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66667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docx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卓安要点

 

避难硐室设备安装规范

 

广西南宁卓安工矿设备贸易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

 

目录

第一节防护密闭门系统及密闭门系统1

第二节电源硐室设备安装5

第三节照明线路及LED巷道灯、应急灯的安装10

第四节压风、供水、排水安装方法及规范11

第五节监测监控、通讯、人员定位12

第六节空调、空气过滤13

第七节气幕、洗气、硐室增压、压缩氧供氧装置14

第九节指示16

第一节防护密闭门系统及密闭门系统

1施工方案

1.1概述

避难硐室外侧第一道门采用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密闭门。

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生存室。

防护密闭门(简称“防护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

防护门的尺寸为1.6×0.8米;门框周边有7个安装用固定板,可用14根锚杆将防护密闭门固定。

防护门重约1.2吨。

密闭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

密闭门的尺寸为1.6×0.8米。

1.2防护密闭门安装细则

1.2.1掏槽

根据《避难硐室施工图》,在预定安装防护门的位置进行周边掏槽,掏槽深度为0.5米,槽宽0.6米。

1.2.2立门

1按照防护门上方2块固定板的孔距,在硐室顶部中央打入4根锚杆。

2用手拉葫芦将防护门以顶部朝上的方向吊起,并使之前打入的4根锚杆穿过防护门顶部固定板的孔,再用锚杆托盘和螺母固定、调节。

锚杆一端打入墙体深度不小于1.0米,另一端穿过固定板孔的长度不超过0.1米。

3其他10根锚杆依次穿过防护门侧边与底边的固定板孔打入硐室周边墙体。

再次确定防护门的位置后用锚杆螺母拉紧防护门。

4调节防护门的位置。

要求防护门安装于硐室正中间,防护门中心线竖直上下偏差不超过0.5cm,防护门的位置高度确定为:

贴完地面装修完成后,门框不锈钢装饰板下沿刚好埋于地下。

1.2.3浇注

1防护门处墙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浇注,混凝土等级为C30,墙宽0.6米。

2浇注前先扎好钢筋骨架,然后根据《防护密闭门安装图》安装好2根2寸泄压管,1根差压管,均为4分304不锈钢管,管长0.8米。

不锈钢管应水平安装并垂直与墙体;不锈钢管前后伸出墙体各0.1米。

3门框周边0--0.2米,应浇注于墙体内(即浇筑到门框不锈钢装饰板边缘)。

4电缆沟不应浇注。

5浇筑时,应在不锈钢装饰板、门扇、把手、不锈钢管上包裹临时防护,用于避免粘上溅落的混凝土。

若不慎沾上混凝土,应在其凝固前及时清理。

防护门安装方式见图一

图一

1.3密闭门安装细则

1.3.1砌墙

1密闭门墙为三七式砖砌墙。

2砌墙时,在墙体中央留1.95×1.15米的墙洞。

并且在《密闭门安装图》所注明的位置安装3根4分的304不锈钢管,1根2寸的无缝钢管,1根6分的PVC管,管长均为0.6米。

管件应水平安装,并且前后伸出墙体各0.1米。

1.3.2固定密闭门

1.3.2.1墙体在抹水泥之前,应先用膨胀螺丝将密闭门固定于墙洞。

要求密闭门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密闭门的位置高度确定为:

贴完瓷砖后,门框底边有3~4公分埋于地下。

1.3.2.2安装过程中,注意保护不锈钢的密闭门,防止出现划痕、磨损和变形。

1.3.3墙体抹水泥

1.3.3.1砖墙在抹水泥时,密闭门门框周边3~4公分均应没入水泥内。

1.3.3.2抹水泥时,应注意溅落的水泥土不要粘在密闭门及不锈钢管上,避免水泥凝固后难以清理。

固定方式见图二

 

图二

 

第二节电源硐室设备安装

1.动力电源及照明电源

1.1660v动力电源要引自变电所,保证期能持续供电。

为保障硐室正常供电,原则上要分别从变电所两条不同母线段引出两路动力电源专为避难硐室提供电源。

1.2避难硐室照明电源一般由动力电源接照明综保变127v之后提供。

照明电源原则上与动力电源一样应分别引自两处不同的母线,以保证硐室持续照明。

1.3一套电池、电源、转换开关为一套备用电供电装置,线路安装要美观有序。

同一套备用电供电系统应贴有相同编号。

以方便操作及维修。

供电线路应布置整齐,线与线之间间隔均匀地固定在硐室壁上。

1.4电源硐室机电设备安装

电源硐室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应遵循《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中的相关规定。

1.4.1紧固件

1.4.1.1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

螺栓头部和螺母不得有铲伤或棱角严重变形。

螺纹无乱扣或脱扣。

1.4.1.2螺栓拧入螺纹孔的长度不应小于螺栓的直径(铸铁、铜、铝合金件等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

1.4.1.3螺母扭紧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用增加垫圈的办法调整螺纹露出长度。

