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试验规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7590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土工试验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工试验规程.docx

《土工试验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工试验规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土工试验规程.docx

土工试验规程

土工试验规程

1总  则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简称本规程)包括87个测定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的试验项目和一个土的工程分类方法标准。

修订本规程的目的是使公路系统的试验室在进行土工试验时有一个统一的试验准则,使所有的试验及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共性技术要求系指土的物理、水理、力学和化学性质试验中带共性的要求或标准,内容涉及土性指标的选择、成果整理、指标换算和试验报告等,系参考其他部门经验并结合公路工程特点制定。

  1.O.1为测定土的基本工程性质,统一试验方法,开为公路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计算指标和参数,制定本规程。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简称《93规程》)自1993年实施以来,已有14年的时间。

在此期间,公路建设所涉及的岩土工程问题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低等级公路建设中可以避让的岩土工程问题,在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山于线形、坡度等技术要求变得无法回避。

随着公路建设穿越山区以及黄土、冻土等特殊土地区,要求《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提供更多、更可靠的计算参数和判定指标,同时测试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原规程进行重新修订,使《公路土工试验规程》能够满足现时和未来一段时期的公路建设发展需要,规范公路土工测试标准,并使土工试验及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

  1.O.2本规程适用于各类公路I程的地基土、路基土及其他路用土的基本I程性质试验。

  我国建筑、水利、铁路、冶金等系统均有相应的土工试验规程或标准,基本内容与本规程基本相同。

本规程在修订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到与国家标准的统一和合理衔接。

但是由于公路建设的特点,有些试验方法的条件和评判指标不同,在某些具体的参数和规定上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因此与其他行业的规定略有不同。

在实际使用中应予以注意。

  1.0.3各项工程应编制合理的试验方案,采集代表性的试样,测算准确的数据和进行正确的资料分析整理,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反映实际情况的各种土性指标。

  土的工程分类是土工试验规程对土进行粒组和土的工程性质划分、试验规模和仪器划分的重要依据。

本规程中土的工程分类系以国家标准《土的分类标准》

第1页

(GBJ145—90)最新修订报批稿为基础井依照公路建设特性要求进行编制。

各项基本试验遵照《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对《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进行了修订。

  1.0.4土工试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按附录A进行,通过对样本(试验测得的数据)的研究,来估计总体(土体单元)的特征及其变化的规律性。

  土工试验资料的分析整理,是提供真实有效、准确可靠的土性指标的重要环节。

内容涉及数据记录的准确和客观性、成果整理、土性指标的选择、计算统计方法、误差分析、精度评价等。

根据误差分析,对不合理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其原因;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进行一定的补充试验,以便决定对有疑问数据的取舍和更正。

为便于使用,本规程仍保留了《93规程》的附录A部分。

  1.0.5土I试验检测报告,对不同类型和级配特征的土,应提供土的基本颗粒级配、液限和塑限指标;对于特殊土,还应提供描述特殊土基本特征的试验测试指标。

  土工试验检测报告,均应包含土的最基本特性参数的描述。

对于粗粒土和巨粒土必须进行颗粒分析试验,提供土样的颗粒级配粒组数据和级配特征曲线。

对于细粒土除应进行颗粒分析试验,提供土样的颗粒级配粒组数据和级配特征曲线外,还应进行界限含水率试验,提供土样的液限、塑限和塑性指数等。

这是可重复再现土工试验结果的基本条件,也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对于特殊土还应提供描述特殊土基本特征的试验测试指标。

  1.0.6公路土I试验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在进行土工试验检测前,应对土工试验检测设备进行检查,仪器设备应符合《土工仪器的基本参数及通用技术条件》(GB/T15406)的规定。

根据国家计量法的要求,土工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应定期检定和校验。

对通用仪器设备应按有关检定规程进行检定,对一些专用仪器设备应按相应的校验方法进行校验。

  在执行本规程的过程中,对有些内容要求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nJ25)、《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土的分类标准》(GBj145)、《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等,以及交通行业指南《盐渍土地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指南》、《公路工程抗冻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等的规定。

