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7215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docx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

附件2

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主要内容检查判定表

企业名称:

                  联系人:

            电话:

       

项目

主要内容

分项检查内容(合格的划√,不合格的划X)

判定标准

检查结果

1

责任

体系

(共1项)

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1.1.1主要负责人的职业病防治职责□

不少于5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1.1.2分管负责人的职业病防治职责□

1.1.3管理人员的职业病防治职责□

1.1.4劳动者的职业病防治职责□

1.1.5职业卫生领导机构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1.1.6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1.1.7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在职业卫生管理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2

规章

制度

(共1项)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2.1.1警示与告知制度*□

不少于6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2.1.2申报制度*□

2.1.3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2.1.4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2.1.5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2.1.6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2.1.7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2.1.8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2.1.9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2.1.10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2.1.11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等*□

 

 

 

 

  

3

管理

机构

(共3项)

 

3.1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是否有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的正式文件,并明确职责。

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劳动者超过100人的,是否有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

对照企业类型判定

合格□

不合格□

3.2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是否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对照企业类型判定

合格□

不合格□

 3.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3.3.1职业病防治责任制文件□

不少于7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3.3.2职业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

3.3.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清单*□

3.3.4岗位分布以及作业人员接触情况等资料□

3.3.5职业病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基本信息,以及其配置、使用、维护、检修与更换等记录*□

3.3.6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报告与记录*□

3.3.7职业病防护用品配备、发放、维护与更换等记录□

3.3.8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职业病危害严重工作岗位的劳动者等相关人员职业卫生培训资料*□

3.3.9职业病危害事故报告与应急处置记录□

3.3.10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汇总资料,存在职业禁忌、职业健康损害或者职业病的劳动者处理和安置情况记录*□

3.3.1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有关技术资料,以及其备案、审核、审查或者验收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

3.3.1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等有关回执或者批复文件□

 

4

前期

预防

(共12项)

 

  

 

 

  

 

 

4

前期

预防

(共12项)

   

 

  

 

 

4

前期

预防

(共12项)

  

4.1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4.1.1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或者技术引进建设项目的,自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4.1.2因技术、工艺、设备或者材料等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4.1.3企业工作场所、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发生变化的,自发生变化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4.1.4经过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发现原申报内容发生变化的,自收到有关检测、评价结果之日起15日内进行申报。

*□

4.2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经安监部门审核通过

4.2.1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向安监部门备案□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4.2.2职业病危害较重和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安监部门审核通过*□

4.2.3.建设项目的选址、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办理相应的备案或者审核手续□

4.3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防护设施设计经过安监部门审查

4.3.1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防护设施设计是否经过安监部门审查通过*□

不少于1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4.3.2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变更的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并在变更之日起30日内按规定办理相应的审查手续□

4.4建设项目竣工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经安监部门审核通过,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监部门验收合格

4.4.1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应竣工验收完成之日起30内向安监部门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并审核通过□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4.4.2职业病危害较重和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是否经安监部门审核通过*□

4.4.3职业病危害较重和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是否经安监部门验收合格*□

4.5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4.5.1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和材料与现阶段国内同类企业相比是否处于先进水平□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4.5.2是否实现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作业□

4.5.3是否采用低毒或无毒原料□

4.6不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是否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中所禁止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合格□

不合格□

4.7对有危害的技术、工艺和材料知悉其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7.1对有危害的技术、工艺和材料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是否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4.7.2企业是否对供应商提出提供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书面要求□

4.7.3原辅材料的有毒有害成份是否明确□

4.8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有中文说明书

4.8.1是否提供中文说明书□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4.8.2是否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4.8.3警示说明是否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内容□

4.9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4.9.1可能产生高危粉尘、高毒物品和放射性物质的设备是否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4.9.2警示标识的位置和尺寸是否符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和《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

4.9.3中文警示是否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措施等内容□

4.10使用、生产、经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有中文说明书

4.10.1是否提供了中文说明书□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4.10.2说明书是否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和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4.10.3产品包装是否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4.10.4贮存场所是否在规定的部位设置危险物品标识□

