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11539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docx

最新北京市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精品

2018年北京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2道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23分)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2)题。

(共4分)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8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

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  ①   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   ②   。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追溯(shuò)  “为”字的笔顺是:

  B。

追溯(sù)    “为”字的笔顺是:

  C。

追溯(sù)    “为”字的笔顺是:

  D。

追溯(shuò)  “为”字的笔顺是: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B.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C.①巧妙绝伦          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

  D.①栩栩如生          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

  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

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2分)

  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

(打一字) 谜底:

  B.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打一字)  谜底:

  C.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

(打一字)谜底:

  D.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

(打一字)谜底:

  3、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

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

(2分)

  A.温故知新 杞人忧天 毛遂自荐    B.门庭若市 舍生取义 刻舟求剑

  C.守株待兔 完璧归赵 豁然开朗    D.闻鸡起舞 破釜沉舟 三顾茅庐

  4.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使其著称于世。

下面是关于岳阳楼的一幅对联,在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正确的一项是(2分)

  去老范一千年,后__先__,几辈能担天下事;

  揽__________,南来北往,孤帆曾系画中人。

  A.悲 喜  八百里大湖  B.乐 忧  大湖八百里

  C.喜 悲  大湖八百里  D.忧 乐  八百里大湖

  5.学校举办“海洋,我们的家园”主题活动,这次活动增强了同学们认识海洋、了解海权、关注海防的意识,激发了同学们投身祖国海洋事业的热情。

校刊记者向参加活动的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

“为了祖国的海洋事业,你将来愿意做一个海洋勘探者呢,还是当一名保卫祖国海疆的战士?

”下列回答不得体的一句是(2分)

  A.只要能为祖国海洋事业做贡献,无论当海军战士还是做勘探者,我都愿意。

  B.我愿意当一名海军战士,驾驶我们自己的航空母舰,保卫祖国的万里海疆。

  C.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准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D.我国的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将来能当一名海洋资源的勘探者,是我的理想。

  6.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朱自清《春》)

  理解: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开放的景象。

  B.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落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理解: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出了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景象。

  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鲁迅《故乡》)

  理解:

“厚障壁”表明“我”与中年闰土由于长期不见面,两个人之间产生了误会,关系越来越疏远。

  D.我想:

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理解:

把“希望”比作“路”,表明只要始终不渝地去探索\实践,希望就会出现在眼前,就会迎来新的生活。

  

(二)填空(共9分)

  7.默写(共4分)

  

(1)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1分)

  

(2)长风破浪会有时,         。

(李白《行路难》)(1分)

  (3)毕业在即,请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     ”的诗句,向你的同学表达即使将来相距遥远,长久难见,也会保持深厚友谊的心意。

(2分)

  8.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填空。

(5分)

1.在乡村酒店饮了几杯酒,林冲觉得身上暖和了,便买了一葫芦酒和一些牛肉,冒着风雪,飞也似的向草料场奔去。

2.林冲来到草料场,只见两间草房已被大雪压倒,这时天色已黑,林冲想到买酒时路上见到的古庙,便想去那里暂宿一夜。

3.林冲来到古庙,只见墙壁破败不堪,他用一块石头顶住门,然后坐下来,慢慢饮酒吃肉。

忽然,听得外面噼里啪啦地爆响。

4.林冲从门缝向外观看,只见草料场起了大火。

他拿了花枪,正要出去救火,忽听门外有人说

话,便伏在门边倾听。

5.林冲听出原来是高太尉派陆谦、富安和差拨来陷害他,不由得心头怒火万丈,大喝一声,冲出门外。

6.三人见是林冲,慌忙逃走,林冲紧赶几步,一枪刺倒差拨,又一枪结果了富安,翻过身来,抓住陆谦丢在地上,直取他的性命。

  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古典小说《  ①   》。

连环画讲述的   ②   的情节,反映出了林冲由当初隐忍到现在反抗的思想性格转变。

后来,连冲毅然投奔了梁山。

他的这段经历体现了这部古典小说    ③  的主题。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9-11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意思(2分)

  

(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游:

________________

  

(2)援疑质理                        质:

________________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翻译:

________________

  

(2)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翻译:

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记述了作者年轻时求学的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一些关于求学的道理。

例如,从“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一句中可以感悟到:

在求学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向名师求教,请你从文中另外找一个记述作者求学经历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4分)

  句子:

     ①___________      感悟:

  ②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37分)

  

(一)阅读《又到麦浪翻滚时》,完成第12—14题。

(共14分)