  对于《公路土工试验规程》,应主要从试验目的和适用范围、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主要试验步骤和试验控制标准、试验成果整理方法、试验中应注意的问题,这五个方面进行总结、实践和认识。

第2页

第14页

性质有一定影响,但目前还没有反映这种因素的定量指标,而且属于同一成因的土类,其性质也会千差万别,所以绝大多数分类都不按成因划分土类。

填土实际上是一种无确定概念的材料,可以是本“分类”所包括的各种土类,也可以是建筑房渣或工业弃料。

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在试样描述中详细记录说明。

盐渍土是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广的土类,本“分类”仍将其保留在特殊土中。

随着高速公路在华北、西北和青藏高原的建设,冻土病害问题突显出来,本“分类”将冻土的相关内容写入特殊土中。

  3.1.4土的颗粒应根据图3—1所列粒组范围划分粒组。

  粗粒土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土颗粒的粒径分布和特征,而细粒土的性质却主要取决于土粒和水相互作用的状态,即土的塑性。

土中有机质对土的工程性质也有影响。

土颗粒的分布特征可用筛分法确定,土的塑性指标易于借常规试验测定。

这些特征和指标也可在现场凭目测和触感的经验方法估计。

根据这些特征和指标判别土类,既能反映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操作也方便。

  3.1.5本“分类”将土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分类总体系见图3—2。

  粒组划分界限系反映土的某些性质改变的粒径值,如具有分子运动、毛细管水上升、亲水性、渗透性等。

本“分类”采用的粒组范围主要是根据国外标准并结合国

4土样采集和试样制备

  T0101—2007土样的采集、运输和保管

  土样的采集、运输和保管,是完成土工试验极其重要的环节,尤其是对特殊土的采集和运输应特别注意。

如对原状冻土,在采集和运输的过程中应保持原土样温度和土样的结构以及含水率不变等。

如果送到试验室的土样不符合要求,没有代表性,那么,任何精密的仪器和审慎的操作都将毫无意义。

  1土样要求

  1.1采取原状土或扰动土视工程对象而定。

凡属桥梁、涵洞、隧道、挡土墙、房屋建筑物的天然地基以及挖方边坡、渠道等,应采取原状土样;如为填土路基、堤坝、取土坑(场)或只要求土的分类试验者,可采取扰动土样。

冻土采取原状土样时,应保持原土样温度,保持土样结构和含水率不变。

  1.2土样可在试坑、平洞、竖井、天然地面及钻孔中采取。

取原状土样时,必须保持土样的原状结构及天然含水率,并使土样不受扰动。

用钻机取土时,土样直径不得小于lOcm,并使用专门的薄壁取土器;在试坑中或天然地面下挖取原状土时,可用有上、下盖的铁壁取土筒,打开下盖,扣在欲取的土层上,边挖筒周围土,迪压土筒至筒内装满土样,然后挖断筒底土层(或左、右摆动即断),取出土筒,翻转削干筒内土样。

若周围有空隙,可用原土填满,盖好下盖,密封取土筒。

采取扰动土时,应先清除表层土,然后分层用四分法取样。

对于盐渍土,一般应分别在0一O.0Sm、0.05~0.25m、0.25~O.50m、0.50一0.75m,0.75—1.Om垂直深度处,分层取样。

同时,应测记采样季节、时间和气温。

  1.3土样数量按相应试验项目规定采取。

  1.4取土记录和编号: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取样,均应用“取样记录簿”记录并撕下其一半作为标签,贴在取土筒上(原状土)或折叠后放入取土袋内。

“取样记录簿”宜用韧质纸并必须用铅笔填写各项记录。

取样记录簿记录内容应包含工程名称、路线里程(或地点)、记录开始日期、记录完毕日期、取样单位、采取土样的特征、试坑号、取样深度、土样号、取土袋号、土样名、用途、要求试验项目或取样说明;取样者、取样日期等。

