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7941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88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docx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1

专题二十一、选修二海洋地理

考点1:

海洋和海岸带(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海底地形,“海-汽”相互作用及其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海水运动的成因及其作用,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海平面变化对海岸带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是使学生对海洋自然地理环境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能理解海洋自然地理时空分布规律及成因;)

1.(2011福建卷文综 40A)图19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9分)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6分)

【答案】

(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

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多。

原因:

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

(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解析】第

(1)题,从图中等温线数值可以看出,表层海水温度由南向北(或由东南向西北)递增,15℃和20℃等温线在靠近大陆处向北凸出。

影响表层海水温度的因素主要是纬度及洋流。

(2)题,海水温度的异常包括海水温度升高与降低两个方面,其对气候的影响可参照暖流与寒流对气候的影响来回答。

 

2.(2012四川卷高考文综36.(36分))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南海部分地区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图13是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

据图11、图13,填表比较该海域东、西部盐度的差异、季节变化和成因。

(表见答题卡)(8分)

(6)指出图11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6分)

【答案】.(5)(8分)

 

东部海域

西部海域

盐度差异

盐度高(1分)

盐度低(1分)

成因

东部海区有暖流流经;西部海区有长江等河流的淡水注入(2分)

盐度季节变化

小(1分)

大(1分)

成因

东部海区终年受暖流影响;西部海区长江等河流的淡水注入量冬、夏季变化大(2分)

(6)(6分)

差异:

乙岛3月平均气温低于9月平均气温(2分)。

理由:

乙岛位于北半球亚热带海洋上,气温受海洋热力性质影响(或增温慢、降温慢)(2分);

乙岛3月气温回升缓慢,9月气温下降缓慢(2分),故月平均气温3月低于9月。

[解析]

第(5)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

盐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洋流、淡水注入及海域是否封闭等方面。

第(6)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此题采用逆向思维分析比较好,乙岛四周都是海洋,受海洋影响大,春季增温慢,秋季降温慢,所以该岛3月平均气温比9月平均气温低。

2.(2011上海卷地理,42—43)读伊比里亚半岛示意图,回答问题。

伊比利亚半岛风光迤逦,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

(1)说明图中C所示的海峡两侧海域海水盐度的差异及表层海水的流向。

(2分)

盐度差异:

表层流向:

【答案】地中海海水盐度高,密度大,大西洋海水盐度较小,密度小;表层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或自西向东)

(2)自然界中洋流的形成往往受综合因素的影响。

根据洋流形成的主导因素说明,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什么因素对C海峡洋流产生影响?

(2分)

【答案】冬季受西风带影响,C海峡密度流会受到风海流的叠加作用影响

【解析】以上2个小题考查直布罗陀海峡密度流的流向、成因以及风向对密度流的叠加作用。

 

 

 图2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

在一艘前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某处看到了海上景观,此时(中时区区时)4时。

读图回答问题。

3.(2011 山东卷文综,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该船逆水上行B.②处风平浪静

C.③地河流正值丰水期D.④地森林密布

【答案】C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洋流、气候、自然带等知识。

从题中可知船只此时驶向大西洋,所以在①处顺马达加斯加暖流,②处地处西风带,风大浪急;③处是地中海气候且正值南半球冬季,所以是雨季,河流为丰水期。

④地位于南回归线大陆西岸,是热带沙漠气候。

 

图2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4.(2011四川卷高考文综,4)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答案】A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洋流有关知识以及自然带分布规律。

甲地位于南美洲东岸,巴西暖流经过,与甲地所在大洋同纬度对岸的非洲西海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暖流经过海区温度高,蒸发强,盐度高。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于今年4月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

金砖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和巴西五个成员国。

5.(2011上海卷文综,37)金砖国家成员国在经贸领域有较强的互补性,如巴西铁矿资源丰富,我国一些大型钢铁企业可以从巴西进口铁矿石。

一艘装载铁矿石的船只由巴西驶往我国,如果从上一页地图标绘的A、B两条航线中选择一条作为航行路线,你认为选择哪一条航线较合理?

