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8003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docx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docx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与措施(word)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及措施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本标准规定了工程项目基础施工、脚手架工程、洞口临边作业、高处作业、料具存放及化学危险品存放的安全防护要求.2、本标准适用于广益黄泥头安置房小区一标段项目范围内一切土建、安装、装饰施工等工程项目.二、引用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江苏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基本标准》三、基础施工安全防护1、土石方工程安全防护

(1)挖掘土方应从上而下施工,禁止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①当采用机械挖土时,机械旋转半径内不得有人.②当采用人工挖土时,人与人之间的操作间距不得小于2米.并应设人观察边坡有无坍塌危险.

(2)开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米,应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3)开挖深度超过2米,必须在边沿处设两道护身栏杆或加可靠围护,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4)槽、坑、沟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米.(5)槽、坑、沟边1米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2、挡土墙、护坡桩、大孔径桩及扩径桩及扩底桩的施工安全防护.

(1)施工前必须制定施工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并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

(2)施工现场应设围挡与外界隔离,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3)下孔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腰系安全绳,且保证地面上有监护人.(4)人员上下必须从专用爬梯上下,严禁沿孔壁或乘运土工具上下.(5)桩孔应备孔盖,深度超过5米时要进行强制通风,完工时应将孔口盖严.(6)人工提土需用垫板应宽出孔口每侧不小于1米,板宽不小于30厘米,板厚不小于5厘米,孔口大于1米时孔上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7)挖出的土方应随出随运,暂时不能运走的应堆放在孔口1米以外,且堆放高坡不得超过1米,孔口边不得堆放任何物料.(8)容器装土不能过满,孔上任何人不准向孔内投扔任何物料.四、脚手架作业安全防护1、脚手架的材质要求:

(1)钢管脚手架应用外径48~51米米,壁厚3~3.5米米,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钢管.

(2)木脚手架应用小头有效直径不小于8厘米、无腐枯、折裂、枯节的杉篙.脚手杆件不得钢木混搭.北京地区施工严禁使用木脚手架.

(3)钢管脚手架的杆件连接必须使用合格的玛钢扣件,不得使用铅丝和其它材料绑扎.(4)杉篙脚手架的杆件绑扎应使用8#铅丝,搭设高度在6米以下的杉篙脚手架可使用直径不小于10米米的专用绑扎绳.(5)脚手板的材质要求:

①木脚手板应用杉木或松木制成,厚度不小于5厘米,宽度20~25厘米,板长3~6米米,有腐朽、劈裂的不能使用.②钢手脚板用2~3米米厚的钢板压制而成,厚度5厘米,宽25厘米,长度3~4米,脚手板端头有连接卡;钢板厚度小于2米米,不是用I级钢板制做的不能使用.2、脚手架搭设:

(1)脚手架基础应平整夯实,并有排水措施,以保证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避免脚手架整体或局部沉降.

(2)脚手架底部必须垫不小于515200厘米的通板,内外立杆加绑扫地杆.杉篙立杆埋地深50厘米,加绑扫地杆.(3)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米.(4)装修脚手架立杆间距杉篙不得大于1.8米,钢管不得磊于1.5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8米,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5)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拉接牢固,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米,水平距离不得超过60米.拉接所用的材料强度不得低于双股8#铅丝的强度.在拉接点处设可靠支顶.高大架子不得使用柔性

