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7004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docx

国贸复习备考知识点全

U1

第一章重点难点

Ø概念的掌握:

国际贸易贸易差额贸易条件对外贸易依存度国际分工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地理分布服务贸易

Ø对外贸易必须具备的条件:

剩余产品,国家出现

Ø简单计算:

贸易条件外贸依存度

国际贸易:

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

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顺差、逆差、平衡、出超、入超)

总贸易体系:

也称一般贸易体系,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进出口统计标准而得到的一国对外贸易总额,等于总进口和总出口之和。

反映一国在国际商品流通中的地位。

贸易条件(TOT):

对外贸易依存度/系数:

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在该国GDP或GNP中的比重。

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进出口总额/(GDPOrGNP)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各类货物进出口贸易额与该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之比,以份额表示。

对外贸易额:

以金额表示的一国的对外贸易规模,称为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

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进口总额+出口总额

贸易差额:

一国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

间接贸易:

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货物买卖行为

间接出口/间接进口

净进口: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或半年),对某一商品往往既有出口又有进口,如果该商品的进口数量大于出口数量,其差额即为净进口。

第二`三章重点难点

Ø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优势

Ø各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理论名称

代表人物

代表作

晚期重商主义

托马斯`孟

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

国富论

比较优势(相对成本)理论

大卫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要素禀赋理论(H-O)

赫克谢尔和俄林

Ø各理论的基本内容,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

H-O理论

•绝对成本说的主要内容:

在某种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应该集中于生产该产品,然后通过参与国际贸易,出售这种有绝对优势的产品,以换取本国没有绝对优势因此不进行生产的产品。

•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

在某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应该集中生产该种产品并出口,以进口该国没有比较优势因此不再生产的产品,通过分工,整个世界的生产效率会提高,从而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多的产量。

1.假定有A、B两个国家,生产X、Y两种产品,只采用劳动生产产品,且两国的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小时)如下表所示。

国家

X产品成本

Y产品成本

A

50

60

B

40

30

•依据机会成本判断各自的比较优势和两国的分工格局。

•互利的贸易条件范围以及在1:

1的贸易条件下两国的贸易利益。

A国进口1单位X可节省(5/6-1)单位Y,B国进口1单位Y可节省1/3单位X

2.A、B两国用资本(K)和劳动(L)两种要素,使用同样的市场技术生产X、Y两种产品,两国的要素禀赋和单位产品的要素投入如下表所示。

国家

要素禀赋

产品

单位产品要素投入

K

L

aL

aK

A

200

500

X

3

5

B

300

100

Y

3

3

•假设分工前后两国对产品投入的劳动总量不变,其他条件符合H-O理论的假设条件,回答:

(1)两国各自的要素丰缺状况和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性如何?

根据H-O理论两国的贸易格局如何?

(2)从长期的角度来看,自由贸易对两国的要素报酬(边际收益)影响如何?

要素报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

要素禀赋说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广义)

主要内容:

H-O命题

n一国应出口的产品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丰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而进口的产品应是它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

主要结论:

•各国要素供给比例不同,丰裕的要素便宜,稀缺的要素昂贵;又产品具有要素密集性差异,所以密集地使用本国供给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就具有成本优势。

如中国劳动丰裕而资本稀缺,则

•中国应出口:

劳动密集型产品(另一种表述)

•中国应出口:

密集地使用劳动生产的产品

•中国应出口:

密集地使用中国供给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一般化:

一国应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供给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一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特点)(H-O定理):

一国应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供给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地使用本国供给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

•自由贸易可以消除贸易国之间商品价格的差异,使生产要素收入趋同。

•自由贸易的结果可以实现生产要素在两国间的间接移动,从而弥补生产要素在国家间不能移动的缺陷。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自由贸易,使丰裕要素的所有者受益,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受损。

或自由贸易,使在出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的丰裕要素)的报酬提高,在进口产品生产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本国的稀缺要素)的报酬降低。

里昂惕夫之谜的主要内容

要素密集度逆转

•H-0原理假定:

无论生产要素的价格比例实际如何,某种商品总是以某种要素密集型方式生产(要素密集性固定)。

现实则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

•所谓要素密集度逆转,是指这样一种情形:

某一特定商品,在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可以劳动密集的方式生产,即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则可以资本密集的方式生产,即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例1:

小麦在美国(美国的韩丁)VS中国。

(同一时期的农产品)

•例2:

水稻在韩国(不同时期的农产品)

•例3:

收音机组装环节,由技术密集而劳动密集(工业品例子)

•例4:

建筑业(挖土机1:

50)和服务业,(清洁车1:

200),由劳动密集而资本密集

•进口品在美国资本密集型,在国外劳动密集型;从美国的角度看,会造成进口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错觉。

•要素密集度逆转现象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仅存在于一些特殊行业(如建筑业)或产品(24VS5)。

第四章重点难点

Ø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

Ø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Ø能简洁写出这些政策的基本内容,但产业内贸易理论,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要详细掌握

国际贸易理论大体上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古典新古典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以完全竞争市场等假设为前提,强调贸易的互利性,主要解释了产业间贸易。

二战后,以全球贸易的新态势为契机,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从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技术进步等角度解释了新的贸易现象。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则以专业化分工来解释贸易,力图将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统一在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框架之内。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弗农的三阶段:

创新(知识和技术,技术密集),成熟(成本,资本密集)与标准化(劳动力,劳动密集);

威尔士的四阶段:

第一阶段:

美国首先进行技术创新推出的产品,处于垄断地位并向欧洲出口。

第二阶段:

外国厂商(往往是先驱国的子公司)开始生产并部分取代该产品进口阶段(美国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新产品)。

第三阶段:

美国以外的国家(欧洲)参与新产品出口市场的竞争阶段。

第四阶段:

外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与美国产品竞争阶段。

•t0:

美国开始生产;t1:

美国开始出口,欧洲开始进口;t2:

发展中国家开始进口,欧洲开始生产;t3:

欧洲国家开始出口;t4:

美国开始成为净进口国;t5:

发展中国家开始出口;t6:

欧洲净进口

•t1——t2美国出口到欧洲

•t2——t3欧洲仿造,进口减少,美国向发展中国家出口

•t3——t4欧洲和美国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竞争

•t4——t5发展中国家实行部分进口替代,美国净进口

•t5——t6发展中国家出口,欧洲出口量减少

•后发优势:

引进技术可节省资金与时间

•“后发”国家的不利:

•掌握一项新技术滞后的赢利能力*不一样:

如原子笔;

•网络经济下,率先掌握标准者不战而胜;

•存在后发劣势:

热衷于技术模仿,不愿意制度模仿。

•结论:

只有少数“后发”国家,通过制度模仿,加速引进、消化先进技术,减小差距(40→5年),而后进行新技术的R&D,才有可能赶上“先发”国家。

需求偏好相似说

•依据H-O原理,国际贸易的基础是:

比较成本的差异来自于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比例不同,和生产不同产品所需要素比例不同→各国生产要素相对比例的差别越大,发生贸易的机会越大,贸易量越大→大量的国际贸易应是工业发达、资本存量丰富的国家和土地或劳动丰富的非工业国家之间以工业品交换初级产品的贸易。

•现实:

二战后,国际贸易主要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工业品贸易。

•偏好相似论的主要内容:

1.一国的新产品必须先满足本国的需求(典型需求)。

2.一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决定于该国的收入水平,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其需求结构是不同的。

3.因此,两国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需求结构越相似,相互需求就越大,贸易量也就越多。

•为什么“一国的新产品必须先满足本国的需求”

1.出口是市场扩大的结果:

对国内市场熟悉。

2.产品发明来自于国内市场需求:

发明者本身所处的环境。

3.出口的工业品必须先有一个国内市场,才能获得相对优势:

发现、基本合适、成熟产品。

产业内贸易的概念及其理论P81

•产业间贸易:

指传统的各国以部门间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商品交换,如服装VS波音

•产业内贸易:

指各国以部门内、产品内生产专业化为基础的交换(美国与日本的汽车贸易);

•产品差异论:

产品的差异性是指产品的品质、性能、造型、设计、规格、商标及包装等方面的差异。

片面的生产VS全面的需求

•偏好相似说:

•规模经济:

指厂商进行大规模生产使成本降低而产生的经济效益,包括企业外部规模经济、内部规模经济。

产生国际贸易的原理见下图:

国家竞争优势论

•创新机制的三个层面

–微观竞争机制*:

价值增值链

–中观竞争机制*:

产业与区域

–宏观竞争机制*

•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

•政策含义

微观竞争机制

•企业活动的目标是使其最终产品增值,

•增值要通过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才能逐步实现。

•这种产品价值在各环节上首尾相贯的联系,就构成了产品的价值增值链。

•所以,能使企业获得长期盈利能力的创新应当是整个价值链的创新,而非单一环节的改善。

中观竞争机制return

•从产业看,个别企业价值链的顺利增值:

–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要素

–而且有赖于企业的前向、后向(原棉→棉纱→棉布→棉服)

–和旁侧关联产业的辅助与支持(如拉链、印染)

•从空间上看,各企业为寻求满意的利润和长期发展,往往在制订空间战略时,把企业的研究开发部门(信息灵通)、生产部门(劳动力低廉)和服务销售部门按一定的方式组合与分割。

宏观竞争机制return

•四个基本要素

–生产条件因素:

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

•基础因素:

先天拥有或不需付出太大代价

•推进因素(关于西部大开发:

成功乎?

*)

–相关和支撑产业:

质优价廉,信息交流

–需求因素特别是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

挑剔*、引领、攀比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波特强调:

强大的本国竞争对手

•两个辅助要素:

一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政府*所起的作用

国家竞争优势论的主要内容

•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国产业和企业持续地以较低价格向国际市场提供高质量产品、占有较高市场份额并获取利润的能力。

•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又在于国家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企业具有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

•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由国内经济的四组因素决定:

生产条件要素,需求要素,支持性产业与相关产业要素,公司的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

•另外政府和机遇也对其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五章重点难点

Ø各保护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

Ø幼稚工业保护理论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Ø凯恩斯关于国际贸易的理论名称,及其基本内容

Ø对外贸易乘数

理论名称

代表人物

保护关税说

汉密尔顿

保护幼稚工业论

李斯特

超保护贸易论(保护就业论。

对外贸易乘数论)

凯恩斯

保护贸易新论(中心-外围论,贸易条件恶化论)

普雷维什

对外贸易乘数:

国民收入增量与贸易顺差增量与投资增量之和的倍数关系。

•出口增加,出口部门收入增加,对其他部门的需求增加,其他部门的收入和就业增加……

•M↑→Inc.进口竞争部门↓→D其他部门↓→Inc.其他部门↓……

•△Y=[△Inv.+(△X-△M)]K

国民收入增量投资增量出口增量进口增量对外贸易乘数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的主要内容:

•对古典派贸易理论提出批评(创造“财富生产力”)

–“比较成本学说”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

–批评古典派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

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业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五个阶段

–主张国家干预对外贸易:

“被动的警察”VS“慈父般的有力指导者”(风力·人力·森林)

•保护的对象与时间:

–农业不需要保护;

–无强有力的竞争者的幼稚工业不需要保护;

–有强有力的竞争者的幼稚工业需要保护。

–时间:

T≤30年

•保护幼稚工业的主要手段:

–征收高关税

–禁止输入

–以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方式鼓励复杂机器进口

•对保护幼稚工业学说的评价

•教材:

以经济部门作为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是错误的;主张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对发展中国家有参考价值;德国、美国的实践。

•世界银行:

“尽管美国早期采取了保护措施,它仍然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发展绩效”

•萨缪尔森:

关税保护的历史揭示出了更多的相反事例;一些行业永远处于幼稚时期。

尽管这一论点有其实际的重要意义,幼稚行业却无法争取到许多选票。

从国会那里得到保护的不是幼稚行业,而是那些多年来一直不肯丢掉尿布的既得利益集团。

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对古典学派的批判

n古典学派的观点:

在国内充分就业的前提下,国家间的贸易应当是平衡的,即使由于一时的原因或由于人为的力量使贸易出现顺差,也会因贵金属的移动和物价变动得到调整,进出口仍会归于平衡,因此不必为贸易的顺差和逆差而高兴或担心。

主张自由贸易政策,反对人为干预。

n凯恩斯的批判其过时了,原因是:

1.30年代存在大量失业

2.自动调节说忽略了其在调节过程中对一国GNP和就业的影响

二、对重商主义的看法

n认为重商主义学说中有许多科学真理,其中主张追求贸易顺差是最高智慧的结晶。

n重商主义认为应永远保持贸易顺差,而且差额越大越好,这个观点对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三、凯恩斯的贸易思想

贸易顺差国外投资增加货供给增加利率下降国内投资增加有效需求增加就业增加

n主张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n曾敦促英国政府放弃自由贸易政策,采用保护关税措施。

1.保护就业论

n一国贸易顺差可为其带来黄金,扩大支付手段,压低利息率,刺激物价上涨,扩大投资,有利于国内经济危机的缓和和就业的增加。

相反,贸易逆差会造成黄金外流,使物价下降,导致国内经济趋于萧条,失业人数增加。

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国家对外贸易活动的干预,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扩大出口,保持贸易顺差,实现充分就业。

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n涵义:

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

一国的进口则和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作用。

因此,只有对外贸易是顺差时,才能增加一国就业量,提高国民收入。

此时,国民收入的增加将为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若干倍。

C为边际消费倾向

四、评价

n从理论上说,贸易保护无论在微观上还是在宏观上,对增加就业都有积极作用。

n与传统保护贸易理论的区别:

发达国家的保护贸易理论。

保护成熟的、有竞争力的产业。

n理论面临的现实问题:

怎样才能做到限制进口同时不伤害出口呢?

列举两个关于次贷危机后发达国家干预本国对外贸易的实例,并用相关的国际贸易保护理论予以解释。

*

•实例

–美国的经济刺激法案中包括了“购买美国货”的条款,即美国要求接受政府援助的企业,在公共工程施工中必须使用美国制造的产品。

–欧盟委员分别于2012年9月和11月启动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理论解释

–超保护贸易理论:

保护成熟产业,保护就业

第六章重点难点

Ø概念:

出口信贷买方信贷出口补贴出口限制

Ø出口限制的对象

Ø鼓励出口措施的种类: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出口补贴,外汇倾销,政府组织措施,经济特区

出口信贷:

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商品特别是大型设备的出口,加强其国际竞争能力,以给予利息补贴并提供信贷担保的方式,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

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由出口商所在地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贷款,给予融资便利,以扩大本国设备的出口。

约束性贷款,在买方信贷下,进口商必须将其所的贷款的全部或大部分用于购买提供贷款国家的商品。

通过借贷资本的输出带动商品的输出)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盈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

它旨在鼓励发展出口贸易,并保证出口厂商因出口所受到的损失,能得到绝大部分补偿,使本国出口商在世界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的出口商处于同等的竞争地位。

中国设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为了使出口商品在价格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在出口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直接补贴间接补贴:

外汇倾销(以及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一种采用降低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比价的办法,达到扩大本国商品出口的目的。

例:

USD/CNY:

1﹕4→1﹕8;其他条件不变(2007-8-14*)。

进出口公司:

–M:

CNY→USD→商品→CNY;

–X:

CNY→商品→USD→CNY。

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当本币对外贬值导致市场需求扩大后,本国要能增加供给,且增加供给的产品数量与结构和增加的需求相适应;有“闲置资源”,保证增加供给所需要的资源投入。

商品倾销:

是指以低于国内市场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

可分为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长期性倾销*(能称之为“出口鼓励措施”吗?

