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8578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docx

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

2020年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

(一)

(考试用时:

45分钟 试卷满分:

90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心肌细胞富含线粒体利于其旺盛的代谢活动

B.蓝藻细胞含有叶绿体利于其进行光合作用

C.浆细胞含有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利于其分泌抗体

D.洋葱表皮细胞具有细胞壁和液泡利于其维持一定的形态

2.核心物质β1,3D葡聚糖能强烈抗肿瘤,在诱导凋亡过程中,能促进bax基因表达,抑制bcl2基因表达,同时促进TNF分泌,从而诱导肿瘤自然凋亡。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使原癌基因发生了突变,抑癌基因正常

B.bax基因和bcl2基因表达产物的增加都能加速肿瘤细胞凋亡

C.β1,3D葡聚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时,只有凋亡基因表达

D.β1,3D葡聚糖和TNF可能具有促进免疫细胞的免疫能力

3.科学家发现了DNA分子中有一种iMotif结构(同一条DNA链上的胞嘧啶彼此结合),该结构多出现在原癌基因的启动子(RNA聚合酶识别、结合和开始转录的一段DNA序列)区域和端粒中。

下列关于iMotif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有影响    B.可作为抗癌药物设计的靶点

C.A和T、C和G的含量均相同D.可能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系

4.研究小组用某果蝇品系的雌雄两只果蝇进行了一代杂交实验,所产生的子一代中出现了603只雌果蝇和300只雄果蝇。

重复实验结果表明,上述现象总是存在。

据此对该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可能是父本携带常染色体隐性纯合致死基因并传给后代雄性果蝇

B.可能是亲本均携带常染色体隐性纯合致死基因并传给后代雄性果蝇

C.可能是母本携带X染色体隐性纯合致死基因并传给后代雄性果蝇

D.可能是母本携带X染色体显性致死基因并传给后代雄性果蝇

5.拟南芥超矮生型突变体有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

研究者以野生型和某种超矮生型突变体拟南芥为材料,分别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和生长素处理,实验结果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明,促进野生型拟南芥生长的最适赤霉素浓度是1.5μM

B.图乙表明,高浓度的生长素对野生型拟南芥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C.实验表明,该种超矮生型突变体对赤霉素和生长素不敏感

D.实验表明,超矮生型突变体细胞表面一定缺乏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

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会发生改变

B.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与被捕食者数量的变化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

C.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有利于提高生物对资源的利用率

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

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二、非选择题:

共54分。

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39分。

29.(11分)在冬春季温室蔬菜生产中,低温胁迫和光照不足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

研究人员以“海丰16号”甜椒为对象,研究LED补光和根区加温对甜椒生物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

株高(cm)

地上鲜重(g)

地上干重(g)

根系鲜重(g)

根系干重(g)

果实数量

单果重(g)

单株产量(g·plant-1)

CK

72.50

313.33

40.71

29.76

5.06

2.80

119.15

332.82

T15

77.63

329.67

42.19

32.59

5.56

3.60

131.48

468.66

T18

81.13

349.33

49.49

36.19

7.71

4.20

136.74

573.30

L

75.13

319.67

45.41

34.66

5.95

3.20

131.40

409.28

T15+L

79.00

333.33

50.08

36.80

7.17

5.20

121.80

633.04

T18+L

86.13

388.33

57.25

42.72

8.41

5.00

131.05

649.02

(注:

CK:

对照;T15:

根区加温15℃;T18:

根区加温18℃;L:

冠层补光;T15+L:

根区加温15℃和冠层补光;T18+L:

根区加温18℃和冠层补光)

(1)植物根区温度降低主要通过________来影响根系细胞呼吸,进一步影响根系对矿质养料的吸收,从而影响植物生长。

(2)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填“T”“L”或“T+L”)处理能大幅度提高甜椒产量,提高甜椒株产量效果最明显的处理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际生产中,椒农常选择T15+L而不选择T18+L处理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8分)对下列生物学实验进行完善实验思路、结果预测或分析与讨论。