4.11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有中文说明书

4.11.1是否提供了中文说明书□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4.11.2说明书是否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和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4.11.3产品包装是否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4.11.4贮存场所是否在规定的部位设置放射性警示标识□

4.12不得转嫁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4.12.1企业文件和外包合同是否明确职业卫生管理责任□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4.12.2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是否落实劳动合同告知义务□

4.12.3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是否落实职业健康监护义务□

4.12.4劳务派遣用工单位是否为派遣工配备个体防护用品□

 

 

 

 

5

工作场

所管理

(共18项)

 

 

 

 

 

 

  

 

 

 

 5

工作场

所管理

(共18项)

 

 

 

 

 

 

 

 

 

 

5

工作场

所管理

(共18项)

 

 

  

5.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有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提交的检测报告中高危害粉尘、高毒物品或放射性物质浓度或强度是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合格□

不合格□

5.2有害和无害作业分开

5.2.1接触高危粉尘、高毒物质岗位是否与其他岗位隔离□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5.2.2接触有毒有害岗位与无危害岗位是否隔开*□

5.2.3有毒物品和粉尘的发生源是否布置在操作岗位下风侧□

5.3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

5.3.1工作场所是否与生活场所分开*□

合格□

不合格□

5.3.2工作场所不得住人*□

5.4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

5.4.1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是否按规定设置报警装置□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5.4.2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是否安装了事故通风装置□

5.4.3在可能突然泄漏或者逸出大量有害物质的密闭或者半密闭工作场所,是否安装了与事故排风系统相连锁的泄漏报警装置□

5.5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5.5.1现场急救用品急救箱配置药品是否与现场易致中毒物质相匹配□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5.5.2现场急救用品配置的位置是否便于劳动者取用□

5.5.3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清晰的现场急救用品标识□

5.6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冲洗设备

5.6.1配置的淋洗器、冲眼器等冲洗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5.6.2冲洗设备的服务半径是否小于15米□

5.6.3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清晰的冲洗设备标识□

5.7放射工作场所配置安全连锁与报警装置

5.7.1放射工作场所是否设置明显的放射性标志□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5.7.2放射工作场所是否设置安全和防护设施以及必要的防护安全联锁、报警装置或者工作信号□

5.7.3放射性装置的生产调试和使用场所,是否具有防止误操作、防止工作人员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

5.7.4是否配备与辐射类型和辐射水平相适应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包括个人剂量测量报警、固定式和便携式辐射监测、表面污染监测、流出物监测等设备,并保证可能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5.8一般有毒作业场所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高毒作业场所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

5.8.1一般有毒作业场是否所设置黄色区域警示线□

不少于1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5.8.2高毒作业场所是否设置红色区域警示线□

5.9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5.9.1工作场所是否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5.9.2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系统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9.3日常监测结果是否存入职业卫生档案□

5.10按规定每年至少一次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5.10.1检测机构是否具有相应资质□

不少于3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5.10.2检测点是否满足《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选点原则与数量要求□

5.10.3检测结果是否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监部门报告*□

5.10.4检测结果是向劳动者公布*□

5.11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5.10.1评价机构是否具有相应资质□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5.10.2《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颁布后是否开展现状评价□

5.10.3检测、评价的结果是否存入本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安监部门报告和劳动者公布□

5.12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5.12.1在公告栏是否公布了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5.12.2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

5.13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5.13.1存在矽尘、石棉粉尘、高毒和放射性物质的岗位是否设置了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5.13.2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设置位置和内容是否符合《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和《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

5.14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并载明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5.14.1劳动合同中是否载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不少于1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5.14.2劳动合同中是否载明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5.15在醒目位置公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是否在可能产生急性中毒工作场所公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合格□

