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6254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docx

地灾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综合说明

1.1编制说明

1.2编制依据及原则

1.3工程概况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部门

2.1组织机构及管理框图

2.2安全技术管理部门

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1施工准备

3.2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第四章工期进度计划与保证措施

4.1工期目标及保证措施

4.2进度计划

第五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5.1施工平面情况

5.2施工平面布置图:

(见附表)

第六章安全、文明管理体系与措施

6.1安全目标

6.2安全管理机构

6.3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协调的措施

附表一: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

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三:

施工总平面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综合说明

1.1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按合同和现场实际情况在人员、机械、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施工平面布置等方面统一部署的原则下,进行技术组织指导。

根据本工程设计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工程终身负责,以“科学、经济、优质、高效”为编制原则。

1.2编制依据及原则

1.2.1编制依据

(1)宝兴县灵关镇瓦厂坪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图纸和工程量清单。

(2)设计文件中明确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3)国家现行的施工、质量检测及验收规范。

(4)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施工法成果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积累的丰富施工经验。

1.2.2编制原则

(1)根据工程的特点,在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

(2)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

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

(3)合理安排工程项目的施工程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

采取平行与流水作业相结合的方式;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

各项目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

(4)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或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

(5)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原则,精心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布置,节约施工临时占地。

严格组织、精心管理,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

(6)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和防护措施,坚持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生产。

实现“消灭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消灭一切机械设备重大损失事故,消灭交通责任运输重大事故,消灭等级火灾事故,创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标准化工地。

1.3工程概况

1.3.1地形地貌条件

宝兴县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东南缘的过渡地带,为龙门山断褶强烈侵蚀斜坡式中高山区,地形变化总趋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本县北部、西部山地海拔一般在3000米~5000米之间,西北边境的夹金山,近于南北走向,最高点为西面与康定县交界的石喇嘛,海拔5164米;东南部较低,南部灵关谷地一带海拔仅900米左右,县内绝大部分属高山、中山地形,山峦重叠,岭谷交错,相对高度多为500米~1500米,坡度30度~40度以上。

区内地形地貌按成因可划分为构造侵蚀地形和构造溶蚀地形,其中构造侵蚀地形按山岳可划分为高山、高中山、中山;构造溶蚀地形组合形态为石丘洼地。

宝兴县灵关镇瓦厂坪不稳定斜坡位于宝兴河右岸,斜坡地貌属高中山地貌,主要为原有耕地区,地形坡度约20°-35°,下部为三兴石材厂异地搬迁安置点,为灵关河右岸一级阶地,地形平坦。

1.3.2交通条件

瓦厂坪不稳定斜坡地处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东南部的灵关镇境内,行政区划属于新场村。

工程区距宝兴县县城约18km,距成都市约210km。

工作区位于灵关河右岸山坡,有省道S210线从灵关镇通过,距拟建场地约500m,斜坡前缘有通村公路,交通较便利。

但坡体上部无公路到达,需修建施工便道。

需修建简易的施工便道,道路路面宽4.0m,总长度1000m。

计划工期:

180日历天。

质量目标:

符合行业最新执行的验收规范并达到合格标准

 

第二章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部门

2.1组织机构及管理框图

根据本工程项目及现场情况,为了统一管理,我单位在工地设直属项目经理部一个,该项目部负责本合同段内的所有工作。

项目经理对本工程全权负责指挥管理。

管理框图: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各施工队

2.2安全技术管理部门

2.2.1工程管理部

根据批准的进度计划,监督、指导进度计划;负责与政府主管部门、地方政府间协调;施工现场的操作质量监控;现场总平面施工的管理;检查、监督、落实业主代表或监理单位的指令及有关会议的决议;负责向业主代表、建设单位提交工程进度完工验收报告;对工程进度、操作质量负全责。

2.2.2质量安全科

按确定的工程质量目标制订质监管理网络;监督、检查、评定、检验原材料和机电设备;按合同、设计、规范要求予以实施;进行隐蔽工程的检查评定;参与业主代表、监理单位对产品的抽查、质监,评定原材料和设备;对工程产品的最终施工质量负全责。

第三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3.1施工准备

3.1.1技术准备

项目经理和技术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等认真阅读、研究、审查施工图,在充分领会设计意图的基础上会同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一起进行图纸会审,将设计图中与施工实际可能出现的问题指出并会商解决,确保工程质量及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作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避免在以后施工中,出现盲目性,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编制施工作业时间计划,确保工程施工管理有的放矢,防止出现瞎指挥,乱安排。

