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04985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3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酸碱盐测试题来自武汉中考经典易错题Word文档格式.docx

C.白色的CuSO4溶于水生成蓝色溶液,从这种溶液中析出的晶体呈蓝色,俗称蓝矾

D.硫酸铜在工业上常用于精炼铜,镀铜和制造各种铜的化合物

16.在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Cu和MgB.Fe(NO3)2和Mg(NO3)2

C.Fe和CuD.Cu

 

二、多选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7.固体物质A与盐酸反应生成物为C,C的溶液中加入火碱,生成物为D,D受热后又得到固体A,则A可能是()

A.Fe2O3B.CO2C.CuOD.Na2O

18.要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泼性强弱,可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A.Fe、Cu、Zn(NO3)2溶液B.Cu、FeCl2溶液、ZnCl2溶液

C.Zn、FeSO4溶液、CuSO4溶液D.Fe、CuSO4溶液、ZnSO4溶液

19.不用其它任何试剂鉴别下列5种物质的溶液:

①NaOH、②MgSO4、③Ba(NO3)2、④Cu(NO3)2、⑤KNO3.被鉴别出来的正确顺序是()

A.⑤④③②①B.④①②③⑤C.②③①④⑤D.④①②⑤③

20.某溶液含有Ba2+、Ag+、Cu2+现有①碳酸钠溶液②氢氧化钠溶液③盐酸,将它们逐一沉淀并加以分离,则加入试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

三、填空题

21.有Na2SO4、Na2CO3、NaCl、NaOH四种溶液,分别与某些物质反应都可以生成化合物A,则A是________。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1)(3)

(2)(4)

22.用火柴梗蘸一点浓H2SO4,放置一会儿,观察火柴梗的颜色变________。

这是浓H2SO4使它________的缘故,这是浓H2SO4的________性。

23.在下表中填写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及类别(盐类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

名称

化学式

类别

FeCl2

碳酸氢钙

纯碱

H2SO4

Cu2(OH)2CO3

Na2S

氯化亚铜

熟石灰

24.有三种溶液,其溶质分别是:

甲为氯化物;

乙为碱;

丙为钠盐。

取上述溶液进行实验,有下列现象:

(1)甲、乙两溶液混和出现蓝色沉淀;

(2)甲、丙两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

(3)乙、丙两溶液混和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由此可以判断:

甲为:

________;

乙为:

________;

丙为:

________。

25.某学生取两份A溶液做下列实验,其过程如下所示:

(1)试判断: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生成C沉淀的反应:

②________生成F沉淀的反应:

③生成D沉淀的反应:

④生成E沉淀的反应:

________。

26.有失去标签的硝酸钾、碳酸钾、硝酸银、硝酸钙和盐酸五瓶溶液,将其任意编号为:

A、B、C、D、E,进行两两混合实验,其现象见下表:

实验

A+B

A+E

B+C

B+E

现象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1)试推断并写出五种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E:

________________,B+E:

________________。

27.现有一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是由BaCl2、KOH、KNO3、MgCl2、NH4Cl、CuSO4中的几种混合而成.为证明其组成,做如下实验:

(1)取一定量该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微热,只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液体,过滤得白色沉淀①和无色滤液①,则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

(2)向无色滤液①中加入KOH溶液,无任何现象.再加入过量的某可溶性碳酸盐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白色沉淀②和无色滤液②,则原混合物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

(3)向无色滤液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然后将所得液体蒸干,得到固体A.如果固体A中只含有2种元素,则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则加入的碳酸盐溶液是________溶液;

如果固体A中含有2种金属元素,则加入的碳酸盐溶液是________溶液。

四、计算题

28.已知t℃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7克.在该温度下将氯化钙和氯化钾的混合物16.2克,放入26.2克水中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27.6克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碳酸钾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求:

(1)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

(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9.把30g锌放入200g未知浓度的稀H2SO4中,反应停止后,锌有剩余,取出锌后,称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25.2g。

试求:

(1)原稀H2SO4的溶质质量分数;

(2)反应后的溶液的主要质量分数;

(3)未反应的锌的质量是多少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C4.B5.C6.D7.D8.C9.D10.D11.B12.A13.B14.B15.B16.C

二、多选题

17.AC18.CD19.B20.B

21.NaNO3①Na2SO4+Ba(NO3)2=BaSO4↓+2NaNO3②Na2CO3+Ba(NO3)2=BaCO3↓+2NaNO3③NaCl+AgNO3=AgCl↓+NaNO3④2NaOH+Cu(NO3)2=Cu(OH)2↓+2NaNO322.黑炭化脱水性23.略24.甲CuCl2乙Ba(OH)2丙Na2SO4

25.

