拥,“跃,“饮,“跳,“1,“怒

号,“前赴后继,等表示动作的词,想象高潮时,海水征服沙滩的气势。

抓金升起一阵阵的白烟一一护,“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

晶,跟着潮头滚过来一一尹“有时还有一两点特别明亮的水花,像是长

明灯,照耀在海面上一一尹等句子,用录像播放海潮翻滚的场面。

学生体会海潮奔腾的气势和美妙壮观的色彩,激发学生激越、喜爱的

感情。

(勺美读第三段,注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朗读的感情由

轻柔,逐步激越,力争达到人情人境的朗读效果。

3.自由读课文第四段。

(1)理解石除,“激荡,“前窜后缩,等词语。

(为引导学生读出涌在石块间的潮水所具有的欢腾、调皮的情

趣,体会其月有味,。

4.回顾小结以上三段的内容。

(1)课文这三段分别写了从哪三个不同角度看到的海?

看到的

景象具有什么不同特点?

(让学生简述J

(为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看海,会产生不同感受。

那么,读了以上

内容,你有什么感受。

自由说说。

(为学生在班上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海潮的图片或资料,说说自

己的感受。

四、回归全文,体会作者感情

1读课文第一段。

体会总起句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2学习谋文最后两段,体会作者对大海的赞美

五、完成以下作业

(1)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2)抄写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附:

板书设计

看海

从山上望──轻柔

在沙滩上看──汹涌

看潮水在石块间──有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在语言环境中懂得每个生字的意思,学会写

这些字。

2.能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美景,受到

美好景致的感染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道同题可以写出不同内容的诗的常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诗的文字想象画面,读出诗歌展示的美景和自己

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反映古诗美景的教学挂图。

(学习课外收集杜甫、主安石生平资

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开启学生想象思维的大门

1.同学们,以前我们已通过课内课外接触了不少古诗,这些

古诗语言简洁,节奏明快,富于感情,脍炙人口,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

好的画面。

读到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我们的头脑中

就会展开一幅美景:

两岸青山相对耸立,江水与天相接的远处,一叶

孤舟从太阳旁边缓缓飘移过来。

2.请同学们自己回忆曾经读背过的古诗,口中吟诵诗句,头脑

中想象诗所描写的画面。

3.抽2-3名学生背古诗句。

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诗句所

展示的画面。

二、学习本课第一首诗《江畔独步寻花》

1.出示课题《江畔独步寻花》。

2.教师范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字典注意读正确。

重点

解懒倚的读音。

注意簇,字的读音。

4.读诵这首诗。

5.理解本诗意思。

(1)解题:

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60年在成都时所作。

同学们收

集了杜甫的相关生平,能在班上将你收集的资料交流交流吗?

(2)为学生交流杜甫生平资料。

(3)教师归纳介绍:

杜甫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来到了成都,建

起草堂,有了自己的住所,感到十分欣慰。

春暖花开,他独自沿江散

步,看到江畔的美丽景色,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

题目中的

“江”,指成都的锦江,“寻花”,是赏花的意思。

(4)理解诗的第一、二行。

①学生借助注释,理解黄师塔,江水东,。

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的一、二行所描写的景象。

③教师归纳小结这两行诗的大意:

在黄师塔前,锦江水向东流

去,和煦的春光加上暖烘烘的微风,让人感觉困倦。

(5)理解本诗的三、四行。

①理解无主的意思。

②师生共同交流第三、四行诗的大意:

不知是谁家的一簇桃花开

得十分艳丽,让人不知是欣赏深红色的好呢,还是欣赏浅红色的好。

(6)引导学生美读全诗。

①展示体现本诗意境的教学挂图,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生

看图听教师朗诵。

②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用自己的话简述全诗大

意。

③抽学生单个朗读,教师对学生的停顿、节奏相机作指导。

田让全班学生闭眼想象全诗所描写的画面,有感情地背诵这首

诗。

(7)体会诗的感情。

①同学们感觉全诗写出的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作者写赏花,写得花儿艳丽,景致明快,可见其心情怎样?

里行间,看出杜甫对美好春天和江畔美景是一种什么态度?