又到麦浪翻滚时

周霞

  蜗居小城,终日上班下班,做饭吃饭,庸庸常常,忙忙碌碌。

傍晚,出去散步,信步走远了些。

不知不觉就远离了车马人喧,走上了一条土路。

走着走着,田野里就有一阵阵植物的气息飘荡过来,那是【甲】麦子的味道,暮色里,一片金黄的暖色吸引了我,只不过是一小片麦地,却在一瞬间弥漫开来,一直弥漫到老家那翻滚着的无边麦浪里。

  我的老家在鲁西北平原,每到这个时节,一望无垠的金色麦浪随风起伏,煞是壮观,乡亲们的脸上也荡漾起富足的笑意。

然而,我小时候,抢收麦子却是很辛苦的活儿,早了不好,晚了麦粒就容易掉进地里,那时收割没有机械化,完全要用镰刀一把一把割下来,再一捆捆系紧,运回场院,再翻晒碾压,或用脱粒机脱出麦粒,再晒干贮藏。

不管天多热,不管人多累,都要马不停蹄地劳作,就担心会遇到雷雨天气。

  小时候,麦子成熟前,我们总爱搓麦粒吃,我会先找几颗大麦粒,揉碎在手心,两手相对,搓来搓去,于是一种幸福和喜悦的味道就从手心里慢慢弥散开来,搓好了,就张开两手,轻轻一吹,那些皮儿就四散开去,往嘴里一捂,清爽的麦香就从舌尖传递到全身,于是,满心就都是【乙】麦子的味道。

等麦收结束了,我们小孩子们就挎上小篮子,到麦地里拾麦穗,拾得多了,父亲会夸我,母亲会把麦穗晒起来,搓成粒,然后用麦子换挂面,母亲做的挂面汤,只是滴几滴香油,倒点香醋,就很好喝。

  印象最深的是在一个月光皎洁的晚上,我们全家收割麦子,虽然天色暗了些,也有露水,但不用受曝晒之苦,那时的我还不懂稼穑的辛苦,休息时,还有闲情望望皓月,和家人不停地说笑着,觉得是一种乐事。

割麦子,要是谁落下了太远,前面的人就会接趟子,这样,有人帮忙,割得慢的人也就有了信心。

等到都割完长长的一垄,全家人再齐头并进,累了,就直起腰,抹抹汗,甩甩手,再埋头继续干。

天气再热也要穿长袖衣裳,不然,尖尖的麦芒会扎得生疼,脚上穿着母亲在灯下一针一线纳的千层底,倒是不再怕麦茬刺破脚。

  麦收时节是一年里很累人的时候,又没有工夫去集市买东西,父母总是提前把鸡蛋腌制好,偶尔也会储存上春天里的香椿芽,当疲惫地回到家,大家就齐动手,烧火,擀面条,切菜。

天热,面条煮好后,要放进刚挑来的井水里浸泡一下,再捞出,这样吃起来才过瘾。

这个时节的菜,只有黄瓜、西红柿和菜豆,反正地里长什么就吃什么,吃饱了,好好睡个午觉,再切开一个大西瓜,美美地吃一顿,舒坦极了,太阳稍稍收威,就又起身下地了,麦收不等人呢。

  麦收时节,大人们总是让自家的娃们去帮老师割麦子,于是,我和伙伴们就组织起来,在麦田里穿梭,师生你追我赶,割得快的同学会善意地取笑一下比他们大不了几岁的老师,不到半天时间,几亩地就割完了,今年春节,和儿时的伙伴通电话,说起当年每到开镰时麦地里弥漫着的【丙】麦子的味道,觉得是那样美好,是呀,那时真好,那时的麦子好,那时的空气好,那时的师生关系也和谐自然。

偶尔的田间劳作,给了我们美好的回忆。

  那时的感情是那么淳朴,那么温馨,亲切而悠远,令我至今难忘。

于是,我拨通了老家的电话,想从乡音里捕捉【丁】麦子的味道。

(有删改)

  12.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了“我”早年在麦收时节的一些生活情景。

这些情景包括:

“我”搓麦粒、___①___、和家人一起割麦子、___②___、___③___。

(3分)

  13.“麦子的味道”在文中出现了4次,其中,有的指麦子本身的味道,有的指麦子味道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请结合内容作出判断。

(只填序号)(4分)

  指麦子本身味道的是:

___①___

  指麦子味道中蕴含作者情感的是:

__②__

  14.这篇文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在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

请你以第④段或第⑤段为例。

说说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不超过140字)(7分)

  

(二)阅读《宜居城市》,完成第15-17题(共11分)

宜居城市

  ①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近年来,为了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国际组织经常举办评选宜居城市的活动,评选出来的宜居城市各具特色。

  ②一般来说,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共同特点。

  ③首先,宜居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加拿大的重要港口城市多伦多,被人们认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季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充满神奇。

