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病历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8716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6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病历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儿科病历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科病历题.docx

《儿科病历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病历题.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科病历题.docx

儿科病历题

儿科消化专业病历分析题

病历七(易)

患儿××,女,4月,主因咳嗽7天,发热、腹泻2天于2006-12-22入院

现病史:

入院前7天患儿咳嗽,流涕,无发热,自服感冒药(具体不详)无好转,入院前3天患儿突然发烧,体温最高达38.6℃,咳嗽略加重,自服百服宁0.6ml口服,热一过性退后很快再次复升至39.5℃-40℃,入院前2天患儿出现呕吐和腹泻,大便为黄色稀水样便,量多,10余次/日,无脓血便,伴呕吐4次,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为胃内容物,不含胆汁,入院前1天患儿精神差,食欲差,腹泻较前加重,小便稍减少为进一步诊治转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

WBC5.7×109/LHGB115g/LN80.5%L15.7%CRP10mg/L。

血气分析:

PH7.37PCO222.2mmHg,,BE-11.5mmol/L,HCO314.3mmol/L,Na137mmol/L,K4.1mmol/L。

便常规:

正常;故门诊以“腹泻病”收入院。

发病以来精神弱,食欲差,无抽搐,无脓血便,尿少,色黄。

体格检查:

体温38.5℃体重10公斤身长71cm头围45cm

呼吸32次/分脉搏156次/分血压80/45毫米汞柱

神清,精神可,呼吸平稳,哭无泪,口唇干,前囟及眼窝稍凹陷,皮肤弹性好,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偶及痰鸣,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10-15次/分,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

WBC5.7×109/LHGB115g/LN80.5%L15.7%CRP10mg/L。

血气分析:

PH7.37PCO222.2mmHg,,BE-11.5mmol/L,HCO314.3mmol/L,Na137mmol/L,K4.1mmol/L。

便常规:

正常。

胸片:

肺纹理增多,未见具体片影,心影不大。

问题:

问题:

一、诊断2分

二、诊断依据2分

三、鉴别诊断2分

四、辅助检查2分

五、治疗原则2分

参考答案:

10分

一、诊断:

(1)轮状病毒肠炎1分

(2)中度等渗性脱水0.5分

(3)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0.25分

(4)支气管炎0.25分

二、诊断依据

1.轮状病毒肠炎:

((发病年龄,季节0.25分;吐泻表现及大便特性0.25分,脱水体征0.25分;化验检查轮状病毒抗原0.25分)

本病多发于秋、冬季,6-24个月婴幼儿,4岁以上少见,急性起病,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感染中毒症状不重,病初1-2天常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可侵犯多个脏器,产生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等。

自然病程3-8天,大便偶见少量白细胞,感染后1-3天有大量病毒从便中排出,可分离出轮状病毒,本患儿4个月,急性起病,病史2天,吐泻发热为主要表现,大便为黄色水样便,每日10余次,伴呕吐4次,非喷射状,小便稍减少,查体有脱水症状,血气提示有代谢性酸中毒,故本病可能性大。

入院后进一步行便常规和轮状病毒抗原以协诊。

2.中度等渗性脱水(0.5分)(腹泻病0.125分,脱水貌评定0.25分,血钠0.125分)

患儿腹泻量多,稀水样便,尿少,查体可见前囟和眼窝凹陷,口唇干,皮肤弹性尚可,血压正常,血钠137mmol/L,故本诊断成立。

3.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0.25分)(血气示PH正常0.125分BE值0.125分)

患儿有腹泻原发病,并出现脱水表现,查血气示PH正常,BE-11.5mmol/L,HCO314.3mmol/L,故考虑存在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

4.支气管炎(0.25分)(症状体征0.125分;胸片0.125分)

患儿有发热、咳嗽,入院查体咽充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胸片未见片影,故支气管炎诊断成立。

三、鉴别诊断:

(共2分,说出一个病名得1分)

1.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与病毒性肠炎类似。

本患儿吐泻、发热为主要表现,大便为黄色水样便,患儿血象增高,故应警惕本病,入院后进一步行大便培养以协助诊断。

2.诺沃克病毒性肠炎:

发病季节9月-4月,发病年龄1-10岁,多见于年长儿和成人,潜伏期1-2天,起病急缓不一,可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腹泻和呕吐轻重不等,大便量中等,为稀便或水样便,伴有腹痛,病重者体温较高,伴乏力、头痛、肌肉痛,便常规和周围血象一般无特殊发现,本患儿有发热、水样泻及呕吐应警惕本病,入院后进一步行便病原学检查以协诊。

四、辅助检查2分

1.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抗原、便培养1分

2.血气分析及电解质0.5分

3.心肌酶、肝酶等血生化0.25分

4.循环血压监测0.25分

五、治疗原则2分

1.补液纠酸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0.75分)

2.胃肠粘膜保护剂:

思密达。

(0.5)

3.调整肠道菌群:

予微生态制剂,如培菲康等。

(0.5)

4.支持治疗。

(0.25分)

病例八(易)

患儿,女,12岁,主因“腹泻伴发热2天”于2007-04-20入院。

入院前2天患儿不洁饮食后3小时出现腹痛,呈持续性,无阵发性加剧,可忍受,无发热、头痛、畏寒、恶心、呕吐及腹泻,腹痛7小时后出现腹泻4-5次,为黄色稀糊状,量多,无脓血便,无里急后重感,无呕吐、头痛、家长自觉其发热(未测体温),无寒战、惊厥,至当地诊所,测体温39度,予针剂肌注治疗(具体不详),黄连素口服,入院前1天患儿仍发热,体温最高39度,给予退热药后体温可降至正常,腹泻次数增多约10余次/日,呈稀水状,无脓血,量较多,伴里急后重感,食欲差,精神弱,无恶心、呕吐,至当地县医院查:

便潜血阳性,便常规白细胞11-13个/HP,红细胞45-48个/HP,予青霉素输液治疗,输液后排黄色稀水样便,可见脓血,量中等,伴里急后重,无恶心、呕吐或头痛,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于急诊查便常规:

潜血阳性,白细胞50个/HP,红细胞20个/HP,血常规:

白细胞7.5x109/L,中性粒细胞77%,淋巴细胞17.4%,血红蛋白109g/L,血小板168x109/L,CPR128mg/L.未予特殊处理,急诊以“感染性腹泻病(痢疾)”收入院。

患儿自发病以来,精神稍弱,食欲差,睡眠差,小便可,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

既往体健。

否认麻疹、水痘、猩红热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

过敏史:

否认特殊食物、药物过敏史。

查体:

神清,精神稍弱,血压110/70mmHg,无明显脱水征,全身皮肤未见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口唇稍干燥,口腔粘膜光滑,咽无充血,双侧扁桃腺Ⅰ°肿大,未见分泌物,颈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音有力,心率110次/分,律齐,腹软,脐周轻压痛,未触及包块,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7.5x109/L,中性粒细胞77%,淋巴细胞17.4%,血红蛋白119g/L,血小板168x109/L,CPR128mg/L.

便常规:

潜血阳性,白细胞50个/HP,红细胞20个/HP,

问题:

一、诊断2分

二、诊断依据2分

三、鉴别诊断2分

四、辅助检查2分

五、治疗原则2分

参考答案:

10分

一、诊断:

(2分)

细菌性痢疾

二、诊断依据:

(2分)

细菌性痢疾:

(好发季节及不洁饮食史0.5分,症状及体征各0.25分;大便性状0.25分;便常规0.25分,便培养0.25分,可能并发症0.5分及其检查0.5分)

本病多夏秋季发病,常有不洁饮食史,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先为水样稀便,继之为脓血黏液便,每次量不多,伴里急后重,严重者伴有脱水、酸中毒。

婴幼儿症状较轻,较大儿童体质强壮者可出现中毒型菌痢表现。

大便常规可见红细胞、成堆白细胞或脓细胞,大便培养阳性为确诊依据。

患儿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急性起病,病史2天,以发热、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大便次数较前增多,性状改变为脓血便,查体脐周轻压痛,便常规:

白细胞50个/HP,红细胞20个/HP,故考虑细菌性痢疾,进一步行便培养协诊。

三、鉴别诊断:

