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09211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docx

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学业分层测评第1章+学业分层测评1

学业分层测评

(一)

(建议用时:

45分钟)

1.人体脑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氨基酸(  )

A.淋巴  B.组织液

C.血浆D.血液

【解析】 人脑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因此脑细胞的营养物质都来自组织液。

【答案】 B

2.在正常情况下,从毛细血管渗透出的液体a,渗透回毛细血管的液体b和进入毛细淋巴管的液体c之间的关系是(  )

A.a=bB.a=b+c

C.a=cD.a>b+c

【解析】 正常情况下,毛细血管渗出的液体等于毛细血管重吸收的液体与进入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之和。

进入毛细淋巴管内的液体最终通过左右锁骨下静脉汇集进入血管,所以能保证各部分液体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 B

3.下列关于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

B.溶液中溶质颗粒越多则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之亦然

C.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水分的多少,水分越多,渗透压越高

【解析】 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因此溶质颗粒越多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的水分,水分越多,渗透压越小。

【答案】 D

4.通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  )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解析】 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亦增加,使组织液渗透压增大,组织液增多;而淋巴是组织液渗透而形成的,且单向流回血浆,故淋巴生成也增多。

【答案】 A

5.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

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

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

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解析】 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A正确;淋巴液起源于组织液,通过淋巴管的收集到达淋巴结过滤,最终汇入锁骨下静脉回到血液循环,因此在淋巴液和血浆中都具有淋巴细胞,B、C项正确;血浆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正常情况下血浆蛋白较难通过毛细血管壁,因此组织液和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相对于血浆都比较低。

【答案】 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某些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血液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C.组织液是体内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

D.组织液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血浆和淋巴中含量很少

【解析】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可以和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应是血浆;含有较多蛋白质的是血浆,组织液中含量很少。

【答案】 A

7.对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B.人的血浆pH为7.35~7.45,其稳定与HCO

、HPO

有关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葡萄糖的含量有关

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解析】 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血浆蛋白有关。

渗透压、温度和酸碱度也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血浆酸碱度的稳定主要靠HCO

、HPO

等的缓冲作用。

【答案】 C

8.下图所示是细胞和人体生存的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生存的外部环境就是图中的内环境

B.人体生存的内部环境是图中的内环境

C.人体内的液体称为体液,绝大部分分布在细胞外构成细胞外液

D.图中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必须经过内环境才能进入细胞

【解析】 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人体内细胞生存的内部环境,A、B项正确;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内液的含量最多,占体液的三分之二,C项错误;外界环境中的物质不能直接进入组织细胞,必须经过内环境,D项正确。

【答案】 C

9.如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其中a—毛细血管壁、b—红细胞、c—血浆、d—细胞内液、e—组织液,则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O2通过c及a,运输到e的过程,需要ATP ②葡萄糖由c经a和e到达d的过程,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③图中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e ④由d产生的代谢终产物可由c的运输而排放到体外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 O2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属于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葡萄糖从血浆进入组织细胞,需通过主动运输完成,需要消耗能量;图中d内产生CO2,CO2浓度最高。

【答案】 C

10.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 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内环境,如组织液中,A项正确。

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Na+排出体外,B项错误。

由于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增加的Na+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50%分布在细胞外液,5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C、D项错误。

【答案】 A

11.下列对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示意图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是图中的d

B.如果a、c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

C.淋巴不仅可以调节a与c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a中少量的蛋白质运回c

D.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并排出了代谢废物

【解析】 a为组织液,c为血浆,b为淋巴,d为组织细胞,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里的血浆,即图中的c,A错误。

【答案】 A

12.如图为人体内肝脏组织局部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2、4、6、7共同构成了人体内环境

B.3生活的内环境是2,5生活的内环境是6

C.2中运输的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可以经过4进入1

D.图中的2和4可以相互转化,4和6之间也可以相互转化

【解析】 图中2、4、6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连同7构成了体液,A错误;3生活的内环境应是2和4,5生活的内环境应是4和6,B错误;内环境可以运输营养物质、代谢废物以及调节物质,C正确;2和4之间可以穿过毛细血管进行相互转化,4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可以成为6,而6只能通过淋巴循环经过左右锁骨下静脉回到2,D错误。

【答案】 C

13.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各项中正确的是(  )

A.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则会引起C液减少

B.3处细胞的内环境为淋巴

C.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1中

D.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3层生物膜

【解析】 长期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导致组织液(C液)增多,A错误;3处是毛细淋巴管壁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为淋巴和组织液,B错误;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1组织细胞中,C正确;A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5层生物膜(单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单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单层组织细胞膜+双层线粒体膜),D错误。

【答案】 C

14.下图甲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示意图,乙是内环境示意图,请回答:

(1)若甲图A、B、C分别代表与人体体内细胞物质交换直接相关的系统,则A和C依次为________系统、________系统;人体依赖B系统主要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项功能。