材料进行拉接.(6)脚手架的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距离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有空隙、探头板和飞跳板.脚手板下层兜设水平网.脚手板对接处必须设双排小横杆,两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30厘米.(7)脚手架操作面个侧应设两道护身栏杆和一道挡脚板或设一道护身栏,立挂安全网,下口封严.防护高度应为1.5米,严禁用竹芭作脚手板.(8)凡高度在20米以上(含20米)的外脚手架纵向必须设置剪刀撑(也叫十字盖),剪刀撑应随架子同步支搭,以保证架子的稳定性.①架子的剪刀撑应从脚手架纵向两端和山墙处搭起.搭设宽度为不超过7根立杆,每隔6-7根立杆设一组.②剪刀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60.③剪刀撑的底部要插到垫板处,与立杆相交点能加扣件的一定要加扣件.剪刀撑应采取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少于60厘米,且在搭接处加至少两个扣件.④脚手架高度在20米以下时可设置正反斜支撑.(9)脚手架各杆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厘米,以防止杆件滑脱.(10)脚手板操作面的端头(或叫断面)处应绑两道防护栏杆.(11)脚手板非作业层不铺板时,小横杆可部分拆除,要求是每步保留,相间抽拆,上下两步错开.抽拆后小横杆的距离为,结构架子不

大于1.5米,装修架子不大于3米.(12)因施工需要立杆不能伸到基础时,应经过计算在断杆处加八字撑,将此断杆处的力分卸到的两侧架子上.(13)建筑物顶部脚手架要高于坡屋面的挑檐板1.5米,高于平屋面女儿墙顶1米,高出部分要绑两道护身栏,并立挂安全网.(14)特殊脚手架和高度在20米以上(含20米)的高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高度10米以上20米以下的脚手架搭设前必须有措施和交底.(15)结构用的里外承重脚手架,使用时荷载不得超过2646N/米2(270千克/米2),脚手架上放砖不允许超过单行侧摆三层砖.装修用的里外脚手架使用荷载不得超过1960N/米2(200千克/米2).(16)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外电线路电压1KV以下1-10KV35-110KV154-220KV330500KV最小安全操作距离(米)4681015(17)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边线之间固特殊情况无法保持安全操作距离时,必须采取有效可靠的防护措施.3、斜道的搭设:

(1)人行斜道的宽度不得小于1米,坡度1:

3(高:

长);运料斜道的宽度不得小于1.5米,坡度以1:

6为宜.

(2)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应设防护栏杆及挡脚板或满挂立网,立

网与斜道绑牢,人行斜道的脚手板上应加防滑条,其厚度2~3厘米,间距不大于30厘米.(3)斜道立杆间距1.5米,大横杆间距1.2~1.4米,小横杆置于斜横杆上间距不大于1米.在拐弯平台处的小横杆还应适当加密.(4)斜道两侧和端部应设剪刀撑.对于独立搭设的斜道应加密连墙杆.(5)斜道入口处应设护头棚.(6)上、下脚手架的斜道严禁搭设在有外电线路的一侧.4、满堂红架子的搭设:

(1)装修用满堂红架子,立杆间距不大于1.5米,大横杆间距不大于1.4米,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0米.

(2)满堂红架子高度在6米以下时,可铺花板,间隙不大于20厘米,板头要绑牢,高度在6米以上时,必须铺严脚手板.(3)当基础为土质时,立杆的底部应平整夯实垫通板.(4)四角设抱角斜撑,四边设剪刀撑,中间每隔4根立杆沿纵长方向搭设一道剪刀撑,所有斜撑和剪刀撑和剪刀均应由底到顶连续设置.(5)上料井口四角设安全护栏,上下架子要设爬梯.(6)满堂红架子临边外线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和一道挡脚板.5、独立柱子架子的搭设:

(1)立杆间距为1.8~2米,水平横杆间距不大于1.8米.

(2)作业面要满铺板,设两道防护栏杆和一道挡脚板,或一道防护

栏杆满挂立网,作业面的宽度不得小于60厘米.(3)独立架子四边设剪刀撑,与水平面角度应为450~600,上下架子要设爬梯.6、墙体、梁的防护

(1)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和马登.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绑扎3米以上的柱钢筋,必须搭设操作平台.