(2分)

其他细菌性肠炎:

如侵袭性大肠杆菌、小肠耶尔森氏菌、沙门菌肠炎等:

本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泻,脓血便,大便培养可确诊,本患儿以腹泻、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大便化验见红白细胞,应注意本病可能,进一步完善便培养协诊。

四、辅助检查2分

1.血常规+CRP0.25分

2.大便常规0.25分

3.便培养1分

4.血气分析及电解质0.5分

五、治疗原则2分

1.抗感染:

选择敏感抗生素。

0.5分

2.给予补液治疗,监测循环,维持内环境稳定。

0.5分

3.给予营养支持,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0.5分

4.防治并发症(如电解质紊乱、酸中毒;重者可出现脑水肿及感染性休克等)。

0.5分

内分泌专业病例题

病历8(易)

男,4岁,主因“发现智力落后1年,身材矮小8月”入院

1年前家长发现患儿智力较同龄儿差,8月前发现患儿身材较同龄儿明显矮小,患儿自发病以来反应迟钝、少动,哭声低哑,食欲欠佳,无恶心、呕吐,大便干燥,小便正常。

查体:

身长84cm,反应迟钝,表情呆滞,哭声低哑、无泪,全身皮肤干,粗糙,头发稀疏、略黄,无脱落,面部粘液水肿貌,舌体肥大,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05次/分,律齐,心音低钝,无杂音,腹部膨隆、胀,肝肋下2cm处可触及,质中,无压痛,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T波:

V5、V6低平,Ⅱ导联T波切迹,心电图不正常。

既往史:

生后不久即出现大便干燥,活动少,四肢末梢发凉。

家族史:

父母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问题:

一、诊断

二、诊断依据

三、鉴别诊断

四、辅助检查

五、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

10分

一、诊断(2分)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二、诊断依据(2分)『起病特点0.5分、症状0.5分、体征0.5分、检查0.5分』

患儿4岁,起病早,以生长发育迟缓,纳差,怕冷少动,无汗,腹胀、便秘为主要表现,查体身高低于正常同龄儿第三百分位线以下,表情呆滞,全身皮肤干,粗糙,头发稀疏,面部粘液水肿貌,腹膨隆。

进一步做甲功五项、甲状腺B超协诊。

三、鉴别诊断(答出病名即可)(2分)

1.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症状、化验各0.5分)

本病常伴有生长率降低,甲状腺肿大,上部量大于下部量,体型肥胖,青春发育期性发育延迟,但本患儿无甲状腺肿大,进一步查甲状腺抗体除外。

2.下丘脑垂体病变(症状、化验各0.5分)

本患儿有甲低表现,临床症状典型,垂体核磁示垂体增大,应注意有无垂体病变,但患儿无低血糖及性发育落后表现,故本病可能性不大。

四、辅助检查:

(2分)

血生化(0.5分)

甲功五项、甲状腺自身抗体(0.5分)

甲状腺B超(0.5分)

心脏彩超(0.5分)

五、治疗原则(2分)

1.补充甲状腺素如优甲乐。

(1分)

2.定期监测身高、骨龄和甲状腺功能。

(0.75分)

3.保肝、保护心脏治疗。

(0.25分)

新生儿病例题

病例一(易)

患儿男日龄15天,主因发热、精神弱1天于2006年3月11日收入院。

患儿入院前1天(生后14天)出现发热,测体温38.3℃,精神弱,少哭,少动,纳奶差,吸吮无力,无口吐沫、呛奶,无呕吐,无抽搐,未予诊治。

入院当天到我院就诊,查血常规:

白细胞23200/mm3(23.2×109/L),中性72%,杆状核细胞占21%,淋巴20%,单核8%,血红蛋白15.4g/dl,血小板280×109/L,CRP23mg/L,为进一步诊治以“新生儿上呼吸道感染?

