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48990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7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docx

经济地理学考试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发展三个阶段:

(一)史志描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

代表作《山海经》、《禹贡》、《地理学》。

特点:

对一些经济地理现象的观察和记述;对经济地理知识积累具有重要作用;以区域为基本框架,以经济地理为主要内容;开创地理科学所特有的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

(二)商业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前身。

背景:

资本主义发展及大规模商贸出现;地理大发现。

特点:

理论与实践方面推动了商业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诞生阶段。

背景:

产业革命;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特点:

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全面展开。

2、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特点

(一)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

区域内(单个企业)——区位论的引入,侧重于区域内单体企业的微观分析;区域整体——侧重于区域内各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发展;区域与区域之间——关注区域差异及协调;全球性——经济活动全球化。

(二)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企业组织向着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和全球性经营发展。

(三)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

规范性分析、实证主义分析、行为主义分析、结构主义分析。

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对象:

1)经济活动的内容:

包括所有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及其原因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即考虑经济活动之间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地理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

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3、区位因子:

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或制约性条件(区位因素)或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区位条件。

4、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自然环境条件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1.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

2.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

3.各国各地区环境质量标准不同,使得传统污染企业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转移。

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产业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产业环境---指主体(产业群体)事物的周围环境各事物的总称。

产业环境要素包括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水平、科技条件、信息条件、服务情况、相关产业集中程度、自然条件等。

现代社会尤其重视产业集聚:

(1)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

(2)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

(3)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形成、发展

(4)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四、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1.政府通过制定规划以及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引导、调节经济活动的空间区位;

2.政府制定相应的鼓励或限制经济活动在某一地区发展的政策;

3.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以及财政补贴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调节经济活动区位。

5、交通网连结度:

表示交通网的发达程度。

有多种表示方法,其中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与比较。

贝塔指数公式表示——ß=E/V(ß为交通网连接度,E为边的数量,V为顶点或点的数量)

ß值越大交通网络越发达

6、通达度:

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以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来衡量。

7、通达指数:

指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8、分散指数:

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及目的

(1)背景:

企业型农业的成立时代

杜能理论正是试图解释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农业生产方式问题。

(2)目的:

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原则。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形成机制

1.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一般地租收入公式R=PQ-CQ-KtQ=(P-C-Kt)Q

式中:

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同一产品相同)

   C——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K——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单位产品运费

▲产品重量、产品体积、产品耐储存等性质有关

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及评价

(1)为地理学、区位学、经地学创建了一种思维方法、研究方法:

“孤立化”的方法(演绎法)

(2)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

(3)对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客观经济活动中也有范例)

(4)农业活动、经济活动即使自然条件一致、投入的生产要素一致,但所获得的经济地租回报有一定的空间分异

(5)任何活动都有相对的优势,没有绝对的优势

四、理论的局限性

(1)现实中不存在杜能孤立国的条件,尽管杜能对其进行修正

(2)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

(3)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

(4)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

(5)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

2、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1.背景:

产业革命----人口的城市化、工业的大量出现

2.目的:

解决人口问题(城市)和寻找城市人口、资本集聚的内动力,人口的移动等;城市(作为消费中心)产业的空间布局问题

结论:

1.通过劳动力成本指数和劳动系数来衡量;

2.工业区位从运费最小地点向劳动力成本低地点转移还受人口密度和运费率等环境条件影响。

二、评价

1.积极意义

(1)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2)提出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

(3)指向理论已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2.局限性

(1)未考虑运费体制的复杂性和运价体系的差异。

(2)假定的前提不够现实。

(3)工厂经营性质的差异:

生计性经营与企业性经营的追求目标不同。

(4)忽视了决策者的主观因素差异。

(5)未考虑技术进步对区位的影响,即原料地指向弱化、消费地指向增强。

(6)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得工业区位选择余地增大。

(7)未考虑地域政策因素的影响等。

第四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中心地:

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2、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K=3)。

(1)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关系,1,3,9,27,81,…。

K=3;K=3n-1。

(2)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的克氏中心地系统特点:

一是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二是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三是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交通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k=4):

为了节约资本,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

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1)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1,4,16,64,256,…。

K=4系列或K=4n-1系列。

(2)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

1,3,12,48,

192,…。

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k=7):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

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1)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

1,7,49,343,…,K=7系列或K=7n-1系列。

(2)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

1,6,42,294,2058,…。

第五章 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

1、横向一体化:

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纵向一体化:

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

多样化:

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

由于横向一体化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所以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

第六章跨国公司区位

(一)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

1.新产品阶段:

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

2.成熟产品阶段:

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

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

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

3.标准化产品阶段:

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

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

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

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

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第七章 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1、区域产业结构:

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2、区域产业分类:

(一)三次产业分类——克拉克产业分类法

主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以及与人类需要的紧迫程度来划分全部经济活动:

第一(次)产业:

产品基本上是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如农业和采矿业

第二(次)产业:

是对农产品和采矿业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部门;如工业、建筑业等

第三(次)产业:

即服务业,为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服务的部门;

(二)产业功能分类:

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支柱产业;潜导产业。

(三)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

资源密集型——对资源依赖程度高:

电力、采矿、农业等;劳动密集型——对劳动力依赖程度高,特别是廉价劳动力,传统纺织业、食品加工业、造船业;资本密集型——需要用大量资本购买原材料,钢铁、化工、冶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主要依靠技术的投入,技术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较大。

(四)其他产业分类:

技术先进性产业分类:

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前景产业分类:

夕阳产业;朝阳产业。

3、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配第——克拉克定理:

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

主要原因:

▲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使劳动力发生转移

▲劳动力转移使产业结构发生演变

2.霍夫曼定理

(1)揭示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消费资料工业→生活用品的生产

资本资料工业→用于生产用品的生产(中间产品)

(2)霍夫曼比例:

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总收入—成本)/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3)据霍夫曼比例: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二者的比例经过四个阶段

Ⅰ5±1

Ⅱ2.5±1

Ⅲ1±0.5

Ⅳ<1

3、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点、线、网、面)

(1)点——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点状分布

特点:

1)点的空间规模、集聚规模不等,如村、镇、市、工厂、工业区等

2)区域内点有等级关系,并形成等级体系

3)点在空间分布上多表现以某一经济活动为核心的综合经济活动中心

(2)线——某些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形成的线状分布,如交通线、水源供应线、石油管道等

特点:

1)区域内线的数量与集聚程度有差异

2)具有等级并形成等级体系

(3)网络——是由区域的点、线相互联系共同构成

特点:

1)使空间中分散的点、线连为一体

2)有等级系统,有单一功能、综合功能的网络

3)使区域内人流、物流、信息流、能量流得以分散或集聚

(4)域面——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面状分布。

如农田、市场等

4、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及演变

(一)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

1.极核式空间结构

极——最、顶端;核——中心、核心

极核——区域中经济活动最为集聚的地方,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向这一地区集聚,形成资源、要素的集聚中心(点状物)。

2.点轴式空间结构

(1)点、线构成;点规模不等的增长极、极核;线——生长轴

(2)原理:

增长极在不断增长扩大的过程中,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不断加强,从而使得各种线状物不断增多,使周边地区的经济不断增长。

从而改善周边的经济、社会环境形成一个较理想的新的投资环境,就会出现一些新的增长点,并沿线状物进行布局形成轴(开发轴、发展轴)。

若干点与轴依据一定的空间关系和等级体系就形成了点轴系统。

3.网络式空间结构

特点:

(1)线交错纵横,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

(2)点与点之间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无阻

(3)点成为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的主要经济中心

(4)通过网络形成区域的增长中心体系

功能:

通过网络式将空间上分散的各种要素加以整体组织、调控使其充分发挥在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取得最佳的结构性效益推进域面的整体发展。

4.区域城市对称分布

(二)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均质无序的空间结构

(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极化阶段

(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扩散阶段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均衡有序的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区位指向;集聚与扩散机制;空间近邻效应

1.集聚机制

(1)集聚——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内的集中趋向与过程

(2)原因1)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

2)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3)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3)结果1)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资源、要素、企业等向优势区位集中)。

2)是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区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

3)产生区域结构的不平衡性——马太效应

2.扩散机制

(1)扩散——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区域空间内的扩散趋向与过程

(2)原因1)避免集聚不经济。

如人口密集、地价上涨、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

2)为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3)政府政策引导

(3)结果1)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等趋于相对均衡;

2)缩小区域差异,促进协调发展。

3.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二者的对立与统一

1)二者是同时进行的,但不同阶段有主次之分。

一般区域发展初期以集聚为主,成熟期以扩散为主。

2)集聚与扩散是有惯性的,某种过程一旦形成如果不是人为干预会沿固定的方向进行下去。

只有出现某个过程的不经济现象,两者的地位才会转化。

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

1、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一)资源禀赋。

1.概念:

资源禀赋——区域内所赋予的资源禀性即资源的数量、质量特征与结构。

2.资源基本特征——经济性、地方性、不可大规模移动性

(1)资源可产生经济价值,但不同时期(生产力水平、技术等)、不同资源的数量、质量特征与结构经济价值不同

(2)资源在地域上分布是不平衡的,而且这些生产要素不能大规模或完全进行流动因而具有了明显的地方性

3.结果:

区域的资源禀赋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

4.各类资源的的作用与影响:

1)自然资源——土地、矿产、生物、水资源、气候资源等

2)社会经济资源:

(1)劳动力与人口

(2)资金(3)技术(4)社会环境

(二)资源配置力——即对资源的组织、管理能力。

包括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经济结构等。

(三)区位条件

1.区位——经济活动单位的地理空间位置;这里的区位条件是指区域经济活动的环境条件.

