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84130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docx

7辅助电机检修工艺

 

辅助电机检修工艺

 

辅助电机检修工艺

一、主要工装设备、测量器具和材料

500V、1000V兆欧表

交流耐压机

绝缘电阻检测仪(TY—1)

双臂电桥(QJ44型)

毫伏表(C21—mV)

空转试验台

负载试验台

静平衡试验台

弹簧秤

拔出器

常用电工工具及材料

二、基本技术要求

1、电机内、外部清洁,电机绝缘良好。

2、各螺栓无松动、防缓件作用良好。

3、刷握在电机换向器中性线上

4、电机转动灵活、无振动、异音。

三、检修工序流程

四、安全控制措施

1、汽油等易燃品应存放好。

工作场地保持清洁,严禁烟火。

吹扫,清扫时应在指定场所进行。

2、轴承润滑脂存放及使用时应保持清洁。

3、严禁在吊悬的电机下面作业,装电机转子时,定子必须放置平稳,衬垫要牢固,防止歪倒。

4、通电试验时,应作到呼唤应答,防止意外发生,并符合有关安全操作规定。

5、进行耐压试验时,必须由持安全操作合格证的人员进行,其他人不准靠近。

操作者应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认真观察电机动态,不得擅离岗位。

五、检修工艺步骤

工序

工步

作业过程

质量标准

管理点

1解体前的检测

 

2解体

 

3清洗

 

4检修

 

4、检修

 

4、检修

 

4、检修

 

4、检修

 

4、检修

 

4、检修

 

4、检修

 

4、检修

 

4、检修

 

5、组装

 

5、组装

 

5、组装

 

6、试验

 

6、试验

 

6、试验

 

7、记录

 

1.1各绕组对地绝缘电阻对地介电强度检测

 

1.2外观检查

1.3涂写标记

2.1电机与泵分离(无泵电机例外)

2.2拆卸联轴节(或皮带轮、风扇)

2.3拆卸各通风罩、刷握连线

2.4拆卸传动侧端盖

 

2.6拆卸轴承

3.1定子、电枢、刷架装置清洗

 

3.2端盖清洗

 

4.1定子检修

 

4.1.1定子绕组

 

4.1.2连线绝缘及连线接头

 

4.1.3磁极螺栓

 

4.1.4绕组内阻测量

 

4.1.5绝缘电阻测量

 

4.1.6绝缘介电强度测量

 

4.2转子检修

 

4.2.1转子外部检修

 

4.2.2换向器

 

4.2.3风扇

 

4.2.4转轴及均衡块

4.2.5电枢绕组检测

 

4.2.6绝缘电阻测量

4.2.7耐压试验

 

4.2.8测量换向器片间电压降

 

4.2.9转子静平衡试验

 

4.3端盖、轴承盖检修

4.4刷架装置的检修

4.4.1碳刷

 

4.4.2刷盒

 

4.4.3压指及压指弹簧

 

4.4.4刷杆及连线

 

4.4.5刷架装置绝缘测量

4.5轴承的检修及更换

 

5.1轴承注油

 

5.2装转子

5.4装刷架装置

 

5.5装通风网罩

5.6装法兰(或其它)

5.7接线盒接线

5.8电机与泵的组装(以燃油泵为例)

 

6.1手动转动

6.2绝缘电阻测量

6.3耐压试验

 

6.4空载起动电流测定

 

6.5空载试验

 

用兆欧表检测各绕组间及其对地绝缘电阻值,辅助电机用500V兆欧表测量。

用交流耐压机测量各绕组间及其对地介电强度。

试验电压按以下要求:

功率不足1KW或端电压不足36V的电机对地绝缘介电强度的实验电压为:

U=(500+2×额定电压)×75%V

其他电机对地绝缘介电强度的试验电压为:

U=(1000+2×额定电压)×75%V,最低试验电压为1125V。

目检各部有无明显不良处所。

在刷圈与机壳间涂一条白漆带。

2.1.1取出安装定位销

2.1.2松开电机底座安装螺栓

2.1.3用螺丝刀松下联轴节止钉

 

