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6818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

《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

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

古诗词阅读复习课教学设计

《古诗词阅读——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永吉三十五中安丽英

[教学内容解读]

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这样的要求: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近几年,古诗词阅读赏析题是近几年来中考中新兴的一种试题,被各省市竞相采用。

而今年我省的《初中总复习指导与训练》中也把此类型题纳入其中,分值基本是5分,着重考查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古诗词的考点涉及到:

把握诗歌的意向,感知艺术形象;对名句的理解和鉴赏;理解内容主旨、思想情感;品析语言特点、体味炼字;品味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在中考中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赏析古诗词,完美解答古诗词赏析题,是赢得中考胜利的必备条件之一。

[教学设想]

根据本班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的思维能力差,对于诗词也就是能理解性的背诵,从来不会赏析阅读理解这个特点,本节课的设计就以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古诗词赏析题的方法和技巧为主。

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合作、讨论、练习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让学生掌握古诗词阅读画面描述类的答题方法和提高得分率等目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熟悉吉林省中考古诗词阅读题型,了解中考重要考点。

2.初步掌握古诗词画面描述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师为导体和生为主体的原则。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精选典型题目,让学生学得明白、练得明确、做有成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提升学生的品位,丰富文化内涵,愉悦心灵。

2、帮助学生克服对古诗词阅读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应试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和训练学生准确、规范地解答古诗词画面描述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教学模式]“阅读复习五步法”

第一步:

有的放矢,明确目标与任务。

第二步:

考题展示,明确考点与题型。

第三步:

题型探究,总结技巧与方法。

第四步:

典例训练,反馈演练与巩固。

第五步:

作业深化,整理反思与提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有一种让人爱得近乎心疼的文学精灵,它就是诗歌,有一种让无

根据复习指导中的例题,带领学生分析,一起总结答题技巧与方法。

【问题】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解析】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

题干中的关键词是“画面”——即要求将下片内容以“画面”的形式再现出来。

描绘时要将天外之“星”、山前之“雨”、“路转溪头”忽然呈现出来的社林“茅店”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

此外,答题时还需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

【答案示例】乌云骤起,月光消失,天边只剩下几颗暗淡的星,田野变得昏暗了,渐渐的,雨点飘落下来,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说来也巧,当年曾经见过的茅店,依然在社林边!

【问题】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请加以描绘。

 【解析】此题考查想象能力以及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抓住诗句中的典型事物想象即可。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

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

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答案示例】诗人乘舟顺江而下,两岸连绵起伏的群山像画卷一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广阔无际的原野,他的视野顿时变得开阔了。

答题后根据答案,试着总结答题技巧。

想象描述类题型的解答:

[应对策略]

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想象描述类答题要点:

1、抓住诗中所描写的主要景物。

2、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景物串接成一幅画面。

3、恰当地运用一些修饰语或修辞手法,使内容生动形象,通顺流畅。

想象描述类题型答题步骤:

1.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

读、译。

2.要细审题干,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要求。

3.找出要描绘的诗句中的主要意象(景物)。

4.围绕意象,结合诗歌内容展开联想与想象。

5.描述画面,注意用些修饰语或修辞等。

第四步:

典例训练,反馈演练与巩固。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问题:

请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诗句在你脑海中的画面。

(不超过40字)。

(2分)

  答案示例:

潮水上涨,江面顿时开阔;船行江中,和风吹来,船帆端端正正地高挂着。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诗后问题: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唐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问题:

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答案示例:

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如千里传音,若有若无。

(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题:

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颔联所描写的内容。

答案示例:

天色已经晚了,一轮明月挂在高空,皎洁的月光从如盖的青松间倾泻下来。

山泉清洌,淙淙流淌在山石之上,在月光下闪闪发光,有如一条洁白无瑕的素练。

(4)阅读下面的古诗,问题。

     辋川六言(其五) 王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①辋川:

地名。

②一瓢颜回陋巷:

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问题:

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

(2分)

答案示例:

第一句描绘了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

第二句描绘了远处的高山云雾缭绕,与天相接的地方正静静地挺立着一株枝繁叶茂的青松。

(2分,任选一句作答,意思对即可)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问题。

   忆钱塘江   宋·李觏①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

  好是满江涵②返照,水仙③齐著淡红衫。

【注释】①觏:

读gòu。

②涵:

包含。

③水仙:

指水中女神。

这里喻指归帆。

问题:

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

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答案示例:

最迷人的是夕阳返照江面,江水一片红光。

水面上,点点的白帆也泛着淡红光芒,在夕阳的辉映下,宛如一群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仙,凌波微步,美艳动人。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问题:

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答案示例: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7)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问题:

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象,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的描述出来。

答案示例:

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市、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易错警示:

要细审题干,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做文章。

要渗透描写技法,不能错把翻译当描写。

虽然想象空间大,但要结合语境,不能脱离原文。

第五步:

作业深化,整理反思与提升。

1.回顾小结我识记

(1)回顾学习步骤

(2)回顾画面描述类题型的解答方法与技巧。

2.根据考点我出题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词,根据中考题型,出一道画面描述题,并且自己做出答案。

结束语:

友情提醒:

  

没有古代文化的沉淀,就不能说你是一个文化人。

今后无论你走到哪、从事什么职业,都多多少少要跟古典文化打交道,“腹有诗书气自华”。

然而,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又怎么能只凭老师讲几堂课就能说得清楚的呢。

祖先的智慧,是够我们学习一辈子的。

从这点出发,加强文言诗词积累就非常有必要了。

如果诗词积累到位,句意就能理解,文意就水到渠成,一切难题都可迎刃而解。

当然,这需要我们不断去阅读,“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不倦前行就可以达到目的。

“能读千赋则善赋,能观千剑则晓剑。

希望同学们把语文的学习当做一种放松,一种享受!

祝同学们中考中取得好成绩!

祝同学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