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85233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3.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docx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中考专项复习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10550

物态变化专项复习总结及典型习题

总结:

一、温度

1、定义:

温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位:

1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___热力学温度________________。

2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

在________________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___________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_____________某地气温-3℃读做:

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换算关系T=t+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

下有_____________,里盛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

利用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 体

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

观察它的,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  ,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   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注: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

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

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

叫熔化。

晶体物质:

  、 ,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

松香、石蜡、 、  、

食盐、明矾、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

   ,,  熔化特点:

 ,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  态温度    。

熔点:

晶体  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

⑴。

⑵。

2凝固:

定义 :

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

   ,放热,  凝固特点热,逐渐变稠、变黏、

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     。

凝固点 :

         。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

凝固的条件:

⑴。

⑵。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义:

物质从。

定义:

液体在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

⑴;⑵⑶。

作用:

蒸发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作用。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的汽化现象。

沸  点:

 的温度。

沸腾条件:

⑴   。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气压减小时  ,气压增大时

2

液化:

定义:

 叫液化。

 方法:

⑴  ;⑵   。

  好处:

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

液化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物质从的过程,热,易升华的物质有:

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

物质   的过程,热

4自然界中水的物态变化:

雾 露雨云雪霜冰雹

 

典型题:

1.下列物质中,全都属于晶体的是( )

A.松香、萘、冰     B.沥青、蜂蜡、冰  

C.水银、食盐、海波    D.铁、铜、玻璃

2.在下面列举的现象中,不是升华现象的是(   )

A、碘加热时变为蒸气。

ﻩﻩ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C、萘制的卫生球日久变小。

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3.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3111所示的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图3111

A.升华,液化B.液化,汽化

C.熔化,液化D.汽化,液化

4.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 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

5.下列现象中利用了升华吸热的是( )

A.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

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D.游泳完,上岸后感到有点冷

6.图3112所示的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3112

A.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 min到第3 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它吸收热量

B.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它不吸收热量

C.该物质的熔点是-4 ℃,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液态,它吸收热量

D.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气态,它吸收热量

7.如图2所示,甲试管装水,乙试管装酒精,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使里面的水沸腾,(酒精沸点78.48摄氏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沸腾

B、甲试管内的水和乙试管内的酒精都不沸腾

C、甲试管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不沸腾

D、甲试管内的水不沸腾,乙试管内的酒精沸腾

8.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9.温度为0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B.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10.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3

4

水的沸点/℃

98.2

98.9

98.5

98.6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

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11.图3所示图像中,能描述晶体凝固过程的是(  )

 

12.如图3115所示,烧杯与试管中均装有冰块,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底部,在烧杯内冰块逐渐熔化成水的过程中(  )

XKb1.C om

图3115

A.试管中的冰块不会熔化  

B.试管内的冰块会熔化一部分

C.烧杯内水温低于0℃

D.烧杯内水温高于0℃

13.如图3116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图3116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14.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6所示,则图_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15.我们知道100oC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同温度的开水烫伤更历害,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16.小明从冰箱内拿出一杯自制的冰淇淋,过了一会儿,杯内的冰淇淋化了,杯的外壁出现了一层水珠,前者是________现象,后者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后一现象的发生需要________热.新课标第一网

17.小明同学用如图3117甲所示的装置对冰进行加热.

图3117

(1)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冰是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比较AB段和CD段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要______(填“大”或“小”).

(2)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____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18.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3118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________(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时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水的沸点是________℃,当时的大气压______(填“<”“>”或“=”)1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________不同.

图3118

19.某同学在做“研究晶体熔化”的实验.

(1)他用温度计测量晶体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了解晶体熔化时的温度,选择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读取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只填写序号)

该同学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此晶体的熔点为,熔化过程用的时间为。

(2)在4—8min这段时间里,它处于态。

(3)在第1.5min时,它处于态,第11min时它处于态,这种物质叫。

(4)在右图,画出它的熔化图象。

 

20.图9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

器材有:

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图乙是(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1.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

(1)水是沸点是________0C,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一个标准大气压。

 (2)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____0C左右。

(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向云层投撒干冰是人工增雨、缓解旱情的方法之一。

投撒到云层中的干冰为气体,并从周围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为小水滴或为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

.如图6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是……………

这种物质是体,其熔点为℃

在BC段物质处于状态

在BC段物质热量,温度不变

该物质熔化时间为  .

 

23.请将下列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放在衣柜里的卫生球时间久了,会慢慢变小:

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清晨草坪上附着露水:

_________________。

24.烧开水时壶嘴上方冒“白气”,这是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沸腾时温度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爽,这是利用___________来降低温度。

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会也变干,这是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5☆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

 

努力 成 就人生,,加油哦!

!

!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总结及习题

总结:

一、温度

4、定义: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5、单位:

1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2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

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换算关系T=t+ 273K

6、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

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

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 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体

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

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

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

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

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

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

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

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

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

⑴达到熔点。

⑵继续吸热。

3

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

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

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

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

⑴达到凝固点。

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

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

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

蒸发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

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3

液化:

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

⑴ 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好处:

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

液化放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

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练习:

☆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

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

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

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

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霜前冷:

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

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