对取样方法、扰动或原状、取样方向以及取土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等,应记入取样说明栏内。

第38页

  2土样包装和运输

  2.1原状土或需要保持天然含水率的扰动土,在取样之后,应立即密封取土筒,即先用胶布贴封取土筒上的所有缝隙,在两端盖上用红油漆写明“上、下”宇样,以示土样层位。

在筒壁贴上“取样记录簿”中扯下的标签,然后用纱布包裹,再浇注融蜡,以防水分散失。

原状土样应保持土样结构不变;对于冻土,原状土样还应保持温度不变。

  2.2密封后的原状土在装箱之前应放于阴凉处,冻土土样应保持温度不变。

不需保持天然含水率的扰动土,最好风干稍加粉碎后装入袋中。

  2.3土样装箱时,应与“取样记录簿”对照清点,无误后再装入,并在记录簿存根上注明装入箱号。

对原状土应按上、下部位将筒立放,木箱中筒间空隙宜以稻(麦)草或软物填紧,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受振、受冻。

木箱上应编号并写明“小心轻放”、“切勿倒置”、“上”、“下”等字样。

对已取好的扰动土样的土袋,在对照清点后可以装入麻袋内,扎紧袋O,麻袋上写明编号并拴上标签(如同行李签),签上注明麻袋号数、袋内共装的土袋数和土袋号。

  2.4盐渍土的扰动土样宜用塑料袋装。

为防止取样记录标签在袋内湿烂,可用另一小塑料袋装标签,再放入土袋中;或将标签折叠后放在盛土的塑料袋,,并将塑料袋折叠收口,用橡皮圈绕扎袋口标签以下,再将放杯签的袋口向下折叠,然后再以未绕完的橡皮圈绕扎系紧。

每一盐渍土剖面所取的5塑料袋土,可以合装于一个稍大的布袋内。

同样在装入布袋前要与记录簿存根清点对照,并将布袋号补记在原始记录簿中。

  本规程根据公路工程专业的特点和不同的工程性质,分别规定出采样的土体状态、取样方法、土样数量及“取样记录”。

并对包装、运输与管理给出具体规定。

每项试验所需土样的多少和土样的工程分类、土样状态及土的最大粒径有关,应参照相应试验项目采取。

原则上扰动土按质量计,原状土按体积计。

  木规程修订后增加了对冻土土样的采样、包装和运输要求。

  3土样的接受与管理

  3.1土样运到试验单位,应主动附送“试验委托书”,委托书内各栏根据“取样记录簿”的存根填写清楚,若还有其他试验要求,可在委托书内注明。

土样试验委托书应包括试验室名称、委托日期、土样编号、试验室编号、土样编号(野外鉴别)、取样地点或里程桩号、孔(坑)号、取样深度、试验目的、试验项目等,以及责任人(如主管、主管工程师审核、委托单位及联系人等)。

  3.2试验单位在接到土样之后,即按照“试验委托书”清点土样,核对编号并

5土的含水率试验

  在《93规程》中该试验称为“含水量试验”。

近年来,国家标准、铁道、水利等相邻行业以及高等院校教科书均将土的“含水量”改称为“含水率”,从统一名词、概念的角度考虑,本规程也改称为土的“含水率”。

当然,也有解释为“含水量是土体中所含的水量,单位为克(g)。

而含水率是试样在105~llO℃温度下烘至恒量时所失去的水质量和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