(2)使用马镫进行钢筋绑扎时,必须满足两块跳板,不准允许有探头板、飞板,严禁使用5*10的木方代替跳板使用,操作工人应佩带安全带.(3)沿墙、梁搭设操作架立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大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2米.两侧设剪刀撑,与水平面角度应为450~600,上下架子要设爬梯.(4)作业面要满铺板,设两道防护栏杆和一道挡脚板,或一道防护栏杆满挂立网,作业面的宽度不得小于60厘米,距墙距离不大于20厘米.(5)作业面满铺跳板下方如有人员必须作业时必须支挂水平安全网,网的四周要拴挂牢固、严密.(6)绑扎梁的钢筋时,梁下侧必须用密目安全网兜设(7)脚手架各杆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厘米,以防止杆件滑脱.(8)满铺跳板端部必须用铅丝绑扎固定牢靠.使用铅丝型号不小于10号.

五、工具式脚手架作业安全防护1、插口架子:

(1)插口架子的负荷量(包括荷载)不得超过1176N/米2(120千克/米2),架子上严禁堆放物料,人员不得集中停立,保证架子受力均衡.

(2)插口架子提升或降落时,不准使用吊钩,必须用卡环吊运,任何人不准站在架子上随架子升降;别杆等材料随架子升降时,必须放置在妥善的地方,以免掉落.(3)架子长度不得超过建筑物的两个开间,最长不得超过8米,超过8米的要经上一级技术部门批准,采取加固措施.(4)插口架子的宽度以0.8米~1米为宜,高度不低于1.8米,最少要有三道钢管大横杆.(5)插口架子外皮要高出施工面1米,横杆间距不得大于1.5米,并加剪刀撑,安全网从上至下挂满封严并且兜住底部,并与每步脚手板下脚封死绑牢.(6)插口架子安装就位后,架子之间的间隙不得大于20厘米,间隙得应用盖板边接绑牢,立面外侧用安全网封严.(7)插口架须要悬挑时,挑出长度从受力点起,不准超过1.5米,必须超过1.5米时,要经过技术部门批准,采取加固措施.(8)插口架子的别杠应别在窗口的上下口.别杠应用10厘米10厘米的木方,别杠每端应长于所别实墙20厘米,插口架子上端的钢管应用双扣件锁牢.

(9)凡建筑物拐角处相连的插口架子大小面用安全网交圈封严.2、吊篮架子:

(1)吊篮的负荷量(包括人体重)不准超过117N/米2(120千克/米2),人员和材料要对称分布,保证吊篮两端负载平衡.

(2)严禁在吊篮的防护以外和护头棚上作业,任何人不准擅自拆改吊篮.(3)吊篮里皮距建筑物以10厘米为宜,两吊篮之间间距不得大于20厘米,不准将两个或凡个吊篮边在一起同时升降.(4)以手板葫芦为吊具的吊篮,钢丝绳穿好后,必须将保险搬把拆掉,系牢保险绳.并将吊篮与建筑物拉牢.(5)吊篮长度一般不得超过8米,吊兰宽度以0.8米~1米为宜.单层吊篮高度以2米、双层吊篮高度以3.8米为宜.(6)用钢管组装的吊篮,立杆间距不准大于2米,大小面均须找戗.采用焊接边框的吊篮,立杆间距不准超过2.5米,长度超过3米的大面要打戗.(7)单层吊篮至少设3道横杆,双层吊篮至少设5道横杆.(8)承重受力的预埋吊环,应用直径不小于16米米的园钢.吊环埋入砼内的长度应大于36厘米,并与墙体主筋焊接牢固.预埋吊环距为点的距离不得小于3米.(9)安装挑梁探出建筑物一端稍高于另一端,挑梁之间用杉篙或钢管连接牢固,挑梁应用不小于14#工字钢强度的材料.(10)吊篮升降使用的手板葫芦应用3t以上的专用配套的钢丝绳.