(2)甲图中②和④对应乙图中的相应成分,则a是乙图中的________,b是乙图中的________(括号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在甲图方框内用箭头表示a、b和④三者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

(3)①②③④中,氧气浓度最低的是________(填序号)。

【解析】 系统A从外界摄取物质,所以应为消化系统,系统B与外界进行物质的相互交换,所以该系统应为呼吸系统,可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系统C向外界排出物质,所以该系统为泌尿系统。

甲图中的②和④分别对应乙图中细胞内液和血浆,因此b为组织液,a为淋巴,乙图中氧气浓度含量最低的是②细胞内液。

【答案】 

(1)消化 泌尿 氧气的获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气体交换)

(2)淋巴 组织液

(3)②

15.血液中的红细胞源源不断地为人体组织细胞输送氧气。

血浆中无机盐含量的相对稳定对于维持红细胞正常的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为患者输液治疗时为什么要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

请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1)实验材料:

略。

(2)方法步骤:

①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为1~5号,分别加入2mL浓度为0.5%、0.7%、0.9%、1.1%、1.3%的________,并各加入2滴抗凝剂(或柠檬酸钠)。

②将左手无名指消毒,用消毒的采血针刺破皮肤,用小滴管吸血。

③向1~5号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血,摇匀,放置5min。

④分别取5支试管中的混合液各一滴,置于5张洁净的已编号的载玻片上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完善下列预期结果及分析:

试管

盐水

红细胞形态

1

0.5%

①体积变大,涨破

2

0.7%

②________

3

0.9%

③________

4

1.1%

④体积缩小

5

1.3%

⑤体积缩小,皱缩

相应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讨论:

①某学生配制生理盐水时,由于操作不规范致使溶液浓度偏低,他的探究结果会________。

②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可采取什么样的实验措施?

____________。

③生理盐水与体液为等渗溶液,过多注射是否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人体生理盐水的浓度,实验原理是渗透作用。

实验的自变量是NaCl溶液的浓度,因变量是红细胞的形态。

为使实验更准确,应减小NaCl溶液的浓度梯度。

【答案】 

(2)①NaCl溶液 ④红细胞形态有何变化

(3)②体积变大 ③维持正常形态 0.9%的NaCl溶液能够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

(4)①偏高 ②分组更精细 ③会影响。

生理盐水的过多注入会打破无机盐离子的稳态,进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小课堂: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中学阶段,至关重要!

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01学习内容的自主性

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4、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分析原因,再加把劲。

5、学习目标设定之后,会自己思考或让别人帮助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6、会针对自己的弱项设定学习目标。

7、常常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或自己找(课外题)习题做。

8、自习课上,不必老师要求,自己知道该学什么。

9、总是能很快选择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

10、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也好好学。

11、课堂上很在意老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12、会花很多时间专攻自己的学习弱项。

02时间管理

13、常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14、为准备考试,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15、会给假期作业制定一个完成计划,而不会临近开学才做。

16、常自己寻找没有干扰的地方学习。

17、课堂上会把精力集中到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上面。

18、做作业时,先选重要的和难一点的来完成。

19、作业总是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0、作业少时,会多自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03学习策略

21、预习时,先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抓住要点。

22、根据课后习题来预习,以求抓住重点。

23、预习时,发现前面知识没有掌握的,回过头去补上来。

24、常常归纳学习内容的要点并想办法记住。

25、阅读时,常做标注,并多问几个为什么。

26、读完一篇文章,会想一想它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

27、常寻找同一道题的几种解法。

28、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记住学习内容。

29、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常常标记下来以便问老师。

30、常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比较。

31、常回忆当天学过的东西。

32、有时和同学一起“一问一答”式地复习。

33、原来的学习方法不管用时,马上改变方法。

34、注意学习别人的解题方法。

35、一门课的成绩下降了,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合适。

36、留意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学来用用。

37、抓住一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做题或思考。

38、不断试用学习方法,然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

04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39、解题遇到困难时,仍能保持心平气和。

40、在学习时很少烦躁不安。

41、做作业时,恰好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仍会坚持做作业。

42、学习时有朋友约我外出,会想办法拒绝。

43、写作文或解题时,会时刻注意不跑题。

44、解决问题时,要检验每一步的合理性。

45、时时调整学习进度,以保证自己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05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

46、做完作业后,自己认真检查一遍。

47、常让同学提问自己学过的知识。

48、经常反省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进步与否。

49、常常对一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

50、考试或作业出现错误时,仔细分析错误原因。

51、每当取得好成绩时,总要找一找进步的原因。

52、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心里就过意不去。

53、如果因贪玩而导致成绩下降,就心里责怪自己。

54、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鼓励自己加倍努力。

06学习环境的控制

55、总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56、常和别人一起讨论问题。

57、遇到问题自己先想一想,想不出来就问老师或同学。

58、自己到书店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59、常到图书馆借阅与学习有关的书籍。

60、经常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有关课外学习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