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7291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docx

林口县四中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林口县四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班级__________座号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2017北京卷】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成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2.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纯醋酸加水稀释,经实验测定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b、c三点溶液的pH:

B.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

C.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的pH,测量结果偏小

D.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b、c三点的溶液各

,用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向Al2(SO4)3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③向含有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向CaCl2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⑤101kPa、150℃时,ag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足量的O2中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Na2O2固体后,Na2O2增重ag

⑥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刚玉(主要成分是Al2O3)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⑦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⑧22.4L的CO气体和28g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A.①②④⑥⑧B.③④⑤C.①⑤⑥⑦D.③⑤⑦

4.

室温下,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Cl溶液,分别滴定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的三种碱(AOH、BOH和DOH)溶液,滴定的曲线

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滴定时,随着盐酸溶液的滴入,水电离出的c(H+)始终增大

B.滴定至P点时,溶液中:

c(Cl-)>c(B+)>c(BOH)>c(OH-)>c(H+)

C.pH=7时,三种溶液中c(Cl-)相等

D.当中和百分数达100%时,将三种溶液混合后:

c(AOH)+c(BOH)+c(DOH)=c(H+)-c(OH-)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

B.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C.检验皂化反应进行程度,取几滴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并振荡,若没有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油脂已完全反应

D.检验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程度的方法是:

取适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碘水,若出现

蓝色说明没有水解

6.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FeCl3溶液中

②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④向NaAlO2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

⑤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A.①③④⑤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③④⑤

7.【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考试】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B.乙醇、乙酸乙酯、乙酸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

C.乙酸、乙酸乙酯、葡萄糖和淀粉的最简式相同

D.生活中食用的食醋、植物油、动物蛋白等都是混合物

8.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Na—CO2"电池。

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充电时“呼出”CO2。

吸入CO2时,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

吸收的全部CO2中,有2/3转化为Na2CO3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电极表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入”CO2时的正极反应:

4Na++3CO2+4e-=2Na2CO3+C

B.“呼出”CO2时,Na+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移动

C.“吸入”CO2时,钠箔为正极

D.标准状况下,每“呼出”22.4LCO2,转移电子数为0.75mol

9.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

I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Ⅱ表示常温下,0.100mol/L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mol/LHC1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Ⅲ表示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醋酸溶液电离程度:

c

D.图Ⅳ表示反应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CO的物质的量,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变化情况,由图可知的转化率c>b>a

10.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是

A

B

C

D

X

FeC12溶液

FeCl3溶液

Na2SO4溶液

Fe

Y

FeCl3

CuCl2

Na2CO3

Al

Z

Cl2

Fe

BaCl2溶液

NaOH溶液

A.AB.BC.CD.D

11.向含Fe2+、I−、Br−的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氯气,溶液中四种粒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b−a=5,线段Ⅳ表示一种含氧酸,且Ⅰ和Ⅳ表示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段Ⅱ表示Br−的变化情况

B.原溶液中n(FeI2)∶n(FeBr2)=3∶1

C.根据图象无法计算a的值

D.线段Ⅳ表示

的变化情况

12.【2017届河北省八所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将10mL某气态的烃,在60mLO2里充分燃烧,得到液态水和体积为45mL的混合气体,则该烃可能为()

A.甲烷B.乙烷C.丙烷D.丁烯

13.【2017届湖北省枣阳一中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下列关于乙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于乙醇能溶解许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以用乙醇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

B.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混在乙醇中的水可以用分液的方法除去

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在水中,所以酒厂可以调制各种浓度的酒

D.由于乙醇易挥发,所以就有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

14.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要有安全意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被玻璃割伤手后,先取出伤口里的玻璃片,再用稀过氧化氢溶液擦洗,然后敷药包扎

B.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

C.点燃氢气等易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

D.温度计摔坏导致水银散落到地面上,应立即用水冲洗水银

15.【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下列关于化学与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燃煤时鼓入过量的空气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B.利用汽车尾气催化装置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害气体

C.“煤改气”、“煤改电”等工程有利于减少雾霾

D.工业废气排放之前必须回收处理以防污染大气

16.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括号内的纯净物,能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A.AgNO3[AgNO3]B.NaOH[NaOH]C.KCl[H2O]D.CuSO4[CuO]

17.【201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微考点67】下列物质中,因发生化学反应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①CH3(CH2)4CH3 ②CH3CH2CH===CH2

A.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8.下列溶液中:

①澄清石灰水②氯化钡溶液③KMnO4溶液④溴水⑤酸化的Ba(NO3)溶液⑥品红溶液⑦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⑧三氯化铁溶液⑨浓硫酸,不能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A.①②⑦⑨B.①③⑧C.①④⑤D.③④⑤⑥

