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6581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docx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教案

数的认识。

  

1.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理解数的组成。

3.领悟数位和计数单位的不同。

重点:

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难点:

理解“同一个数字所占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理解数的组成。

课件。

师:

时间过得真快啊,这本书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咱们回过头来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开门见山地告诉学生这节课要进行的教学内容,避免复习时杂乱无章,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有条不紊。

师:

先想一想,在“数的认识”这一小板块,我们学过哪些内容?

学生可能回答:

•100以内数的读写。

师:

对,现在就来检查一下,看你到底有没有学会?

(出示教材第86页第1题课件)

生1:

第一个是正着数:

25、26、27、28、29、30、31、32。

生2:

第二个是倒着数:

61、60、59、58、57、56、55、54、53、52。

师:

说得很好,我们不仅会正着数数,也会倒着数,可以两个两个地数,也可以五个五个地数,甚至可以十个十个地数。

师:

我们还学了哪些关于数的认识的知识?

•数的组成。

师:

是啊,一个数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又可以怎样表示呢?

(出示教材第86页第2题图课件)

生1:

可以用计数器表示,十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表示几个一。

生2:

可以摆小棒表示,几捆小棒就表示几个十,几根单根的小棒就表示几个一。

生3:

还可以画图表示,用大一点儿的图形表示十位上的数,画几个大的图形就表示几个十,用小一点儿的图形表示个位上的数,画几个小图形就表示几个一。

……

师:

解释得真详细,再想想咱们还学什么了。

•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师:

怎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

举例说一说。

生1:

可以通过数数来比较数的大小,数数时先数到的数就小,如49、50、51这样数,说明49比50小,49也小于51。

生2:

还可以根据数的组成比较数的大小:

如73和37,73里面有7个十和3个一;37里面有3个十和7个一,7个十就比3个十多,所以73>37。

生:

可以摆小棒,或用计数器表示数帮助我们比较数的大小。

……

师:

说得真清楚,你们听明白了吗?

师:

自己再回想一下,都复习了哪些知识点?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数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结合具体事例促进学生理解,加深印象。

师: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总结得很好,知道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知道了数的组成及计数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多思考、细心做。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1.在具体情境和活动中,深入体会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含义。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

在对实际问题进行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选用恰当的数学方法计算。

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小棒、计数器、课件。

师: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数的认识”,在认识了数之后,我们要进行的该是“数的运算”。

想一想:

在“数的运算”这一小板块我们应该掌握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

•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用竖式计算加减法的时候,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在计算加减法的时候也可以借助计数器拨珠计算,还以摆小棒帮助计算。

•在数小棒的时候,够十了就捆成一捆,所以计算加法的时候可以用“凑十法”,计算减法的时候可以用“破十法”。

……

师:

同学们说得真不少,下面我们就来练一练,看看到底掌握了没有,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数的运算”涉及的知识点,从思想上提起重视,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1.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

师:

我们在竖式计算时,哪儿容易出错?

学生可能回答:

•有时候把加法看成减法,把减法看成加法。

•有时候忘记加个位进上来的“1”。

•有时候忘记减去个位借走的“1”。

……

师:

同学们说得可真多,在计算的时候能注意到吗?

2.用竖式计算。

师:

现在就来检验一下,看是否能真得做好。

请大家用竖式计算,并利用小棒或计数器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出示:

45+27 65-18)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学生完成后,订正交流,重点引导学生说想法。

学生可能会说:

•45+27,摆4捆小棒和5根小棒,再摆2捆小棒和7根小棒,5根与7根又能凑成1捆,所以向十位进1,还有2根,这样就是7捆零2根,也就是72。

•计算65-18,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6个珠子,个位上拨5个珠子。

个位上拨去8个珠子不够,就从十位上借1个十,这样15-8=7,个位上剩7个珠子;十位上的6个珠子去掉了1个还有5个,再减去1个珠子还有4个,所以是47。

……

师:

经过刚才同学们的解释老师知道了,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的时候,就向十位进1,原来是因为小棒又凑成了1捆。

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的时候,就从十位上借一当十,继续算。

同学们学的真多!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的方法,然后再加以针对性巩固训练,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解决问题。

师:

同学们,我们的学习是为了应用,是为了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完加减法的计算就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小问题了,随着学习的深入才能更进一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现在咱们就来试一试吧!

(出示教材第84页“数与代数”第7题课件)

师:

根据你得到的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

小青蛙吃了多少只害虫?

师:

问题提出来了,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呢?

生:

61-18=43(只)。

师:

说说你这样列式的理由。

生:

因为小青蛙吃的比大青蛙少,也就是说大青蛙吃的害虫多,如果把大青蛙多吃的18只去掉了,就跟小青蛙吃的同样多,所以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

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学以致用”的道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师:

“数的运算”是我们数学课的主角,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包括了数的计算和应用计算解决问题,只有学好了这重要的一项才是真正的学习数学,今后要不断努力争取更好啊!

  数的运算

 

 图形与几何。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拼一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

认识简单的图形,并能动手拼摆。

难点:

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课件、七巧板。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我们学习了哪些图形?

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学生可能回答:

•我们学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我的文具盒、课本的面都是长方形的。

•我玩的魔方的面是正方形的。

•我们用的水桶、水杯的底面是圆的。

师:

同学们说得很具体,讲的事例非常恰当。

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新的发现。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图形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

1.拼一拼。

师:

咱们的知识点说得很到位,那么解决问题怎么样呢?

看一看,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出示教材第85页第2题图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汇报交流。

生1:

这些都是七巧板拼的图形。

生2:

由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师:

发挥你的聪明才智,设计一幅有趣的图形吧。

学生在小组内设计拼图,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展示交流设计成果,只要有创意的就给予肯定。

  2.观察物体。

师:

你喜欢小狗吗?

知道图中的两个同学分别看到了什么吗?

(出示教材第85页第3题图课件)

生1:

他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也就不一样。

生2:

在小狗后面的看到的是小狗的尾巴。

站在旁边的看到的是小狗的侧面。

师:

说得很有道理,相信你们只要继续努力一定能学得更好。

【设计意图:

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趁热打铁进行针对性的巩固训练,及时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下一步教学内容。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再次认识了几个常见的平面图形。

咱们的教材学习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努力,相信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图形与几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