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0511575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docx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专题及实战练习

中外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的历史知识整合

★社会转型(目前三种理解)

一是指体制的变动,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二是指社会结构的变动,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中国历史上的五次社会转型①原始洪荒——尧舜禹时代:

从野蛮走向文明,开启中华文明时代,向奴隶社会过渡。

②春秋战国时期——秦汉:

从宗法分封走向中央集权,步入专制集权的小农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③明清——民国:

向近代社会过渡。

④新中国初期:

向社会主义过渡。

⑤改革开放时期:

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

一、春秋战国(公元前5~3世纪)总体特征:

中国社会经历着大变革,向封建社会过渡。

1、方式——变法运动典型:

秦国商鞅变法

2、结果——战国后期和秦汉初期中国基本确立起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3、过渡表现

①从政治方面看:

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分封制度。

郡县制

取代分封制。

任期制官僚取代世袭制贵族。

②从经济方面看:

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

社会过渡。

③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表明生产力的显著提高,中国历史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耕作动力由人力转向畜力;耕作方式由商周时期的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以户为单位,以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④从民族关系看:

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直接推动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往,我国历史出现了第一次民族融合。

⑤从思想文化看,呈现出繁荣景象: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4、中外联系:

此时正值西方(欧洲)古典文化(古代希腊、罗马奴隶制繁荣)时代。

古典文化倡导的“人文思想”,为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兴起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思想武器。

二、明清--------民国时期

总体特征: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向资本主义过渡。

1、方式:

两半’社会中被动转型、向西方学习、救亡爱国。

2、结果:

没有完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明清前期的具体表现:

①.政治领域:

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的腐败。

②.经济领域:

明清经济高度发展,农业(技术、作物、耕地)的发展;手工业(私营、产值)发展;商业(白银、市镇、市场等)繁荣;明朝中叶后(1500年后)江南地区手工工场出现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③.民族关系领域:

明清大大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定型。

④.对外关系出现新现象:

一方面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了反殖民侵略的斗争;另一方面,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闭关。

⑤.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的特征——承古萌新。

“承古”:

一方面集大成的科技著作问世;另一方面古典文化进入总结时期,官方组织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类书——《永乐大典》、《占今图书集成》;丛书——《四库全书》)。

“萌新”:

一方面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批判君主专制,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明清小说体现封建制度渐趋衰落;西学东渐开端,西方一些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中国。

4、19世纪中期:

(近代)的具体表现:

(1)背景:

列强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国人掀起救亡救国高潮中

国开始走向近代化(经济上资本主义工业化、政治上民主化)。

(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2)表现:

①经济结构: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民族工业兴起并曲折发展;近代社会出现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和民族工业并存的局面。

②上层建筑:

民主共和取代封建专制(推翻清朝、建立民国、颁布约法)

③意识形态:

封闭转向西方学习技术、制度和思想,探求救亡道路(接受民主科学,批判封建传统,全盘西化)

④社会生活:

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社会风俗开始受到西方影响,出现中西合璧,新旧并存的局面(衣食住行、习俗、交通、通讯、大众传媒等)

(3)中外联系:

这一时期,欧美国家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

中国已明显落后于西方。

5、甲午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具体表现:

总体特征:

由传统农业社会逐步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

①.政治领域: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并且取得重大成果;封建帝制的结束、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I临时约法》的颁布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②.经济领域:

产生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获得了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第二次是一战期间的“短暂的春天”;在列强侵略和近代工业的冲击下,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③.思想文化领域:

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政治领域逐步转向思想文化领域;1915~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成为近代中国思想文化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它不仅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而且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中外联系:

这一时期,西方欧美国家正在完成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三、过渡时期(1949~1956年)——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1、国际形势:

二战后形成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2、方式——三大改造、制定宪法和政治建设

3、结果——1956年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4、表现:

①政治领域:

1949年新政协会议、《共同纲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开启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

②经济领域: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进程,其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与三大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步进行),建设成就显著,其中东北成为“新中国工业的长子”。

③.外交方面:

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受两极格局的影响,新中国选择了“一

边倒”的外交方针;1953年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表明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1954

年的日内瓦会议和1955年的万隆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思想文化领域:

1949年《论人民民主专政》、1956年《论十大关系》等,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

四、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渡

1、方式:

改革开放、思想解放

2、结果:

初步确立

3、表现:

(1).对内改革:

①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的目标(直接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

改革的目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

善和发展。

改革的性质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改革的内容:

从生产资料所有制看,由单

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从经济体制的演变看,由计划

经济体制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管理方式看,由直接计划管理转向间接宏观调

控;从经济增长方式看,由分散、粗放型转向规模、集约型。

②政治体制改革:

目标是

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对外开放:

目的是利用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高综合国力;格局是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从沿海到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