”在国际上也有一些国家用“含水比”一词。

  土中的水分为结晶水、结合水和自由水。

结晶水是存在于矿物晶体内部或参与矿物构造的水。

这部分水只有在高温(150一240℃,甚至400℃)下才能从土颗粒矿物中析出。

因此可以把它看作矿物本身的一部分。

结合水是紧密附着在土颗粒表面的薄层水膜,它是依靠水化学静电引力(库仑力和范德华力)吸附在土粒表面,它对细粒土的工程性质有很大的影响。

结合水可划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

强结合水靠近土颗粒表面,密度为28/cm3,能够抗剪切,体现出固体特征。

弱结合水远离土颗粒表面,它是强结合水与自由水的过渡型水,因此它的密度为2—1z/cm3。

土颗粒表面结合水的总量及其变化,取决于矿物的亲水性、土粒的分散程度和土粒的带电离子等。

由于表面结合水的存在,使细小颗粒(特别是黏粒)被水膜隔开,而使土粒之间不能直接接触,有一定距离,于是两个土粒之间的结合水将受到两个土颗粒的共同引力作用,在土粒间表现出一定的连接强度,这就是一般黏性土具有黏性与塑性的物理本质。

自由水是存在于土颗粒孔隙中的水。

它可分为毛细水和重力水。

毛细水是由于土中存在着大小不同的孔隙,当土粒间的孔隙形成细小的不同通道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在土中引起了毛细现象,微管道中的水被称为毛细水。

重力水是重力作用下在土中移动的自由水。

它具有一般液态水的共性,重力水在土中的运动规律可用达西定律表述。

影响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主要是弱结合水和自由水。

因此,测定土的含水率时主要是测定这两部分水的含量,而不包括结晶水和强结合水。

试验研究表明,弱结合水和自由水在105~110℃下就可强结合水则要在105~150℃下才可以从土体中析出。

第47页

  T0103—1993烘干法

  含水率试验的烘干法应用广泛,是测定含水率的通用标准方法,精度高,试验简便,结果稳定。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黏质土、粉质土、砂类土、砂砾石、有机质土和冻土土类的含水率。

  含水率是土的基本物理指标之一。

它反映土的状态,它的变化将使土的一系列力学性质随之而异;它又是计算土的干密度、孔隙比、饱和度等项指标的依据,是检测土工构筑物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

  2仪器设备

  2.1烘箱:

可采用电热烘箱或温度能保持105~110℃的其他能源烘箱。

  2.2天平:

称量2008,感量0.018。

称量1000g,感量0.1g。

  2.3其他:

干燥器、称量盒[为简化计算手续,可将盒质量定期(3—6个月)调整为恒质量值]等。

  烘干法一般采用能控制恒温的电热烘箱。

  3试验步骤

  3.1取具有代表性试样,细粒土15~30g,砂类土、有机质土为50S,砂砾石为1—2kg,放入称量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质量。

称量时,可在天平一端放上与该称量盒等质量的硅码,移动天平游码,平衡后称量结果减去称量盒质量即为湿土质量。

  3.2揭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内,在温度105—110℃恒温下烘干①。

烘干时间对细粒土不得少于8h,对砂类土不得少于6h。

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或含石膏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0~?

0℃的恒温下,干燥12一15h为好;

  3.3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一般只需0.5—1h即可)。

冷却后盖好盒盖,称质量,准确至o.ols,

  注①:

对于大多数土,通常烘干16~24h就足够。

但是,某些土或试样数量过多或试样很潮湿,可能需要烘更长的时间。

烘干的时间也与烘箱内试样的总质量、烘箱的尺寸及其通风系统的效串有关。

  注①:

如铝盒的盖密闭,而且试样在称量前放置时间较短,可以不需要放在干燥器中冷却。

  目前国内外一些主要土工试验标准以105—110℃为标准,故试验规定烘干温度为105~110℃。

6土的密度试验

  土的密度试验是土的三大物理性试验指标(比重、密度、含水率)之一。

用它结合含水率和土的比重可以换算土的干密度、饱和密度、浮密度、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等六个物理性计算指标。

无论是室内试验还是野外勘察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等均要测定土的密度指标。

  1.土的湿密度P

  通常在无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所说土的密度是指土的湿密度。

因此,土的密度不是土粒的密度,土粒的密度也不是土粒的比重(土的比重),土粒的密度在数值上与土粒的比重相同,但二者的物理含义不同。

密度是有量纲的量,而比重是无量纲的量。

  2.土的干密度Pd

  3.土的饱和密度Pm的定义

第56页

  4.土的浮密度p'