1.4.1.4稳定与稳定孔应吻合,不松旷。

1.4.1.5铆钉必须紧固,不得有明显歪斜现象。

1.4.2接线

1.4.2.1进线嘴连接紧固,密封良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接线后压线螺母的紧固程度以抽拉电缆不窜动为合格。

线嘴压紧应有余量,线嘴与密封橡胶圈之间应加金属垫圈。

压叠式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超过电缆直径的10%。

b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1mm;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但必须大于10mm;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但必须大于4mm(70mm2的橡套电缆例外)。

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

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它物体。

c低压隔爆开关引入铠装电缆时,密封圈应全部套在电缆铅皮上。

d电缆护套(铅皮)穿入进线嘴长度一般为5-15mm。

如电缆粗穿不进时,可将穿入部分锉细(但护套与密封圈结合部位不得细)。

e低压隔爆开关空间的接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2mm的钢板封堵压紧。

其紧固程度:

螺旋线嘴用手拧紧为合格;压叠式线嘴用手晃不动为合格。

高压隔爆开关空间的接线嘴应用与线嘴法兰厚度、直径相符的钢垫板堵封压紧。

高压隔爆开关接线盒引入铠装电缆后,应用绝缘胶灌至电缆三叉以上。

f凡不符合上述规定之一者,即为失爆,不得评为完好设备。

1.4.2.2接线装置齐全、完整、紧固,导电良好,并符合下列要求:

a绝缘座完整无裂纹;

b接线螺栓和螺母的螺纹无损伤,无放电痕迹,接线零件齐全,有卡爪、弹簧垫、背帽等;

c接线整齐,无毛刺,卡爪不压绝缘胶皮或其它绝缘物,也不得压或接触屏蔽层;

d接线盒内导线的电气间隙和爬爪距离,应符合GB38636.3-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e”》的规定;

e隔爆开关的电源、负荷引入装置,不得颠倒使用。

1.4.2.3固定电气设备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a设备引入(出)线的终端线头,应用线鼻子或过度接头接线;

b导线连接牢固可靠,接头温度不得超过导线温度。

1.4.2.4电缆的连接除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38条的规定外,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电缆芯线的连接严密绑扎,应采用压接或焊接。

连接后的接头电阻不应大于同长度芯线电阻的1.1倍,其抗拉强度不应小于原芯线的80%。

不同材质芯线的连接应采用过渡接头,其过度接头电阻值不应大于同长度芯线电阻值的1.3倍;

b高、低压铠装电缆终端应灌注绝缘材料,户内可采用环氧树脂干封。

中间接线盒应灌注绝缘胶。

1.4.3安全电压

1.4.3.1高、低压电气设备的短路、漏电、接地等保护装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矿井保护接地装置的安装、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检漏继电器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和《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的规定。

1.4.3.2短路保护计算整定合格,动作灵敏可靠。

1.4.3.3漏电保护装置使用合格。

1.4.3.4接地装置

1.4.3.4.1接地螺栓符合下列标准:

a.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接线盒的外接地螺栓应齐全完整,并标志“┴”符号。

b.电器设备接线盒应设有内接地螺栓,并标志“┴”符号。

c.外接地螺栓直径

容量小于或等于5KW的不小于M8;

容量大于5KW至10KW的不小于M10;

容量大于10KW的不小于M12;

通讯、信号、按扭、照明等小型设备不小于M6.

d.接地螺栓应进行电镀防锈处理。

1.4.3.4.2接地线符合下列规定:

a.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其截面积应不小于:

镀锌铁线100mm2;

扁钢25*4mm2

铜线50mm2.

b.电气设备外壳同接地母线或局接地极的联线和电缆接线盒两端的铠装铅皮的连接接地线,其截面积应不小于:

铜线25mm2.

扁钢50mm2(厚度不小于4mm);

镀锌铁线25mm2。

 

第三节照明线路及LED巷道灯、应急灯的安装

1避难硐室安装过程中矿方要求吊顶时,照明线路敷设在装修表层内。

LED巷道灯要安装规整,且在距地面同一高度上,切勿扭曲。

应急灯处不锈钢挡板要安装规整,横平竖直,高度要一致。

挡板贴画要平整无气泡,无卷角。

2矿方不要求吊顶时,LED巷道灯线要套PVC穿线管,且保证线路平齐顺直。

PVC管连接处必须用直通、弯头、三通等连接,以保证线路美观。

PVC管用管卡固定,防止其拱起、扭曲变形。

 

第四节压风、供水、排水安装方法及规范

4.1压风设施

压风管路口径应保证额定人数的需风量,压风管路中接头、活节、弯头、直通、三通等接口处都需要缠紧生料带以保证管路的气密性,为保证其他线路走线不受影响,压风管路一般布置在电缆沟的最下面且最靠墙的一侧。

