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71212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docx

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

2021届高考理综化学全国卷Ⅲ仿真模拟试题三

化学试题

(考试用时:

50分钟 试卷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单选。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铝盐和蓝矾均可用于饮用水的净化

B.涤纶和棉纤维都是天然高分子材料

C.日用铝制品表面不需要刷漆防腐蚀

D.用溴水不能鉴别植物油与直馏汽油

解析:

A项:

蓝矾不能用于饮用水的净化,因为铜离子为重金属离子,A项错误;

B项:

涤纶不是天然高分子;B项错误。

C项: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与氧气继续反应,所以日用铝制品表面不用刷漆防腐蚀,C项正确。

D项:

直馏汽油中不存在碳碳双键,而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烃,能使溴水褪色,D项错误。

答案:

C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33.6LCO与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A

B.112gMgO2和NaHS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2NA

C.30g乙酸与足量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0.5NA

D.电解一段时间CuSO4溶液,若加入0.1molCu(OH)2固体使溶液复原,则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解析:

 A项:

CO与乙烯所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分别为3个和6个,1mol混合气体中电子对数不是3NA;A项错误。

B项:

两者的摩尔质量相等,且含有的阴离子数相等,2mol混合物中含阴离子数为2NA;B项正确。

C项: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C项错误。

D项:

相当于电解了0.1molCuSO4溶液和0.1mol水,转移电子共0.4mol。

D项错误。

答案:

B

9.环氧丙烷是合成保温材料、弹性体、胶粘剂和涂料等的重要原料,以丙烷为原料制备环氧丙烷的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氧丙烷中所有碳、氧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B.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C.丙烯(CH3CH===CH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D.反应①的条件和试剂分别是“光照”、“HCl”

解析:

A项:

环氧丙烷中碳原子是饱和碳,所有碳、氧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A项正确。

 

B项: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B项错误。

C项:

丙烯(CH3CH===CH2)存在同分异构体,如环丙烷。

C项错误。

D项:

反应①的条件和试剂分别是“光照”、“Cl2”;D项错误。

答案:

A

10.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Z、W、X原子最外电子数之比为1:

2:

3,W、X可形成气体,气体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Y原子的电子层数比X多1个,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

Z>Y

B.Z能分别与W、X形成离子化合物

C.含氧酸的酸性:

Y>W

D.Y、Z形成二元化合物可用于干燥NH3

解析:

A项:

根据题意判断出W、X、Y、Z分别为C、O、Cl、Ca,简单离子半径:

Y>Z,A错误;

B项:

钙可与碳、氧形成碳化钙、氧化钙等离子化合物,B正确;

C项:

含氧酸未指定价态,如碳酸的酸性大于次氯酸的酸性,C错误;

D项:

无水氯化钙不能用来干燥氨气,D错误。

答案:

B

11.一种微生物脱盐池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依次为阳离子、阴离子选择性交换膜

B.该装置可以在高温下工作

C.该装置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负极反应为CH3COO-+2H2O-8e-===2CO2↑+7H+

解析:

A项:

原电池内电路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从而达到脱盐目的,所以Y为阳离子交换膜、X为阴离子交换膜, A错误;

B项:

高温能使微生物蛋白质凝固变性,导致电池工作失效,所以该装置不能在高温下工作,B错误;

C项:

该装置工作时为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错误。

D项:

由图可知,负极为有机废水CH3COO-,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CH3COO-+2H2O-8e-===2CO2↑+7H+,D正确;

答案:

D

12.Cl2O是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黄棕色气体,是一种强氧化剂,易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或加热时会发生燃烧并爆炸。

一种制取Cl2O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

Cl2O的熔点为-120℃,沸点为2.0℃,Cl2的沸点为-34.6℃;HgO+2Cl2===HgCl2+Cl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B.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2O稀释,以减少爆炸危险

C.从装置⑤中逸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l2O

D.装置④与⑤之间不用橡皮管连接,是为了防止橡皮管燃烧和爆炸

解析:

A项:

 因Cl2O易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故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应依次是饱和食盐水、浓硫酸,从而对Cl2进行除杂、干燥,故A项正确;

B项:

因Cl2O加热时会发生燃烧并爆炸,故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2O稀释,以减少爆炸危险,B项正确;

C项:

由各物质的沸点可知,Cl2O在装置⑤中转化为液态,最后逸出来的气体为空气及过量的Cl2,故C项错误;

D项:

因Cl2O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会发生燃烧并爆炸,为了防止橡皮管燃烧和爆炸,④与⑤之间不用橡皮管连接,故D项正确。