2.1.4用手由传动侧向换向侧推出电机,使联轴节自动分离(不能推动电机时,可用木锤轻击电机轴上的联轴节,使之与泵上的联轴节分离)。

取出电机并将电机与底座间的调整垫片做好标记或用安装螺栓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以便按原位组装。

用拔出器拔出联轴节,取下键。

拆下通风网罩,拔出碳刷,拆卸刷盒连线。

 

2.5.1松开传动侧端盖螺栓,将端盖与电枢一起从定子内平稳地抽出,切勿擦伤绕组,将电枢置于存放架上。

2.5.2松开传动侧轴承盖螺栓,拆下轴承外盖及端盖。

用拔出器拆下轴承。

用拔出器拆下轴承。

用SS—25(汽油、其它绝缘溶剂),毛刷擦洗,或用喷枪、干燥风喷洗,再用干燥风吹干。

如用水剂清洗后,应烘干并绝缘值符合要求。

 

刮去轴承内、外盖、端盖上的存油,用水基清洗剂清洗干净。

 

目视各部位。

线圈不良时,应将线圈拆下,剥净破坏的绝缘层,半叠包扎一层玻璃丝带、涂绝缘漆烘干。

 

检查连线及端子绝缘,用木锤轻击接线端子。

 

用专用扳手紧固各磁极螺栓。

若线圈松动,在松动部位垫绝缘物或酚醛布板垫使之紧固。

 

用双臂电桥测量(或TZ—1接触电阻检测仪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t2),将换算值与测量值比较,不合标准应查找短、断路及虚接故障并处理。

换算公式如下:

234.5+t2

R2=R1

234.5+t1

式中:

R2——t2测量温度下的换算值;

R1——温度为t1时的内阻;

t2——测量时的环境温度;

t1——出厂测量时的温度。

 

用500V兆欧表测量各绕组(并、串、换向极)对地及其相互间绝缘电阻。

 

1、用交流耐压机测量各绕组对地及其相互间绝缘介电强度。

注:

ZTP—22(机车启动滑油泵电机)、110SZ59(预热锅炉、通风机电机)只做直流耐压试验,不做交流耐压试验。

2、或用直流绝缘检测仪(TY—1)测量各绕组对地及其相互间直流泄漏电流。

 

转子外部绝缘、电枢扎线、槽楔。

 

换向器检修。

换向器轻微拉伤、烧伤时,可打磨处理;如磨耗深度、云母槽深度不符合要求时须镟修下刻,下刻镟修后应清除槽内铜屑等异物。

 

转子风扇检修。

风扇若因配合间隙过大而松动时,可将风扇拆下,均匀地搪上一层锡,用00#砂布打磨光亮,再装上风扇。

有必要时,可上车床校验弯曲。

均衡块松动、移位者,应按原位紧固,丢失者应补充。

 

用双臂电桥(TZ—1接触电阻检测仪)测量电枢绕阻,并记录环境温度(t2),将换算值与测量值比较。

换算公式如下:

234.5+t2

R2=R1

234.5+t1

式中:

R2——测量时(t2温度时)换算值;

R1——温度为t1(出厂测量)时绕组的阻值;

t1——出厂测量时的温度;

t2——测量绕组时的环境温度。

 

电机用500V兆欧表测量电枢绕组对地绝缘电阻。

 

1、用交流耐压机测量电枢绕组对地绝缘介电强度。

注:

ZTP—22、110SZ59不作此项试验。

2、或用绝缘检测仪(TY—1)测量电枢绕组对地泄漏电流。

 

如下图:

将6V直流电源接在换向器相对180°的两个换向片上,调整电位器R,使通过绕组的电流为1~2A,毫伏表指示为满刻度的1/2以上。

用毫伏表端子按顺序测量各片间压降与平均值比较,超过规定,按下述方法处理:

1、若毫伏表读数过大,则说明有断路或有焊接不良,断路者应更换绕组;焊接不良者,用1号纯锡焊修。

焊修时,应将转子稍向换向侧倾斜,以防焊锡进入电枢内。

2、若毫伏表读数为“0”时,则说明有短路处所,应仔细清洗换向器槽内污物。

若确认换向器已清理干净,但压降仍然很小,则说明线路匝间短路,应浸漆、烘干或重新下线处理。

经浸漆、补装均衡块、重新下线及绑扎无纬带、空转振动大的转子,均须做静平衡试验。

1、将转子放在试验台上,用划针检查转子轴两端中心孔的位置,以校正转子轴水平位。

2、用手缓慢转动转子数次,转子不应停在某一个固定位置上;若始终停在某一个固定位置上,则说明静平衡不良,须做平衡调整。

 

有裂纹者允许焊修,但焊修时应采取焊前预热,焊后保温缓慢冷却的措施。

 

检查碳刷牌号,测量碳刷长度。

 

如不符合要求,可用细锉修整或更换。

 

不符合要求,则更换。

 

绝缘部分破损,应做相应的处理,连线线鼻子更换时,须搪1号纯锡。

 

用500V兆欧表(ZD902、ZTP—62L用1000V兆欧表)测量刷架装置对地绝缘电阻。

 

1、检查轴承内外圈及滚珠。

2、测量轴承外圈与端盖安装孔的间隙符合限度要求,否则应将端盖安全孔镀铬修复。

3、更换轴承时,测量轴承内圈与轴颈过盈量应符合限度要求,然后装上轴承内盖,用铜套(管)及手锤将轴承压装在轴颈上。

 

在轴承及轴承盖油室内加机车轴承专用脂。

 

将传动侧端盖、轴承外盖装在转子轴上,并用螺栓将轴承内外盖紧固,然后连同转子一同装入定子内,用螺栓将端盖紧固在定子上。

1、将刷架按定全标记固定在换向侧端盖内。

2、安装换向侧端盖和轴承压盖,并用螺栓紧固好。

3、调整刷盒与换向器工作面的间隙。

4、将碳刷装入刷盒内,压上压指并检查碳刷接触面,接触面不够,用00#砂布研磨碳刷。

5、检查刷盒应与换向器轴向平行,并处于碳刷的中性线上,中性线的检查与调整方法如下:

当电枢静止时,将毫伏表接在相邻两组碳刷上(碳刷与换向器接触一定要良好),并激绕组通过开关“K”接到7V的直流电源上,当通、断开关时(即交替接通、断开并激绕组的电流),毫伏表指针左右摆动,这时将碳刷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方向移动,直到毫伏表指针摆不超过2mv时,碳刷的位置就是中性位置。

 

将键放在键槽内,装上联接法兰(或其它如风扇),并用止钉紧固。

 

各小型电机接线原理图和实际接线见各电机接线图。

1、在泵的联轴节上装上橡胶圈。

2、在电机原来的位置放好底座调整垫片。

3、将电机联接法兰对准泵联轴节上4个橡胶圈,推动泵使联轴节装入电机法兰的4个孔内,然后紧固好泵与电机的联接螺栓。

4、装上定位销。

用手转动电机转子。

用500V兆欧表测量定子、电枢绕组对地绝缘电阻。

1、用交流耐压机检查各绕组对地绝缘(ZTP—22、110SZ59不做交流)。

2、或用TY—1绝缘检测仪检查泄漏电流。

 

启动前使V=0,合上K,缓慢调节T,使电机电流逐渐升高,当电机刚刚开始转动时,电流表A的读数即为电动机的启动电流。

 

经解体检修的电机,须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行60min(都为单向运行的直流电机)。

燃油泵及滑油泵等电机,空载运行时,可将泵卸掉,以防泵干磨。

观察电机换向器表面环火程度,检查轴承振动情况。

 

做好检修记录

≮5MΩ

 

历时1分钟,应无击穿、闪络现象。

 

各螺孔丝扣完整。

 