”收入院。

发病以来二便正常。

家长发现脐部分泌物2天,未予处理。

G1P1,孕40周自然分娩,出生体重3200克,生后无窒息。

查体:

T39.0℃,R60次/分,P152次/分,BP72/36mmHg,体重2900克。

精神反应弱,呼吸稍促,无鼻扇及三凹征,前囟平,张力不高,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淤点、淤斑。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脐带未脱,脐轮红肿,脐窝可见较多脓性分泌物,肝脾不大。

四肢肌张力正常,肢端凉,新生儿反射引出完全。

问题:

一、诊断

二、诊断依据

三、鉴别诊断

四、辅助检查

五、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

10分

一、诊断2分

1.新生儿脐炎1分

2.新生儿败血症?

1分

二、诊断依据2分

1.新生儿脐炎1分(脐带未脱0.25分;查体0.5分;脐分泌物培养0.25分)

患儿日龄已经15天,脐带仍未脱落,查体可见脐轮红肿,脐窝可见较多脓性分泌物,故新生儿脐炎的诊断成立。

入院后可做脐分泌物培养协助治疗。

2.新生儿败血症?

1分(症状0.25分;体重下降0.25分;体征0.25分;化验检查0.25分)

患儿发热1天,精神弱,少哭,少动,纳奶差,吸吮无力。

查体发现体重不增而且较生后下降。

哭声小,精神反应弱,肢端凉。

脐带未脱,脐轮红肿,脐窝可见较多脓性分泌物。

化验血象白细胞明显升高,以中性为主,CRP升高。

因此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不能除外,入院后可做血培养、脐分泌物培养以明确诊断。

三、鉴别诊断2分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脐部感染史0.5分;临床表现0.5分;化验检查0.5分;腰穿检查0.5分)

新生儿败血症易合并化脓性脑膜炎,且临床症状可不典型。

本患儿有明确的脐部感染史。

临床表现为发热,精神弱,哭声低弱,纳奶差,吸吮无力,少哭,少动。

查体发现体重不增而且较生后下降。

血常规:

白细胞明显增高,以中性为主,CRP>8mg/L。

以上提示患儿感染较重,应注意化脓性脑膜炎的可能。

入院后可做脑脊液穿刺检查以协助诊断。

四、辅助检查2分

1.血气分析0.25分

2.脐部分泌物培养0.25分

3.血培养0.25分

4.腰穿:

脑脊液常规、脑脊液培养、脑脊液生化0.25分

五、治疗原则2分

1.积极抗感染治疗0.25分

2.清除感染灶,加强脐部护理。

0.25分

3.支持治疗:

输丙种球蛋白0.25分

4.加强生命体征监测,保暖,保证热卡供应。

0.25分

病例二(易)

患儿男日龄14天,主因口吐沫、呛奶4天,伴皮肤黄染加重1天于2006年1月21日收入院。

患儿入院前4天(即生后10天)出现口吐沫、呛奶,嗓子有呼噜声,无发热,无咳嗽,未予诊治。

入院前1天(生后13天)家长发现患儿颜面、躯干皮肤黄染较前加重。

入院当天患儿呛奶明显,遂到我院就诊,查血常规:

白细胞17100/mm3(17.1×109/L),中性62%,淋巴30%,单核8%,血红蛋白154g/L,血小板280×109/L,血型B,CRP<8mg/l,网织2%,胸片:

双肺纹理粗多,左下肺可见斑片影,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发病以来,二便正常。

病前有“感冒”病人接触史。

患儿生后3天出现颜面、躯干皮肤黄染。

生后人工喂养。

G1P1,孕40周自然分娩,出生体重3200克,否认宫内窘迫及生后窒息。

母血型B。

父母籍贯北京,否认黄疸和贫血家族史。

入院查体:

T36.5℃,R52次/分,P142次/分,BP72/36mmHg,体重3250克。

精神反应好,呼吸稍促,口周青,无鼻扇及三凹征。

前囟平,张力不高。

颜面、躯干、四肢皮肤杏黄染,手足心不黄。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脐带已脱,肝脾未及。

四肢肌张力正常,新生儿反射引出完全。

问题:

一、诊断

二、诊断依据

三、鉴别诊断

四、辅助检查

五、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

10分

一、诊断2分

1.新生儿肺炎(生后感染性)1分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分

二、诊断依据2分

1.新生儿肺炎(生后感染性)1分(接触史0.25分;临床表现0.25分;体征0.25分;胸片0.25分)