2.影响:

(1)区位条件决定了区域的自然资源禀赋、影响社会资源的禀赋,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作用.

(2)区位条件影响到一个区域外部发展机会,从而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增长)及经济结构。

(四)外部环境

2、区域增长极理论

本书关于增长极的定义:

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增长极的特点:

在产业发展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

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空间联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

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

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作用

支配效应

乘数效应

*乘数又叫“倍数”,它本是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卡恩提出来的,指经济活动中一个变量的增减同与其相关的变量发生反应的倍数关系。

*凯恩斯认为,当政府增加投资支出时,必将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如下所示:

政府投资增加→投资品需求增加→生产投资品的工人收入增加→消费品需求增加→生产消费品的工人收入增加→……

*增长极通过产业关联和区域关联对周围地区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通过循环和因果积累,这种作用不断强化和放大,使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加大。

极化与扩散效应

•极化效应是指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他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速其自身成长的过程。

极化过程首先是经济活动和经济要素的极化,然后形成地理上的极化,获得各种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

反过来又进一步增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从而加速其增长速度和扩大其吸引范围。

•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力通过一系列联动机制不断向周围发散的过程。

结果是以收入增加的形式对周围地区产生较大的乘数作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

若极化大于扩散,则溢出为负,有利于增长极发展;若极化小于扩散,则溢出为正,有利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3、罗斯托的理论(212)

概念:

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美国波特2000)。

特征:

1)在组成要素上,产业集群由生产销售部门、相关产业部门和支持机构所组成。

2)在企业构成上,产业集群的主体是中小企业。

3)在内部联系上,典型的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合作的关系,表现出专业化、网络化。

4)植根性明显,即指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网络关系和企业的活动是构建在地方社会结构之上的。

5)空间特征明显,即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或集聚。

4、产业集群

概念:

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类型:

马库森分类:

马歇尔式产业区;轮轴式产业区;卫星平台式产业区;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

朴衫沃:

1)马歇尔式产业集群:

由小企业为主,无主导企业。

2)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

区内有中心企业,它控制着地方经济。

3)卫星型产业集群:

区内企业多为大型企业的分支机构,企业间合作较少、地方性联系十分有限。

4)高级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

新企业对地方性网络的发育产生重要作用。

5)高级卫星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

是卫星型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

6)首创高技术产业集群:

地方性网络和非地方性网络的供应者及其顾客联系都很强。

形成与演化机制:

形成原因:

偶然因素;历史文化传统;资源禀赋的作用;本地专业化劳动力市场;接近相关的原料和设备供应商;接近最终市场或原材料集贸市场;特殊的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政策激励等等。

形成与演化机制:

第一,集聚经济原理的解释(获得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节约运输成本,获得区域品牌效应)。

第二,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减少不确定性,克服机会主义,降低交易的成本。

促进分工,循环累积,集聚持续)。

第三,创新理论的解释(环境条件及竞争有利于创新)。

第四,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集群内部组织的宽松及外部进入的壁垒较高)。

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

第一,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导致极化现象的加剧。

第二,导致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三,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重心转换及整体发展产生影响。

第四,对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具有特别意义。

5、经济区:

是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

区域管制:

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1、竞争优势理论(244)钻石理论

2、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

4、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1)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

(2)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

(3)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4)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

(5)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

(6)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重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第十章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动,生产过程和范围所涉及的地域不断向全世界扩展,从而使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性增强的过程。

2、二、影响因素

(1).科学技术进步

1.1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

1.2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

1.3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

(2)跨国公司的兴起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作用

2.1跨国公司对经济全球化的促进作用

1)加速了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促进了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

3)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扩大了国际贸易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4)给国际金融市场增添了新的活力

5)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政策的协调与融合

2.2跨国公司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机制

1)生产网络

2)生产网络管制;

4)生产网络的地域根植性:

(3)国家的经济调节及干预作用

国家对以国界范围的经济干预和调节逐步减弱,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协调逐步加强,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4)国际经济协调

由于国际经济矛盾的存在而产生的国与国之间磋商与联合的行动,是世界经济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包括贸易政策、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协调等。

国际经济协调增进全球贸易、强化国际分工,加速经济全球化。

1楼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区位:

经济活动的空间位置,包括自然区位和经济区位。

2、区域:

人类经济活动所占据的空间范围

3、需求门槛:

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需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4、等级扩张:

等级扩散是指沿着某种等级结构由上至下地扩散。

等级扩张常按市场规模,从最大的市场区开始进入,然后一级级向下扩展。

5、接触性扩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