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49572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42.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docx

最新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点

初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要点

第一篇基础知识(共计十一章) 

第一章:

消防工作概述

1、火灾的分类:

①A类固体火灾     ②B类液体或可熔化固体(醇、沥青、石蜡)

③C类气体(烷类)④D类金属(K、Na、Mg、Ti、Zr、Li、Al)   

⑤E类带电         ⑥F类烹饪

 简化记忆:

  固 液 气 金 电 烹

记忆口诀:

 姑 爷 去 金 店 烹饪

2、火灾损失严重程度分类:

①.特别重大火灾

死亡人数X≥30     重伤Y≥100    财产损失Z≥1亿

②.重大火灾    

死亡人数10≤X<30重伤50≤Y<100财产损失5000万≤Z<1亿

③.较大火灾

死亡人数3≤X<10重伤10≤Y<50财产损失1000万≤Z<5000万

④.一般火灾

死亡人数X<3   重伤Y<10    财产损失Z<1000万

记忆技巧:

按上面红色数字,竖着记,313,151,151

3、消防工作的特点:

①社会性②行政性③经常性④技术性

4、消防工作的八字方针: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5、消防工作的原则:

①政府统一领导②部门依法监管③单位全面负责④公民积极参与

 

第二章:

燃烧基础知识

1、燃烧特征:

化学反应,发热,发光。

2、燃烧必要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

(燃烧三角形)

燃烧性能容易程度:

气体>液体>固体。

助燃物:

空气中大约含有21%的氧。

3、燃烧的充分条件:

一定的可燃物浓度,一定的氧气含量,一定的点火能量,相互作用。

4、燃烧类型:

闪燃、着火、自燃、爆炸。

5、闪点:

 只有液体有闪点

根据闪点,将能燃烧液体分为:

可燃,易燃。

甲类(X<28℃液体)乙类(28℃≤X<60℃液体)丙类(X≥60℃液体),甲、乙、丙类液体的典型代表分别是汽油、煤油、柴油。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6、爆炸分类:

物理爆炸:

没有新物质产生;

化学爆炸:

产生新物质;

核爆炸:

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

7、①爆炸浓度极限:

简称爆炸极限

爆炸上、下极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爆炸上限越高,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②爆炸温度极限:

爆炸温度上、下极限值之间的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就越大。

例:

乙醇下限11℃,上限40℃。

乙醚下限-45℃,上限13℃。

8、可燃物燃烧特点:

固 体:

①表面燃烧(木炭、焦炭、铁、铜)

②阴燃    (成捆堆放纸、棉、麻、煤、草、湿木材)只有固体有阴燃

③分解燃烧(木材、纸张、棉、麻、毛)

④蒸发燃烧(石蜡、松香、硫、钾、磷、沥青)

液  体:

①     蒸发燃烧      ②动力燃烧   ③沸溢燃烧   ④喷溅燃烧

气  体:

          ①扩散燃烧    ②预混燃烧

9、燃烧产物分类:

  ①完全燃烧  ②不完全燃烧

10、烟气的危害性:

 ①毒害性    ②减光性     ③恐怖性

11、火焰的颜色:

硫磺燃烧—蓝色,磷燃烧--黄色,钠燃烧—黄色

含氧量达到50%时,火焰几乎无光;含氧量低于50%时,发出显光(光亮或发黄光)的火焰;含碳量达到60%时,发出显光且带有大量黑烟的火焰。

12、热传播:

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

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教材P23

13、热传播的途径:

①热传导:

物体之间,接触传热

温度高—温度低。

传热性能由强到弱:

固体-液体-气体。

②热辐射:

热辐射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把热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去。

两物体并存,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辐射热能。

火灾发展阶段,热辐射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③热对流:

空间传热,有流动介质(气体或液体)

热对流方式:

①对流方式②强制对流③气体对流④液体对流

热对流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热对流速度与通风口面积和高度成正比。

燃烧时火焰温度越高,与环境的温差越大,热对流速度越快。

14、气象条件对火灾的影响:

风对火势发展有决定性影响。

风速越大,对流速度越快,燃烧和蔓延速度也越快。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

15、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初级教材P25

防火措施 ①控制可燃物 ②隔绝空气 ③消除引火源 ④阻止火势蔓延

灭火措施:

①冷却法     ②窒息法    ③隔离法      ④抑制法

 

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1、危险化学品定义:

危险化学品是指有爆炸、易燃、毒害、感染、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运输、储存、生产、经营、使用和处置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毁或环境污染而需要特别保护的物品。

