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8592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docx

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四练习苏教版1116

单元测试(四) 动物世界

(时间:

100分钟 总分:

120分)

题号

总分

合分人

复分人

得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驯良(xùn)   帽缨(yīnɡ)   豆荚(jiá)笨拙(zhuō)zhé(蛰)伏

bīn(濒)危jiǎo(矫)健璀càn(璨)qī(栖)息

2、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请一一找出并在下列横线上改正。

(2分)

诞生  贪得无厌  憨态可鞠  接踵摩肩

马厩曲指可数悠然自得狼狈不堪

孤僻慢不经心神态温顺功勋卓著

鞠—掬__曲—屈__慢—漫__顺—驯

3、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解析:

“天伦之乐”是指“家庭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用在“同学们”身上,明显不当。

4、学习本单元后一位同学写了一份环保倡议书,请找出画线部分有语病的一处并修改过来。

(3分)

①共建绿色家园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我们深刻认识到,②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不能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

这就需要从源头治理南京的山水。

为了保护南京的“绿肺”,③中山陵园管理局已于去年底提交了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的方案。

作为中学生,④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为建设绿色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②,删去“不

能”或“要避免”。

5、名句填空。

(5分)

(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2)虎因善,计之曰:

“技止此耳”(《黔之驴》)

(3)某班级开展“保护野生动物”赛诗主题班会,要求说出含有飞禽走兽名称的诗句,请写出你喜欢的两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

6、根据句意排列下列各句。

(3分)

①这时,大陆上出现了不少猛兽,弱小的袋鼠被大量捕食,遭到灭顶之灾,在其他大陆上便渐渐灭绝了。

②大约在1亿多年前,全世界都有袋鼠,那时候,澳大利亚与北半球的大陆还连在一起。

③袋鼠为什么只生长在澳大利亚呢?

④在这里它们无忧无虑地生息、繁衍,直到今天。

⑤后来,由于地壳发生了变化,澳大利亚从亚欧大陆分离南移。

⑥而澳大利亚因为远离亚欧大陆,猛兽无法跨越海洋,这里就成了袋鼠的安全区。

正确顺序是:

③②⑤①⑥④

7、阅读下面的相关材料,然后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和你对《西游记》的阅读积累,再加上你丰富的想象,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4分)

话说孙悟空历尽千辛万苦,一路披荆斩棘,最后护送唐僧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玉帝欲正式册封其为“齐天大圣”,太白金星忽报人间法庭送来传票,悟空已成为多家的被告——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我们要替被打死的虎狼豺豹申冤,有众多虎狼豺豹的子孙为证。

(1)自然环境保护协会:

他随意呼风唤雨、飞沙走石,破坏了生态平衡,有通天河的千年神龟为证。

反盗版版权协会:

他随意模仿和克隆牛魔王、唐僧、小

妖、高小姐等人,我们要求索赔,证人有猪八戒等。

(2)人类道德协会:

他偷吃蟠桃,盗取芭蕉扇,强取定海神针,滥开杀戒,十恶不赦,证人有王母娘娘等。

玉帝无奈:

我本有心成全你,但众怒难犯。

这样,我再给你一次机会

千年后再等另一僧人解救你吧。

随即唤来如来,再次将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8、七年级

(1)班正在开展“关爱动物”的语文专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的题目。

(6分)

(1)实践活动一:

调查了解。

(3分)

为了调查了解本地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情况,同学们决定进行一次调查活动。

如果你负责这次调查表的设计,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

A、调查目的:

了解本地区保护野生动物的情况

B、调查形式:

走访

C、调查问题:

①本地区主要有哪些野生动物?

②地区政府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

(2)实践活动二:

拟写广告。

(3分)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深感人们对动物的关爱不够,认为应该拟写一则公益广告,号召大家都加入到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行列

中来。

如果让你来拟写这则公益广告,你打算怎样写呢?

(字数不超过25个字)

示例: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请关心你身边的朋友吧!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古诗文赏析。

(4分)

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9、“居高”在诗中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分)

10、三、四两句诗实际在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做人的道理?