理由是什么?

(要求写出两条理由)

【答案】航线A:

理由是:

A航线航程较短;可顺洋流航行,节省航行时间。

航线B:

理由是:

B航线不用支付经过巴拿马的通行费用;船舶的装载量不受限制

【解析】通过对海运的线路选择,考查洋流的影响等知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难度不大。

 

 

考点2:

海洋开发(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海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和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及现状,海洋能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前景,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对策,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海洋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主要是使学生了解主要海洋资源的特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前景和主要方式等,以及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和对策;)

6.(2011江苏卷地理,30A)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图22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

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 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少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                               。

(2分)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          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          ,深度较             ,             较为充足。

(4分)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          地,原因是          。

(2分)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                                         。

(2分)

【答案】

(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大陆架浅光照

(3)③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

(4)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解析】第

(1)题,采集、整理、归纳图表信息,根据图22初级生产力等值线分布图可知,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题,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长江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海水中的营养盐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大陆架,深度较浅,饵料丰富较为充足。

第(3)题,从影响渔业资源的因素分析并进行地域差别对比。

第(4)题,赤潮的危害应从生物生存及生态环境角度分析。

考点3:

海洋环境问题与保护(这一部分的内容包括风暴潮、海啸的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海洋污染对海洋环境的危害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一是要使学生了解海洋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和应对措施,二是要使学生了解海洋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7.(2011四川文综,39)

材料三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产生的废气,影响气候、危及人体健康的问题日益严峻。

因而,太阳能、核能、风能、潮汐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重视。

据测算,全球可开发风能总量比水能总量大十倍。

我国沿海地区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资源。

(3)请在答题卡数码代号的横线上,回答图12相应数码框中的内容,显示燃烧化石能源对

人体健康危害的过程,以反映开发新能源的必要性。

(6分)图12

材料四:

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图13)。

(4)许多大河河口地区有丰富的潮汐能资源。

据材料四,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潮汐潮位高的

原因。

(6分)

(5)简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

(8分)

【答案】(3)①二氧化硫、氮氧化物(2分);②酸化(2分);③呼吸(2分)

(4)河口为三角形(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2分);河口受东北信风(或信风)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2分);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2分)。

(5)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的热力差异显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2分);纬度低,热带气旋活动频繁(2分);滨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2分);

下垫面平坦(海面平滑),阻力(摩擦力)小(2分),对风力削弱作用小。

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解析】第(3)题,根据箭头提示回答即可;第(4)题,河口潮汐潮位高与河口形状、盛行风、河流径流的顶托等有关;第(5)题,分析风能资源丰富,需要从“有什么风”和“为什么风大”两方面分析,解答时注意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风,既有季风、台风,还有每天的海陆风。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

图12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8~9题。

8.(2011年高考浙江卷,3)学

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答案】D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与分析。

学生可以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分布情况,结合实习中观察的情况可以得知溪谷的坡度和溪流堆积物的粒径大小,溪谷的水深和流速也可以测量,但是溪谷的蒸发量和台风的降雨量需要

气象站监测得出。

9.(2011年高考浙江卷,4)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A.甲、乙B.甲、丙C.乙、丁D.乙、戊

【答案】B

【解析】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情况,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溪谷发育地区,故甲和丙为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

( 2011 江苏卷)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不同震源深度图例的位置,可知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11.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A.西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

 【答案】B

 【解析】日本以东海域为日本暖流,向东北方向流动,即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东北。

 

12.(2011大纲全国卷文综,3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8分)

【答案】水网密、水量丰、利于运输;利于干季时或干旱时对黄麻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解析】本题整体难度不大,主要考察水文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是体现学生生活中有用地理的课标理念,只要学生注意阅读材料以及联系水文即可得出答案。