制定质量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的各项措施、制度、确保工程管理有章可循。

3.1.2流水施工段的划分及流水作业安排

1、流水施工段的划分

根据设计施工图,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按照流水施工段的划分原则,本项目工程拟划分为三个施工流水作业段:

2、流水作业安排

流水作业按第1流水作业段至第3流水作业段的顺序交叉进行。

3.1.3施工用水、用电

施工用水考虑通过沟渠引用山上泉水。

施工用电采用网点供给,变压器容量200kVA。

并自备20KW的发电机组一台,以备急用。

施工用电的电源采用TN-S系统,单线架空4×35mm2铜芯线引出,在各个用电机械处单独设置配电箱。

即设三级配电箱,

二级保护,并设一箱一机一闸一漏。

3.1.4做好开工项目的材料试验

项目部不建工地实验室,对进场的砂、石、水泥、钢筋等材料按规定外委抽样检验。

3.1.5建立测量控制系统

根据设计文件所要求的精度,对导线点进行复测,按施工要求加密控制点,并做出测量方案。

对重要控制点进行加固保护,以利校核。

3.2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3.1开挖及削坡

1.1开挖准备

(1)开挖前,由测量人员精确测放开挖边线,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

(2)在开挖边线以外布设边坡截水沟,完善相应高程地表排水系统,将边坡开挖范围以外地表水拦截排开,防止雨水漫流冲刷造成边坡失稳或影响正常施工。

1.2开挖

(1)地表植被清理范围应延伸至离施工图所示最大开挖边线或建筑物基础边线(或填筑坡脚线)外侧至少3m。

(2)将挖土运至指定弃土场堆放,并按要求削坡至设计坡度。

3.2混凝土施工

⑴材料要求

①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并应进行安定性和强度试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入库的水泥按品种、标号和出厂日期分别堆放,并做好标识。

做到先到先用,防止混掺使用。

②水泥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受潮和结块的水泥不允许使用。

③石子应进行压碎指标试验,含泥量不应大于1%。

压碎指标达不到要求的石子不得使用,含泥量大于1%的石子使用前应用洁净的水清洗干净。

④水的质量标准应符合规范规定。

⑤砂子选用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⑵砼配合比设计:

砼配合比设计由外委试验部门进行,砼配合比设计时应按原材料性能及时对砼的要求进行计算,经过试验和调整后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砼配合比。

雨季施工时对砂、石含水率进行测定,

必要时应由试验部门对级配进行调整。

⑶计量控制要求

严格控制原材料计量,搅拌站挂牌公布级配以便随时核查,砼原材料按重量计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

水泥:

1%;砂石:

2%;外加混合料1%;水、外加剂溶液2%。

⑷装料顺序:

石子→水泥→砂→外加剂→干拌30s时加入混合料,每盘装料

数量不得超过搅拌筒标准容量的10%。

⑸搅拌要求:

搅拌砼前加水使搅拌机空转数分钟,将积水倒净,使拌筒充分湿润。

搅拌第一盘料时,考虑到筒壁上粘结砂浆的损失,石子用量应按级配数量减半。

搅拌时的砼要做到基本卸净,在全部砼卸出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更不允许采取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

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经试验人员及项目工程师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

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运输,统一指挥调度,减少砼转运中的停滞时间,有效控制砼的入模温度。

⑺砼入模温度的控制满足施工规范的要求。

⑻砼施工措施

①浇筑砼前应对机具进行抽查试运转,同时配备专职机修工,随

时检修,浇筑砼中应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

同时要注意气候变化情况,以保证砼作业连续进行。

②浇筑方法:

并肩从顺长方向由远而近向后退浇筑,步骤基本一致。

为防止上下二层出现冷缝,要在下一层砼初凝之前浇筑上一层砼,并采取二次振捣法,在振捣上一层砼时,应插入下一层5cm左右,以消除二层之间的接缝。

③为了避免发生离析现象,砼自高处下落高度不宜超过2m,如高度超过2m,应设串桶、溜槽。

为了保证砼结构良好的整体性,砼应连续进行浇筑,不留或少留施工缝,如必须间隙时,间隙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在上一层砼初凝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

⑼砼振捣方法

振动器要快插慢拔,一般插棒间距为40cm~50cm。

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插棒时间,过短不易振实,过长可能会使砼产生离析现象。

每点振捣时间应视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起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15~30s。

⑽泌水处理:

砼浇筑中,随时清除砼游离的泌水和浮浆,砼浇筑面浇筑形成后1小时左右,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抹搓压两遍,赶去表面泌水,提高砼密实度。

⑾砼的养护措施:

砼的养护采用浇水养护(2小时浇一次水)。

当气温较高时,覆盖浇水养护应在砼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内以内进行。

砼的浇水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⑿混凝土拆模,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害时,方可拆除。

3.3模板工程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系统必须满足承受上部包括施工荷载在内的全部荷载,模板工程所用材料必须认真检查选用,模板应具

有制作、安装、拆除方便,牢固耐用、运输整修容易等特点。

模板工程安装及拆除前,应在下达任务书的同时,由技术人员负责组织生产,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根据翻样图交代清楚,所用模板材料及支撑的规格等要求进行模板安装或拆除,施工顺序及工序搭接操作要求、质量标准、安全措施、成品保护等施工注意事项。

模板及支撑系统应连结成整体,采用钢管支撑时,应把钢管扣成整体排架。

1、支撑系统

采用钢管进行支撑。

2、模板工程

立模前应弹出中心线和两边线及轴线检验线(即校核线)弹出边线,校对标高,模板内清扫干净。

模板采用钢模板,设对拉螺栓夹紧模板。

3、立模注意事项:

(1)、模板安装时,应根据砼浇筑程度和高度,决定其竖向尺寸是否正确。

(2)、模板安装时,其截面应按允许负值差控制应符合标准。

施工时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到几何尺寸准确,立模要按详图施工,保证模板的严密性、可靠性,使构件成型尺寸准确。

(3)、砼浇捣完毕后,及时拆除模板,将有利于模板的周转和加快工程进度,但拆模过早会影响砼结构的质量,非承重的侧模,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坏,承重模应当有与结构同样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规定强度时方可拆除。

4、拆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拆模时不得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材料应及时运走、整理。

(2)、拆模顺序一般应是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

模板清理,模板及支撑拆除后,应及时按种类规格进行清理,并运离拆模区域,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所有非一次性使用模板拆除后应及时修补、整形、涂刷脱模剂。

3.4钢筋工程

1、原材料采购与供应:

钢筋选用国家大型钢厂的钢筋。

2、钢筋加工:

盘圆钢筋:

开盘——冷拉——切断——成型——堆放。

直条螺纹钢筋;切断——焊接——成型——堆放。

(1)调直:

对盘钢筋用卷扬机冷拉调直,钢筋冷拉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

(2)切断:

根据配料单复核标注的钢筋级别、规格、尺寸、数量进行断料,同规格的钢筋按不同长度进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设置短料尺寸断板,避免用短尺丈量长料。

在切料过程中若钢筋有劈裂、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出入时,应及时反映处理。

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钢筋长度力求准确,其允许偏差±10㎜。

(3)成型:

成型时根据配料单复核标注的形状,用机械成型。

①Ⅰ级钢筋端部作180º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②Ⅱ级钢筋端部作90º或135º弯折时,弯曲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

③箍筋弯钩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切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平直部分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④堆放;成型钢筋应按不同级别、规格、形状分别挂牌标注堆放。

放置地点要平整,并注意出厂的先后顺序,尽量减少钢筋翻垛翘曲变形。

3.5桩板墙施工

施工工序:

施工定位→人工开挖→护壁→清底→混凝土封底→钢筋制安→浇注混凝土与振动循环。

抗滑桩采用人工挖孔桩,具有施工简便,无需特殊机械设备的特点,主要施工内容为基坑开挖及护壁,钢筋笼制作安装,灌注桩体混凝土等。

抗滑桩基坑用人工挖孔,并及时用C20混凝土制作护壁支护;按设计要求捆扎安装于基坑内,采用搅拌机制拌混凝土,自卸入桩进行桩体浇筑。

(1)抗滑桩的施工应严格按设计图施工,应将开挖过程作为对斜坡进行再勘查的过程来进行,及时编录施工地质情况,以利于反馈设计、实际信息施工。

(2)施工准备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以确保施工能连续、快速、安全地进行:

按工程要求进行备料,钢筋、水泥应在交货时提交质量检测证书。

钢筋应专门建库堆放,避免锈蚀。

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受潮和过期水泥。

砂石料的杂质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3)桩孔采用以人工开挖为主,开挖前应整平孔口,孔口应有明确施工安全标志,并做好桩区围栏和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