不合格□

5.16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结果告知

作业场所设置公告栏内是否有检测评价结果□

合格□

不合格□

5.17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是否有劳动者本人签字□

合格□

不合格□

5.18对于患职业病或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企业应告知本人

是否有职业病人或职业禁忌证劳动者本人签字□

合格□

不合格□

 

6

防护

设施

(共4项)

 

 

6.1职业病防护设施台帐齐全

是否建立职业病防护设施台账□

合格□

不合格□

6.2职业病防护设施配备齐全

是否建立高危粉尘、高毒或放射性工作场所的防护设施清单□

合格□

不合格□

6.3职业病防护设施有效

职业病防护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合格□

不合格□

6.4及时维护、定期检测职业病防护设施

是否建立了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测的台账□

合格□

不合格□

 

7

个人

防护

(共4项)

 

 

7.1有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采购计划,并组织实施

个体防护用品采购计划是否与采购发票相符□

合格□

不合格□

7.2按标准配备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

7.2.1防护用品是否具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7.2.2防护用品是否具有产品说明书□

7.2.3防护用品是否在有效期限内□

7.2.4配备标准是否符合《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要求□

7.3有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发放登记记录,并及时更换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7.3.1是否建有发放登记记录□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7.3.2是否及时发放□

7.3.3有无个人领用和更换的签字□

7.4劳动者正确佩戴、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作业场所劳动者是否佩戴并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合格□

不合格□

 

8

教育

培训

(共3项)

 

8.1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卫生培训

8.1.1主要负责人是否经过职业卫生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合格□

不合格□

8.1.2管理人员是否经过职业卫生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书*□

8.2对上岗前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参加教育培训人员是否与新上岗人员相符*□

合格□

不合格□

8.3定期对在岗期间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是否有培训记录*□

合格□

不合格□

 

 

9

健康

监护

(共10项)

 

  

9.1按规定组织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不同岗位的人员健康检查的项目是否符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标准*□

合格□

不合格□

9.2按规定组织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

重点检查体检项目与体检周期是否满足《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标准要求*□

合格□

不合格□

9.3按规定组织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离岗检查人员名单是否与调离或离岗人员相符*□

合格□

不合格□

9.4禁止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调离并妥善安置有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

9.4.1是否禁止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合格□

不合格□

9.4.2对有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是否调离原有岗位并妥善安置*□

9.5未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离岗劳动者劳动合同是否有自愿离岗者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书面签字*□

合格□

不合格□

9.6如实、无偿为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是否有领取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的劳动者或其亲属的签字*□

合格□

不合格□

9.7对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是否建立相关制度并存有报销单据*□

合格□

不合格□

9.8禁止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现场抽查是否有未成年工*□

合格□

不合格□

9.9不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9.9.1不安排孕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有危害的作业*□

合格□

不合格□

9.9.2不安排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9.10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给予适当岗位补贴

9.10.1是否有发放记录□

不少于1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9.10.2是否有劳动者的领取记录(劳动者签字)□

 

10

应急

管理

(共4项)

10.1建立健全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0.1.1是否明确责任人、组织机构、事故发生后的疏通线路、技术方案、救援设施的维护和启动、救护方案等内容□

不少于2项合格为基本合格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10.1.2是否准备了特殊应急救援药品□

10.1.3没有救援条件的单位是否与最近有救援条件的医疗单位签订救援协议□

10.2定期维护应急救援设施,并保证其完好

是否有定期维护记录□

合格□

不合格□

10.3定期演练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是否演练并有记录□

合格□

不合格□

10.4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应及时向所在地安监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是否有正式报告文本□

合格□

不合格□

总计

(60项)

合格  项,基本合格项,不合格  项,合格率为   %。

合格□

基本合格□

不合格□

说明:

1.带*号为关键项,其他为一般项。

2.有1个关键项不符合要求,所在大项判为不合格;

3.基本合格率=(合格项+基本合格项)/60×100%。

4.本表适用于企业、监督管理部门职业卫生检查;企业应本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的原则,不断提高合格率,并力争尽快做到合格率100%。

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检查人签字:

       、          

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