从图中可看出黄麻产地主要集中在恒河三角洲(也可说恒河三角洲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可得出河网密布,根据气候图可得出水量丰和水量季节变化大,河流可提供航运和灌溉之利,材料中的“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可得出水丰利于浸沤黄麻得到原料。

注:

沤麻(rettingforbastfibers)获得麻纤维的初加工技术。

分水浸和雨露沤麻两种。

水浸沤麻,是将收割的麻株或剥下的麻皮,浸泡于水中,进行发酵,以获其中之纤维。

雨露沤麻是将收获的麻株平铺于田间,通过雨露浸润发酵制纤)

13.(2011浙江卷文综,36(3))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

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简要分析其形成条件。

(10分)

【答案】加拿大的中南部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产区,产量大,商品率高,出口量大;小麦多采用廉价的水运或铁路运输;蒙特利尔是重要的水路(河运、海运)、陆路交通枢纽,便于小麦输出。

【解析】本题考查港口区位条件分析。

题干“蒙特利尔港是加拿大重要的小麦输出港”暗示了答题思路,解答时应从蒙特利尔港靠近小麦产区及蒙特利尔港本身的交通优势两角度进行阐述。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

分布。

14.(2011福建卷文综,5)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答案】D

【解析】根据上图图例信息和公共住房的分布位置,可知公共住房相对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周边公共交通沿线地区,而不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从图中得不到呈现明显的等级分布。

读图2,回答问题。

 

15.(2011 海南卷地理,4)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答案】D

【解析】考查世界地理空间定位以及河流水文特征的比较,综合性较强。

根据经纬度等图示信息,可知此岛位于南美洲北侧,加勒比海上。

此岛常年受东北信风控制,岛上多山地,地形雨丰沛,为热带雨林气候。

因此甲乙两河均为全年都是汛期,A错;图中可看出,甲河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且河流长度较长、支流较多,因而地势起伏较小、流速较慢、流量较大、流水侵蚀相对较小(植被覆盖率更高)、含沙量较小。

16.(2011上海卷文综地理)上海建设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以供应优质水。

要从根本上保证水资源的质量,最主要的措施是()。

A.推广节水技术B.防治水污染

C.大力开采地下水D.寻找新的水源地

17.(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6)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8分)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

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10分)

【答案】气候特征:

终年高温多雨。

(2分)

主要原因:

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4分)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4分)

【解析】根据经纬网可判断该国为新加坡,结合气候的分布规律,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河流的径流量:

新加坡是岛国,国土面积狭小,没有大江大河,水库少,储蓄淡水的条件差;岛国,地势低平,也不能开发地下水。

而新加坡

人口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生产和生活需水量大。

(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

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

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

(12分)

【答案】水坝修建以前,水偏咸。

(2分)原因:

河流水流平缓,海潮(顶托作用)使河水和海水相混。

(2分)

水坝修建后,水逐渐变淡(改善)。

(2分)原因:

拦蓄淡水,阻止海水倒灌;(3分)通过闸门调控蓄水和排水,逐渐使偏咸的水换成淡水。

(3分)

【解析】此小题要充分利用题干信息:

水坝能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建坝前,河流水流平缓,由于海潮的托作用,水偏咸;建坝后,由于水坝的拦蓄作用,能防止海水倒灌,又能起调蓄作用,因此,水变淡。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6分)

【答案】(6分)

①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

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②海水淡化。

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③废水(污水)回收利用。

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

(提出以上三种办法之一或其他合理办法得2分,论述正确、完整得4分。

【解析】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方法有很多,①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循环用水等;2开辟第二水源,这是目前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重要途径,主要方法有:

降低工业用水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行科学灌溉,减少农业用水浪费、回收利用城市污水、开辟第二水源

②调节水源流量,增加可用供水:

建造水库、跨流域调水、地下蓄水、海水淡化等结合新加坡的特点,。

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

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经济比较发达,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针对新加坡人口密度大,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采取废水(污水)回收利用,又环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