③引导学生带着赞美、喜爱的感情,吟诵全诗。

三、学习本课第二首诗《书湖阴先生壁》

1.以学生收集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汇报,引人课文的教学。

①学生汇报有关王安石的生平资料,大致了解王安石生平。

②解题:

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小学生比较熟悉的

有《元日》、《泊船瓜洲》等。

《书湖阴先生壁》是作者访问朋友湖阴先

生,被湖阴先生的人格及家周围清新环境所吸引而写下的诗,并将它

题写在湖阴先生的墙壁上。

“书一一壁,,即题写在墙壁上的诗。

③教师板书课题《书湖阴先生壁》,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读出

“书一…壁,这种句式·

2.自读这首诗,借助注释自己理解大意,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

相机解惑。

质疑预设:

长扫:

即常扫,指经常打扫。

花木成畦:

花木一畦一畦,整齐美观。

一水护田:

指一条小河环绕田野流过。

两山排闼送青来:

排,推的意思;闼,指门。

这句采用拟人手法,

说两座青山推开院门,把绿色送进庭院。

3.引导学生说这首诗的大意。

这首诗前两行写庭院景色,以静态描写方式,赞扬庭院环境清洁

幽雅;后两行采用拟人手法,进行动态描写,把庭院内部与外部美景

联系起来,静动互补。

全诗把这座乡间小院的美景和主人的高雅品

格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安闲幽雅的感受。

4.指导学生美读全诗

①通过第一、二行中的“静无苔”,“花木成畦”,感受庭院的洁静

幽雅,注意读得轻松愉悦。

三、四行注意“绕”,“送“,等动词,读得高昂

跳跃一点

②让学生想象画面,反复美读。

③体会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之情。

读出赞美愉悦的语

气。

5.拓展延伸。

①了解古诗常识:

书一一壁,“题一一壁,等句式作题目的基本

常识,让学生回忆交流自己收集的相关诗词,背一背,说说大意。

②背诵其他写景古诗,强化诗对学生的情感影响。

四、作业设计

1.把每个生字写三遍。

2.默写课文。

3.选课文中一首诗,改写成一个写景的片断,写好以后,还可以

根据描述的内容,画一幅风景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并能理解“摇曳”,“清冽”,“朦胧”,“凌空飞

降”等词语的意思。

2.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能领悟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仿照批注,批写课

文描写的三峡秋天的特点及感受

4.通过读课文想画面,激发学生对三峡美景的热爱。

教学重点

读课文,想画面,了解二峡美景在各个时段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领悟在不同时问抓不同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均收集有关三峡的图片、文字、音像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话说三峡

1.教师放三峡美景的录像片断,配音简介三峡。

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

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

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全长193千米。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长江三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读:

陡峭巨蟒眨眼驳船摇曳

朦胧清冽光晕划开凌空飞降

⑵相机对加点字的读音作指导。

2.浏览课文,勾画出课文中表示一天中不同时段的词,想一想

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三峡秋天的景物特点的。

(1)学生浏览,勾画。

⑵学生汇报交流。

课文是按照一天中的早晨、中午、晚上等不同时段描写三峡秋天

的美景的。

⑶作者写早晨的三峡美景之前和在文章的末尾,还各有一段,

找出来读一读,想想这两段在文章开头与结尾,各有什么作用。

文章的第一段:

总写了三峡的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

文末的

一段,点明所写的美景正值中秋。

这两段首尾照应,构成文章的开头

与结尾,使文章结构完整。

三、批读课文,感受三峡之美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段,借助书上的批注,看看自己读懂

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⑵汇报交流。

①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批注明确三峡的秋天具有成熟、丰硕的特

点。

②引导学生批注:

自己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了三峡秋天的成熟

特点的。

这段总写三峡的秋天,抓住了果实的特色、清香来体现成

熟。

2.这篇课文主要写三峡秋季一天中不同时段的美景,你认为哪

个时段的景色最美,找出来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批写在相应的段落

旁边。

3.学生汇报交流。

(以下是教师预设课堂,可根据学生汇报而改

变交流的顺序J

(1)汇报课文写早晨的段落:

①读了这一段,你认为早晨的三峡秋色最美,你是从哪些词语感

受到它的美的?

(透明的露水、峡风的凉意、新鲜而闪烁的阳光户

②你从以上词语中发现早晨的三峡具有怎样的主要特点?

(景物特别明丽J

③你在文中都批注了些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肯定,引导学生补充批写景物及景物特点,

或者批写自己的感受

④教师小结:

三峡的早晨,沐浴在阳光之中,清新凉爽明丽,给人

轻松舒适的感受。

请同学们美美地朗读这一段。

⑵汇报课文写中午的段落。

①学生闭眼,听教师朗读这一片断,头脑中想象这段话描写的画面。

②请学生说说,从自己想象的画面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以下词语中感受形象画面:

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

面跳跃;长江像巨蟒翻滚呼啸,奔腾流去,波光荡漾。

③感受中午时候的三峡特点。

引导学生从动词“跳跃”,“翻滚”,“呼啸”,“奔腾,“荡漾”,感受三峡秋天的热烈气息。

④让学生带着欢快、热烈的语气读好这一段。

⑤让学生体会本段中的几个比喻句,批注出这几个比喻句分别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⑥让学生带着想象的画面,美读这段课文。

⑶汇报写下午的段落。

①学生自读这段课文,想一想,三峡的黄昏有怎样的特点?