  5.土的三相体中各相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

  6.孔隙比e

  7.孔隙率n

7土的比重试验

  土的比重是土的三大基本物理性试验指标(比重、密度、含水率)之一。

它是换算土的六个基本物理性计算指标和评价土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是一无量纲量。

  关于比重的定义,以往国内《土工试验规程》和常见教科书上一般将比重定义为:

土粒在温度100~105℃,烘至恒重时的重量与同体积4℃时蒸馏水重量的比值。

近年来,国外某些书刊中给出这样的定义:

给定体积材料的质量(或密度)与等体积水的质量(或密度)的比值。

  各类科技词典中,多取物理学的定义来解释比重这个词,即物体的重量与其体积的比值。

《现代科学技术词典》将材料的比重定义为:

材料的密度和其一标准材料密度之比,这一定义更具有科学性和一般性。

实际上,国外书刊上已直接用材料比重来定义土的比重了。

鉴于以上情况,并考虑到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中有关“比重”概念给土工试验一些基本公式和计算造成不便的现实,我们仍沿袭使用“比重”这个无量纲名词,作为土工试验中的专用名词来对待。

但它有明确的定义:

土粒比重是土粒在温度105~110℃下烘至恒量时的质量与同体积4℃时纯水质量的比值。

这样既照顾了习惯用法,又有明确的科学定义,符合法定计量的有关规定。

  从而有如下土粒比重Gs,的表达式

  通常所说土的比重就是指土粒的比重。

  T0112—1993比重瓶法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法适用于粒径小于5mm的土。

  颗粒小于5mm的土的比重用比重瓶法测定;根据土的分散程度、矿物成分、

第77页

水溶盐和有机质的含量又分别规定用纯水和中性液体测定。

排气方法也根据介质的不同分别采用煮沸法和真空抽气法。

  2仪器设备

  2.1比重瓶:

容量100(或50)mL。

  2.2天平:

称量200g,感量0.001g。

  2,3恒温水槽:

灵敏度±1℃。

  2.4砂浴。

  2.5真空抽气设备。

  2.6温度计:

刻度为O一50℃,分度值为0.5℃。

  2.7其他:

如烘箱、蒸馏水、中性液体(如煤油)、孔径2mm及5mm筛、漏斗、滴管等。

  目前各单位多用lOOmL的比重瓶,也有采用50mL的。

比较试验表明,瓶的大小对比重结果影响不大,但因lOOmL的比重瓶可以多取些试样,使试样的代表性和试验的精度提高,所以本规程建议采用lOOmL的比重瓶,但也允许采用50mL的比重瓶。

  2.8比重瓶校正

  比重瓶校正一般有两种方法:

称量校正法和计算校正法。

前一种方法精度比较高,后一种方法引入了某些假设,但一般认为对相对密度影响不大。

本试验以称量校正法为准。

  2,8.1将比重瓶洗净、烘干,称比重瓶质量,准确至O.001g。

  2,8.2将煮沸后冷却的纯水注入比重瓶。

对长颈比重瓶注水至刻度处,对短颈比重瓶应注满纯水,塞紧瓶塞,多余水分自瓶塞毛细管中溢出。

调节恒温水槽至5℃或10℃,然后将比重瓶放2k恒温水槽内,直至瓶内水温稳定。

取出比重瓶,擦干外壁,称瓶、水总质量,准确至0.001g。

  2.8.3以5℃级差,调节恒温水槽的水温,逐级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比重瓶、水总质量,至达到本地区最高自然气温为止。

每级温度均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两次测定的差值不得大于o,002g,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