倒链应用2t以上承重的钢丝绳,直径应不小于12.5米米.(11)钢丝绳不得接头使用,与挑梁连接处要有防剪措施,至少用3个卡子进行卡接.(12)吊篮长度在8米以下3米以上的要设3个吊点,长度在3米以下的可设两个吊点,但篮内人员必须挂好安全带.六、井字架、龙门架的安全防护1、井字架、龙门架的支搭必符合规程要求.高度在10米~15米的应设一组缆风绳,每增高10米加设一组,每组四根,缆风绳应用直径不小于12.5米米的钢丝绳,并按规定埋设地锚,严禁捆绑在树木、电线杆等物体上,钢丝绳用花篮缧丝调节松紧,严禁用别杠调节钢丝绳长度.缆风绳的固定应不小于3个卡扣,并且卡扣的弯曲部分一律卡在钢丝绳的短头部分.2、钢管井字架立杆就用对接扣件连接,不得错开搭接,立杆、大横杆间距均不大于1米,四角应设双排立杆.天轮架必须绑两根天轮木,加顶桩打八字戗.3、井字架、龙门架首层进料口一侧应搭设长度不小于24米以上的建筑物进出料防护棚应搭设双层防护棚.4、井字架、龙门架首层进料口必须采用联动防护门,吊盘定位必须采用自动联锁装置,应保证灵敏有效,安全可靠.5、井字架、龙门架的导向滑轮至卷扬机卷筒的钢丝绳,凡经通道处应予以遮护.6、井字架、龙门架的天轮与最高一层上料平台的垂直距离应不

小于6米,必须设置超高限位装置,使吊笼上升最高位置与天轮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米.7、工作完毕或暂时停止工作时,吊盘必须落到地面,因故障吊盘暂停悬空位置时,司机不准离开卷扬机.8、严禁人员乘坐吊盘上下.9、井字架、龙门架吊笼出入口均应有安全门,两侧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10、井字架、龙门架楼层进出料必须有安全门,两侧应绑两道护身栏杆,并设挡脚板.11、井字架、龙门架非工作状态的楼层进出料口安全门必须予以关闭.12、井字架、龙门架应设上下联络信号.七、临边与洞口作业安全防护1、临边作业安全防护

(1)尚未安装栏杆或挡脚板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框架结构楼层周边、雨蓬与挑檐边、水箱与水塔周边、斜道两侧边、卸料平台外侧边,必须设置1.2米高的两道护身栏杆并设置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厘米的挡脚板或搭设固定的立网防护.

(2)护栏除经设计计算外,横杆长度大于2米时,必须加设栏杆柱,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构造应在任何一处能经受任何方向的1000N的外力.(3)当临边的外侧面临街道时,除防护栏杆外,敞口立面必须采取

满挂小眼安全网或其它可靠措施作全封闭处理.(4)分层施工的楼梯口、梯段边及休息平台处必须安装临时护栏顶层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回转式楼梯间应支设首层水平安全网,每隔4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5)阳台栏板应随工程结构进度及时进行安装.2、洞口作业安全防护

(1)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为2.5厘米~25厘米的洞口,必须设坚实盖板并能防止挪动移位.

(2)2525厘米~5050厘米的洞口,必须设置固定盖板,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3)5050厘米~150150厘米的洞口,必须预埋通长钢筋网片,纵横钢筋间距不得大于15厘米;或满铺脚手板,脚手板应绑扎固定,任何人未经许可不得随意移动.(4)150150厘米以上洞口,四周必须搭设围护架,并设双道防护栏杆,洞口中间支挂水平安全网,网的四周要拴挂牢固、严密.(5)位于车辆行驶道路旁的洞口、深沟、管道、坑、槽等,所加盖板应能承受不小于当地额定卡车后轮有效承载力2倍的荷载.(6)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应设置防护门或绑防护栏杆,下设挡脚板.低于80厘米的竖向洞口,应加设1.2米高的临时护栏.(7)电梯井必须设不低于1.2米的金属防护门,井内首层和首层以上每隔10米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应封闭不顾密.未经上级

主管技术部门批准,电梯井内不得做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8)洞口必须按规定设置照明装置和安全标志.八、高处作业安全防护1、攀登作业安全防护:

(1)攀登用具,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可靠,移动式梯子,均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验收其质量.