答案:

C

13.室温下,用0.100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均为20.00mL0.100mol·L-1的HCl溶液和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NaOH)=10.00mL时,醋酸中c(Na+)>c(CH3COO-)>c(H+)>c(OH-)

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NaOH)>20.00mL

C.Ⅰ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D.V(NaOH)=20.00mL时,两份溶液中c(Cl-)>c(CH3COO-)

解析:

A项:

V(NaOH)=10.00mL时,与醋酸反应后得到等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由于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c(CH3COO-)>c(Na+),溶液中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CH3COO-)>c(Na+)>c(H+)>c(OH-),故A错误;

B项:

V(NaOH)=20.00mL时恰好生成醋酸钠,溶液呈碱性,若pH=7,则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应该稍小,即V(NaOH)<20.00mL,故B错误;

C项:

未滴加NaOH溶液时,0.1mol·L-1盐酸pH=1,0.1mol·L-1醋酸pH>1,所以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Ⅰ,故C错误。

D项:

V(NaOH)=20.00mL时,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醋酸钠,醋酸根发生水解,浓度小于氯离子,即c(Cl-)>c(CH3COO-),故D正确;

答案:

D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8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15分)氧化亚铜(Cu2O)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光电材料,某工厂以硫化铜矿石(含CuFeS2、Cu2S等)为原料制取Cu2O的工艺流程如下:

常温下几种物质开始形成沉淀与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Fe(OH)2

Fe(OH)3

Cu(OH)2

开始沉淀

7.5

2.7

4.8

完全沉淀

9.0

3.7

6.4

(1)炉气中的有害气体成分是___________,Cu2S与O2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若试剂X是H2O2溶液,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试剂X是___________时,更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3)加入试剂Y调pH时,pH的调控范围是________。

(4)写出用N2H4制备Cu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X包括___________、洗涤、烘干,其中烘干时要隔绝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铜与石墨作电极,电解浓的强碱性溶液可制得纳米级Cu2O,写出阳极上生成Cu2O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金属硫化物焙烧时均转化为金属氧化物与二氧化硫,故炉气中的有害气体成分是SO2;Cu2S与O2反应时,氧化剂为O2,还原剂为Cu2S,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2)酸性条件下,H2O2将Fe2+氧化为Fe3+,本身被还原为H2O,方程式为2Fe2++2H++H2O2===2Fe3++2H2O;酸性条件下O2也可以将Fe2+氧化为Fe3+,而氧气或空气价格远低于H2O2,所以用氧气替代双氧水,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3)调整pH的目的是使铁离子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除去而铜离子不能形成沉淀,故pH调控范围是3.7≤pH<4.8;

(4)N2H4将Cu2+还原为Cu2O,自身被氧化为N2,化学方程式为4CuSO4+N2H4+8KOH

2Cu2O+N2↑+4K2SO4+6H2O;由于Cu2O不溶于水,故操作X为过滤、洗涤、烘干;因Cu2O有较强的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易被空气氧化,故烘干过程中要隔绝空气;

(5)因Cu2O是在阳极上生成的,故阳极材料是铜,铜失去电子转化为Cu2O,相应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e-+2OH-===Cu2O+H2O。

答案:

(1)SO2 2∶1 

(2)2Fe2++2H++H2O2===2Fe3++2H2O 空气或氧气 

(3)3.7≤pH<4.8

(4)4CuSO4+N2H4+8KOH

2Cu2O+N2↑+4K2SO4+6H2O 过滤 防止Cu2O被空气中氧气氧化 

(5)2Cu-2e-+2OH-===Cu2O+H2O

27.(14分)铝氢化钠(NaAlH4)是有机合成的一种重要还原剂。

一般的制备方法是将AlCl3溶于有机溶剂,再把所得溶液滴加到NaH粉末上,可制得铝氢化钠。

实验要求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取铝氢化钠要在非水溶液中进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用下列装置制取少量铝氢化钠(含副产物处理)较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

(2)对于原料AlCl3的制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装置:

①连接好装置后,应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为保证产物的纯净,应待D中__________(填现象)再加热酒精灯。