(2分)

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然后答题。

(10分)

【甲】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乙】大鼠

蒲松龄

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①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

抱投鼠屋②,阖其扉,潜窥③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④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猫避登几⑤上,鼠亦登,猫则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⑥百次。

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⑦。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⑧似喘,蹲地上少休。

猫即疾下,爪掬⑨顶毛,口

⑩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 ①适:

恰好。

②鼠屋:

大鼠经常出没为害的房间。

③潜窥:

偷看。

④逡巡:

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⑤几:

桌几。

⑥啻(chì):

仅,只。

⑦无能为者:

无所作为的,没有能力的。

⑧硕腹:

硕大的肚子。

⑨掬:

抓住。

(hé):

咬。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1)以为神(把……当作)

(2)以为且噬己也(将要)

(3)辄被啖食(总是)

(4)众咸谓猫怯(皆,都)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老虎)藏在树林里偷偷地看着驴,渐渐地出来接近它,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是什么东西。

(2)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

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猫随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头顶的毛,用口咬住老鼠脖子,辗转往复争斗,猫呜呜地叫,老鼠啾啾地呻吟。

13、请发挥你的想象力,以好事者的口吻从驴的角度诉说驴被老虎吃掉的原因。

(2分)

驴啊,若不是示例:

你庞大却愚蠢,没有能耐,只会一鸣一蹄或如果不是我好事把你运来放到山下,你也不会被吃掉啊!

14、甲、乙两则短文分别讽刺了什么人?

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分)

《黔之驴》中的驴庞大却愚蠢最终被老虎吃掉,讽刺了外强中干的小人,嘲讽他们无德无能。

《大鼠》中的老鼠可谓有勇无谋,仅凭自己的凶悍来面对对手,但是猫却是智勇双全,似怯而实智,讽刺了那些做事情有勇无谋、只会蛮干的人。

【乙文参考译文】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中有老鼠,大小和猫差不多,为害极为严重。

(皇家)从民间找遍了好猫捕捉老鼠,都被老鼠吃掉了。

恰好有外国进贡来的狮猫,浑身毛色雪白。

把狮猫投入(有)老鼠的屋子,关上窗户,偷偷观察。

猫蹲在地上很长时间,老鼠从洞中出来巡视,见到猫之后怒冲冲地朝它奔去。

猫避开跳到桌子上,老鼠也跳上桌子,猫就跳下来。

如此往复,不少于一百多次。

大家都说猫胆怯,以为是没有能力的猫。

过了一段时间,老鼠跳跃动作渐渐迟缓,肥硕的肚皮好像在喘息,蹲在地上稍稍休息。

猫随即快速跳下桌子,爪子抓住老鼠头顶的毛,用口咬住老鼠脖子,辗转往复争斗,猫呜呜地叫,老鼠啾啾地呻吟。

急忙打开窗户查看,老鼠脑袋已经(被猫)嚼碎了。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13分)

盲 鳗

①鲨鱼是

海中的霸王。

作为最凶猛的鱼类,鲨鱼在海底世界所向披靡,游弋所及,其他鱼儿闻风丧胆,落荒而逃。

②反抗一位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暴君,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盲鳗,无疑是有勇有谋的行刺者。

③盲鳗细长的体型似鳗,通常也只有鳗鱼一般大小,在形体上便输了鲨鱼一筹。

盲鳗无法寄希望于采用什么新式的高精尖武器,它只能依靠智慧和特长,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

④盲鳗的口像个椭圆形的吸盘,里面镶着锐利的牙齿。

当盲鳗用吸盘似的嘴吸附在鲨鱼身上时,这位残暴的君王并没有意识到危险已至。

这可能出于下面两种原因:

首先,盲鳗的吸附举动很容易被理解成谄媚,如此紧密而持久的亲吻还能有别的解释吗?

特别是对于习惯于君临天下、俯视群臣的鲨鱼来说,它怎么会理解这小小的依附者竟敢怀有野心呢?

其次,吸附的盲鳗紧贴在鲨鱼身上,随它四处游弋,时

间一长,鲨鱼再狡猾也会渐渐放松警惕,“它不过是在狐假虎威,分一点残羹冷炙”。

鲨鱼甚至可能这样自以为是地想。

⑤吸附在鲨鱼身上的盲鳗开始一点点向霸王的腮边滑动,鲨鱼甚至会以为此乃更进一步的谄媚,而这时,盲鳗已经悄悄地从鳃边钻进它的体内。

鲨鱼应该觉得有点儿不对劲儿了,但为时已晚,盲鳗得到它的信赖和纵容,直入它的腹腔。

“会不会有什么危险呢?