患儿急性起病。

病前有“感冒”病人接触史。

临床主要以口吐沫、呛奶4天,伴嗓子呼噜声为主要表现。

查体呼吸稍促,口周青,双肺呼吸音粗。

胸片:

双肺纹理粗多,左下肺可见斑片影。

故诊断新生儿肺炎明确。

因患儿发病日龄较大,考虑为生后感染性。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分(日龄0.5分;体征0.5分)

患儿为足月儿,于生后3天出现皮肤黄染,入院前一天发现皮肤黄染较前加重,现日龄已经14天。

查体:

面部、躯干、四肢杏黄染。

患儿黄疸延迟消退,故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成立。

三、鉴别诊断2分

1.新生儿非产时吸入性肺炎1分(病因0.5分;否认奶汁吸入史0.5分)

本病主要因患儿存在消化道或呼吸道畸形引起反复呛奶,或因喂养不当导致奶汁误吸而引起肺部化学性刺激或继发感染所致。

本患儿日龄较大,存在肺炎,应考虑本病。

但患儿不存在上述畸形的表现,而且家长否认奶汁吸入史,故该病可以除外。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分

(1)感染因素:

0.5分

本患儿日龄14天,口吐沫、呛奶4天,有明确的肺部感染存在,故感染可使黄疸加重并延迟消退。

(2)围产因素:

0.25分

本患儿无围产期窒息缺氧史,无产伤所致头颅血肿及内脏出血,此因素可以除外。

(3)溶血因素:

0.25分

母子血型均为“B”型,无新生儿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ABO系统)发生的条件。

本患儿生后出现皮肤黄染时间不早,一般情况尚可,血常规显示无贫血、网织不高,不支持新生儿母子血型不合溶血病(Rh系统)。

红细胞膜和酶的异常,如遗传性球型细胞增多症、G-6-PD酶缺乏症等均可导致黄疸。

本患儿父母均为北方人,无黄疸和贫血家族遗传病史,故可除外。

四、辅助检查2分

1.血气分析0.5分

2.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0.5分

3.肝功能0.5分

4.气道分泌物培养0.5分

五、治疗原则2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0.25分

2.抗感染治疗。

0.25分

3.退黄治疗:

间断蓝光照射、口服中药退黄。

0.25分

4.监测生命体征:

呼吸、心率、氧饱和度。

0.25分

病例三(中)

患儿,男,日龄36小时,主因呼吸促36小时,易惊24小时于2006年6月2日收入院。

患儿入院前36小时(即生后)出现呼吸促,口周青,口吐少许泡沫,无发热。

入院前24小时(生后12小时)出现易惊,哭声尖,时有四肢抖动,刺激后加重,无明显抽搐,纳奶欠佳,当地医院给予吸氧治疗无好转。

入院当天到我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

白细胞15200/mm3(15.2×109/L),血红蛋白192g/L,血小板300×109/L,CRP<8mg/L,胸片提示双肺纹理粗多,两肺内带可见斑片影,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生后小便正常。

现为过渡便。

G1P1,孕37周剖宫产(因母患妊高症),出生体重2600克,分娩前胎心100次/分,Apger评分1分钟6分,5分钟9分,10分钟10分。

羊水Ⅱo粪染。

母孕34周发现患妊高症,血压最高160/110mmHg,口服心痛定治疗,血压控制不满意。

入院查体:

T36.5℃,R56次/分,P110次/分,BP73/36mmHg,精神反应弱,哭声尖直,易激惹,呼吸促,口鼻周发青,无鼻扇及三凹征,前囟平,张力不高。

全身皮肤较干燥,无黄染。

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

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平软,肝脾不大。

四肢肌张力减低,手足指趾甲可见粪染。

握持及拥抱反射引出不完全。

问题:

3.诊断

4.诊断依据

5.鉴别诊断

6.辅助检查

7.治疗原则

参考答案:

10分

一、诊断2分

1.新生儿吸入性肺炎1分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分

二、诊断依据2分

1.新生儿吸入性肺炎1分(宫内窘破史0.25分;临床表现0.25分;体征0.25分;胸片0.25分)