你是

从哪些语句中知道这些特点的?

把自己想的,批写在文章的旁边。

②与同学交流学习这一段的情况:

说特点,说自己是怎样体会到

这些特点的。

③学生自己小结自学这段的方法,批注在文章的旁边。

⑷汇报写夜晚的段落。

①齐读课文后,说说三峡的夜晚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三峡夜晚的特点是:

幽静。

②教师出示句子,引导学生轻读。

“渔火和灯标,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

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

江面……

③请问同学们读出了什么味道?

让学生体验三峡之夜的宁静、清幽。

⑷品读这段课文,注意引导学生读出感情。

4.小结第2-6段。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所描写的不同时段的景物,从形象的语言

中,体会特点。

⑵体会课文分时段写在条理方面的作用。

(围绕三峡的秋天美景,分时段写出其特点,显得条理清楚,让三

峡秋色之美更具丰富的内容)

⑶回顾自己的批注,体会批注在学习课文中的作用。

5.体会课文最后一段的作用。

三峡之秋

(成熟、丰硕)

早晨──明丽

上午──热烈

下午──朦胧

晚上──静谧

(通过讨论明确:

点明时间,照应开头)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

西师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8单元教案 十八、革命烈士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两首诗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读懂有比喻义的词和诗句。

   3体会内容中蕴涵的作者情感,学习先烈们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先烈们不怕牺牲的革命豪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有比喻义的词和诗句,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朗读录音带,搜集相关历史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渣滓洞集中营、白公馆集中营、11·27大屠杀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囚歌

  一、解字导入新课

   1从字形上看,“囚”是什么意思?

囚歌又是什么意思呢?

(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

“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狱里。

“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2介绍时代背景。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你知道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吗?

用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和你了解的知识来给我们介绍一下。

  二、初读,质疑问难

   1师放范读录音带。

   2生自读课文,要求想办法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3学生质疑,师筛选补充。

  三、研读课文

   1刚才我们理解了“囚”字的意思,就是把人关在监狱里,让人失去自由!

那么请找一找这首诗中几处提到“自由”,勾画相关句子,想想每处“自由”指的是不是一回事?

   2设疑:

叶挺渴望自由,敌人也说要给他自由,为什么叶挺又不要了呢?

这不是矛盾吗?

在小组内读一读一、二节诗,讨论刚才的问题。

   3小组交流,体会两个“自由”的不同,全班汇报。

相机出示词语卡片理解“人”“狗”“一个声音”“爬出来吧,给你自由”等的喻义,重点体现在“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是指牢房中的革命者所要走的路被敌人锁得紧紧的。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指为牢房中的叛徒所准备的道路是敞开的,只要你叛变革命,随时都可以爬出牢房。

课件出示从电影中剪辑的一幅图:

革命英雄图,叛徒形象图,丑恶的国民党反动派形象图,引导学生看图,联系诗歌,说说他们之间会说什么?

自由讨论。

让学生体会出国民党反动派一面加紧对坚贞不屈的革命者进行迫害;一面诱惑革命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叛变投降。

师补充介绍叶挺被囚禁在重庆歌乐山“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的原因和狱中斗争事迹。

并强调叶挺同志不为高官厚禄所动。

最后由狱中难友传唱这首诗一事回到课题的“歌”字。

   4再读诗第一、二小节。

集合学生从书中读到的,从影像中看到的,从老师那儿听到的进行强烈对比,相信学生对敌人和叛徒的憎恨会更深一层,对叶挺的坚贞不屈会更加佩服,真情流露,感情会水到渠成。

   5既然不能得到我所渴望的自由,那么我情愿选择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节。

理解“活棺材”“永生”“地下的烈火”。

(同桌讨论,汇报)

    ②师小结:

虽然人的身躯在烈火和热血中燃烧了,但人的尊严,人的精神还在,它们将获得永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叶挺将军怎么样?

(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

    ③该怎样读才能读出作者的壮志豪情?