在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一是与西方大国开展不结盟的和平外交;努力构建战略协作关系(伙伴关系或互惠关系)。

二是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

三是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1、14~16世纪

总体特征:

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

具体而言:

三件大事——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文艺复兴,均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转型表现:

①.从一体化进程看,新航路的开辟首次打破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对分散、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被看作人类一体化进程的开端。

②.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开始发生或加强,这都标志着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③.从社会转型看,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西欧正在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④.从思想文化看,文艺复兴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不仅为正在形成的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反神学的思想武器,而且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

中外联系:

这一时期,中国处在明王朝的封建统治下,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的进步,中西方的差距由此开始显现。

2、17~18世纪总体特征:

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这一阶段的历史继承了前一时期(14~16世纪)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

①、政治领域:

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英法美通过革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确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

②.经济领域:

欧美国家大力推行重商主义政策,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

③.思想领域:

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出现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

④.对外关系;积极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英国最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⑤、科学方面突飞猛进:

其中,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

中外联系:

此时,中国仍在封建社会的道路上徘徊,中西对比,中国已开始明显落后于西方。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总体特征:

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

具体而言:

①.政治领域: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的浪潮;继英、法、美之后,俄、日、德、意等国相继走上了发展资本主文前道路;这一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固内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

②.经济领域:

英法美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逐步过渡到近代工业社会。

因国情不同,各国工业化各有特点:

英国率先进行且率先完成,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法国的工业革命规模小且进程缓慢,但却成为第二个工业国家;美国起步晚但速度快。

③.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由于欧美国家的对外扩张,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方面看,运动中心由英国转移到法国。

1864年在伦敦成立的第一国际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第一个公开的群众性的国际组织;1871年的巴黎公社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

中外联系:

此时,中国近代化刚刚起步,与西方工业化相比,中国的工业化不仅步履艰难,而且领导权始终未能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4、19世纪末20世纪初总体特征:

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重大转折表现:

①.从生产关系发展趋势看,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随着垄断和垄断组织的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②.从经济工业化的角度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化,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尤其在德国、美国表现十分明显。

③.从利用能源的角度看,人类由蒸汽时代进人电气时代。

④.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看,资本主义迎来了第一次高速发展的时期。

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不均衡的,可以分三种类型:

一是美德高速发展,实力迅速增强;二是英法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但实力尚强;三是俄、日,尤其是日本发展很快,但实力与欧美其他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

⑤.从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看,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这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⑥.从政治民主化的角度看:

教材虽没有说明,但应该知道,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现代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定型。

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以英法美为典型.建立起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制度;另一种以俄德日为典型,保留浓厚的封建残余,专制色彩较浓。

⑦.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看。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在斗争中形成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战后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⑧.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看,运动中心由德国转移到俄国。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社会主义由理想首次变成现实;1919年在莫斯科成立了共产国际。

 中国历史上错失的“战略机遇期”

1.十五、十六世纪第一次错失:

  进入十五、十六世纪以后,世界经济、政治、科技已经发展到一个历史转折关头:

第一次全球化高潮涌动,世界历史开始由分散发展走向整体性发展,原有的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没落,新兴资本主义经济及政治制度呼之欲出。

此时的中国仍满足于汉唐辉煌和农业经济、儒家礼教、科举制度,对新的世界大潮却视而不见,不思变革。

其结果是,中国失去率先实现经济政治转型,发展近代科技和大工业的先机。

2.鸦片战争之后的第二次错失:

  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借助近代科技、工业革命而强盛起来的欧美国家大规模东侵,企图把全世界纳入其殖民统治范围,东亚的中国和日本同时成为欧美侵略对象。

此时,中日都处于封建社会末世。

面对政治经济社会危机和民族危亡,日本采取变革措施——“明治维新”,使其迅速成长为东亚强国。

中国清王朝面对世界大潮,实行的是“中体西用”,不愿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

3.辛亥革命——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第一次在中国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并开启了民智。

虽然中国这场并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迟到了300年,但如果发展顺利,本可以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第三个战略机遇期。

事与愿违的是,辛亥革命虽然革命成功,革命成果却被窃夺。

其结果是,中国不但未能抓住辛亥革命成功带来的战略机遇,反而陷入新的混乱,国无宁日。

4.“文化大革命”部分错失第四个战略机遇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球化加速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如火如荼,东亚日本、韩、新、马、泰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等所谓“四小龙”、“四小虎”,形成所谓发展“雁阵”,经济迅速崛起。

此时的中国,在经历过几个五年计划,战胜了三年困难时期后,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起飞条件。

但是,此时中国判断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甚至是日益临近,对国内阶级斗争的严峻性也进行了不适当的估计,建国后20年间积累的国力被错用。

其结果是,中国部分错失了第四个战略机遇期,反而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实战训练:

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把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作为工业化建设,也是重工业建设的中心和重点。

出现这一决策的主要原因是C

A.美苏争霸的影响B.新中国经济恢复的需要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政策D.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开展的需要

2.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

其中,导致从A到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A.一五计划的展开  B.“大跃进”的影响

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3.