绘制温度与瓶、水总质量的关系曲线。

  3试验步骤

  关于试样状态,规定用烘干土,但考虑到烘焙对土中胶粒有机质的影响尚无一致意见,所以这次规定一般应用烘干试样,也可用风干或天然湿度试样。

有机质含量一般规定小于5%时,可以用纯水测定。

8颗粒分析试验

  土是各种颗粒粒径的集合体。

它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部分组成(称为三相系)。

固体部分即为土颗粒,主要由矿物颗粒和有机质组成。

土粒的矿物成分主要决定于母岩的成分及其所经受的风化(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

无黏性颗粒主要是由化学稳定的(如石英)或强度较小的原生矿物(如白云母、长石)所组成。

黏粒主要是由次生矿物组成。

较大的黏粒,主要成分为高岭石类矿物,较细的黏粒主要成分为蒙脱石、伊里石和高岭石等类矿物。

  土中包含着各种大小和形状不同的颗粒,它们都属于土的颗粒组成部分。

在工程上将各种几何尺寸相近、工程性质相似的土颗粒化分为若干组,称为粒组。

所谓土的颗粒组成(或机械组成)就是土中各种粒组的相对含量,称为土的颗粒级配。

通常用占总土质量的百分数(或小于某一粒径土质量占总土质量的百分数)表示。

确定土的粒组的相对含量的方法,称为颗粒分析试验。

  在工程实践中,最常用的颗粒分析试验有两大类:

一是机械分析法,如筛析法;二是物理分析法,如密度计法、移液管法等等。

前者适川于分析粒径大于o.075mm且不大于60mm的土颗粒,后者适用于分析粒径小于o.075mm的土颗粒。

若土中粗细颗粒兼有,则联合采用筛析法及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

  土的颗粒大小与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着一定的关系。

根据土的颗粒组成进行分类,可以概略地判定其透水性、可塑性、收缩、膨胀等物理力学性质。

但是它还不能完全反映土的各种复杂性质,特别是对于黏性土,其矿物成分、颗粒形状以及胶体含量等都是影响土的物理力学性质的主要因素,同时颗粒分析结果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试样制备方法和试验方法等因素。

所以对于黏性土来说,按塑性指数分类往往比按颗粒组成来分类更为恰当。

  T0115—1993筛分法

  砂土及砂性土,由于其颗粒大小不同,风干含水率也不同,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过筛效率。

按道理,颗粒分析时应采用烘干试样,但考虑到烘干试样在分析过程中仍不免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同时采用风干试样其含水率对各粒组的含量影响较小,而且可以省略求含水率及换算干土重之烦,因此对砂土而言,通常多采用

第88页

风干试样进行试验。

  1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法适用于分析粒径大于o.075mm的土颗粒组成。

对于粒径大于60mm的土样,本试验方法不适用。

  当大于o.075mm的颗粒超过试样总质量的15%时,应先进行筛分试验,然后经过洗筛,再用密度计法或移液管法进行试验。

  2仪器设备

  2.1标准筛:

粗筛(圃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rani细筛孔径为2.0mm、1.0mm、0.5mm、0.25mm、0.075mm。

  在最新修订的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以及基层集料的相应规范中,已将试验使用的圆孔筛改为方孔筛。

筛孔几何形式的改变将对粗颗粒土的级配有一定的影响,并会带来其他指标的相应变化。

按照面积等效圆进行换算,圆孔筛直径的面积等效圆直径约是对应方孔筛边长的1.128倍。

  设方孔筛孔边长为d,另设该方孔筛的等效面积圆的直径为D。

可知方孔筛的面积为6d2,该方孔筛的等效面积圆的面积为1/4rD2。

则有

  d2=1/4nD2

  那么

  d=0.886226D

  所以

  D=1.12838d

  可见,若保证方孔筛的孔面积与圆孔筛的孔面积相同时,圆孔筛的最小尺寸D(直径)比方孔筛的最小尺寸d(边长)大1.12838倍。

若保证方孔筛的孔边长d与对应圆孔筛的孔径D长度相同,则圆孔筛的面积仅仅是方孔筛面积的o.886226倍(或方孔筛的面积是圆孔筛面积的1.12838倍)。

  2.2天平:

称量5000g,感量5g;称量1000g,感量1z;称量200g,感量0.2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