(“地下的烈火”“一齐烧掉”“得到永生”等词语读时要铿锵有力,语气逐渐激昂,节奏加快。

   6指名读,全班评析,学生再读。

  四、指导朗读

   1初步划出节奏。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2指名读——学生评价——指名读——多形式读——背诵。

                     耕荒

  一、故事引入,渲染气氛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叶挺同志视死如归的革命豪情,其实像这样的烈士还有很多。

师讲述渣滓洞集中营、白公馆集中营、11·27大屠杀等历史事实。

简介作者。

   2让学生在义愤填膺时听录音带范读《耕荒》。

  二、自读诗歌,质疑解难

   1学生试着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这是写给自己孩子的遗嘱,体会诗中的意思,自由交流。

  三、联系《囚歌》,理解喻义

   1《囚歌》和《耕荒》这两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差不多,两位都是革命烈士,请同学们试着联系《囚歌》中的词句意理解方法来理解这首诗歌。

   2交流。

重点指导对“荒沙”“满街狼犬,遍地荆棘”“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的理解。

   3猜想这位父亲在给孩子写遗嘱时的心情,体会作者的气节和心愿。

   4朗读,读出父亲对孩子的爱,对敌人的憎恨和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儿子看到父亲的遗嘱时会怎样想?

怎样做?

   2假如你是作者的孙子,知道了爷爷的英雄事迹,会怎么想?

会怎么做?

  五、用自己最有效的方法背诗歌

  六、搜集更多革命烈士的诗歌,开展革命诗歌交流活动

  十九、许世友四跪慈母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母爱的伟大,学习许世友将军孝敬母亲、感恩母爱的品质。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按一定顺序写作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母慈子孝的伟大品质。

  教学准备

   了解许世友将军的故事;搜集英雄名将的尊老故事。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破题导入

   1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篇关于名将故事的文章。

     板书课题:

19许世友四跪慈母

   2交流:

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惑?

  二、速读梳理

   1(师抓住交流中的“四跪”)质疑:

我也和你们一样,想知道许世友为什么四次跪在母亲脚下。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找吧。

   2指生分段朗读课文,正音。

   3交流:

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

  三、细读填表

   1自读课文,小组完成表格次数时间起因许世友的语言、动作母亲的语言、动作结果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对比母子二人的语言动作,简单地写写感受

   2全班交流。

   3重点指导理解第三次许世友及母亲的对话和动作。

插入介绍许世友生平。

帮助学生理解“忠孝难两全”和“舍小家,为大家”的高尚品质。

  四、品读感悟

   1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有感情地朗读。

全班评读。

   2复述这个故事。

  五、写作方法指导

   1观察表格中的“时间”栏,明白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介绍事情的习作方法。

   2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习作方法。

  六、补充课外知识

   1搜集到的英雄名将的尊老故事。

   2许世友另外三次跪母的详细情况。

二十、鸡毛信

教学目标

   1能快速、流利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欣赏海娃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3能用自己的话转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大意,学习海娃的品质。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准备

   王二小、雨来、张嘎等抗日小英雄的事迹。

  教学过程

  一、初识小英雄

   1从前边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大英雄,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个小英雄的故事:

板书课题。

想知道鸡毛信是怎么一回事吗?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这篇课文,简单概括全文的内容。

   2划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并为故事拟定小标题:

接受任务,巧妙藏信,深夜逃走,丢信找信,诱敌负伤,完成任务。

   3指导学生分别朗读这六个故事。

   4学习按事情发展经过写作的方法。

  二、细读小英雄

   1课文最后写到张连长称赞海娃是小英雄。

从哪些地方看出海娃是小英雄呢?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故事读读找找。

   2全班交流。

勾画出相关语句,有感情地朗读。

   3抓住对海娃语言动作和表情的描写,体会海娃的心理。

  三、赞美小英雄

   1写海娃。

   2画海娃。

   3演海娃。

   4说海娃。

   5唱海娃。

……

  四、寻找抗日小英雄

    1937年到1945年,是中华民族危亡的时刻,日本鬼子在我们神圣的土地上,烧杀抢掠,肆无忌惮。

你可知道,那时和我们相仿年纪的儿童们没有温饱,没有课堂,是飞机、坦克炸毁了他们幸福的童年。

然而,他们在战争中没有退缩、屈服,而是和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

像海娃这样的小英雄有很多很多,如:

王二小、雨来、张嘎等。

交流自己知道的小英雄故事。

  五、身边现代小英雄

    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生活在幸福与快乐之中,在我们周围也涌现出了一些小英雄,他们勤奋好学、艰苦朴素、乐于助人、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你能找到吗?

夸夸身边的现代小英雄。

积累与运用五

教学目标

   1区别破折号的三种不同用法。

   2积累名言。

   3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可以表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