(1)ABa(OH)2B、Cu(OH)2

(2)①BaCl2+AgNO3=2AgCl↓+Ba(NO3)2

②Ba(NO3)2+K2SO4=BaSO4↓+2KNO3

③Ba(OH)2+K2SO4=BaSO4↓+2KOH

④2KOH+CuSO4=Cu(OH)2↓+K2SO4

26.①AAgNO3BK2CO3CCa(NO3)2DKNO3EHCl②AgNO3+HCl=AgCl↓+HNO3

+2HCl=2KCl+CO2↑+H2O

27.①MgCl2KOH;

CuSO4②BaCl2③KNO3NH4ClK2CO3Na2CO3

28.①10g②含KCl25.7%

29.①19.6%②28.6%③4g

1.(2008年镇江市)今年春节前,我省发生了特大冰雪灾害,为确保道路畅通,交通部

门使用了大量的氯化钠融雪剂。

下列关于该融雪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氯化钠能融雪是因为其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 

B.氯化钠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C.使用氯化钠融雪,会加快钢铁桥梁的锈蚀

D.使用大量氯化钠融雪,对公路周围农作物的生长无影响

2.(2008年泰州市)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浇灌盐碱地的植物,其主要作用除改良碱性土壤外,还能( 

A.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 

B.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

C.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微量元素 

D.代替碳酸氢铵等作氮肥施用

3.(2008年眉山市)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的常用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做成功的家庭小实验是( 

①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 

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探究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盐 

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4.(2008年镇江市)铁、稀硫酸、石灰水和氯化铜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处发生置换反应 

B.B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C.C处产生气泡 

D.D处生成白色沉淀

6.(2008年盐城市)右图是一种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该化肥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料

7.(2008年眉山市)下列图象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PH=3的溶液中加水 

B.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与锌粒反应

C.向H2SO4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NaOH溶液 

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8.(2008年太原市)家用碱面的主要成分是Na2CO3。

其物质类别属于( 

A.酸 

B.盐 

C.碱 

D.氧化物

9.(2008年太原市)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11.(2008年南通市)氮肥、磷肥、钾肥是农业生产中最主要的化肥,用简便方法区别三种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实用性。

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 

A.NH4Cl与KCl:

观察外观 

B.NH4HCO3与KCl:

加水

C.K2SO4与Ca3(PO4)2:

闻气味 

D.(NH4)2SO4与K2SO4:

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12.(2008年南通市)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

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 

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13.(2008年南京市)右下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在通常情况下可以相互反应。

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14.(2008年乐山市)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

对于其作用的下列几种叙述:

①加速植物光合作用;

②冬天有助于农作物“防冻”;

③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

④可促进土壤中的Ca2+、Mg2+被植物吸收。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全部

15.(2008年乐山市)A、B、C三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B.碱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C.空气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浓氨水易挥发,氨气易溶于水 

16.(2008年乐山市)下面右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A

Na2CO3

Ba(OH)2

石蕊

B

HCl

Ca(OH)2

CuSO4

C

Na2SO4

D

酚酞

17.(2008年南充市)以下常见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2S04 

B.NH4N03 

C.KN03 

D.Ca(H2P04)2

18.(2008年南昌市)向装有50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

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

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19.(2008年宿迁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验证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先加入稀硫酸,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含有SO42-

B.测定溶液的pH,先用水润湿pH试纸,然后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点燃可燃性气体时,要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

20.(2008年宿迁市)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Fe3+、Na+、OH- 

B.K+、SO42-、Cu2+、NO3-

C.Cl-、K+、SO42-、Na+ 

D.Ca2+、Cl-、CO32-、Na+

21.(2008年咸宁市)已知某固体粉末是由NaCl、Ba(NO3)2、CuSO4、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这种粉末加足量的水,振荡后呈浑浊,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过滤后得无色滤液,取滤液并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可能含CuSO4和Na2CO3