(2)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梯子的上端应有固定措施.(3)立梯工作角度以75050为宜,踏板上下间距以30厘米为宜,并不得有缺档.折梯使用时上部夹角以350~450为宜,较链必须牢固,并有可靠的拉撑措施.(4)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以5米为宜,超出2米,宜加设护笼,超过8米,必须设置梯间平台.(5)作业人员应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阳台之间等非规定通道进行攀登,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6)攀登的用具,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可靠.供人上下的踏板其使用荷载不应大于1100N/米2.当梯面上有特殊作业,重量超过上述荷载时,应按实际情况加以验算.2、悬空作业安全防护:

(1)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栏网、栏杆或其它安全设施.

(2)悬空作业所用的索具、脚手板、吊篮、吊笼、平台等设备.均需经过技术鉴定或验证后方可使用.

(3)高空吊装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桁架等大型构件前,应搭设悬空作业中所需的安全设施.(4)吊装中的大模板、预制构件以及石棉水泥板等屋面板上,严禁站人和行走.(5)支模板应按规定的工艺进行,严禁在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并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支设高度在3米以上的柱模板四周应设斜撑,并应设立操作平台.(6)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必须搭设脚手架和马登.绑扎立柱和墙体钢筋时,不得站在钢筋骨架上或攀登骨架上下,绑扎3米以上的柱钢筋,必须搭设操作平台.(7)浇注离地2米以上框架、过梁、雨蓬和小平台时,应操作平台,不得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操作.(8)悬空进行门窗作业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樘子、阳台栏板上操作操作人员的重心应位于室内,不得在窗台上站立.(9)特殊情况下如无可靠的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10)预应力张拉区域应标示明显的安全标志,禁止非操作人员进入.张拉钢筋的两端必须设置挡板.挡板应距所张拉钢筋的端部1.5米~2米,且应高出最上一组张拉钢筋0.5米,其宽度应距张拉钢筋两外侧各不小于1米.3、高处作业安全防护:

(1)无外脚手架或采用单排外脚手架和工具式脚手架时,凡高度

在4米以上的建筑物首层四周必须支搭3米宽的水平安全网,网底距地不小于3米.高层建筑支搭6米宽双层网,网底距地不小于5米,高层建筑每隔10米,还应固定一道3米宽的水平网,凡无法支搭水平网的,必须逐层设立网全封闭.

(2)建筑物出入口应搭设长3米~6米,且宽于出入通道两侧各1米的防护棚,棚顶满铺不小于5厘米厚的脚手板,非出入口和通道两侧必须封严.(3)对人或物构成威胁的地方,必须支搭防护棚,保证人、物安全.(4)高处作业使用的铁凳、木凳应牢固,不得摇晃,两凳距离不得大于2米,且凳上脚手板至少铺两块以上,凳上只许一人操作.(5)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严禁投掷物料.4、操作平台的安全防护:

(1)移动式操作平台的面积不应超过10米2高度不应超过5米并采取措施减少立柱的长细比.

(2)装设轮子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轮子与平台的接合处应牢固可靠,立柱底端离地面不得超出80米米.(3)操作平台台面满铺脚手板,四周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并设置上下扶梯.(4)悬挑式钢平台应按现行规范进行设计及安装,其方案要输入施工组织设计.(5)操作平台上应标明容许荷载值,严禁超过设计荷载.5、交叉作业的安全防护:

(1)支模、粉刷、砌墙等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下层操作必须在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半径范围内以外,不能满足时,应设置硬隔离安全防护层.

