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89598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ocx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docx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育目的:

  通过教育,使官兵进一步认清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实质,努力在工作实践中发扬革命英雄主义传统。

  教育重点:

  向英模人物学习,把爱慕英雄之情变为学英雄、做英雄的实际行动,强化牺牲奉献意识。

  教育方法:

  1、课堂讲授:

40'

  2、分组讨论:

30'

  讨论题:

  怎样实践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教育内容:

  我军是一支驰名中外的英雄军队,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祖国的繁荣昌盛,前赴后继,英勇斗争,涌现出千千万万的英雄人物,创造出许许多多光辉的英雄业绩,形成了我军革命主义的优良传统。

作为新时期的革命军人,我们要把爱慕英雄之情变为学英雄、做英雄的实际行动,努力实践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一、革命英雄主义是我军特有的精神风貌

  革命英雄主义,是指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敢于同一切敌人、一切困难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面貌。

它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民军队本质的具体体现,是我军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邓小平同志倡导的“五种革命精神”即“革命加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邓小平文选》第327页)是对我军革命英雄主义的生动概括。

  1、勇于牺牲的英雄气概

  勇于自我牺牲,是革命军人基于对祖国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而发自内心的一种高尚的献身行为。

它是革命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在战争年代,我军数以百万计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革命不怕死,怕死不革命。

”这是当年我军广大官兵时刻准备用鲜血和生命去实践的口号,井冈山时期,红军只有不足四个团的兵力,周围的白军有18个团之多,幼小的红军没有被敌人的气势汹汹所吓倒。

与白军进行殊死搏斗。

粉碎了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点燃了中国革命的火种。

正是靠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的磅礴士气,我军战胜了几倍、几十倍于己且数量和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的敌人,赢得了革命胜利。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军官兵不计得失,安心服役,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为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涌现出许多像雷锋、欧阳海、张华、徐洪刚、高建成式的英雄模范人物,牺牲奉献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光大。

江主席在全国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高度评价了我军在抗洪抢险中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一个英雄倒下,千万个英雄站起来,这种慷慨赴难,视死如归的大无畏气概,天地为之动容,世人为之赞叹。

有了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的鼓舞,中国人民就能始终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

  这种战斗作风不仅体现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

勇猛顽强、临危不惧、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只要还有一个人,就要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我军敢打硬仗,能打恶仗,善打胜仗。

进攻时不管敌人的工事怎样坚固,火力怎样猛烈,都奋勇向前,勇猛冲击,坚决把敌人打垮和消灭;防御时,不管情况多么险恶,也绝不后退一步,人在阵地在,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穿插时,不顾一切疲劳和饥饿,昼夜兼程,连续作战,坚决完成任务。

1935年5月,红军在安顺场强渡大渡河时,先遣部队组成十七勇士的突击队,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穿过惊涛骇浪,冲向对岸,抢占了渡口。

接着,英雄的红军部队,一昼夜强行军120公里,赶到大渡河上的另一处天险泸定桥,22位英雄组成突击队,攀着悬空的铁索,冒着敌人的弹雨,向对岸猛烈进攻。

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占领了泸定桥,保证了红军顺利通过。

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志愿军特级英雄杨根思带领一个排在小高岭上阻击敌人,美国侵略军用大炮和飞机进行狂轰滥炸,并轮番进攻,同志们在火海里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先后打退了敌人九次冲锋。

当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人时,他抱起炸药包,猛拉导火索,与冲上阵地的敌人同归于尽,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任务。

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典型地表现出我军英勇顽强的英雄本色。

  3、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所谓气节,是指一个人在关键时刻和重大原则问题上表现出来的政治上和道德上的坚定性。

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具体表现在:

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无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都始终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党的正确路线;为了人民的利益,始终对敌人横眉冷对,对人民俯首为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真理和正义,坚持斗争,威武不屈,一往无前,至死不变,始终保持高风亮节,珍重国格人格。

这是我军革命英雄主义的崇高表现。

在长期的革命征程中,无论是白色恐怖岁月,血火交织的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军广大官兵始终对党,对人民满腔热血,赤胆忠心。

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流血不失志,断骨不变节;“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愈坚”;烈焰熊熊的战场上,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著名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保持这种坚贞革命气节的典范。

1941年9月25日。

日寇三千多人分九路围攻狼牙山地区。

根据当时情况。

部队决定留两个班掩护转移,由共产党员马保玉、葛振林等五位同志在棋盘陀一带牵制敌人,26日早晨,他们利用周围是悬崖绝壁的有利地形,打退了五、六百名日寇的四次冲锋,胜利完成了任务,当敌人再次逼上山顶时,五位勇士的子弹,手榴弹全部打光了,但他们宁死不屈,昂首挺胸、纵身跳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为人民合身取义的壮丽凯歌。

新四军军长叶挺同志,在国民党的监狱里,严词拒绝敌人的利诱,忍受重型折磨,始终坚贞不屈,写下了气壮山河的《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的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这种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展示了我军革命英雄主义的高尚情操。