患儿母亲孕34周发现患妊高症,血压最高160/110mmHg,口服心痛定治疗,血压控制不满意。

为此孕37周剖宫产,分娩前胎心100次/分,生后Apger评分1分钟6分,羊水Ⅱo粪染,以上提示患儿有宫内窘破。

生后即出现呼吸促,口周青,口吐少许泡沫。

查体可见呼吸促,口鼻周发青。

听诊双肺呼吸音粗。

胸片提示双肺纹理粗多,两肺内带可见斑片影。

故羊水吸入性肺炎诊断成立。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分(宫内窘破史0.25分;临床表现0.25分;体征0.25分;入院后检查0.25分)

患儿有明确宫内窘破史,分娩前胎心100次/分,生后Apger评分1分钟6分。

生后12小时出现易惊哭声尖,时有四肢抖动,刺激后加重,无明显抽搐,纳奶欠佳。

查体精神反应弱,哭声尖直,易激惹。

全身皮肤较干燥,手足指趾甲可见粪染。

四肢肌张力减低,握持及拥抱反射引出不完全。

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不除外。

入院后可进一步做头颅B超、头颅CT、脑电图协助诊断。

三、鉴别诊断(写出病名即可)2分

1.新生儿吸入性肺炎1分

①新生儿湿肺0.5分

本病多见于足月剖宫产儿。

生后2-5小时出现呼吸增快,口周青等呼吸道症状。

胸片示两肺透光度下降,呈斑片状,可见叶间胸膜影。

多数在24小时内症状明显减轻。

本患儿因母患妊高症,于孕37周剖宫产,有明确宫内窘破史,分娩前胎心100次/分,生后Apger评分1分钟6分,生后即出现呼吸促,口周青,口吐少许泡沫。

胸片提示双肺纹理粗多,两肺内带可见斑片影。

故新生儿湿肺的诊断不支持。

②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0.5分

本病多见于早产儿。

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不足导致肺萎陷,多于生后6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

胸片可见肺野普遍透光度减低,晚期呈毛玻璃样改变。

支气管充气征明显。

本患儿为足月儿,生后即出现呼吸促,口周青,口吐少许泡沫。

胸片提示双肺纹理粗多,两肺内带可见斑片影。

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不支持。

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分

新生儿颅内出血

该病多有产伤或急产病史,生后即可出现惊厥发作,头颅CT及头颅B超可提示颅内出血的改变。

本患儿无产伤或急产病史,入院后可进一步做头颅B超、头颅CT除外。

四、辅助检查2分

1.血气分析0.125分

2.血电解质、血糖、心肌酶、肝肾功0.25分

3.头颅CT0.25分

4.脑电图0.125分

5.头颅B超0.25分

五、治疗原则2分

1.加强监护:

进行心率、呼吸、血压的监护。

0.25分

2.一般治疗:

保静、保暖。

及时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

0.125分

3.维持热卡,限制液量以免加重脑水肿。

0.125分

4.改善脑细胞代谢:

能量合剂及CTP静点。

0.25分

5.抚触、高压氧促进神经系统恢复。

0.25分

病例四(易)

患儿,男,日龄54小时,主因皮肤黄染31小时于2006年5月12日收入院。

患儿入院前31小时(即生后23小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躯干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逐渐波及躯干、四肢,。

母乳喂养,纳奶佳,无呕吐。

哭声响亮。

在当地医院给予蓝光照射7小时,皮肤黄疸无明显消退,经皮测胆红素14mg/dl(生后30小时测),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就诊,查血常规:

白细胞13200/mm3(13.2×109/L),中性58%,淋巴35%,单核7%,红细胞570万/mm3,血红蛋白142g/L,血小板300×109/L,CRP<8mg/L,血型B型,Rh+,网织7.2%,以“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收入院。

发病以来,尿色黄,不染尿布。

生后9小时排胎便,现排过渡便。

无发热及抽搐。

G1P1,孕39周自然分娩,未用过催产素,出生体重3300克,否认宫内窘迫及生后窒息。

母血型“O”,Rh+,母无受血史,父母籍贯北方。

否认黄疸和贫血家族史。

入院查体:

T36.5℃,R40次/分,P144次/分,BP73/36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