”鲨鱼想,但也仅是想想而已,因为盲鳗一直是依附于己的宠臣。

⑥此时,盲鳗深居霸王的体内,成了它名副其实的“心腹”。

这个无法面对面与鲨鱼抗衡的小动物,此时可以在霸君的腹内兴风作浪。

它开始大举吞食鲨鱼的内脏和肌肉,食量很大,每小时吞吃的东西相当于自己体重的两倍。

一边吃,盲鳗一边排泄。

它怡然自得,悠哉悠哉;鲨鱼却承受不住了,后院起火,“火”来自内部尤为难熬,鲨鱼痛苦地翻腾却无法摆脱那两排已深入体内的利齿。

⑦小鱼吃大鱼不再是奇迹,面对面的劲敌好抵御,心腹之患最是难防。

盲鳗“痛打落水狗”,从里到外将鲨鱼吃个干净,然后掉头便走。

⑧盲鳗为了这顿美餐,人类三十六计中至少六个计谋被用到了。

首先是瞒天过海,笑里藏刀,得以靠近鲨鱼,随后是暗度陈仓潜入腹内,再来个釜底抽薪,最后是走为上策。

还有一计,便是苦肉计。

因为盲鳗经常钻进鲨鱼腹内,很少见到阳光,眼睛已经退化变瞎。

这也是它名为盲鳗的原因。

击败霸君,不可能不付出一些代价,更何况,盲鳗虽然瞎了,可嗅觉和口边小须的触觉却进化得异常灵敏,能够察觉鲨鱼腹地的一切静态与动态。

好一个侠肝义胆的刺客。

15、简述盲鳗“曲线救国”有哪些策略?

(3分)

盲鳗用吸盘似的嘴吸附在鲨鱼身上很长时间,随着鲨鱼四处游弋,使鲨鱼放松警惕;这时盲鳗再一点点向鲨鱼的腮边滑动,悄悄地从鳃边钻进它的体内;吃鲨鱼的脏腑与肌肉。

16、第⑥段中“心腹”通常解释为亲信的人,文中意思是深居于鲨鱼体内中心位置的盲鳗。

(2分)

17、第⑥段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4分)

说明方法是打比方、作比较;作用: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盲鳗吞食鲨鱼内脏和肌肉带来的危害性后果;也反衬出盲鳗的“曲线救国”策略完成后的自在状态。

18、作者认为盲鳗是“好一个侠肝义胆的刺客”,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述一下理由。

(4分)

我也认为盲鳗是一个侠肝义胆的刺客。

反抗一位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暴君鲨鱼,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盲鳗依靠智慧和特长,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

虽然瞎了,可嗅觉和口边小须的触觉却进化得异常灵敏,能够察觉鲨鱼腹地的一切静态与动态。

所以,它是一个侠肝义胆的刺客。

(四)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13分)

一只豺

流下的血和泪

沈石溪

①我一眼就看到有一只小豺孤零零站在路旁的一棵小树下。

小家伙瘦骨嶙峋,邋遢肮脏。

小家伙用信

任感激的眼光看着我,我突然决定要收养这只小豺。

②豺在分类上和狗同属犬科,我想,只要训导有方,是有可能把这只小豺改造成猎狗的。

我给它起名叫汪汪。

③十个月后,汪汪出落成一条漂亮的母豺,它会用平静的眼光看着在它身边刨食的肥胖的母鸡,它会按我的指令把正在山坡上吃草的羊群吆喝回来,它会钻进茂密的草窠把我射落的斑鸠捡回来。

除了尾巴之外,它的各方各面与一条猎狗没有任何差别。

豺的尾巴要比狗尾粗大得多,就因为这条显眼的豺尾,寨子里谁都不承认汪汪已被我驯养成一条猎狗了。

它走近谁,谁就用脚踢,用土块砸,用棍子轰。

在狗群里,汪汪的境遇就更

惨了。

有一次,狗们群起而攻之,要不是我及时赶到,汪汪肯定变成无尾豺了。

④发展到后来,汪汪只要一跨出门,就会招来狗群的攻击。

我很苦恼,汪汪也很苦恼。

那天,我在院子里铡牛草,汪汪蹲在我面前,目不转睛地盯着铡刀看。

突然,我眼睛的余光里瞄见一条金黄的东西一闪,我想停止铡草,但已经来不及了,只听见咔嚓一声,我的手腕感觉到刀锋碰到坚硬物体的震颤,汪汪那条绒毛蓬松的大尾巴掉到了地上。

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汪汪看着被铡断的尾巴,眼睛里没有痛苦和悲伤,对我也没有任何责备与怨恨;它显得很高兴的样子。