(1)有观点认为生长素能诱导细胞壁酸化,增大其可塑性从而使细胞伸长。

为验证上述观点,以豌豆种子萌发后的上胚轴切段为对象,使用________________(填“0.1毫米刻度尺”或“配置显微测量仪的显微镜”)测量各组。

当生长素浓度由低升至最适时,豌豆细胞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所处环境溶液pH________。

假若用单侧光照射豌豆种子上胚轴尖端,结果向光弯曲,则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所处溶液pH向光侧比背光侧________。

(2)物质P能诱发心肌细胞凋亡,物质Q能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功能。

为研究物质Q对物质P诱发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效果,请完善实验分组,并分析讨论相关问题。

①实验分组甲组:

心肌细胞+适宜培养液+物质Q;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与讨论:

设置甲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与实验动物相比,采用离体心肌细胞为实验材料,可以避免实验动物的心脏活动受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3)图1表示离体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坐骨神经上有等距离的A、B、C三点,图2表示在坐骨神经细胞膜膜内外连接灵敏电流计示意图(左A、右C)。

在B点施加适宜刺激,请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电位差与时间的关系)。

 

31.(8分)飞蝗是一种可以引起蝗灾的物种。

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体色会发生改变。

散居型飞蝗体色呈绿色,聚居型飞蝗体色呈黑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飞蝗种群密度增加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散居型飞蝗的体色会由绿色逐渐变为黑色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改造蝗绿僵菌并制成产品防治蝗灾,这属于_________(填“化学”或“生物”)防治。

其中蝗绿僵菌与飞蝗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3)研究飞蝗数量的增长规律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2分)已知某雌雄异株植物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

酶1能催化白色前体物质转化为粉色物质,酶2能催化粉色物质转化为红色物质,酶1由基因A控制合成,酶2由基因B或b控制合成。

已知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纯合的白花、粉花和红花植株若干,试设计实验通过一次杂交判断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是B还是b。

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已知酶2是由基因B控制合成的,现有纯合粉花雌性植株甲、纯合红花雄性植株乙和含基因B的纯合白花雄性植株丙,试设计实验判断基因A和基因B的位置关系,并判断基因A是否位于另一常染色体上。

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基因A在另一常染色体上的实验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

共15分。

请考生在第37、38两道生物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15分)【生物——选修1:

生物技术实践】

泡菜与酸奶均采用乳酸菌进行发酵,现有研究人员打算从泡菜中获取可用于酸奶发酵的乳酸菌种。

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用______法。

食物中的亚硝酸盐绝大部分随人体尿液排出,其余的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致癌物__________。

(2)使用__________法将少量泡菜汁接种于培养基上,经厌氧培养后得到菌落。

(3)将上述培养基中各菌落移至MRS碳酸钙固体培养基(配置方法为当MRS培养基冷却到45~50℃时,加入已灭菌的碳酸钙,充分混匀,倒平板,该培养基因含碳酸钙而不透明),厌氧培养48小时后,发现有部分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因为菌种相同,部分研究人员猜测制作酸奶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进而测出酸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为1mg/kg,于是他们认为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但是另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个结论不可靠,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给出改进实验的思路,进一步确定此结论的可靠性。

方案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酸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

38.(15分)【生物——选修3: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如图所示为A、B、C三种质粒和一个含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示意图。

图中A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c为四环素抗性基因,lacZ为蓝色显色基因,EcoRⅠ、PvuⅠ为两种限制酶,质粒上限制酶括号内的数字表示限制酶切割位点与复制原点的距离。

请回答:

(1)据图分析质粒A、C一般不能作为运载体的理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获取目的基因,应该选用________酶切割。

(2)将图中的目的基因与质粒B进行重组。

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检查目的基因是否重组到质粒中,应使用_________酶切重组质粒,完全酶切后,进行电泳检测。