风压0.2—0.3MPa喷嘴不能离绝缘件太近,(100mm左右)以防吹破绝缘层;清洗后达到清洗工艺规定的清洗等级。

轴承盖清洁度达到清洗工艺要求的等级标准。

定子绕组绝缘层不许老化、破损、过热烧损及严重变形。

定子绕组绝缘层不许老化、破损、过热烧损及严重变形。

各连线绝缘良好,无烧损氧化变色;接线牢固,烧损端子铜板≯5%;各连线绑扎规则。

线圈不得松动,磁极螺栓紧固良好。

ZTP—62L:

(t1=20℃)

主极0.0238Ω

换向极0.026Ω

ZTP—22:

(t1=75℃)

主极0.0046Ω

换向极0.0264Ω

并极104Ω

ZTP—12:

(0.6kw)t1=75℃

主极0.139Ω

换向极0.541Ω

并极191Ω

ZTP—12:

(1.1kw)t1=75℃

主极0.0361Ω

换向极0.163Ω

并极175.3Ω

比较误差≯10%。

≮5MΩ。

 

50Hz、1000V耐压1分钟,无击穿、闪络现象。

2500V,泄漏电流≯80μA。

 

绝缘部分不得破损,电枢扎线、槽楔不得松弛、破损。

换向器表面不许有烧(拉)伤痕迹,其磨耗深度不超过0.2mm;换向器表面粗糙度为Ra0.8~Ra1.6云母槽下刻深度≮1.0mm,换向器端部应有0.3×45°倒角。

风扇不得松动,叶片不得变形。

转轴不许弯曲,均衡块不得松动、移位。

测量值与换算值比较误差≯10%电枢绕组阻值:

(R1为电枢绕组阻值)

ZTP—62L:

t1=20℃

R1=0.0377Ω

ZTP—22:

t1=75℃

R1=0.084Ω

ZTP—12:

t1=75℃

(0.6kw)

R1=1.57Ω

ZTP—12:

t1=20℃

(1.1kw)

R1=0.532Ω

≮5MΩ。

50Hz,1000V耐压1min,不击穿、闪络;2500V,泄漏电流≯80μA。

各片间压降与平均值比较误差≯15%。

升高片处不许开焊、电锡、过热、变色。

 

不许有裂纹,各螺栓丝扣良好。

 

同一台电机须使用同一牌号的电刷,其长度应不小于原形尺寸的2/3。

各电机碳刷牌号及尺寸如下:

ZD902:

D252

10×25×40

ZTP—62L:

D374

12.5×25×40

ZTP—12:

D104

10×12.5×30

ZTP—22:

D104

10×12.5×30

碳刷刷辫应无松脱,断线应不超过原截面积的10%。

刷盒应无松动、变形、裂纹,碳刷在刷盒内活动自如。

压指动作灵活,无烧损、折断、退火现象,弹簧作用良好。

不许有裂纹、紧固良好,连线应规则、牢固、无破损,绝缘良好,不得烧损,连线线鼻子不得氧化,烧损面积≯10%,否则更换。

≮5MΩ。

 

不许剥离、裂纹及过热变色,转动灵活、无异音。

 

加油量为2/3油室容积油量。

转子不得与定子相碰。

 

安装牢固。

 

导线标号正确、清晰,连接牢固。

 

无卡滞。

≮5MΩ。

 

50Hz,1000V耐压1min无击穿、闪络;2500V,泄漏电流≯80μA。

燃油泵≯8A、滑油泵≯18A(数值越小,说明电机的性能越好)。

额定转速(r/min):

ZD902:

3000

ZTP—62L:

3100

ZTP—22:

3000

ZTP—12(0.6kw):

1500

ZTP—12(1.1kw):

3000

ZK13—1:

3000

110SZ59:

3000

不得有异音、振动、甩油,轴承温升≯40℃。

换向器表面不得有火花。

字迹清晰

 

 

 

★★

 

★★

 

★★

 

★★★

 

 

★★★

 

★★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