江泽民曾说,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

日益密切;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为世界经

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且也为国际

市场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技术;中国的发

展需要世界,世界的繁荣需要中国,这表明(  )

①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中国主张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正在增强④中国会继续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4.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的自留地占全国耕地的4%,但其产量却占苏联农产品总量的25%。

这说明当时A

A.农业集体化已不适应苏联农业发展B.个体农业是苏联农业产量的支柱

C.苏联政府仍然在片面发展重工业D.苏联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不断恶化

5、明朝中后期,我国出现了社会转型的新现象,封建制度逐渐衰落。

回答:

(1)试从经济、思想和文学方面概括这些新现象的主要特征,并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①经济:

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表现:

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丝织等手工业部门中,产生了资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②思想: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

表现:

黄、顾、王对封建专制主义展开批判。

③文学:

反封建成为文学的主题。

表现:

市民文学的出现。

(2)想一想,这些新现象为什么没能像西欧一样,从根本上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进而成功地把中国带入近代社会?

资本主义萌芽只在个别地区和生产部门出现,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封建君主专制加强,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文化专制主义,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

6、明清时期,中国和西方国家历史发展轨迹出现了巨大的反差,导致了中西国力的易位。

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抓住机遇,才能发展自己。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时期,中国和西方在经济领域有相似之处,但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

试述这种“相似”和“差异”的表现。

(10分)

“相似”:

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差异”: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西方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工业革命使人类从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

(2)这一时期,中西方政治“专制化”与“民主化”都有强化的趋势。

试述两种不同趋势的表现。

(8分)

中国政治“专制化”:

明朝废除丞相、内阁制形成;清朝设立军机处。

西方政治“民主化”:

英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了总统制共和制;法国1789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义制度。

(3)17、18世纪,中西都出现了启蒙思想,但其本质和影响却大不相同。

试说明这种不同。

(8分)

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实质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没有引起中国社会的变革;

西方启蒙运动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成为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武器,两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4)就文明类型而言,中西有何不同?

(2分)

明清时期中国依然处于农耕文明阶段,西方成功实现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7、近代化(现代化)是指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各方面的重大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60、70年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简单列举这一时期中国境内存在的三种近代企业。

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导致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和思想界的变化,试述这些变化。

(6分)

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外国企业。

变化:

出现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大新阶级。

早期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2)维新派、革命派、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派是近代中国重要的资产阶级政治派别,试述三者主张的异同。

(10分)

同:

都是资产阶级政治派别;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异:

维新派主张通过改良的形式,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制;革命派主张通过革命方式,推翻清朝统治和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制;激进派提倡民主和科学,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在中国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

(3)新中国成立初期,是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重要时期。

试述这一时期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成果。

(6分)

政治:

颁布1954年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经济:

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进行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4)依据以上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的特点。

(6分)

①先后由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②经历了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文化层次等不断深化的过程;③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实行;④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近代化(现代化)。

8、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认为:

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候都是文明的历史而不是国家的历史,他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

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请回答:

(1)概括指出导致1500年以前“文明遭遇”的主要历史事件。

它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对人类文明的交流有何重要影响?

(9分)

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艺复兴和指南针;西班牙、萄牙王室支持。

影响:

世界联成一片,世界市场初具雏形。

(2)“1500年—19世纪末”,西方工业文明对东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并产生深远影响,试从经济、政治和思想上概括其主要表现。

(9分)

①经济:

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使亚非拉地区卷入世界市场,促进近代工业的兴起。

 ②政治:

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亚非拉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掀起一系列救亡运动。

  ③思想:

西方民主思想在亚非拉地区传播,冲击了传统思想观念,掀起思想解放潮流。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从中你有何启示?

(10分)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利用市场和商品贷币关系扩大生产。

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借鉴苏联计划经济,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启示:

不同文明应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

9、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

这一转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激烈的震荡。

请回答:

(1)试从全球化、现代化两个角度,分析“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的原因。

(12分) 

全球化角度: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现代化角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现代物理学诞生;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建立苏维埃政权,随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一种新的现代政治模式。

(2)若从经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20世纪上半期人类社会激烈震荡”这一状况,引用哪些例证比较恰当?

为了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化解矛盾,20世纪40年代国际社会采取了哪些卓有成效的行动?

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16分)

经济:

1929年到1933年资义世界经济危机;政治:

两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行动及影响: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维持了国际货币的稳定,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建立关贸总协定,形成国际贸易体系,推动各国开放市场,促进了国际经济发展;建立联合国,形成国际政治体系(合作机制),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

10、“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