若电泳图谱中出现长度为1.1Kb和5.6Kb,或者________Kb和_________Kb的片段,则可判断该重组质粒已与目的基因重组成功(重组质粒上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点与EcoRⅠ的识别位点之间的碱基对忽略不计)。

(3)若选择自身不含lacZ基因并对抗生素敏感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则如何筛选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基因能在大肠杆菌细胞内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其遗传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精析

2020年安徽省安庆一中高考模拟试题精编

(一)

1.解析:

选B。

心肌细胞的代谢能力较强,其中具有较多的线粒体与功能相适应,A正确;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酶和色素,B错误;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因此浆细胞富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正确;细胞壁有机械支持作用,伸缩性很小,所以洋葱鳞茎表皮细胞的形态由细胞壁决定,原生质体由于液泡吸水而产生的膨压,从而使细胞维持一定的形态,D正确。

2.解析:

选D。

细胞癌变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均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A项错误;根据题意可知,在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β1,3D葡聚糖能促进bax基因表达,抑制bcl2基因表达,从而诱导肿瘤自然凋亡,由此可推知,bax基因表达产物的增加,bcl2基因表达产物的减少,都能加速肿瘤细胞凋亡,B项错误;β1,3D葡聚糖具有强烈抗肿瘤活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时,相关凋亡基因及细胞代谢所必需的基因均表达,C项错误;β1,3D葡聚糖能强烈抗肿瘤,同时促进TNF分泌,由此可推知,β1,3D葡聚糖和TNF可能具有促进免疫细胞的免疫能力,D项正确。

3.解析:

选C。

iMotif结构中同一条链中的胞嘧啶结合,会对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影响,A正确;该结构多出现在原癌基因的启动子部位,故可作为抗癌药物设计的靶点,B正确;该结构由同一条DNA链上的胞嘧啶彼此结合形成,只含有DNA的一条链的部分序列,故无法判断各种碱基的数量关系,C错误;该结构常位于启动子部位,启动子是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会影响基因的转录,故可能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系,D正确。

4.解析:

选C。

正常情况下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数量大致相当,而题干中显然雌性∶雄性=2∶1,很有可能雄果蝇中有部分个体致死或者致死现象在雄性中比较多,因此该致死很有可能与X染色体有关,推测母本携带X染色体隐性纯合致死基因,并传给后代雄性果蝇的可能性比较大,C正确。

5.解析:

选C。

由图甲可知,并未出现野生型拟南芥茎长度的峰值,所以说明野生型拟南芥生长的最适赤霉素浓度大于1.5μM,故A错误;由图乙可知,与生长素浓度为0时相比,高浓度的生长素使野生型拟南芥的茎长度增加,说明高浓度的生长素对野生型拟南芥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故B错误;实验表明,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的作用下,该种超矮生型突变体的茎长度变化不大,说明其对赤霉素和生长素不敏感,故C正确;由本实验无法说明,超矮生型突变体细胞表面一定缺乏赤霉素和生长素的受体,故D错误。

【方法技巧】 解决曲线坐标图的解题思路如下:

(1)识标:

在解曲线坐标图时,首先要认真识别坐标图中纵、横坐标的含义,找出纵、横坐标之间的联系,是解题的前提。

(2)明点:

在生物曲线坐标图中一些特殊点包括:

曲线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曲线与纵、横坐标以及其他曲线的交叉点等,明确这些特殊点含义是解题的基础。

(3)析线:

正确分析曲线形状,在识标、明点的基础上,对曲线形状进行正确分析,得出曲线上升、平缓、转折、下降的原因等,这是解题的关键。

6.解析:

选D。

群落的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演替过程中物种组成会发生改变,故A正确;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数量的变化存在负反馈调节,可以保证两者之间的平衡,故B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而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故C正确;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很大,但是不能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比如地震、海啸等,故D错误。

29.解析:

(1)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生命活动过程,所以植物根区温度降低主要通过降低酶活性来影响根系细胞呼吸。