硐室内部的压风管一般为1.2寸的无缝钢管,连接三级过滤器、减压器、流量计、消音器。

压风管路连接好后要保证管路平直,送风管与墙面平直,距墙面15公分左右且保持上下竖直。

同时要将管路固定牢靠,切勿出现管路晃动现象,球阀的开关把手要保证在外侧以方便开关。

打开压风管路检查漏气情况。

确认不漏气后将压风装置涂上蓝色油漆。

4.2供水、排水设施

4.2.1供水管路应选用抗压力性能好的无缝钢管,连接时接口处应缠生料带保证管路的密封性。

管路接好后出水管、出水口要固定。

不可随意转动。

洗手盆要固定好,洗手盆下水软管要密封好。

不能出现漏水现象。

4.2.2排水管路一般选用2寸钢管,必须配有逆止阀和球阀。

排水管铺设时应该内高外低,保障排水质量。

 

第五节监测监控、通讯、人员定位

5.1监测监控系统要包含硐室外、过渡硐室、主硐室三部分。

传感器必须保证可以与煤矿原有系统连接并保证信号可以上传。

传感器电源线、信号线要有线槽或线管保护并固定整齐。

不得将其裸露在空气中。

线路连接时应标有线号,以方便后期维护。

监测监控系统要能监测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温度、湿度且完成信号实时传输。

传感器、分站接线时要标清线号,以便后期维护方便。

5.2通讯系统分为有线电话和无线通信

5.2.1有线电话为直通电话,可直通调度室,电话旁边应配备电话号码表。

有线电话信号线应该在硐室安装初期提前预埋好,且尽量在安装初期就将有线电话接通以方便安装期间发现问题及时与地面联系。

电话线要加线槽或者线管保护,不得裸露在空气中。

线路固定时要保证整齐美观。

5.2.2无线通信要与矿方原有系统对接,天线安装要整齐美观。

线路要加线槽或者线管保护。

线槽或线管要横平竖直。

5.2.3人员定位系统要包含传输分站、读卡分站。

且必须保证信号能上传到地面调度室。

接线同样要求横平竖直并要有线槽或线管保护。

传输分站一般放在电源硐室内,分站接线时要标清线号,以便后期维护方便。

5.3电缆槽内的走线应没关有序,做电缆支架或电缆勾走线。

第六节空调、空气过滤

6.1空调包括储冰柜、空调外机、室外机控制柜、风机控制柜

6.1.1储冰柜要按照设计结合硐室内部情况安排位置。

储冰柜上下两层要用螺丝固定,储冰柜加水时,水量到达观察窗一半处即可。

储冰柜上下连接风道、储冰柜与空气过滤装置、风机支架与储冰柜、风机与风机支架连接时要用螺丝上紧,金属接触面之间要加密封垫或打密封胶。

,螺丝要保证有平垫、弹垫。

6.1.2连接空调外机与储冰柜的铜管应该在空调安装之前布好,细铜管要套保温棉,铜管在拐弯处不得出现折损,一经发现应立刻更换。

铜管敷设尽量靠墙根,避免影响其他线路的敷设。

铜管布好后要在管头上标号,避免混乱,找不到空调与铜管的正确对应,影响铜管的焊接。

6.1.3空调控制柜与风机控制柜的线要提前布好,接线时要标好线号,以便以后维护方便接线完毕后控制柜要固定在墙壁上。

线路要规整好套上线槽或线管保证其美观大方。

6.2空气过滤

空气过滤装置要紧贴储冰柜。

要摆放整齐,下侧储物柜门锁要保持完好。

药品盒要清理干净且摆放整齐。

 

第七节气幕、洗气、硐室增压、压缩氧供氧装置

7.1气瓶要摆放整齐,固定气瓶的丝杠埋入墙体至少20公分。

气瓶固定架在气瓶高度1/2处左右,气瓶出气口应朝同一个方向。

每个氧气瓶都要安装减压器达到低压汇流标准,原则上氧气瓶上减压器的方向为斜后方45度。

7.2汇流排固定时支架高度在气瓶顶端以上15公分左右,汇流排中心与气瓶组中心对齐。

汇流排管路连接必须加密封圈,必要时还要增加生料带以确保其密闭效果。

原则上,汇流排阀门朝斜下方,软管接头朝下。

连接气瓶与汇流排的不锈钢软管要拧紧,与气幕、洗气装置连接时,快速接头要缠生料带保证其不漏气。

7.3压缩氧供氧要有流量、压力控制。

供氧管一般在离地2米处,要用4分无缝钢管,弯头、三通、消音器等接头处要缠生料带,不能漏气。

供氧管要用管卡固定,不能松动,供氧管走管要平直,不能高低参差不齐。

7.4硐室内要有气压表及U形差压计以便随时掌握硐室内压力完成增压泄压。

差压计在主硐室和过渡硐室各有一个,要固定在比较显眼的地方,固定要牢固。

 

第八节座椅、座便器、灭火器、担架等

座椅的摆放原则上是根据设计位置摆放,必要时要根据硐室内实际情况重新放置。

座椅下面的储物柜内一般是二氧化碳吸收剂、一氧化碳催化剂、干燥剂、矿灯、自救器、压缩饼干、矿泉水、工具、医疗药品等生命保障物资。

灭火器一般放置在电源硐室附近、过渡硐室、厕所附近。

 

 

第九节指示

硐室设备安装完成后,应有相应的系统操作指示、硐室井下位置图、设备布置图、电气设备接线图、管理规程、日常维护方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