  4、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

  经得起艰难险阻的考验,困难面前不低头,失败面前不灰心,挫折面前不气馁,始终充满必胜的信心,保持旺盛的斗志,也是我军革命英雄主义的重要内容。

红军长征时,形势十分危急,环境异常艰险,但敌人围攻堵截动摇不了红军将士的革命信念,雪山草地阻挡不住红军队伍前进的步伐。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江南的红军游击队,在项英、陈毅、谭震林等同志的率领下,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坚持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

陈毅同志在《赣南游击词》中曾这样描写过当时的艰苦斗争生活: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

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

敌人屠杀空前古,人民反抗气更高。

再请把兵交。

”几十年来,我军就是以这样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对待和克服一切困难,条件越艰苦,革命斗志越旺盛;环境越险恶,战斗热情越高涨。

  5、奋勇争先的革命干劲

  革命的英雄主义,不仅表现为战场上冲锋在前,战果显赫,而且表现为平时各项工作中勇挑重担、奋勇当先、努力创造第一流成绩的革命劲头和高尚的风格。

战争年代,我军就围绕战斗、生产、做群众工作三大主要任务,开展了立功创模活动,涌现出许多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和群众工作的积极分子,使我军各方面工作得到巨大的进步,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在立功创模竞赛活动中,许多部队制定了立功的具体标准,单位和个人制定立功计划,提出了“人人当勇士,个个做英雄”,“有了功劳不骄傲,功劳上面加功劳”的口号。

建国后,我军在执行各项任务中,大力开展革命竞赛和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官兵力争上游、勇挑重担的精神,“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劲头,鼓舞着大家不甘落后,奋勇争先,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部队的全面建设。

当前,在全军开展的“科技大练兵”活动中,中央军委又提出了“科技大练兵,一切为打赢”的口号,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官兵用现代军事科学知识武装自己,争当科技尖兵的革命英雄主义热情,为打赢未来的高技术战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革命乐观主义

  革命乐观主义同我军官兵对待困难的坚韧不拔意志联系在一起,是革命英雄主义呈现的一种豪迈风采。

我军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坚信正义战争必胜、革命事业必胜;始终保持高昂饱满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敌人和困难,即使在革命力量处于劣势甚至遭到暂时失败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藐视困难,毫不动摇、奋勇前进。

战争岁月中,大家把牺牲称作“光荣”,管负伤叫“挂彩”,把草鞋比作“量天尺”。

即使走在人迹罕至的草地上,还想到革命胜利后把它建成机械化农场的美好前景,洋溢着乐观主义情怀。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写下著名的《长征》诗篇,热情讴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英雄情操。

电影《上甘岭》中,志愿军战士在守卫坑道的日子里,山上山下都是敌人,常常是几天几夜喝不上水,但大家还是照样讲故事、说笑话,唱歌曲……这就是志愿军战斗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种革命乐观主义不是人们性格特征的一般表现,而是建立在对革命前途充满胜利信心之上的一种可贵的英雄性格和优秀品质。

  二、革命英雄主义是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

  革命英雄主义是我军革命精神的高度概括,是人民军队本质的表现,半个世纪以来,我军取得的每一个胜利,无不闪烁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光辉。

可以这样说,我军的历史就是一部在党的领导下,发扬革命英雄主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

  1、革命英雄主义是人民军队本质的体现

  我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队伍。

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英勇奋战,不惜牺牲,是每个指战员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这就决定了革命英雄主义不仅是我军强大的精神武器,而且深刻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

  ①、我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是为人民的英雄主义

  革命英雄主义是为人民的英雄主义。

我军的唯一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我军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服务的,是为人民群众而英勇作战、为人民群众而忘我牺牲、为人民群众而争当英雄。

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还是在和平建设的环境中,我军那种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革命英雄主义的业绩,无一不是为了人民的利益。

  ②、我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是群众的英雄主义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群众的事业,群众的事业需要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虽然我军无数英雄的行为表现在个人身上,但他们是为了人民的利益,代表革命集体执行党所赋予的神圣使命,因而充分凝聚着群众的智慧和团结战斗的力量。

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炸敌堡,为的是给部队开辟前进的道路;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为的是减少战友的牺牲,尽快消灭敌人;邱少云忍住烈火烧身的痛苦,为的是掩护全体战友,保证战斗的胜利。

这些英雄人物,都是在群众集体奋斗中成长起来的。

所以,我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是建立在“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一种科学思想基础之上的,与那些脱离群众,争功于己,诿过于人的个人英雄主义是完成不同的。

  ③、我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是科学的英雄主义

  革命英雄主义既要求以火热的激情和拼命的工作精神,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又要求在社会实践中,保持冷静的头脑,尊重科学,相信真理,严格按照事物的规律办事,尤其是战场上,要做到把消灭敌人和保存自己结合起来,把战略上藐视敌人和战术上重视敌人结合起来,把勇敢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那种头脑简单的匹夫之勇,盲目蛮干的冒险主义,不讲政策法纪的无政府主义,孤注一掷的玩命主义,是与我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格格不入的。

我军在敌后抗日战争中创造的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就是生动的例证,既显示了把任何艰难险阻都踩在脚下的英雄主义气概,又表现出了高度的聪明才智。