在雨季施工时,孔口地面上加筑适当高度的围堰。

采用跳跃方式,每次间隔1~2孔。

按由浅至深、由两侧向中间施工的顺序进行。

松散层段原则上以人工开挖为主。

孔口锁口处理。

基岩段严禁采用放炮开挖,应采用人工开挖。

开挖基本成型后再人工刻凿孔壁至设计尺寸。

根据岩土体的自稳性、可能的日生产进度和模板的高度,经过计算确定一次最大开挖深度。

一般地,自稳性较好的可塑~硬塑状粘性土,或稍密以上的碎块石土,或基岩中为1.05~1.2m;软弱的粘性土或松散的、易跨塌的碎石层中为0.5~0.6m。

开挖的弃渣可用1t以上的卷扬机吊起,每次不得超过0.2m3。

吊斗的活门应有双套防开保险装置。

吊出后应立即运走,堆放于安全的低洼地带,不得破坏环境,诱发次生灾害,并应尽可能被搬迁新建填土场所用。

(4)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对地下水进行处理

当滑体的富水性较差时,可采用坑内直接排水,当富水性好,水量很大时,宜采用桩孔外管井排水。

(5)桩孔开挖过程中应及时进行钢筋混凝土护壁

桩芯混凝土强度采用C30。

护壁的单次高度根据一次最大开挖深度确定,—般每开挖1.0m~1.5m护壁一节。

护壁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力求均匀,与围岩接触良好。

护壁后的桩孔应保持垂直、光滑。

为便于拆卸和长期使用,护壁模板以钢模为主。

模板支架时应加支撑,并不应在灌注后12小时前拆除。

同时对顶部的挡墙进行临时支护。

(6)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可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按下列要求进行

待灌注的桩孔孔底沉渣必须清理干净,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安放钢筋笼。

所准备的材料应满足单桩连续灌注。

当孔底积厚度小于1m时,可采用干法灌注。

否则应采取孔外井点降排水措施进行处理。

桩身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一般不留施工缝。

桩身混凝土,每连续灌注0.5~0.7m时,应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密实一次。

对已浇注完毕的抗滑桩应及时派专人用麻袋、草帘加以覆盖并浇清水进行养护,养护期7天以上。

(7)抗滑桩施工时应与斜坡的监测同步进行。

当斜坡出现变形,并将危及施工人员安全时,及时通知人员撤离。

孔下工作必须戴安全帽,同时作业人员不超过2人。

孔口必须设围栏和防止地表水、雨水流入等安全设施。

严格控制非施工人员进入现场。

严禁向孔内抛掷物品。

人员上下可用卷扬机和吊斗等组成的升降设施。

同时应准备性能良好的软梯和安全绳备用。

孔内有重物起吊时,应有联系信号,统一指挥。

升降设备应由专人并按起重安全规划操作。

干法灌注混凝土时,随时检查串筒或导管是否畅通,其底口与混凝土面的距离应保持1m以上,以确保混凝土能顺序下落。

(8)做好抗滑桩施工记录。

抗滑桩属于隐蔽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各种施工和检验记录。

对于发生的故障及其处理情况,应记录备案。

(9)抗滑桩的质量检查包括原材料质量、孔位偏差、桩身断面尺寸、孔底高程、孔的偏斜、桩周土与滑带土、钢筋笼焊接、钢筋笼制作、混凝土试块强度、桩身质量。

桩顶高程等,检查方法为目测、尺检、测量、取样试验等。

滑桩的检测按下表中的规定执行:

表.6.3.1抗滑桩检测数量表

序号

防治工程类别

检测数量

检测方法

占总桩数

最少数

1

一类

10%

5

动力检测或钻孔取芯检测

2

二类

5%

3

3

三类

3%

2

抗滑桩的允许偏差项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6.3.2抗滑桩允许偏差项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1

桩身断面尺寸

±50mm

2

桩的垂直度

桩长≤5m,50mm:

桩长>5m,1%,但不大于250mm

3

主筋间距

±l0mm

4

箍筋间距

±l0mm

5

保护层厚度

±l0mm

3.6挡墙施工

1、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定位→土石方开挖→挡墙基础面清理→挡墙浇筑→土方回填

2、施工方法

1)挡墙每隔15m,设置沉降缝,缝宽3厘米,缝中内、外、顶三面填浸透沥青的木板或沥青麻筋,填塞深度15厘米。

2)基坑开挖施工前应做好地面排水,避免雨水沿斜面坡排汇,以保持基坑干燥,基坑施工完后应及时回填夯实,并做成大于5%的外向坡,避免积水软化地基;

3)基槽采用分段开挖,每段开挖长度5-8m,坝肩及基坑开挖的临时放坡值为1:

1;

4)墙体高度根据地形设置,原材料质量、墙体位置偏差、墙身断面尺寸、墙底高程、墙体的偏斜、基础地基土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5)开挖需回填的土方要强夯压实。

其压实度应符合有关规程规范要求。

3.7锚杆施工

1、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定位→钻孔→洗孔→锚杆入孔→注浆。

2、施工方法

(1)用潜孔钻机或轻型钻机造孔,孔径由设计确定,锚孔长度应大于锚杆设计长度500mm;

