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互动课堂.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514906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5互动课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35互动课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35互动课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35互动课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35互动课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135互动课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135互动课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135互动课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5互动课堂.docx

《135互动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5互动课堂.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5互动课堂.docx

135互动课堂

“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一、“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中认识的误区和实践。

(一)面对现实自我剖析    

1.一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没有改。

   

2.另一种是课堂教学模式有变化,但应用、把握不准,存在不足。

(1)把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己学习,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指导不到位;

(2)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

(3)说探究,摆样子,形同虚设,探究问题无探究价值;

(4)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导学卡”中的拓展延伸部分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5)有些教师对导学卡的使用过于机械、死板,只是按导学卡的步骤进行,缺乏灵活性,导致时间不够,任务完不成,课堂时效性不高;

(二)正确认识 有效实践

1、正确认识“135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的特征

①课前学生自己熟悉教材,借助工具书,查找相关的资料,并能简要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完成导学卡中相关内容;

②课中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对老师或同学提出的一般性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③课后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地完成作业,到社会活动中发现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验证知识能力。

“自主”性学习多用来解决一般性的问题。

“一般性的问题”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学习最基础的环节,如思品中的含义、一般性道理,学生通过读书、查找相关的资料,就能解决的;二是指难度较小的问题。

(2)自主学习时为避免教师把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己学习,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指导不到位的现象,要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①要科学、精密设计教学问题,以有效的问题启发学生;

②自主学习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即有一个“被动学习”到“自觉学习”再到“自主学习”的转变过程;

③自主学习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让学生有时间读书、思考,不能流于形式;

④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巡视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要给予指点,实在不懂得教师要引导讲清,充分体现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⑤反对以教材为中心,不要盲目赶进度,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一种走过场。

⑥自主学习要求教师有耐性,学会等待,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2、正确认识“135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的特征

①含义:

“合作”性学习主要在课内进行,是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活动。

②形式:

以讨论的形式研讨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倾听——交流——协作——分享”。

达到共同努力,生生互动的形式,“人人教我,我教人人”。

③意义:

合作性学习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

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对话,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

(2)合作学习时为避免教师把合作学习等同于小组讨论的现象,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①要科学分好小组,分组要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原则,分工要明确;

②不要走过场,避免流于形式;

③要有合作的必要(在知识的关键处、探求规律处、思维开发处);

④要任务到人,人人有事干.避免有混水摸鱼现象;

⑤教师设计的交流问题要有价值,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兴趣可谈。

3、正确认识“135课堂教学模式”中的“自主、合作、探究。

(1)探究性学习的特征

①含义: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通过探索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在摄取已有的知识或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能力和态度。

②形式:

学生自己提出疑难问题,通过与他人交流、查找相关的资料、开展某种实验等形式,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③意义: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应在教学中予以关注和重视,“探究”性学习多用来解决难点问题。

(2)探究学习时为避免教师说探究,摆样子,形同虚设,探究问题无探究价值的现象,教师要做到:

1)巧妙质疑,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

2)精细化探究问题,保证“探究学习”更有效。

应做到:

①探究性问题的材料要有时代性、生活性、趣味性;

②探究性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问题要逐层递进,环环相扣;

③探究性问题要有可操作性,学生有话可说,便于提高兴趣;

④探究性问题要有开放性,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⑤探究性问题的答案要呈多角度性、且不能唯一;

⑥探究学习要充分,有时间保证,且不可草草收场;

⑦探究学习要人人参与,切不可几个人包办。

(3)有些教师对导学卡的使用过于机械、死板,只是按导学卡的步骤进行,缺乏灵活性,导致时间不够,任务完不成,课堂时效性不高;

①对于有的自主学习内容比较简单的,可以不处理或选几项处理,不必面面俱到。

②使用导学卡有时可以不必按顺序操作,先探究得出结论,从而理解导学卡自主学习中的知识点。

③应做到有取有舍,突出重点、难点。

④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不要因为形式而冲淡了内容,也不要为了内容而忽视了形式,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形式的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二、初中学科“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流程。

按照《“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规程》的要求,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特点,特制定本学科课堂教学流程

一、“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二、“135”互动课堂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

1)设置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并由情景“引趣、激情、生惑”,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高效学习奠定基础。

2)基本要求:

①情境创设要符合本框题知识目标,对本节课教学起到一定的激趣升华作用。

②情景要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③情景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缺乏生活基础的情境很难让学生认同,而且给人一种形式与内容两张皮的感觉,无法实现共鸣。

④情景切忌繁冗拖沓,景不对题,无病呻吟。

⑤情境创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二)自主学习,感知体验

1)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学生根据“导学卡”(比如:

自学内容、自学方法等),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并对疑问进行记录。

2)基本要求:

①学生结合导学卡的自主学习问题独自学习本课知识。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将此环节安排在课前完成。

②个体自学过程中遇到困难向小组某一成员寻求帮助。

③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在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再介入进行点拨、讲解。

④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自学情况,更主要的是深入到各小组内部,准确掌握各小组存在的问题,确定出有价值的学疑内容等待组间研讨或教师讲解。

⑤指定某一个小组展示自学成果。

3)注意问题:

①导学卡自主学习题目要多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完成自主学习的题目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自学。

②切忌自主学习环节仅仅是完成自学题目。

自学题目的关键在于能否具有“导学”性,它要承载着学习的规律和知识的规律,而不能是习题集。

(三)合作交流,互动研讨

1)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是新课堂的中心环节,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针对本堂课重难点、疑惑点设置探究问题,原则上全体学生探究所有题目。

首先小组各成员独立完成合作探究题目,而后小组长组织讨论,互相启发,最终达成统一答案,并予以记录。

最后,教师指定某一小组展示研讨成果。

2)基本要求:

①老师应结合本节课重、难点和学生的疑惑点精心设计精简高效的合作探究题目,探究题目一定是学生不会,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九年级思想品德展示合作探究题目在深度广度上可适当拓展。

②各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讨论,互相启发,进行合作探究,会的教不会的,达成统一答案,并予以记录。

③教师有针对性地参与到部分小组的讨论中,发现和指导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

④各小组要选定展示人选准备展示(根据所展示问题的难易程度,照顾到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位同学都有展示机会)。

⑤小组长组织组内成员讨论的同时,负责搜集本小组共同存在的困惑,以备在其它小组展示过程中提出异议。

3)注意问题:

①合作探究的题目数量不宜过多过滥,探究问题控制在1—2个,精简高效;学生必须是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研讨,切忌拿到题目,乱说一气。

②讨论不要局限于对答案,更多的是为如何展示做准备。

(四)成果展示,评研提升

1)设置意图:

通过展示交流、指导点评等方式,使学生的疑问得以化解,能力得到提升,情感获得升华,知识形成网络化,行为达到规范化。

2)基本要求:

①各小组学生展示不仅仅是念答案,必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讲解,是小老师。

②小组展示研讨成果,展示要做到“三清楚”,心中想清楚、口中讲清楚、让学生听清楚。

其他小组认真倾听,修正自己的答案或予以纠错、质疑、补充、评价。

③教师要听清、理清问题症结,快速构思,然后巧妙启发引导、师生通力破解。

教师点拨、评价或对重点知识的强调,重在激励和思路、方法的指导。

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展示能力。

④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图。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师生、生生互动互助,共同完成教学内容的归纳小结、提炼升华即本节板书。

⑤师生共同评学,对在自学、共学环节中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坚持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正面引导与正确指导相统一的原则,以激励为主,辅以启迪性、期望性评价。

3)注意问题:

①展示时若遇不同意见,其他学生无需举手,可起立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发言或争辩。

发言时,以最先起立者优先,其他同学自动放弃并认真听、记,等发言完毕后再补充发言,必要时教师予以点拨、评价或重点知识的强调。

②这一环节教师一定要注意“讲”的适度。

在讲的时间和内容上都要把握度。

需要记住一个“三不讲原则”:

凡是学生会的一概不讲;凡是学生不会,但想一想能会的一概不讲;凡是想一想也不会,但研究研究讨论讨论、争辩争辩能会的一概不讲.

(五)达标检测,拓展训练

1)设置意图:

通过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限时完成检测题,以树立学生的信心和效率意识;联系学生当堂完成达标题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结合学生的“三点”(疑难点、易混点、易错点),进行强化训练,促其理解深化,运用自如,以提高教学效益

2)基本要求:

①编制出具有梯度性的检测题,检测的题目要针对重难点、易混易错知识点。

②达标检测题多以5道选择题和1道主观题为宜,达标检测题在注重层次性、针对性的同时也要兼顾基础性和能力性的统一。

③学习小组各成员要独立完成习题,小组长检查小组成员答题情况,对出现的错误组织讲解、分析,达成统一答案。

④明确完成时间和完成形式(口答、笔答、独立完成、合作完成等等)。

⑤各小组展示成果,其他小组予以纠错、质疑、补充。

教师对共性的问题进行讲解。

总之“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先后五个环节(自主学习探究体验——自主学习,探究体验——合作研讨,互动感悟——集体展评,归纳升华——实践探究,拓展深化)的顺序,并不是凝固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科内容及课型特点进行适当的顺序调整或增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