  2、革命英雄主义是克敌制胜的重要因素

  古往今来,任何军队的战斗力都是由人和武器装备构成的。

武器装备只是一种可能的战斗力。

这是因为,无论科学技术怎样发展,武器装备怎么先进,终究还是要靠人去发挥它们的作用。

人的作用发挥出来了,武器装备才能成为现实的战斗力。

而在人的因素中,精神方面的因素,包括人的觉悟、智慧、勇敢和牺牲精神等,又起很大的作用。

我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正是这些精神因素的集中表现,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在长期艰苦的革命战争中,我们在部队数量上或兵器装备上与敌人相比都处于明显的劣势。

但由于我军一直有着革命英雄主义优势,不畏艰难、英勇战斗、前赴后继、勇于牺牲,从而弥补了自己在人数和武器装备上同敌人的差距,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奇迹。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

“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他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

不论在任何艰难困苦的场合,只要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要继续战斗下去”(《毛泽东选集》第三卷1039页)。

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我军以无比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异乎寻常的毅力,开动两条腿,走过了11个省,翻越了18座大山,跨过了24条波涛汹涌的江河,击退了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实现了伟大的战略转移。

在抗日战争中,我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抗击了60%以上的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先后歼灭日伪军171万余人。

在解放战争中,我军连续作战,席卷千里,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飞机加大炮的国民党800万军队。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不畏强敌,勇猛作战,和朝鲜人民一道,共毙伤俘敌军109万人,迫使美军第一次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议上签字。

在和平时期,我军无论是参加抢险救灾,还是参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广大官兵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同样创造了气壮山河的英雄业绩。

李向群,一个在海南大特区沐浴改革开放雨露长大的青年,一个拥有百万资产的“富家子弟”,一个曾经在商海里淘金的“小老板”,放弃了舒适和享乐,自愿选择了一条荣誉与责任,奉献与牺牲相交的道路。

在98年抗洪抢险中,他四次要求参加突击队,五次舍己救人,直到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而英勇牺牲,成为新时期的英雄。

历史证明,革命英雄主义是我军战胜一切敌人和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

有了革命英雄主义,我军就能把任何艰难困苦踩在脚下,所向披靡,征服任何敌人。

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我军要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仍然要发扬敢打必胜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3、革命英雄主义是建设“三化”的精神武器

  今天,我军面临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革命英雄主义仍然是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强大精神武器。

就我军现代化水平来说,目前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这就需要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险,奋发努力,顽强攻关,去征服许多新的“雪山”、“草地”,去突破许多新的“大渡河”、“腊子口”,去解决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赶超世界先进军事技术水平。

因此,在我军的武器装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还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必须大力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三、努力在工作中实践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我军在长期的斗争中,涌现出了千千万万个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英雄事迹闪烁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芒。

我们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的优良传统,就要学英雄的思想,走英雄的道路,创英雄的业绩。

  1、汲取英模的精神营养

  人民军队英雄辈出,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要善于从众多的英雄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我们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就要像他们那样,具有崇高的理想,能够把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同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同自己的岗位职责融为一体,脚踏实地地干事业,做贡献;就要像他们那样,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勇于为保卫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就要像他们那样,公而忘私,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贪图名利地位,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决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勇于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和坏人坏事做斗争;就要像他们那样,爱军习武,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刻苦钻研军事技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成为军队建设的有用人才;就要像他们那样,富有改革创新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部队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2、坚持到实践中刻苦磨练

  英雄人物的英雄行为,不是产生于一时的感情冲动,而是来自于长期磨练形成的高度革命责任感和事业心。

我们常常羡慕英雄人物关键时刻过得硬。

这里说的“关键时刻”,有时是几秒钟、几分钟,有时却要连续几天几夜,甚至更长时间;有时是生死的考验,有时则是各种各样的艰苦考验,如严寒、酷暑、疲劳、饥渴等等。

因此,要经得住种种严峻考验,显示出英雄本色,没有平时的刻苦磨练是不可能做到的。

我们学英雄见行动,起点应当选在脚下,眼光要面向实际,不能脱离自己所工作的环境和条件,去幻想在一个早晨完成某种惊人的创举,或是去寻求什么当英雄的捷径。

要在搞好每一项训练,完成每一项任务的实践中,有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一步步缩短同英雄的差距。

而这个缩短距离的过程,也就是在实践中一点一滴锤炼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过程。

  3、树立争先创优的意识

  我军在各项工作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是培养革命英雄主义的有效形式,也为每个同志争当英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按照《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要求,基层开展“争创先进连队,争当优秀士兵”的活动,这是我军立功创模运动在新形势下的继续,对调动基层广大官兵的积极性,增强荣誉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在部队造成比学赶帮、奋发向上的生动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要按照江主席提出的“五句话”的总要求,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争创先进连队,为集体争荣誉,为连队添光彩。

要按照“政治思想强,军事技术精,作风纪律严,完成任务好”的标准,努力锻炼提高自己,积极创造条件,争当优秀士兵,做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的模范。

只要我们扎实工作,发奋努力,勇争上游,就一定能在“双争”的实践中,光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