(2)施工前,应根据具体情况对锚所应进行性能试验,确保施工质量;

(3)锚所杆体在入孔前应清洗孔,除锈、除油,平直,每2.0-2.5m设对中支架;

(4)锚固段灌浆,砂浆配合比宜为:

灰砂比1:

1~1:

2,水灰比0.38~0.45。

砂浆强度不应低于M30;

(5)压力注浆加止浆环,注浆后,应将注浆管拔出;

(6)锚杆基本试验用以确定岩石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试验时最大的试验荷载不宜超过锚杆杆体承载力标准值的0.9倍,每种试验锚杆数量均不应少于5%。

3.8格构施工

(1)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放线,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格构梁的位置。

(2)格构梁的位置应在斜坡上刻槽,深度为15cm。

并在制作钢筋笼之前,应在基槽内铺设5cm厚的C10砼垫层。

(4)格构钢筋应专门建库堆放,避免污染和锈蚀;水泥宜使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避免使用受潮或过期水泥;砂石料的杂质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2002)(2011版)的有关规定。

(5)钢筋可在现场进行制作与安装,但钢筋的数量、配置按设计确定,接头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2002)的规定。

(6)混凝土的浇注应架设模板,模板应加支撑固定。

与岩石接触处不架设模板,混凝土紧贴岩体浇注。

(7)混凝土灌灌注过程中,当必须留置施工缝时,应留置在两相邻锚杆(管)作用的中心部位,并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4-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对已浇注完毕的格构梁,应及时派专人进行养护,养护期应在7天以上。

3.9排水施工

地表排水工程施工,首先按设计要求,选定位置,确定轴线。

然后按设计图纸尺寸、高程,量定开挖基础范围,准确放出基脚大样尺寸,进行建筑物施工,开挖地基,进行修建。

开挖土方基坑必须留够稳定边坡,以防滑塌。

淤泥质土、软粘土、淤泥等松软土层,应尽量挖除。

重要的大落差跌水、陡坡地基,还可用夯压加固处理。

填方基础必须按规定尺寸分层夯实,达到设计要求,并作必要的土样测试检验。

1、沟道分缝

为防止温差效应,渠道基底不均匀和陡缓坡连接处不均匀变形等因素,造成截水沟断裂,所有铺砌结构均要进行分缝。

分缝间距10-40m不等,在坡降增大时减小,坡降减小时增大。

分缝形式采用搭接式对接缝,在分缝底部的上游一侧做成齿礅,插入地基土内,深度为0.4m,以增加铺砌结构的稳定性,分缝宽1-2cm,以114-200号沥青粉煤灰浆灌注,其配比(重量比)为200号沥青:

砂:

粉煤灰=1:

4:

1。

2、跌水

根据地形条件,当自然纵坡大于1:

20或局部高差较大时,设置跌水。

跌水高度一般小于0.5m,采用台阶式跌水,其下游不带消能措施,断面结构及衬砌和排水沟一致,落差大的陡坡段采用一类台坎跌水,单级跌水高度一般在3m左右,其下游设消力池,其进出口段与排水沟以流水型曲线连接,逐渐过渡。

采用浆砌片石修筑。

在台坝跌水进口部分始端和出口部分终端的裙墙埋深厚度应大于0.4m。

主体部分和消力部分的槽底厚度按流量和水流冲击力的大小设计,各部分断面的高度应高出槽中计算水深的0.2m以上。

3.10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施工现场应设置防护设施、安全标志、警告标志,施工现场入口设置入场须知;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3)施工场地应搭设防护栏杆、安全网;

(4)施工现场在夜间应有照明设备;

(5)浇注前应检查模板、支架的稳定状况,并形成文件后方可浇注;

(6)浇注混凝土应按施工设计规定的程序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7)浇注现场必须设专人指挥运输混凝土的车辆,指挥人员必须站在车辆的安全一侧,车辆卸料处必须设牢固的挡掩;

(8)使用起重机吊运混凝土,装混凝土的容器结构应完好、坚固;

(9)采用泵送混凝土应搅拌均匀,严格控制坍落度,当出现泵送堵塞时,应在泵机卸载情况下拆管排除堵塞,排除的堵塞混凝土应及时清理,保持环境清洁;

(10)使用混凝土泵车时,现场应提供平整、坚实、位置适宜的场地停放泵车,现场有电力架空时,应设专人监护,保持泵车及其布料杆在作业中的各位置均符合施工用电安全要求,作业人员不得位于布料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