(2)由表格数据可知,与T15、T18、L组处理相比,T+L处理能大幅度提高甜椒产量,其中T18+L比T15+L提高的效果更明显。

(3)与T15+L相比,由于T18+L处理对提升甜椒产量效果有限但耗能增加较多,所以在实际生产中,椒农常选择T15+L而不选择T18+L处理。

答案:

(1)降低(呼吸)酶的活性 

(2)T+L T18+L(或根区加温18℃同时进行冠层补光) (3)与T15+L相比,T18+L处理对提升甜椒产量效果有限但耗能增加较多

【方法技巧】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注意对表中数据的分析,注意比较表中行和列之间的相关性,分别固定行和列,运用单一变量原则,对表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30.解析:

(1)根据观点“生长素能诱导细胞壁酸化,增大其可塑性从而使细胞伸长”分析,当生长素浓度由低升至最适时,豌豆细胞中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所处环境溶液pH下降,豌豆细胞伸长。

由于细胞伸长有限度所以通常使用配置显微测量仪的显微镜进行测量。

同理分析,用单侧光照射豌豆种子上胚轴尖端,结果向光弯曲,则推测背光侧细胞伸长生长快,向光侧细胞伸长生长慢,则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所处溶液pH向光侧比背光侧高。

(2)根据实验目的:

研究物质Q对物质P诱发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效果,结合实验设置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实验应设置四组,思路如下:

甲组:

心肌细胞+适宜培养液+物质Q;乙组:

心肌细胞+适宜培养液;丙组:

心肌细胞+适宜培养液+物质P;丁组:

心肌细胞+适宜培养液+物质P+物质Q。

分析:

实验中设置乙组是为了与其他各组进行对照;设置甲组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物质Q能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功能;设置丙组是为了验证物质P能诱发心肌细胞凋亡,真正的实验组是丁组。

与实验动物相比,为了避免实验动物的心脏活动受自身神经-体液调节的影响,最好采用离体心肌细胞进行实验。

(3)在B点施加适宜刺激后,产生兴奋,由于A、C两点距离B点相等,所以当兴奋同时传到A、C两点时,A、C两点的膜内外同时发生电位逆转,进而出现A点膜外为负,C点膜内为正,此时坐骨神经细胞膜膜内外连接灵敏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当兴奋同时离开A、C两点时,A、C两点膜外内的电位恢复原状,相当于起始的静息电位。

所以灵敏电流计表现为起始的外正内负,之后出现外负内正,最后再恢复外正内负,如图所示。

答案:

(1)配置显微测量仪的显微镜 下降 高 

(2)①乙组:

心肌细胞+适宜培养液,丙组:

心肌细胞+适宜培养液+物质P,丁组:

心肌细胞+适宜培养液+物质P+物质Q ②验证物质Q能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功能 神经-体液调节

(3)

31.解析:

(1)从种群特征的角度分析,当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会直接导致飞蝗种群密度增加;飞蝗的体色是受基因控制的,所以飞蝗的体色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飞蝗基因组的选择性表达。

(2)蝗绿僵菌是能感染蝗虫的病原真菌,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改造蝗绿僵菌并制成的产品属于真菌杀虫剂,所以这种防治蝗灾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

蝗绿僵菌进入飞蝗体内,不断消耗营养,产生毒素,杀死飞蝗,所以其种间关系是寄生。

(3)飞蝗属于害虫,所以研究飞蝗数量的增长规律的意义是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蝗灾,减少其危害。

答案:

(1)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飞蝗基因组的选择性表达 

(2)生物 寄生 (3)有利于预防和控制蝗灾,减少其危害

【易错点拨】 本题的易错点在第一问的第二个空,很多同学知道根本原因应从基因水平回答问题,但是不知道怎样准确叙述,由于题目中已说明体色发生改变,则控制体色的蛋白质发生改变,而这一过程中又没有突变产生,所以说明体色改变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2.解析:

(1)由于不确定酶2受B还是b控制,可以让纯合的粉花植株AAbb(或者AABB)和纯合的红花植株AABB(或者AAbb)杂交,后代基因型一定为AABb,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由于酶2能催化粉色物质转化为红色物质,所以若后代全为红花植株,则酶2是由基因B控制合成的;若后代全为粉花植株,则酶2是由基因b控制合成的。

(2)已知酶2是由基因B控制合成的,若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基因B位于其非同源染色体上,两者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纯合粉花雌性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纯合红花雄性植株乙的基因型为AABB,含基因B的纯合白花雄性植株丙的基因型为aaBB。

选择植株甲和植株丙杂交产生F1(AaBb),再让F1随机传粉产生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知,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_B_∶A_bb∶aaB_∶aabb=9∶3∶3∶1,因此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9∶3∶4,则可说明A在另一常染色体上,且白花植株既有雌株也有雄株。

答案:

(1)让纯合粉花植株和纯合红花植株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子代全为红花植株,则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是B;若子代全为粉花植株,则控制酶2合成的基因是b 

(2)选择植株甲和植株丙杂交产生F1,再让F1随机传粉产生F2,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9∶3∶4,且白花植株既有雌株也有雄株

【方法技巧】 解答本题的关键点在于要知道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一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二是位于一对染色体上,则遵循连锁定律。

其中自由组合定律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那么就先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再根据题中信息写出相应的表现型对应的基因型,即可解出本题。

37.解析:

(1)因为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时,要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比色,所以这种方法叫比色法。

食物中的亚硝酸盐绝大部分随人体尿液排出,其余的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致癌物亚硝胺。

(2)若想经厌氧培养后得到菌落,可以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将少量泡菜汁(含有乳酸菌)接种于培养基上。

(3)将上述培养基中各菌落移至MRS碳酸钙固体培养基,厌氧培养48小时后,由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所以可以发现有部分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4)在酸奶中测出的亚硝酸盐可能是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可能来自于原料鲜奶,想要探究这一问题,可以测定鲜奶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若酸奶中亚硝酸盐含量高于鲜奶中亚硝酸盐含量,则可以说明酸奶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

答案:

(1)比色 亚硝胺 

(2)稀释涂布平板(平板划线法) (3)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

(4)亚硝酸盐可能来自于原料(鲜奶) 增设一组实验测定鲜奶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 酸奶中亚硝酸盐含量高于鲜奶中亚硝酸盐含量

【易错点拨】 本题的难点在第三问,解题时需要注意题目中括号内的提示内容“该培养基因含碳酸钙而不透明”,故出现透明圈说明碳酸钙没有了,再结合乳酸菌的产物乳酸会与碳酸钙进行酸碱中和,从而使碳酸钙消失形成透明圈。

38.解析:

(1)由图可知,质粒A缺乏标记基因,质粒C中PvuⅠ识别位点位于复制原点,故不能选择质粒A、C作为运载体。

由于EcoRⅠ会破坏目的基因,目的基因的两端有PvuⅠ识别位点,故要获取目的基因,应该选用PvuⅠ酶切割。

(2)将图中的目的基因与质粒B进行重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后,要检查目的基因是否重组到质粒中,可以使用EcoRⅠ酶切重组质粒,完全酶切后,进行电泳检测。

由于目的基因和载体用一种酶进行切割,重组质粒(含2个EcoRⅠ酶位点)会出现正向连接和反向连接两种类型,质粒B中EcoRⅠ酶切位点与PvuⅠ酶切位点之间的距离为0.1Kb,重组质粒中2个EcoRⅠ酶切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可能是0.1+1=1.1Kb或0.1+3=3.1Kb,重组质粒长度为:

2.7+4=6.7Kb,故EcoRⅠ酶切后,电泳图谱中出现长度为1.1Kb和5.6Kb片段或者3.1Kb和3.6Kb的片段,说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3)由题意可知,重组质粒中的lacZ基因会被破坏,但保留氨苄青霉素抗性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