我的心一阵战栗,我明白了,它是自己要铡断尾巴的。

⑤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汪汪养好伤后第一次出门的情景。

它颠跳着扑进我的怀里,后肢直立,前肢搭在我的裤腰上,拼命想舔我的脸。

它理所当然地觉得,自己脱胎换骨变成一条真正的狗了。

⑥我兴致勃勃地带着它走到寨子中央的打谷场上。

一群狗正在抢夺一根肉骨头,汪汪

兴奋地吠叫一声,它刚挨近狗群,抢得热火朝天的狗们便凶相毕露。

汪汪并没退却,它将屁股对着狗群,并使劲扭动胯部,汪汪汪汪地叫起来。

它昂着头,叫声嘹亮,充满了骄傲和自信。

⑦一条名叫乌龙的狗小心翼翼地靠近汪汪,耸动鼻翼,嗅闻起来。

突然间,它颈上的狗毛像针一样竖直起来,汪汪汪发出一串咆哮,这等于在告诉狗群,它已验明正身,它前面的家伙,不是狗,是豺!

霎时间,狗们蜂拥而上,对它又撕又咬,它寡不敌众,呜咽着逃回我的身边,朝我委屈地叫着。

⑧我好不容易驱散了气势汹汹的狗群,带着汪汪离开打谷场,正好遇见几个猎人在井旁,汪汪朝猎人们走去,它步履沉重,像在泥浆里跋涉,看得出来它心里发虚。

汪汪又朝猎人们转过身,将无尾的臀部亮出来。

这一次,它已没有了骄傲和自信,在高高翘起屁股的同时,脑袋低垂在膝盖旁,眼光里

有一种哀求和乞怜。

猎人们都像看稀罕似的抬头看看汪汪,捡起一块土疙瘩,朝汪汪砸去。

汪汪像遭了电击一样,双眼发直,浑身颤抖,趴在地上,半天没有动弹。

⑨突然,它仰起头,“呦——”朝蓝天漂浮的白云发出一声长嗥,令人毛骨悚然。

这是地地道道的豺嗥。

我想抱它回家,但它拼命从我怀里挣脱出来,跑进了茫茫的山野……

(选自《意林》,有删改)

19、小说中,哪些因素逼使母豺汪汪最终跑回“茫茫的山野”?

(3分)

村民不认可母豺是猎狗(并对其踢打驱赶),狗群不接纳母豺(并进行攻击),猎人对母豺的歧视和打击。

20、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分)

(1)它颠跳着扑进我的怀里,后肢直立,前肢搭在我的裤腰上,拼命想舔我的脸。

通过“颠跳”“扑”“直立”“搭”“拼命想舔”等动作细节,生动细致地表现了汪汪自以为变成了一条真正的猎狗而兴奋喜悦的心理。

(2)汪汪像遭了电击一样,双眼发直,浑身颤抖,趴在地上,半天没有动弹。

通过传神的神态和动作刻画,表现出了汪汪遭到猎人的鄙视驱赶的打击之后,彻底丧失骄傲和自信的绝望心理。

21、请结合母豺汪汪的境遇,说说第⑨自然段中“呦——”这一声长嗥里包含着汪汪哪些复杂的情感。

(3分)

始终无法融入狗群的无奈,遭受排斥和打击后的绝望,发泄心中长期压抑着的对村人和

狗群以及猎人的不满和怨恨,自己付出那么多甚至失去尊严而一无所得的痛苦和委屈,甚至还有回归山野、渴求尊严

的醒悟。

22、为融入狗群,母豺汪汪有一系列的表现。

对此,你有何看

法?

请做简要分析。

(3分)

示例一:

我觉得很不值,丢掉了大尾巴,又没有被猎人和狗群接纳。

或:

我觉得很不错,他心怀感恩,为了主人愿意做出自己的牺牲。

示例二:

忍痛自断尾巴,还在狗群和猎人面前表现各种媚态,不惜放弃自己的尊严,却还是没有被接纳,令人可惜可叹。

示例三: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汪汪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终究是一头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却趋附于其他物种,从肉体到精神都失去了自己作为生命个体的珍贵。

三、作文(50分)

23、大自然是一曲曲最动听的歌,是一首首最抒情的诗,是一个个既古老而又新鲜的故事。

我们都有过亲近自然、认识自然、感受自然的经历。

面对朝晖夕阴,花开叶落,雄奇的山峰,深沉的海洋,我们会产生怎样的联想?

引发怎样的思考?

得到怎样的人生启示?

请以“面对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或讲述故事,或阐述观点,或抒发感受。

要求:

①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

③600字以上。

作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