②B装置中盛装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后B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选择饱和NaCl溶液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无C装置,试预测实验后D中生成物除AlCl3外可能还含有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④上述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铝氢化钠和氢化钠中-1价的H均易与水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AlH4+2H2O===NaAlO2+4H2↑(或写为NaH+H2O===NaOH+H2↑),为防止变质,制取铝氢化钠必须在非水溶液中进行;AlCl3的有机溶剂形成的溶液与NaH固体在室温下发生反应AlCl3+4NaH===NaAlH4+3NaCl,装置A、B都是固体物质加热制取,物质的状态、反应条件不符合,C、D从物质状态可用于制取NaAlH4,但若AlCl3中含有少量结晶水或湿存水,用该氯化铝制取NaAlH4时,就会同时产生密度比空气小的氢气,氢气只能用向下排空气的方法收集,装置C中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方法,不适用于氢气的收集,装置D合适,故选D;

(2)①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在连接装置后,应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保证产物的纯净,应待D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加热酒精灯,以赶走装置中空气,防止Al与装置内空气中的O2反应;②饱和食盐水中存在溶解平衡,氯气在水中存在化学平衡。

由于HCl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后c(Cl-)增大,NaCl的溶解平衡和Cl2与水发生的可逆化学反应的平衡均向逆向移动,从而看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晶体析出,该操作同时又降低了氯气的溶解度减少Cl2损失;③C装置盛有浓硫酸,其作用是干燥氯气;若无C装置,潮湿的氯气与Al在反应时,产生的AlCl3有少量与水反应,部分变为Al(OH)3和HCl,随着水分的蒸发,HCl挥发,固体变为Al(OH)3,加热Al(OH)3发生分解反应产生Al2O3,因此预测实验后D中生成物除AlCl3外可能还含有Al2O3;④Cl2是有毒气体,不能随意排入大气,否则会造成大气污染,因此该装置存在的明显缺陷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会造成大气污染。

答案:

(1)NaAlH4+2H2O===NaAlO2+4H2↑(或写为NaH+H2O===NaOH+H2↑) D 

(2)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充满黄绿色气体时 ②白色晶体析出 既能除去HCl,又能降低Cl2的溶解度减少Cl2损失 ③干燥 Al2O3 ④没有尾气处理装置,会造成大气污染

28.(14分)碳、氮、硫是中学化学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CO与镍反应会造成含镍催化剂的中毒。

为防止镍催化剂中毒,工业上常用SO2将CO氧化,二氧化硫转化为单质硫。

已知:

CO(g)+

O2(g)===CO2(g) ΔH=-Q1kJ·mol-1

S(s)+O2(g)===SO2(g) ΔH=-Q2kJ·mol-1

则SO2(g)+2CO(g)===S(s)+2CO2(g) ΔH=________kJ·mol-1;

(2)298K时,在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2NO2(g)

N2O4(g) ΔH=-akJ·mol-1(a>0),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达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

①298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②在温度为T1、T2时,平衡体系中NO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A、C两点的反应速率:

A>C

b.A、C两点气体的颜色:

A深,C浅

c.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

③若反应在398K进行,某时刻测得n(NO2)=0.6mol,n(N2O4)=1.2mol,则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3)NH4HSO4在分析试剂、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

现向100mL0.1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e五个点。

①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

②其溶液中c(OH-)的数值最接近NH3·H2O的电离常数K数值的是______。

解析:

(1)由CO(g)+

O2(g)===CO2(g) ΔH=-Q1kJ·mol-1,S(s)+O2(g)===SO2(g) ΔH=-Q2kJ·mol-1。

结合盖斯定律可知,①×2-②得到SO2(g)+2CO(g)===S(s)+2CO2(g),其ΔH=-(2Q1-Q2)kJ·mol-1;

(2)①由图可知N2O4的平衡浓度为0.6mol/L,达到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则NO2的平衡浓度为0.3mol/L,则K=

=6.67;②a.C的压强大,则A、C两点的反应速率:

A<C,a错误;b.C点压强大,C点应浓度大,则A、C两点气体的颜色:

A浅,C深,b错误;c.可逆反应2NO2(g)

N2O4(g) ΔH=-akJ·mol-1(a>0)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含量增大,所以由状态B到状态A,可以用加热的方法,c正确;③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小,密闭容器的体积为2L,因此N2O4的浓度为0.6mol/L,NO2的浓度为0.3mol/L,浓度商Qc=

=6.67=K(298K)>K(398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v正<v逆;

(3)①a、b、c、d、e五个点,根据反应量的关系,b点恰好消耗完H+,溶液中只有(NH4)2SO4与Na2SO4;c、d、e三点溶液均含有NH3·H2O,(NH4)2SO4可以促进水的电离,而NH3·H2O抑制水的电离,因此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b点,溶液中c(OH-)的数值最接近NH3·H2O的电离常数K数值;②氨水为弱碱,溶液呈碱性,c点溶液呈中性,铵根离子浓度过大,e点溶液碱性过强,一水合氨浓度过大,相对而言d点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与一水合氨浓度最接近,溶液中c(OH-)的数值最接近NH3·H2O的电离常数K数值。