B.一定含NaCl,可能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C.一定含NaCl、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可能含CuSO4

D.可能含NaCl,一定含Ba(NO3)2、Na2SO4,一定不含Na2CO3、CuSO4

22.(2008年海南省)海南素有“天然大温室”之称,一年四季向全国各地提供大量的新鲜水果、蔬菜。

种植水果、蔬菜少不了肥料。

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A.KCl 

B.CaSO4 

C.CO(NH2)2 

D.Ca(H2PO4)2

23.(2008年青岛市)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用作调味品 

B.熟石灰可用于改良碱性土壤

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24.(2008年青岛市)根据氨碱法用食盐制纯碱的反应原理是:

(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2NaHCO3△ 

Na2CO3+CO2↑+H2O下列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错误的是( 

A.用食盐制纯碱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

B.纯碱属于盐类物质

C.因生成气体,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副产品氯化铵是一种氮肥

25.(2008年青岛市)石蕊、硫酸、氢氧化钙、碳酸钠是常见的四种物质,它们的溶液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右图所示。

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石蕊溶液变为蓝色 

B.无明显现象 

C.生成无色气体 

D.石蕊呈紫色 

(双选)

26.(2008年青岛市)下列图象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B.向一定量的硫酸和硫酸镁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C.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D.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硝酸钠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固体,充分搅拌 

27.(2008年青岛市)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图

(→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X

NaOH

Fe2O3

Cu

Y

NaNO3

CaCl2

Fe

CuO

Z

CaCO3

Cu(OH)2

28.(2008年贵港市)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AgNO3、Na2SO4 

B.H2SO4、NaCl、Na2CO3

C.Na2SO4、KNO3、NaOH 

D.BaCl2、NaCl、KOH 

29.(2008年常州市)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A.氯化钠 

食盐 

NaCl2 

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火碱 

 

30.(2008年达州市)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A.无色酚酞试液 

B.二氧化碳气体 

C.碳酸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31.(2008年苏州市)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2+、Ca2+、CO32—、OH- 

B.Na+、SO42—、Cl—、OH-

C.Ba2+、H+、Cl—、OH— 

D.Ag+、NH4+、NO3-、OH—

32.(2008年揭阳市)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同存在于水溶液中的是( 

A.BaCl2、Na2SO4、Ca(OH)2 

B.MgCl2、CuSO4、NaNO3

C.AgNO3、BaCl2、K2SO4 

D.CaCl2、K2CO3、NaNO3

33.(2008年揭阳市)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 

B. 

C. 

D. 

34.(2008年揭阳市)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表,正常情况下,这些液体中一定呈酸性的是( 

血浆

乳汁

唾液

胆汁

胰液

胃液

pH范围

7.35~7.45

6.6~7.6

6.6~7.1

7.1~7.3

7.5~8.0

0.9~1.5

A.胃液 

B.血浆 

C.乳汁 

D.唾液

35.(2008年苏州市)现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是1.84g·

cm-3)配制560g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配制稀硫酸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需量筒和烧杯

B.配制稀硫酸时,一定不能用天平称量所需浓硫酸的质量

C.将480mL水倾倒入盛有80mL98%浓硫酸的500mL量筒中

D.将80g98%的浓硫酸沿1000mL烧杯内壁缓缓倒入480mL水中,并不断搅拌

36.(2008年河北省)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37.(2008年三明市)植物缺氮会导致生长迟缓。

下列物质能为植物提供氮元素的是 

B.CO(NH2)2 

C.Ca3(PO4)2 

D.K2SO4

38.(2008年眉山市)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H,他的实验操作如下:

先用蒸馏水将pH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H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pH比较 

A.偏低 

B.偏高 

C.不变 

D.无法判定

39.(2008年自贡市)家庭常用的几种洗涤剂的PH如下图所示,其中最接近中性的是 

40.(2008年揭阳市)测定pH值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测定时,用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 

上,然后再与 

对照,便可测出

溶液的pH值。

若用此法测得土壤的pH值小于5,可以施用适量的 

来改良土壤。

41.(2008年宜昌市)用10mL量筒取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试管中,然后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用试管夹夹住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看到蓝色沉淀变成黑色固体。

这一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2008年宜昌市)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