2、危险化学品分类:

①《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标号》(GB6944-2005)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将危险品分9大类:

⒈爆炸品    

⒉气体    标准气压:

20℃  101.3KPa

⒊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

⒋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⒌氧化物质和有机氧化物   

⒍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⒎放射性物品   ⒏腐蚀性物品   ⒐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②《化学品分类及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将危险化学品分为16类:

⒈爆炸物⒉易燃气体⒊易燃气溶胶⒋氧化性气体⒌压力下气体

⒍易燃液体⒎易燃固体⒏自反应物质或混合物

⒐自燃液体  即使数量小也能在空气接触5min之内引燃的液体。

⒑自燃固体  即使数量小也能在空气接触5min之内引燃的固体。

⒒自热物质和混合物⒓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

⒔氧化性液体⒕氧化性固体⒖有机过氧化物⒗金属腐蚀剂

3、爆炸物危险特性:

 ①爆炸性  ②敏感性  ③殉爆  ④毒害性。

4、易燃气体危险特性:

①易燃易爆性     ②扩散性     ③物理爆炸性    ④带电性         ⑤腐蚀毒害性     ⑥窒息性     ⑦氧化性

5、易燃液体危险特性:

①易燃性 ②蒸发性 ③热膨胀性 ④流动性 ⑤静电性 ⑥毒害性

6、易燃固体危险特性:

①燃点低、易点燃          ②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③自燃性                  ④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7、自燃固体与自燃液体危险特性:

①遇空气自燃性   ②遇湿易燃易爆性   ③热分解自燃性

8、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危险特性:

①遇水易燃易爆性        ②遇氧化剂、酸着火爆炸性

③自燃危险性            ④毒害性和腐蚀性

9、氧化性物质危险特性:

①强烈的氧化性  ②可燃性    ③混合接触着火爆炸性

10、有机过氧化物危险特性:

①分解爆炸性  ②易燃性  ③伤害性

11、毒性物质危险特性:

   ①毒害性

12、腐蚀性物质危险特性:

 ①腐蚀性     ②毒害性   ③火灾危险性

第四章、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

1、水的特性:

水常温下为液体,常温、常压下超过100℃,蒸发成气体。

水温降到0℃结冰。

水在液体状态下体积不容易被压缩。

①比热容:

水温升高1℃,单位体积的水需要吸收的热量。

1L水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4200J。

水的比热容大,冷却效果好。

②汽化热:

单位体积的水油液体变成气体需要吸收的热量。

1L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需要吸收2264KJ的热量。

水蒸气占燃烧区的体积达到35%时,火焰将熄灭。

③冰点:

纯净的水当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

水结冰,释放出的溶解热为335KJ/L。

处于流动状态的水不容易结冰。

为了不使水带内的水东结成冰,冬季火场上,消防员转移阵地时,不需要关闭水枪。

若需要关闭时,应关小射流,使水仍处于流动状态。

2、水的物理性质:

初级教材P37

①密度和容重

密度:

单位体积内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质量具有不变性,是标量。

容重:

单位体积内物质所具有的重量。

重量跟重力有关,是矢量。

水在4℃时,容重最大,9807N/m³,此时1L纯净的水重1KG。

②黏滞性:

黏滞性在液体静止或平衡时是不显示作用的

由于水在管道里或水带内流动需要克服摩擦力,会产生水头流失。

②     缩性

水的体积随压力增加而减小的性质。

随着压力增加水体积变化不大,通常把水看成不可压缩液体。

压缩性小。

④膨胀性

水的体积随水温升高而增大的性质。

膨胀性小。

⑤溶解性

水可以扑灭易溶于水的固体物质火灾。

⑥导电性

水中含的杂质越多,电阻率越小,导电性能越大。

纯净水电阻率很大,为不良导体。

3、水的化学性质:

水H2O

水的化学反应:

①与活泼金属反应—自燃、爆炸。

 ②与金属粉末反应—放出H2。

③与金属氢化物反应—放出H2。

    ④与硅金属化合物反应—自燃。

⑤与碳金属反应—放出大量热量。

⑥与硼氢类物质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⑦与磷化物反应—自燃。

凡与水接触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物质严禁用水扑救。

4、水的灭火作用:

①冷却 ②窒息 ③稀释 ④分离 ⑤乳化

5、消防射流分类

①密集射流。

②分散射流。

又分为喷雾射流,开花射流。

喷雾射流--水滴粒径<100μm。

开花射流--水滴粒径100μm≤X≤1000μm。

6、消防射水器具:

①消防水枪:

直流水枪、雾喷水枪、开花直流水枪、多用水枪、脉冲水枪

②充实水柱(有效射程):

由水枪喷嘴起到射流90%的水柱水量穿过直径38CM圆孔处的一段射流长度。

③消防水炮:

安装方式:

固定式、车载式、移动式。

控制方式:

手动、电控、液控。

第五章、电气消防基础知识

1、电路:

一般由四个基本部分组成,电源、负载、导线、开关。

电路一般分为三种状态:

通路、断路、短路。

2、电流(I):

I=Q/t Q单位时间t内通过导体的总电量。

电流分为:

①脉动:

电流的大小随时间变化,但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②交流: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

③直流: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的变化的电流。

3、电压(U):

电荷从A点到B点所做的功WAB和电量q的比值。

U=W/q。

4、电位(V):

电路中某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称为该电的电位。

5、电动势(E):

电源力移送单位正电荷从负极到正极过程中所做的功。

E=W/q。

6、电能(W):

电能通过负载所做的功。

W=UIt。

7、电功率(P):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P=W/t。

8、电阻(Ω):

反映导体对电流起阻碍作用大小的一个物理量,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用字母Ω表示。

欧姆定律:

电路中的电流I与电阻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与电阻R成反比

I=U/R

9、串、并联电路含义:

串联:

把几个导体元件依次首尾相连的方式。

感觉像糖葫芦一样穿成一串

并联:

把几个元件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然后把两端接入电路的方式。

10、频率(HZ):

工频50赫兹,周期的倒数

11、常用电工仪器:

①电压表(并联)     ②电流表(串联)

③万能表(测量电压、电流、电阻)

万用表使用注意事项:

①测量电流与电压不能旋错挡位,如果误将电阻挡或电流挡去测电压,就极易烧坏电表。

万用表不用时,最好将挡位旋至交流电压最高挡,避免因使用不当而损坏。

不要旋在电阻档。

②测量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时,注意“+”“-”极性,不要接错。

如发现指针开始反转,既应立即调换表棒,以免损坏指针及表头。

③如果不知道被测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应先用最高挡,而后再选用合适的挡位来测试,以免表针偏转过度而损坏表头。

所以选用的挡位愈靠近被测值,测量的数值就愈准确。

④测量电阻时,不要用手触及元件的裸体的两端或两支表棒的金属部分,以免人体电阻与被测电阻并联,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⑤测量电阻时,如将两支表棒短接,调“零欧姆”旋钮至最大,指针仍然达不到0点,这种现象通常是由于表内电池电压不足造成的,应换上新的电池方能准确测量。

⑥万用表不用时,不要旋在电阻挡,因为内有电池,如不小心易使两根表棒相碰短路,不仅耗费电池,严重时甚至会损坏表头。

12、电气防火

①过载          ②短路、电弧、火花       ③接触不良

④烘烤、摩擦    ⑤接地故障               ⑥静电

⑦雷电:

电效应、热效应、机械效应

 

第六章、建筑消防基础知识

1、建筑分类:

①是否有人员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分类:

建筑物、构筑物

②使用性质分类:

民用、工业、农业(农民工)

③结构分类:

木结构:

承重构件全部用木材建造的建筑。

砖木结构:

用砖(石)做承重墙,用木材做楼板、屋架的建筑。

砖混结构:

用砖墙、钢筋混凝土楼板层、钢(木)屋架或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建造的建筑。

钢筋混凝土结构:

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建筑。

钢结构:

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建造的建筑。

④承重构件的制作方法、传力方式及使用材料分类:

砌体结构:

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砌块砌筑的墙体,水平承重构件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及屋顶板。

框架结构:

承重部分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制作的梁、柱、楼板形成的骨架,墙体不承重而只是起保护和分割作用。

钢筋混凝土板墙结构:

竖向承重构件和水平承重构件均为钢筋混凝土制作,施工时采用浇注或现场吊装的方式。

特种结构:

承重构件采用网架、悬索、拱或壳体等形式。

⑤建筑高度分类:

高层建筑:

住宅建筑≥10层

          公共建筑≥2层且>24m

          工业建筑≥2层且>24m

单层、多层建筑:

单层就是一层

住宅建筑≤9层

                公共建筑≤24m的多层

          公共建筑、厂房、库房>24m的单层

地下建筑:

在地下通过开挖、修筑而成的建筑空间。

其外部由岩石或土层包围,只有内部空间无外部空间。

⑥高层民用建筑按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分类:

高层建筑中又细分为:

高一类和高二类   初级教材P57表6-1

⑦工业建筑按生产类别及储存物品类别分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火灾危险性由高到低分为五类:

甲、乙、丙、丁、戊

2、火灾发展过程:

分四个阶段:

起初、成长发展、猛烈、衰减。

注意初级教材P59轰然的概念,以及它的出现标志着什么。

3、火灾蔓延方式和途径:

①方式:

直接燃烧、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

热传导:

蔓延扩大火灾。

热辐射:

相邻建筑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式。

热对流:

建筑内火灾蔓延的主要方式。

②途径:

⑴.水平方向的蔓延:

未设防火分区          洞口分隔不完善

吊顶内部空间蔓延      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

⑵.竖井蔓延:

通过楼梯间蔓延    通过电梯井蔓延    通过其他竖井蔓延

⑶.窗口向上层蔓延:

⑷.空调系统管道蔓延:

4、建筑材料分:

按化学构成分为:

无机材料(不燃)、有机材料(可燃)、复合材料(可燃)。

5、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析》(GB8624-2006),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

A1、A2、B、C、D、E、F,7类。

A1:

无机矿物材料

A2:

金属材料

B:

有机物填充的混凝土,水泥刨花板

C:

在单体燃烧试验火源的热轰击下试样产生有限的横向火焰传播

D:

在较长时间内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制品

E:

在短时间内能阻挡小火焰轰击而无明显火焰传播的材料

F:

天然木材、木制人造板、竹材、纸制装饰板

6、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①燃烧性能:

不燃烧体:

砖墙体、钢筋混凝土梁或楼板、钢屋架

难燃烧体:

经阻燃处理的木质防火门、木龙骨板条抹灰隔墙体、水泥刨花板

燃烧体:

木柱、木屋架、木梁、木楼板

②耐火极限:

耐火极限含义:

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

一般用小时表示。

耐火极限的判断条件:

失去稳定性:

构件失去支持能力。

失去完整性:

构件完整性被破坏。

失去隔热性:

背火面任一点温度达到220℃,构件失去隔火作用。

7、影响耐火极限的因素:

墙体的耐火极限与其材料和厚度有关:

柱的耐火极限与其材料及截面尺度有关

8、耐火等级的划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将建筑耐火等级由高到低分为四级: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厂房、库房要求:

初级教材P66。

单、多层民用建筑要求:

初级教材P67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将建筑耐火等级由高到低分为:

 一级,二级。

初级教材P68

9、耐火等级的选定:

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室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二类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裙房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10、建筑选址:

①周围环境选择:

生产、储存盒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②地势条件选择:

甲、乙、丙类液体仓库,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方。

遇水产生可燃气体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的企业,严禁布置在可能被水淹没的地方。

生产、储存爆炸物品的企业,宜利用地形,选择多面环山,附近没有建筑的地方。

③考虑主导风向: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选良好的地点独立设置。

易燃材料的露天堆放场宜设置在天然水源充足的地方,并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④划分功能区域:

易燃、易爆的工厂、仓库的生产区、储存区内不得修建办公楼、宿舍等民用建筑。

11、防火分区类型:

  ①水平防火分区     ②垂直防火分区

 

第七章、消防设施基础知识

1、消防设施包括:

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②自动灭火系统③消火栓系统④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⑤防火分隔⑥安全疏散设施。

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构成:

①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②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③     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     ④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由触发器件、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及电源组成。

3、建筑内安全区域划分:

一类安全区域:

防烟楼梯、避难层。

二类安全区域: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

第三类安全区域:

走道。

第四类安全区域:

房间。

疏散逃生路线:

由第四类安全区域——第三类安全区域——第二类安全区域——第一类安全区域

4、消火栓给水系统:

按建构筑外墙分:

室内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类型:

①按水压分类:

    ⑴室外低压   ⑵室外临高压   ⑶室外高压

②按用途分类:

⑴生产、生活消防合用       ⑵生产、消防合用

⑶生活、消防合用           ⑷独立消防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类型:

按压力高低分类:

  ⑴室内高压   ⑵临时高压

按用途分类:

      ⑴合用       ⑵独立

按系统服务范围分类

⑴独立高压(或临高压)     ⑵区域集中高压(或临高压)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类型:

喷头按有无释放机构分为:

闭式喷头和开式喷头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喷头的开闭形式分为:

闭式系统:

湿式、干式、预作用、自动喷水-泡沫联用。

开式系统:

雨淋、水幕、水喷雾。

按系统分:

湿式:

适用环境温度4℃≤X≤70℃。

干式:

适用环境温度X<4℃或X>70℃。

预作用:

系统处于准工作状态时,严禁管道漏水;严禁系统误喷;替代干式系统。

雨淋:

火灾蔓延速度快、闭式喷头的开放不能及时使喷水有效覆盖着火区域;室内净高度超过闭式系统最大允许净空高度,且必须迅速扑救初期火灾;严重危险Ⅱ级。

水幕:

冷却分隔水幕系统,防护冷却水幕系统。

不能直接灭火。

适用部位:

设置防火卷帘或防火幕等简易防火分隔物的上部;不能用防火墙分隔的开口部位(如舞台口);相邻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能满足要求时,建筑物外墙上的门、窗、洞口处;石油化工企业中的防火分区或生产装置设备之间。

6、水喷雾灭火系统:

灭火机理:

表面冷却、窒息、稀释、冲击乳化、覆盖。

防护目的:

灭火和防护冷却。

7、细水雾灭火系统:

灭火机理:

吸收热量(冷却)、降低氧浓度(窒息)、阻隔热辐射。

8、细水雾灭火系统工作原理分类:

①泵组式     ②瓶组式

9、固定消防水泡系统设置场所:

①单层、多层建筑         ②飞机库        ③石油天然气工程

10、固定消防水炮系统类型:

①按喷射介质分类:

水炮(可燃固体火灾);

泡沫炮(甲、乙、丙液体火灾,可燃固体火灾);

干粉炮(液化石油气火灾、天然气火灾)。

②按安装形式分类:

固定式;移动式。

③ 按控制方式分类:

远控式;手动式。

(远控式:

电动、液动、气动)

11、气体灭火系统分类:

①按使用的灭火剂分类:

⑴卤代烷1211灭火系统:

哈龙1211(二氟一氯一溴甲烷)

⑵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

哈龙1301(三氟一溴甲烷)

⑶二氧化碳灭火系统:

高压系统(灭火器储存温度为常温);

低压(储存温度-18℃~-20℃,必须有制冷装置)

⑷惰性气体灭火系统:

(洁净气体灭火系统)IG01(氩气),IG100(氮

气),IG55(氩气、氮气),IG541(50%氮气、40%氩气、10%二氧化碳)

⑸七氟丙烷灭火系统:

⑹热气溶胶灭火系统:

②按灭火方式分类:

全淹没;局部应用。

③按一套灭火剂存储装置保护的防护区数量分类:

组合分配;单元独立。

④按灭火系统的结构特点:

管网;预制。

⑤按加压方式分类:

自压式;内储压式;外储压式。

12、预制灭火系统分类:

柜式;悬挂式。

13泡沫灭火系统类型:

①按安装方式分类:

固定式;半固定式;移动式。

②按发泡倍数分类:

低倍(发泡倍数<20)    中倍(发泡倍数21-200)

高倍(发泡倍数201-1000):

全淹没式;局部应用式;移动式。

④     泡沫喷射形式不同分类:

⑴液上喷射 ⑵液下喷射 ⑶半液下喷射 ⑷泡沫喷淋 ⑸泡沫炮

14、干粉灭火系统类型:

①按灭火方式分类:

全淹没式;局部应用式;手持软管。

②按设计情况分类:

设计型;预制性。

③按系统保护情况分类:

组合分配;单元独立。

④按驱动气体储存方式分类:

储气式;储压式;燃气式。

15、逃生避难器材类型:

①按器材结构分类:

绳索类、滑道类、梯类、呼吸器类

⑴绳索类:

逃生缓降器;应急逃生器;逃生绳;

逃生缓降器的组成:

安全钩、安全带、绳索、调速器、金属连接件和绳索卷盘

⑵滑道类;

⑶梯类:

固定式逃生梯;悬挂式逃生梯。

⑷呼吸器类:

消防过滤式自救呼吸器;化学氧消防自救呼吸器。

②按器材工作方式分类:

单人逃生;多人逃生。

 

第八章、消防安全检查基础知识

1、消防安全检查的形式:

消防安全检查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

①一般日常性检查      ②防火巡查      ③定期防火检查

④专项检查            ⑤夜间检查      ⑥其他形式的检查

2、单位防火巡查的频次和要求:

①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

②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2小时一次。

③医院、养老院、寄宿制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

④防火巡查人员应当立即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

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