不可以,虽然都是低价出口,但是二者行为主体不同,前者是企业行为,后者是政府行为;低价出口期间造成的损失补偿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垄断高价货国内高价和规模经济,后者是政府补偿;。

)153页

GATT中规定的“倾销”指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在出口市场上销售产品。

出口管制(限制)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得到一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目的,对某些商品,特别是战略物资与先进技术资料,实行限制出口或禁止出口,称为出口管制。

分类:

单边出口管制和多边出口管制

小国出口/生产补贴的经济效应

•价格效应:

国际市场价格不变,国内价格提高,提高的幅度等于政府提供的补贴。

•贸易条件效应:

由于国际市场价格不变,所以出口价格不变,进而出口价格指数不变;未考虑该国的进口,进口价格视作不变,进而进口价格指数不变。

根据贸易条件公式TOT=PX/PM,可知小国提供出口补贴后其贸易条件不变。

•净福利效应

•出口补贴使国内价格上涨,使消费者剩余减少(a+b);

•生产者剩余增加(a+b+c),其中的a是由消费者剩余转移过来的;

•政府出口补贴的总支出为(b+c+d),其中的(b+c)转变为生产者剩余;

•国民福利的净影响是-(b+d),即净损失。

•价格效应

•贸易条件效应

•净福利效应

•由于消费者价格不变,消费者剩余不变;

•生产补贴的结果是生产者剩余增加(a+b+c);

•政府的补贴支出是(a+b+c+d);

•国民福利的净损失是d,小于出口补贴下的国民福利净损失(b+d)。

•因此,从国民福利的角度来讲,生产补贴优于出口补贴。

•消费者剩余:

不变

•生产者剩余:

+(d+e+x)

•政府的生产补贴:

-(a+b+c+d+e+f)

•国民福利的净影响:

x-(a+b+c+f)

第七章重点难点

名词解释

•普惠税P165普遍优惠制(GSP),简称普惠制:

是发达国家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一种关税优惠待遇。

•主要原则:

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

•主要目的:

(1)增加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外汇收入;

(2)促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工业化;(3)加速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

•普惠税:

GSP下的关税即为普惠税

•普惠制方案:

40个给惠国,13个给惠方案。

•原产地规则:

实质性改变标准,包括加工工序标准、增值标准与税号改变标准

进口附加税在国际贸易中,有些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正常的进口关税外,还往往会根据某种需要再征收额外的关税。

临时性措施

一国征收反倾销税的必要条件1)倾销存在;

(2)损害,包括对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损害威胁,或对建立国内相关产业造成实质阻碍;(3)商品倾销和损害有因果关系。

什么是有效保护率?

计算公式是什么?

•例题)由整个关税制度引起的国内增值的提高部分与自由贸易条件下增值部分的百分比:

ERP=(W-V)/V。

其中E为有效保护率,W为国内加工增值额,V为国外加工增值额(即自由贸易或无关税)。

计算简化:

令:

W=(1+T)×Q-(1+t)×U,V=Q-U,其中Q为最终产品的无关税价格,T为最终产品的关税率,U为进口投入品的无关税价格,t为进口投入品关税率。

进口小国征收关税的经济效应的计算*

第八章重点难点

Ø概念:

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限制技术型贸易壁垒保障措施

Ø进口配额制度的分类

Ø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构成

Ø海关程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Ø绝对配额的经济效应

名词解释:

进口配额制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

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的货物不准进口,或者在征收较高的关税甚至罚款后才可以进口。

(分类:

绝对配额,关税配额)

“自动”出口配额制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3年)某些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配额,在限定的配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即禁止出口。

进口许可证制:

所谓进口许可,是指实施进口许可制度的行政程序。

n进口许可证制(ImportLicenseSystem)是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n进口许可证则是一国管理货物入境的法律凭证,具备三层含义:

q国家机关签发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

q批准进口特定货物的文件

q证明文件,海关凭此接受申报和查验。

出口管制

海关程序对贸易壁垒的影响:

定义:

进口货物通过海关的程序,包括申报、查验、征税和放行。

n对贸易形成壁垒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