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蓝天澄澈,空气新鲜。

每到七八月间,紫色的薰衣草装饰着翠绿的山谷,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整个小镇充满了浪漫的气息。

一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时每刻都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温馨和惬意。

  ④其次,宜居城市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美丽的多瑙河畔,维也纳老城保存着大量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建筑,这些建筑内部的卫生设备、供水、供暖、排污系统等都在不断地更新改建,但其外部却始终保持原样。

虽然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那些被破坏的建筑也仍然按照原样进行修复或重建。

维也纳的新建筑则集中在老城之外,现代气息浓厚。

这样的原规划则,使这座城市兼具古典与现代气质。

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是一个地少人稠的城市,但是,与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不同,阿姆斯特丹的城市交通网覆盖面广,发达高效,人们出行方便快捷。

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城市,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⑤第三,宜居城市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墨尔本是澳大利亚的工业重镇,但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建筑宏伟,收藏着数量众多的艺术精品。

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为人们提供了芭蕾舞、戏剧、音乐会等丰富多彩的世界级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墨尔本拥有全澳洲唯一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墨尔本皇家展览馆,它和著名的圣保罗教堂、弗林德斯街火车站等共同显示出这座城市辉煌的人文历史,令人驻足赞叹。

墨尔本还以时装、美食、娱乐及体育活动著称。

浓郁的文化气息,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⑥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以舒适、惬意的享受;合理的城市规划,给人以有序、便利的感觉;浓厚的艺术氛围、丰富的文化浸染,让人们心灵受到洗礼,精神得到升华。

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人们舒心、安心、放心。

这样的城市就是宜居城市。

  15.读完这篇文章,说说你对宜居城市有哪些了解。

(3分)

  16.根据第④段内容,在文中画线处应填写的语句是___________。

(只填序号)(2分)

  【甲】规划合理,再加之治安稳定,供给充足

  【乙】治安稳定,供给充足,再加之规划合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上文对宜居城市的说明,谈谈你怎样看待汽车与宜居城市之间的关系。

(6分)

  【材料一】

  早期的城市,没有汽车,街道的宽度适合马车与行人的出行,人们有步行的空间,人是城市的主人。

汽车的出现,即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又促进经济发展。

于是,人们大力发展汽车工业,还修建了快速路、主干路、支路等不同等级的道路。

汽车改变了生活,也改变了城市。

  【材料二】

  英国伦敦为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采取的措施有:

开车进城要收费;动员社会知名人士徒步、骑车或乘坐公交车出行,因为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大;动员中小学生劝说家长不要开车送自己上学,并展开评比。

仅几年时间,伦敦的出行情况就有了明显改变,虽然汽车保有量在增长,但汽车的出行量却没有增长。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

(共12分)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所谓梦想,就是内心世界里处于主导地位的精神支柱,内心就会充实,生活就会精彩,人生就有目标,就会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现在的问题是,实现梦想会遇到很多困难,并非轻而易举。

如何克服困难,去实现属于自己的梦想呢?

  ②实现梦想需要锲而不舍,不懈努力。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实现水稻高产的梦想,克服了许多困难。

“文革”中,用于实验的秧苗被人全部拔除,他没有放弃;在将野生稻与栽培稻做杂交试验时,稻谷没有明显的增产,他没有退缩,凭借着坚忍不拔的毅力,袁隆平让中国的杂交水稻享誉世界。

苟子说过,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任何梦想的实现,都需要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气馁。

  ③实现梦想还需要________。

球王贝利很小的时候就渴望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但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

于是,他在袜子里面塞满破布和旧报纸,做成“布球”踢。

虽然遭到他人的嘲笑,但他并不在意,最终练就了精湛的球技。

试想如果贝利面对困难,只是怨天尤人,消极等待,不去创造条件,排除干扰,他就不可能实现自己当一名足球运动员的梦想,更不会带领巴西足球队赢得世界杯冠军。

  ④实现梦想还需要________。

成为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是乒坛传奇人物邓亚萍儿时的梦想。

她知道,自己的身材不高,与乒乓球运动员的标准相距甚远;但她也知道,自己灵活性强,爆发力好。

于是,她发挥优势,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终于站在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只有认识自我,挑战自我,才能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⑤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人类因为有梦想而伟大。

梦想是发动机,梦想是助推器,梦想是催化剂。

走在实现自己梦想路上的人,每天都将活得信心十足,生气勃勃。

  18.根据内容,分别将第③④两段的第一句话补充完整。

(每句话补写8个字)(4分)

  第③段:

____________    第④段:

_____________

  19.从“任何成功都来源于梦想”“战胜困难才能成就梦想”“人类因为有梦想而伟大”三个语句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作为文本题目的一个语句,用规范的正楷字抄写在田字格内。