(2)钢模板、脚手架等拆除时,下方不得有其它人员操作,并应设专人监护.(3)钢模板拆除后其临时堆放处应离楼层边沿不应小于1米,且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米.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处,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九、料具存放及化学危险品储存的安全要求1、一切材料的存放都要整齐和稳固,存放脚手杆要设支架.2、各种气瓶在存放和使用时,要距离明火10米以上,并且避免在阳光下暴晒,搬动时不得碰撞.3、化学危险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室(柜)内,并设专人管理.4、易燃、易爆材料,必须存放在专用库房内,不得与其它材料混放.5、砖、加气块、小钢模码放必须稳固,砖、小钢模码放高度不超过1.5米,加气块码放高度不超过1.8米.6、存放水泥等袋装材料严禁靠墙码垛,存放沙、土、石料严禁靠墙堆放.7、大模板存放必须将地脚螺栓提上去,下部应垫通长木方,使自稳角成700800对脸堆放.长期存放必须用拉杆连接绑牢.

8、大外墙板、内墙板应放置在型钢制作或用钢管搭设的专用堆放架内.十、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管理岗位责任制

(一)项目经理1、目经理对施工现场内所使用的各种脚手架、龙门架、井字架及其他防护设施符合规范要求负直接领导责任.2、负责组织对脚手架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监督专业工长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监督作业班组长合理安排作业人员的日常工作.3、负责配备一名专业安全防护管理负责人,配备满足施工需要的合格的脚手架作业人员.4、负责检查技术部门(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制定的有关现场安全防护措施(方案)的科学、合理、规范达标工作.5、支持技术负责人做好安全防护的技术措施和对施工现场防护设施的验收工作.6、定期组织安全防护大检查,支持安全员的系列工作,并按有关规定监督实施定人、定时、定措施整改事故隐患及复查工作.7、负责监督购置合格的安全防护用品,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8、负责发生事故后的组织抢救、上报和保护现场,参与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二)技术负责人

1、对本项目施工现场内的各类防护设施负技术领导责任.2、负责施工现场内使用的脚手架、龙门架、井字架及防护设施在技术上的保证工作.3、负责编制脚手架、龙门架、井字架及防护设施的施工方案,并提供给作业班组长《安全防护技术措施》的翔实文字资料.4、负责组织领导安全、技术等部门人员对现场脚手架、龙门架、井字架及其他防护设施的验收工作,并在验收单上签字.5、协助项目经理做好脚手架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6、负责发生事故后的组织抢救、上报和保护现场,参与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三)安全防护负责人1、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县等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法规、规范、标准,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负直接管理责任.2、协助项目经理落实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管理责任制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管理制度.3、协助技术负责人编制符合规范要求的《安全防护技术交底、措施》及脚手架的搭设方案.4、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防护知识教育、培训和考核工作.5、协助有关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脚手架的验收工作,并填写好验收单.

6、负责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材料的检验及鉴定,制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7、负责组织有关人员搭设脚手架、龙门架、井字架及其他防护设施并进行日常的检查和整改.8、负责安全防护工作内业资料的建档和日常管理工作,及时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处理现场违规违纪行为.9、发生事故积极抢救、及时报告和保护现场,协助做好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四)架子工班组长1、对本班组人员在生产中的安全和健康负责.2、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合理安排班组人员的日常工作.带领班组成员积极完成项目部下达的生产任务.3、指导、监督班组人员正确使用安全防护和劳动保护用品.4、组织班组人员学习本岗位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操作规程,不断提高班组成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5、认真落实安全技术交底,做好班前安全讲话,做到不违章指挥,及时制止违章作业.6、协助项目经理做好班组人员的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工作,经常检查班组现场作业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上报有关部门.7、发生事故,积极抢救、迅速汇报并保护好现场.(五)一般作业人员

1、在使用脚手架、龙门架、井字架及其他防护设施时负直接维护责任.2、作业人员在使用脚手架、龙门架、井字架及其他防护设施时不得随意挪动和拆改.如确需改动时,应向主管负责人汇报,经同意后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3、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安全技术交底.4、现场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令、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发生危险时,可撤离现场或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施救.5、加强自身安全生产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