19.下列单质或化合物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食品包装中常放入有硅胶和铁粉的小袋,防止食物受潮和氧化变质

B.硅酸可以由SiO2和水反应直接制得

C.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D.在水,酸溶液和碱溶液中,硅酸均难溶

20.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

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已知:

在溶液中.FeSO4+NO

[Fe(NO)]SO4(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F、I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

B.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NO与Cu发生了反应

C.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D.装置J收集的气体中一定不含NO

二、填空题

21.Li—CuO二次电池的比能量高、工作温度宽,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军事和空间领域。

(1)Li—CuO电池中,金属锂做极。

(2)比能量是指消耗单位质量的电极所释放的电量,用来衡量电池的优劣。

比较Li、Na、Al分别作为电极时比能量的大小:

(3)通过如下过程制备CuO。

①过程Ⅰ,H2O2的作用是。

②过程Ⅱ产生Cu2(OH)2CO3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过程Ⅱ,将CuSO4溶液加到Na2CO3溶液中,研究二者不同物质的量之比与产品纯度的关系(用测定铜元素的百分含量来表征产品的纯度),结果如下:

已知:

Cu2(OH)2CO3中铜元素的百分含量为57.7%。

二者比值为1:

0.8时,产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产生该杂质的原因是。

④过程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Li—CuO二次电池以含Li+的有机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工作原理示意如下。

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22.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发展成一项重要的新兴产业。

(1)已知:

CH4、CO、H2的燃烧热分别为890kJ•mol-1、283kJ•mol-1、285.8kJ•mol-1,计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

CO2(g)+CH4(g)=2CO(g)+2H2(g)ΔH=___________kJ•mol-1。

(2)利用废气中的CO2为原料制取甲醇,反应方程式为:

CO2+3H2

CH3OH+H2O其他条件相同,该甲醇合成反应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反应相同时间后,CO2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_____0(填“>”或“<”)

②d点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CO2的转化率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

 

(3)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来合成低碳烯烃,起始时以0.1MPa,n(H2)∶n(CO2)=3∶1的投料比充入反应器中,发生反应:

2CO2(g)+6H2(g)

C2H4(g)+4H2O(g)△H,不同温度下平衡时的四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在_________自发进行(填“低温”或“高温”)。

②b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③T1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相对于起始状态,平衡时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增大的百分率为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3.

(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

装置

(2)试用表中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    

→    →    。

 

(3)实验室中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

B瓶溶液的作用是           ; C瓶溶液的作用是                。

 

(4)装置②中所加的固体药品是          。

 

(5)装置③中所盛的溶液是           ,可验证的产物是        。

 

24.某化学小组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

__________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溶液

溶液

稀硫酸

1

3.0

2.0

1.0

2.0

4.0

2

2.0

3.0

1.0

2.0

5.2

3

1.0

4.0

1.0

2.0

6.4

请回答:

(1)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2)利用实验1中数据计算,用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根据经验绘制了

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但有同学查阅已有的实验资料发现,该实验过程中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应如图2所示。

该小组同学根据图2所示信息提出了新的假设,并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①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

②请你帮助该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编号

室温下,试管中所加试剂及其用量/mL

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室温下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所需时间/min

溶液

溶液

稀硫酸

4

3.0

2.0

1.0

2.0

____

t

③若该小组同学提出的假设成立,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林口县四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C

D

D

D

D

C

A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D

A

D

A

A

A

D

二、填空题

21.

(1)负

(2)Li>Al>Na(3)①氧化剂②2Cu2++2CO32-+H2O==Cu2(OH)2CO3↓+CO2↑

③Cu(OH)2或4Cu(OH)2·CuCO3等

当Na2CO3用量减少时,c(CO32-)变小,CO32-水解程度变大,c(OH-)/c(CO32-)增加,

c(OH-)对产物的影响增大。

④Cu2(OH)2CO32CuO+CO2+H2O

(4)CuO+2e-+2Li+==Cu+Li2O

22.+247.6<均达到平衡状态,催化剂不影响平衡转化率低温H2O50%23.1%

23.

(1)C+2H2SO4(浓)

2SO2↑+CO2↑+2H2O(2分)

(2)④ ② ① ③(2分)

(3)将SO2全部氧化吸收(2分) 

验证产物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氧化吸收(2分)

(4)无水CuSO4(或变色硅胶)  

(5)澄清石灰水(2分) CO2(2分)

24.

(1).

(2).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

浓度(或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3).

(4).生成物中的

为该反应的催化剂(或

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5).

(6).与实验1比较,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