答案:

(1)-(2Q1-Q2)

(2)①6.67 ②c ③<

(3)①b ②d

35.【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过渡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研究是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

请回答下列问题:

二茂铁[(C5H5)2Fe]的发现是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开辟了有机金属化合物研究的新领域。

已知二茂铁熔点是173℃(在100℃时开始升华),沸点是249℃。

(1)基态Fe2+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2)二茂铁属于________晶体;测定表明二茂铁中所有氢原子的化学环境都相同,则二茂铁的结构应为如图中的________(选填“a”或“b”)。

(3)环戊二烯(

)中C的杂化方式________。

1mol环戊二烯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

(4)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Π

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大π键的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Π

),在C5H

中的每个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未参与σ键的电子,这些电子占据与环的平面垂直的p轨道上。

C5H

的大π键可以表示为________。

(5)如图,铁有δ、γ、α三种同素异形体,三种晶体在不同温度下能发生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γ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6个

B.α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6个

C.若δFe晶胞边长为acm,αFe晶胞边长为bcm,则两种晶体密度比为2b3∶a3

D.将铁加热到1500℃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得到的晶体类型相同

(6)Fe能形成多种氧化物,其中FeO晶胞结构为NaCl型。

晶体中实际上存在空位、错位、杂质原子等缺陷,晶体缺陷对晶体性质会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晶体缺陷,晶体中Fe和O的个数比发生了变化,变为FexO(x<1),若测得某FexO晶体密度为5.71g·cm-3,晶胞边长为4.28×10-10m,则FexO中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不要求算出具体结果)。

解析:

(1)基态Fe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基态F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4s2,基态Fe2+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基态Fe2+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

(2)二茂铁熔点(173℃)、沸点(249℃)较低,易升华(在100℃时开始升华),二茂铁属于分子晶体。

a中有3种化学环境的H原子,b中只有1种化学环境的H原子,二茂铁中所有H原子的化学环境都相同,二茂铁的结构为图b。

(3)环戊二烯中4个双键C原子为sp2杂化,1个饱和C原子为sp3杂化。

1个环戊二烯分子中有6个C-H键、3个碳碳单键、2个碳碳双键,单键全为σ键,双键中有1个σ键和1个π键,1个环戊二烯分子中有11个σ键,1mol环戊二烯中含11molσ键,1mol环戊二烯中含σ键的数目为11NA。

(4)在C5H

中的每个碳原子上都有一个未参与σ键的电子,这些电子占据与环的平面垂直的p轨道上,5个碳原子的5个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大π键,其大π键可表示为Π

(5)A项,γFe晶体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γFe晶体中Fe的配位数为12,即γ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12个,错误;B项,αFe晶体属于简单立方堆积,αFe晶体中Fe的配位数为6,即αFe晶体中与每个铁原子距离相等且最近的铁原子有6个,正确;C项,用“均摊法”,1个δFe晶胞中含Fe:

+1=2个,1个αFe晶胞中含Fe:

=1个,δFe晶胞的体积为a3cm3,1molδFe晶体的体积为a3cm3÷2×NA,αFe晶胞的体积为b3cm3,1molαFe晶体的体积为b3cm3×NA,则δFe晶体与αFe晶体的密度之比为b3∶

=2b3∶a3,正确;D项,将铁加热到1500℃分别急速冷却和缓慢冷却,分别得到αFe、δFe,得到的晶体类型不同,错误;选BC。

(6)晶胞结构为NaCl型,1个晶胞中含4个O2-;晶胞的体积为(4.28×10-8cm)3,1mol晶体的体积为(4.28×10-8cm)3÷4×NA,1mol晶体的质量为5.71g/cm3×[(4.28×10-8cm)3÷4×NA]=

g,Fex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6x+16=

,FexO中x=

答案:

(1)3d6 

(2)分子晶体 b 

(3)sp2、sp3 11NA

(4)Π

 

(5)BC 

(6)

36.【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G(对羟基苯乙酸)是合成某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中间体。

一种由芳香烃A制备G的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试剂M是___________。

B→C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F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4)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H是G的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条件:

①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峰面积之比为1︰2︰2︰2︰1。

请写出3个符合条件的H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苯甲酸可用于染料载体、香料及增塑剂等的生产。

参考题目中的有关信息,设计由苯制备苯甲酸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自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