(4分,含写2分)

  20.阅读文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认为实现梦想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4分)

  四、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

(10分)

  21.校学生会准备出一期“献给母校”的专刊。

主编邀请你以一个初三毕业生的名义为“感恩”栏目写一段话,向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帮助和关爱过你的人表示感谢。

请你从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医、保安、图书管理员中任选一个,表达感谢的心意。

  要求:

(1)将你选定的对象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2)内容要求真实具体,语言要准确得体。

  (3)字数在150—2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请你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宜居城市》这篇文章,使你对宜居城市的生活和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

请你发挥想象,以你心目中的宜居城市为背景,以“宜居城市里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问题(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北京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以及部分重难点解析

  2018年中考,语文整体分数并没有增加,但试题的出题角度多且灵活,减少了常规题型的考查,更加考查学生的积淀和对题目的灵活应对,考查知识减少,考查能力增加,整体难度有所上升。

具体解析如下:

  一、基础·运用

  

(一)选择

题号

1

(1)

1

(2)

2

3

4

5

6

答案

C

A

B

D

B

C

D

  【解析】

  1、

(1)“溯”读音为“sù”;C项中“为”字的笔顺正确。

  

(2)文段中第①空应填“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等人造的艺术品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巧妙绝伦”指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无与伦比。

其修饰的对象不能是具体的事物。

第②空中“周口店遗址”应为一个整体,遗址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场景,如将“考古遗址”作为整体,遗址就成了考古之后遗留的场景,明显不符合题中的语段。

  2、B中关于“日”的字形只有一个字的描述--方,其中不包含任何关于间架结构的信息。

其他三个选项的谜面都是从文字的笔画构成入手的。

  3、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含义来源的掌握。

  4、B上联对应《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下联“大湖八百里”与上联结构相对应。

  5、C选项与参加海军和从事海洋勘探工作没有关系,甚至没有提到与海洋相关的内容。

  6、A选项“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表明各种花是同时在开放的,没有先后顺序。

B选项描写的是野花在草丛中摇摆的样子,原文章并未写到阳光。

C选项中所说“两人之间产生了误会”与原文不符。

  

(二)填空(9分)

  7、答案

  

(1)采菊东篱下(1分)

  

(2)直挂云帆济沧海(1分)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分)

  解析:

理解性默写,以设置情境的方式呈现出来,新颖,但是实质还是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进行默写,难度不大。

  8、答案

  ①《水浒传》

  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③官逼民反

  解析:

以连环画(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名著中的一些经典情节展示出来,形式很新颖,但是题目设置难度不大。

  (注:

填空题总分值有所上调,由8分变为9分,诗词默写与名著阅读两个板块的分值也有所调整:

诗词默写由5分变为4分,名著阅读由3分变为5分)

  二、文言文阅读。

  9、游:

交往  质:

询问

  解析:

实词背诵,课下注释。

  10、

(1)因此人们大多都会把书借给我

  

(2)所以,虽然我愚钝,(但是)最终都会有所收获

  解析:

第一个句子中出现了两个“以”,考查了虚词“以”的两个用法:

第一个“以”是“因为”;第二个“以”是“把”。

  11、句子: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怠也。

  感悟:

求学的过程中要不辞辛苦,坚持不懈。

  句子: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感悟:

求学的过程中对老师要毕恭毕敬,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文言文部分与往年中考相比,几乎没有变化。

新增的虚词考查,放到了句子翻译中,这样考查是把虚词的考查难度降低了,只要学生们平时背诵了翻译,这道题都能拿满分。

  三、现代文阅读

  此处答案是根据历年来的出题形式和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达到的能力所做的解析,答案仅供参考。

  

(一)记叙文阅读

  1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情节的概括。

从其所给的概括来看,不要求字数和结构,表面看难度比13年中考要低。

但从内容上看要更难一些,因其中涉及到的层次划分难度较高。

  答案参考:

和小孩子们拾麦穗;和家人在割麦间歇一起做饭吃饭;和伙伴们帮老师一起割麦子。

  13、【解析】此题考查到短语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意思,所谓表层意思也就是词语所代表的实物本身,深层就是短语中蕴含的情感。

此题以填空的形式出现,短语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其中位于开头和倒数第二段的两个位置的比较难判断,如果单纯看句子是表层意思,但如果结合段落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判断又可能含有深层意思。

此题需要学生非常细致的分析,比以简答的形式考查难度要大。

  答案参考:

麦子本身的味道是--甲、丙

  麦子味道中蕴含作者情感的是--乙、丁

  14、【解析】阅读延伸题。

历年中考侧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